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的正式名字叫什麼?“則天”兩個字是什麼意思?

武則天,生於624年,卒於705年,幷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即位)、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

武則天在以男權為核心的封建時代,她一方面受到後人的喝彩,另一方面又被史書描繪成集專橫、淫蕩、無視傳統秩序為一體的專制統治者。

武則天這樣一個“前無來者後無古人”的女皇帝,她的正式名字叫什麼呢?


武則天的正式名字叫什麼?“則天”兩個字是什麼意思?


武則天活著的時候,從來就沒叫過“武則天”這個名字。甚至在她死後很長的一段歷史中,也沒有人這麼叫她。

武則天姓武,老家幷州文水縣(今山西文水縣),624年出生於長安。父親武士彠,母親楊氏。有人說,因她是母親楊氏生的第二個孩子,姐姐的乳名叫 “大囡”,她的乳名就叫“二囡”;也有民間傳說說武則天的閨名叫“華姑”,具體是與不是,已經無法確定。此後,隨著她身份的變化,她在不同時期有了不同的稱謂:

剛剛入宮,武則天被唐太宗李世民封為才人,賜名“武媚”。人稱武媚娘或武才人。她之所以能夠入宮,除了自身美貌外,還跟他的家世有關。

武則天的父親武士彠年青時候賣過豆腐,後來做木材生意發了大財。他是一個有政治抱負的商人。

大業十一年(615),隋煬帝派遣世襲貴族唐國公李淵為幷州、河東撫慰大使,鎮壓今山西境內的毋端兒、歷山飛等農民起義軍。李淵初到幷州,就和“家富於財,頗好交結”的武士彠建立了關係。第二年,李淵做了太原留守,就委任武士彠為行軍司鎧參軍。當時,農民起義聲勢浩大,武士彠勸李淵起兵。李淵很高興,並且許諾,如果將來取得成功,“當同富貴耳”。由此可見他們之間的關係非同一般。

大業十三年初,李淵、李世民父子見隋朝大勢已去,決定乘亂起兵,奪取天下。618年,李淵稱帝,建國號唐,對支持他起兵的功臣大加封賞,武士彠為二級功臣,並給予他以犯罪免死的優待。從此一路升官,做到“檢校右廂宿衛”即唐宮近衛軍軍官。父親的這層關係,為後來武則天進入皇宮奠定了基礎。

太宗死後,武則天入感業寺做尼姑,法名叫“明空”(後來的“曌”字可能源於此!)。  

5年後,武則天被高宗李治召進宮中,封為昭儀。這個時期她被人們稱作“武昭儀”。     

655年,武則天代替王皇后,登上皇后寶座,被尊稱為天后,與高宗並稱“二聖”。  


武則天的正式名字叫什麼?“則天”兩個字是什麼意思?


唐高宗死後,武天后先後廢掉中宗李顯和睿宗李旦,於公元690年在則天門宣佈自立為皇帝,國號改唐為周。成為中國歷史第一個、也是惟一一個女皇帝。      

在登基之前,武天后特意授意她的親信進獻吉祥如意的名字,她的外甥鳳閣侍郎宗秦客獻了12個新字,其中的第一個字特別受她的青睞,那就是“曌”。

這個新造的漢字有“日月當空,光照萬物”之意,所以受到武則天的親睞,從此武天后更名為“武曌”。

因此,“武曌”這個名字是最應該流傳於後世的名字。但是,因為她造的新字沒人沿用,另外後來的皇帝不願意承認武則天曾經當過皇帝,所以她為自己取的名字沒人認可。在漫長的歷史中,人們就簡單地叫她“武后”。

神龍元年(705年)82歲的武則天病重,宰相張柬之等人趁機發動政變,逼迫武則天退位,武則天被迫將皇位讓給兒子中宗李顯。

同年十二月,武則天病逝於洛陽上陽宮。去世前留下遺詔,“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這是“則天”這個名字的由來。

當年武則天就是在則天門宣佈改唐為周的。“則天”二字出自《論語》:“惟天為大,惟堯則之。”意思是“以天道為法則!      


武則天的正式名字叫什麼?“則天”兩個字是什麼意思?


唐開元九年,公元721年,著作郎吳兢在編撰《則天實錄》一書時,開始用“則天”二字來稱呼這位既當過皇后、皇太后,又當過皇帝的特殊女人。但是,這種稱謂並未被此後的歷史學家繼承下來,在《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鑑》等正史中,仍將武則天稱作皇后、皇太后或天后。

“武則天”三字成為她的名字,是在近代對她有了比較客觀公正的評價之後,才流行開來併為大家所接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