月薪一萬沒存下錢,有什麼好的理財方法推薦嗎?

華陽F4


我覺得,你這個收入在一般城市不算低了(北上廣除外吧),建議如下:

1、每個月發工資後,立即拿出5000元強制儲蓄。每月定期定量存錢(也稱之為12存單法),一年後就有60000元存款了。

2、列出自己的生活支出,比如,房租、交通費、生活費、通訊費、人情費等等。自己最好學會記賬,半年後,對自己的花銷情況進行分析,弄清楚哪些是必須花的,哪些是衝動花費。以後儘量減少衝動花費,你會有小小的驚喜的。

3、一年後,你的銀行存款本金就有60000元。

第二年,你每月有5000元到期,再加上新存的5000元,每月就有10000元存款。到年底,僅本金你就有120000元了。

4、也可以在積攢夠50000元時,購買銀行的理財產品(銀行理財大多是50000起購,利率大約在4.1%)。

這是比較保守的理財方式,主要是讓你養成儲蓄和記賬的習慣,以免買些無多大用處的東西,浪費資金。

當你的資金增加到一定數量,銀行也有針對大額資金,利率更高的理財產品。

有的平臺也有6%-7%的產品,都很不錯,可以嘗試的。

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交流,也祝大家2019年,一起發財!




鷹荻


月薪一萬月光,沒有存款拿什麼理財?首先要有規劃的積蓄方案,有了積蓄才能運用積蓄來理財。

我孩子大學畢業入職科技公司,稅後月薪不到一萬五。前三個月月光,我就建議他要剋制消費水平。開始他不理解,不過還是按我說的去做了。不到兩年就有了近十萬的存款。想想十幾年前我就是用多年積攢的十萬塊錢起步,投資現房做工作室。用不到十年的時間給自己和家人買了幾套房。光房產增值就近千萬。如果沒有一定的積蓄肯定是什麼都做不成的。所以還是先從有規劃的存款開始吧。


老楊 Liven


月薪1萬已經算可以了。要想不成為月光族,還需好好規劃。我的觀點是:小錢也要理,越理越有錢。

這裡有幾項工作要做:

一是理清自己的家底,也就是資產、負債以及收支情況,對收支還要作一個細分,固定的、臨時的,短期的、長期的,可預計的、不可預見的,等等。

二是根據上述情況作統一安排。如備付金和短期內需支出部分,留一小部分在現金賬戶備用應急,其餘放餘額寶、現金寶,增加現金收入。長期儲備部分(如小孩子和本人學費、旅行計劃、股權投資本金等)可以定投形式投入指數基金或精選行業基金,長期堅持。已有資產允許,自己懂股市、外匯或貴金屬的,可以留部分資金參與,獲取較高收益。另外,可以考慮留小部分資金,參加新型的相互寶、水滴保等補充保險,條件允許還可以參加更高額的商業保險。

三、臨時的收入可以併入專項儲備,等到儲備的投資本金到位,可以再謀劃新的投資方向,如夥伴合作投資等。

個人見解,供參考。


金榮智匯


月薪一萬,沒有存下錢,跟理財沒有關係,實際上錢都已經被主人化完了,沒有錢可以理財,是一個典型月光族。

話明天的錢過今天幸福的生活,是很多人多熱衷的,現在花唄、信用卡、網貸借錢容易,因此很多人控制不住消費、購物的衝動,經常入不敷出。

月薪上萬不管在哪兒都有屬於中高收入群體,中高收入群體消費觀念、消費方式、消費環境都與中低收入群體不同,講究名牌,講究高檔舒適,講究前衛。

如果是城市本地人,沒有租房支出,吃飯可以回家到父母哪兒蹭飯,可以降低支出、可如果是外地打工者,房租吃飯都是實打實。

現在年輕人不願意煮飯,吃外賣煩了,就到餐廳享受一下,或者說改善一下伙食,他們也不會到小酒館大排檔,在哪兒覺得掉身價,會到相應的檔次餐館吃飯,一頓飯下來就是數百元。

高收入者一般偏愛旅遊.,不少還喜歡出國遊,一躺下來,也是花費不菲,幾萬元司空見慣。

女士化妝品、健身、美容美體,花費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

高收入者剩不下錢,與理財無關,只與消費沒有節制有關,拿到錢花起來那叫😊,月底沒有錢了,甚至借錢花。因此關鍵在於消費適度節制,有了剩錢才可以談得上理財投資。

最簡單理財還是餘額寶,接著是貨幣基金和銀行理財,再有就是股票基金和股票投資。


杜坤維


月薪一萬已經可以算作是中高收入群體了,卻仍舊攢不下積蓄,這就是沾染了”月光族“的病症了,想要攢下積蓄,需得把毫無節制花錢的病好好治治。


恰當的理財確實能夠有效遏制攢不下積蓄的“月光病”

當下的生活相比於舊社會而言確是是異常地豐富,無論是物質生活還是精神層面大家都有了更高的追求,與此同時花銷也在無意之間以數倍的速度在加大。許多步入職場的 90 後,經過幾年的工作非但沒有攢下可觀的積蓄,或許還由於發達的現金貸 APP 而欠下了一屁股的債務。。。


如何才能有效根治“月光”的病症呢?如何才能抑制住自己“剁手”的衝動呢?在浮雲君看來,有意識地主動去剋制不必要的開支,每月工資下發之後都將一筆資金去購買較為安全的中長期理財產品,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實現存錢的最終目標。



(1)存錢第一步:學會記賬

隨著第三方支付的風靡,大部分年輕人早已不再使用現金,以前 100 元大鈔散盡還會覺得有些心疼、不捨,現在數字化的支付降低了大家對於“金額、數額”的敏感程度,花錢也越來越不懂得節制,甚至過度的超前消費已經透支了太多人未來的購買力。


我們需要使用現代化的智能產品對抗現代化的風潮,而記賬就是最簡單、最靠譜、最有效的方法。各大應用市場搜索“記賬”的關鍵詞,就會有很多名目繁多的記賬 APP,我們只需要下載一個,每天把自己的支出、收入情況如實記載,一個月分析一下自己的資產結構情況,通過相應圖表羅列的數據分析得出自己每月花費、支出的整體情況。

(手機記賬畫面)


當記賬成為一種習慣,我們就會在花錢之前有意識地認識到自己在做什麼,這筆花費知否真的是必須開支。學會記賬,是學會把握財富的第一步。



(2)第二步:每個月工資下發後,就購買中長期的低風險定期產品

有些朋友會覺得,幾千塊的結餘就跑去銀行存款太麻煩啦,而且利息也不高,跑不贏通脹,與其坐等它貶值,還不如就地花了來的實在呢。確實是這樣的,去銀行太麻煩了,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考慮互聯網理財平臺呢?比如我們熟悉的支付寶、理財通


就以支付寶為例,它的定期產品推出由來已久,收益也頗為可觀,有一個月期限的“建信養老飛月寶”,也有一年左右期限的“國壽安鑫盈360天”。期限共分為 :7天 、 30 天 、45天 、 90天 、 180天 和 360天,完全能夠滿足大眾對於定期理財的需求。


收益方面,大部分定期理財的產品都能達到 3%的年化收益率,“長江養老盛年享”更是達到了4.94%,要知道大部分銀行的大額存單三年期利率撐死了也只有4.2%,這些定期理財產品輕易就能達到這麼高的收益率,我們又為什麼不去選擇呢?


安全性方面,也是非常有保障的。浮雲君就是支付寶定期理財的投資參與者之一,購買了“建信養老飛月寶”已經持有了 半年有餘,一個月期限滿就會本息自動贖回自己的餘額寶賬戶,也不用擔心忘記存款的期限,從未有過兌付困難。通過支付寶平臺的嚴格篩選,平臺上的定期理財產品大都是非常安全的,而且相應機構的資質也是很高的,大家不妨親自點開相應產品的的“詳情”去窺探一般。




浮雲微語

想攢下積蓄首先需要認識到自己花錢毫無節制的事實,從源頭上根治“大手大腳”的月光病,然後有意識地主動去購買一些長期的定期理財產品,幫助我們保管住財富,日積月累,總會有一筆可觀的積蓄的。


現如今生活成本很高,要是不懂得節制很難存下積蓄,未來結婚、買房、生娃、父母養老、醫療可都是白花花的鈔票呢。趁年輕多攢下些積蓄,能讓自己面對人生重要關頭的時候多一些從容和淡定


浮雲財經觀


一、首先要有明確的理財目標。理財的目標有短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短期目標如一年內要儲蓄5萬元,中期目標如5年內要買房,長期目標如10年內為孩子儲備一筆大學教育金等。制定目標的時候,要注意短、中、長相互結合,並且不能互相矛盾;還要與自己的收入狀況相匹配,過高過低都不合適。理財目標一定要清晰具體,有了目標才有理財規劃的基礎。

二、檢視自己財務收支狀況。個人財富積累最終是通過增加收入和適當控制支出來實現。增加收入的途徑可以是尋找更高薪工作或者進行投資等,控制支出的方法主要是把所有的支出項目細分為可控支出和不可控支出,儘量降低不必要的可控支出,比如降低服裝購買費用等。總之,個人支出必須小於個人收入才能積累財富。

三、選擇合適的理財產品。有了理財目標和一定的資金,選擇符合自己風險承受能力和偏好的理財產品,來完成理財目標。首先強調的是安全性,其次是才是收益。如果自己有能力選擇可自己來做,若沒有經驗最好請教有經驗的人,確保理財不走彎路。

更具體的說,月薪一萬,短期目標是一年內存5萬,那就需要在銀行開設儲蓄賬戶,縮減不必要的開支,每月定存不少於4200元;中期目標是5年內能夠存下幾十萬作為購房基金,可選擇基金定投的方式來理財;長期目標是為子女準備大學教育金,可選擇儲蓄型保險或銀行理財產品來完成。

感謝有你,歡迎評論、關注。


財商養成坊


月薪10000元,個人感覺收入也算可以了,會讓好多人嫉妒羨慕的,因為遠超2018年1季度(最新的沒有找到)全國的平均工資2605元!

不過拿著月薪10000元的工資就要看你生活在哪個城市了!如果生活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那肯定捉襟見肘,不說日常的生活開銷,就單單的房子以10000元的收入估計就要給房地產商打一輩子工!如果生活在四五線的小城市,房子估計也有7、8千一平,也夠嗆!


按照最理想生活在小城市、無房貸稅收到手10000元!這樣的收入也不錯!刨去生活成本一個月估計能有個5000元的結餘,建議找當地中小銀行做個理財(投資方式有多種,採用最穩健的方式吧),中小銀行的理財往往收益較高,可以達到5.5左右吧!雖然銀行說是理財不保本,一般情況下收益率還是能達到的!

我們都是平凡人,就過平凡人的生活吧!一夜暴富、財富自由等是多少人的夢想,但往往由於偏激、衝動陷入經濟困境!

良田千傾不過一日三餐,

廣廈萬間只睡臥榻三尺。


腰包鼓鼓帝



除了北上廣深之外,如果月薪一萬還是沒有存下錢,確實需要想想了。尤其是在沒有房貸車貸還是單身狗的前提下!如何存錢以及理財,給大家一些小建議:


1.有計劃。不要扯什麼計劃趕不上變化之類的鬼話;全面的計劃是完全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比如,每個月的衣食住行預留多少,再留出一部分的備用金,除此之外,全部存起來。


2.必須存錢。也就是說,不能月光。如果當月有些預料之外的支出,那麼從下個月的備用金裡面扣,不可能月月都有意料之外的支出吧。


3.涉及到的理財就是定投。每個月固定買入某指數基金,千萬不要小看你每月的一小步,你會發現“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基本上就這麼多了,歡迎大家一起探討,也歡迎大家點贊,留言,轉發!


螞蟻聊股市



晶瑩理財


首先需要確定,你在什麼樣的城市,如果是北上廣,沒存下錢正常的。另外還要看你的職業,如果是偏重人脈型的,其實你已經在投資了,想必很多開銷都是在維繫各種關係。

如果以上兩種都不是,那麼建議你先記一年的賬,用軟件也行,用紙筆本子也行。看看自己的錢都花在了哪些地方,哪些類別分別佔多少,沒有絕對必要性的有哪些。也就是先要清楚,自己的錢怎麼花出去的。

接下來就比較痛苦了,由奢入儉難。規避掉你不必要的開支,將它們存下來。原則很簡單,白領法則:

首先要存6個月的生存保障金,這個金額不是固定的,是基於你的日常必要開銷,比如房租,水,電,煤氣,衣食住行,再加一筆1000元的求職儲備金。這部分錢,是你的一道生存保障,也是最後一道生存保障。如果你是個很勤奮的人,那麼當你失業的時候,宏觀經濟的局面可能會非常糟,這筆錢能維持你6個月無業的情況下,持續的去找工作或找到新的現金流,如果6個月你都找不到,那你的生活將陷入絕望。不得不尋求更殘酷的生存手段。

第二道屏障,生存保障金存滿後,又多出的錢,開始買一些意外保險和重疾保險,不要買分紅險。利用商業保險,在社保外層再建起一道屏障。

第三道屏障,投資增值。有更多的錢了,就要投資增值。買債券基金,混合型基金,股票基金,指數基金,黃金ETF之類。這種有很多現成的方案,找到合適的就行。



不斷建立更多屏障,守護自己的家庭,自己。富有不是有多少錢,富有的標準是,你能承受什麼樣的衝擊,依然保持自己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安全不被擾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