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盟友不買美國天然氣卻和俄羅斯合作,“北溪-2”動了誰的奶酪?

歐洲盟友不買美國天然氣卻和俄羅斯合作,“北溪-2”動了誰的奶酪?

(2018年8月18日,在德國梅澤貝格,德國總理默克爾(右)與來訪的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會談。雙方就烏克蘭局勢、敘利亞衝突以及“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等棘手問題進行討論。 新華社/美聯)

俄羅斯外交部17日發表聲明稱,儘管有美國施壓,“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建設終將完工。

俄德間的“北溪-2”項目旨在鋪設從俄羅斯經波羅的海海底到德國的一條天然氣管道,繞開烏克蘭,把俄羅斯天然氣輸送到德國,繼而送往其他歐洲國家。歐洲盟友不買美國的天然氣,卻和俄羅斯合作,這不僅讓美國經濟利益受損,也影響到了其戰略佈局。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歐洲中心主任、前駐外大使孫海潮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利用俄羅斯的威脅控制歐洲,繼而將歐洲盟國綁在美國的戰車上,這是美國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歐洲利益受到侵害的時候,歐洲也會捍衛自己的利益。由“北溪-2”項目產生的歐美控制與反控制、美俄遏制與反遏制將會長期存在。

美強壓歐洲,對俄製裁

美國總統特朗普去年12月20日簽署法案,為“保護歐洲能源安全”並“阻止俄羅斯侵略”,美國將對“北溪-2”和“土耳其流”天然氣管道項目實施制裁,並對參與“北溪-2”項目的企業實施制裁。

俄羅斯總統普京此前表示,俄羅斯能夠在不吸引外國夥伴參與的情況下完成“北溪-2”項目的建設,僅僅是工期問題而已。

孫海潮稱,利用俄羅斯的威脅控制歐洲是美國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當歐洲改善與俄羅斯關係的時候,美國肯定會進行阻撓和干涉。“美國控制歐洲,第一是為了戰略利益,第二是為了經濟利益。具體到‘北溪-2’項目上,美國是為了利用對俄製裁,強壓歐洲盟國,要求其購買美國的天然氣,主要是為了經濟利益。”

俄羅斯問題專家、中國政法大學歐洲研究中心研究員王曉偉表示:“天然氣關係到歐洲國家的國計民生,影響到一個國家的方方面面,所以俄歐在能源方面的合作影響甚廣,這自然動了美國在歐洲的‘奶酪’。”

美在歐洲影響力會繼續下降

“北溪-2”項目遇到的爭議,既有經濟利益的原因,又有地緣戰略因素。

圍繞“北溪-2”項目,歐洲各國立場不一致。烏克蘭、波蘭擔心,一旦新項目投入使用,俄羅斯將減少或停止經由兩國向歐洲輸送天然氣。兩國將承受經濟和地緣政治損失,因而反對這一項目。

德國和奧地利等國支持這一項目,希望藉助天然氣擺脫對煤炭的依賴。德國總理默克爾此前明確表示,德國反對美國的域外製裁。

在孫海潮看來,美國拉上歐洲盟國制裁俄羅斯,已使歐洲安全環境惡化,歐洲經濟損失也比較大。雖然歐洲和俄羅斯的地緣接近,但美歐雙方的聯繫緊密,特別是在能源方面,歐洲無法完全擺脫對美國依賴,被迫跟隨美國製裁俄羅斯,這讓歐洲國家非常反感。

“特朗普上臺以後,美歐關係受到了比較大的衝擊,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國推行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特朗普對歐洲盟友加徵關稅、收‘保護費’,這些行為讓美歐矛盾越來越突出,美歐分歧已經公開化。”孫海潮分析稱,最近美俄在中東地區的博弈表明,美俄戰略衝突可能還會進一步加劇,歐洲在某些方面不得不站在美國一方,不過,涉及到自身利益,它們會據理力爭。

王曉偉表示,目前,美國和法國、德國的關係都很緊張,美國製裁“北溪-2”項目,會讓美國在歐洲的影響力繼續下降。“在安全和能源上,俄羅斯擁有王牌,隨著‘北溪-2’項目建成,俄羅斯在歐洲的話語權將會提升。”


記者 豐家衛 滕宇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