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來4000公里的勸返,你怎麼看?

任哥論道


一個遍地文盲的社會不能被稱為文明社會。建國前,我國經濟落後,積貧積弱,民不聊生,存在上億文盲。建國後,我國建立了普惠制的義務教育制度,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消除文盲。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艱苦努力,我們完成了掃盲任務,整個國民素質有了大幅提高,也換來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大發展,大繁榮。目前,我們正在會面建設小康社會,二O二O年要在全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扶貧攻堅也進入了衝刺階段,二O二O年要全面消除貪困。這在人類歷史上是一大壯舉。而教育,作為人類文明進步的基本保證,就顯得尤為重要。絕不可以再產生新的文盲、科盲、法盲。理解了教育的重要意義,就不難理解4000公里勸返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歷史意義了。這絕不是4000公里的時空距離和眼下所花人力物力的代價能夠衡量的。居高看遠,4000公里勸返功在千秋。為千里迢迢勸返的老師點贊!


溪上青青草8503


往來4000公里,兩個人的時間和費用都不少,但我必須要為兩位領導點贊。我在都江堰山區中學教了13年英語,每到冬天下雪天部分學生就可能因天氣原因輟學呆在家裡。我們就會兩人一組去學生家裡勸學。那個時候是80年代,學生家的牆壁有些是用玉米桔杆攔的,刺骨的寒風從桔杆的縫中吹進家裡,還好家裡一般生有火爐。由於山區的鄉親們非常純樸,大多數還是支持孩子上學的,我們每次都會勸回不少孩子,看到孩子們回到學校上學,我們在勸學路上摔的跤也值了!後來我於95年離開了學校到廣州打工,雖然不太富裕但不敢忘記山區的鄉親和孩子,資助了幾位貧困學生上大學,也多年資助當時任教的學校。現在都江堰經濟發展了,我們又開始資助廣東多名貧困學生。不管經商多麼波瀾壯闊、多麼驚心動魂,讓我夢繞情牽的還是當時的學生,夢裡總是夢見自己還在上課。中國要想真正富強,不受西方國家欺凌,我們必須從孩子的教育抓起,一個都不能少!



武良舉歐洲燈具製造商


談到教育和文化知識我深有體會;

我家弟妹五個、我老大是66屆初中畢業生讀完了初中全課程,在畢業前夕來了文化大革命,68年年底被分配到了江蘇省大豐縣上海農場時豐五隊。由於我文化基礎尚可,就經常替連隊出黑板報、寫小評論、參加田頭土廣播、參加講用團……。

我大妹68屆初中畢業生,當時分配是一片紅分到江西宜黃插隊落戶,文化不行、也受不了插隊生活之苦、早早地嫁給了當地農村開拖拉機手結婚生子成了家……。

我大弟69屆初中畢業生分配也是一片紅分到了安微懷遠插隊落戶,由於他好學、能說會道、當上了懷遠化肥廠供銷科科長,他跑全國各地推銷化肥、多年吃香喝辣、和本廠職工之女兒結婚成家……。

我小弟72屆初中畢業生,根本沒學到什麼文化,成了當時社會上的”文汒加流氓“,他佔了哥姐的光分到了上海三航局機務段水管工……。

我小妹75屆初中畢業生也沒什麼文化,僅佔了哥姐的光分配在上海紡織局建築工程公司做輔助工……。

以上就是我們一家弟妹五人文化程度和工作分配的情況僅屬個例。

可見接受教育、接受文化知識的重要性,無論你分配到全國各地哪條戰線、任何工作都用得上你所學過的文化知識,為生產創新、為科技發展貢獻自已的力量。

囉裡囉嗦胡寫一通、就此擱筆、讓大家見笑。


daliu1009


如果說電影《一個都不能少》說的是一份承諾,那這個4000公里又能算什麼呢?

在國家即將進入全民小康生活的最後節點,我們更不能放棄對自己的孩子的教育。再窮不能窮教育,每個家庭、每個團體、每個國家都有自己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更有是自己邁步過去的溝溝坎坎,可是該做的我們一定盡力做好。

對於學校尤其是偏遠地區的教育,做好教書育人,關愛每位渴求走向自己夢想的孩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解決做遇見的問題。

對於家庭尤其是貧困家庭,讓自己的子女接受九年義務教育,是父母的一份責任和義務。我們不能仔細評判每個人的境遇,實事求是來講,在情況允許的情況下,我們能做的儘量去做到,我們能做到的儘量不留遺憾。這就是應該點讚的行動!


豫見小嶽


走了四千公里才知道勸返,這莫不是一個人有病。現在倒不是認為很遠,高鐵跑起來,只有半天的路程,一個來回就可以完成。但是,要是在以前就是十分遙遠的事情,4000公里,要是在以前,真的相當於貴州貴陽到新疆烏魯木齊的來回距離,要是人走一個來回,那可能就是一年半載的事情,但是,除了唐僧師徒,這樣的不顧一切來回,取回了真經。還有張騫當年出使西域的來回。此外,就是唐朝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的和親歷史了。意大利的馬可波羅也曾經來過中國,這位有著同中國有深厚的歷史淵源的意大利商人,不畏艱險,來到中國做生意,十分的看中中國瓷器,把這些東西都只有放在心上……真的是一個人的輝煌之舉啊!他們都能夠千古流芳。不過,從現實來看,這些都是一個又一個笑話,那個時候還知道回來,就是一個了不起的神話,古今多少事,瞬間幾千年,發生在中國這些古老的故事佳話,還有很多,不過能夠彪炳千古的就是那麼多,當然,一篇短文不可能把發生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講得那麼完全,等到有機會再說吧!


6353902879


為這個副校長、副所長點贊!學習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對大多數人來說是最好的出路,往返4000公里的勸學,不僅僅是一份校長 所長的責任,更是一份對教學 教育的期待,是對祖國未來花朵的期望,除了敬佩還是敬佩!


跨境者


不能讓一個學生輟學,加上精準扶貧,這樣做也是一種高尚的精神。

這個小娃將來出息了,可能是對社會有用的人。

有個娃高考落榜了回山村放牛羊種地了,村上一位長者天天講道理,勸其復讀高考。

他自已在艱苦生活伴陪下,挑燈夜戰,以優異成績考取重點大學,招飛行員了。

回家鄉報恩這位智者。


太陽出來暖洋洋張愛琴


輟學學生小屈,是不是品學兼優,熱愛學習,有一般學生不具備的學習特長,將來為人類為社會定能做出貢獻,而因為生活困難所迫使輟學這樣的學生才值勸返。

要一分為二看問題,如學習業績一般,且有厭學的傾向,家庭生活又優育的這種學生,去勸返就多此一舉,有強按牛頭來喝水, 故作之態有譁眾取寵之嫌。


勝全888


4000公里的勸返,我覺得值得。就如精準扶貧不漏一人,國家富強是整個集體團隊的富強,一個都不能少。

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國策實施這麼多年來,勸學的故事數不勝數,一個忽視教育的民族註定視世界所忽視,落後就會捱打,弱國無外交,歸根結底落實在教育上,4000公里的勸返路,是中國不忘初心,自強不息的寫照!為你們點贊!




十年飲冰x


你願意上萬公里有人勸返都沒用。只要你願意,任何人都不會阻止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