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人愁多,懶人病多”,這話有道理嗎?

用戶62778082758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千百年來,人們依靠土地而生,在生產力落後的時代,土地耕種全靠人力,有條件的人家會養頭大黃牛,這樣犁地時也能輕鬆一些。中國人的勤勞是出了名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老祖宗把積累的經驗總結起來,其中有些就成了現在我們所熟知的俗語。

既然耕種為先,那關於耕種、天氣的俗語是很多的,像與二十四節氣有關的俗語,能找出來很多,農民朋友依靠這些俗語來進行農業耕作,直至今日,對農業耕作也是有很大的指導意義。

除了關於耕種的俗語,還有一些日常生活用的俗語,家中長輩常說我們晚輩不勤快,比不上以前的人能吃苦,放假回家就是躺在床上,要麼打遊戲,要麼看電視劇,整天對著手機,不出去也不幫家裡幹活,叫一聲應一聲,老人看不過去,少不得說幾句,其中就有一句俗語叫做“閒人愁多,懶人病多,忙人快樂”。

當然這句話也不只是說年輕人,也是一些老人的自勉之語。現在平常時間回老家,村裡面大都只剩下老人,年輕人都在外面打工,老人在家可不是隻享清福,家裡面的地還在種,有些老人即使不種地了,也要在家侍弄菜園子,非要給自己找活幹,子女勸他們休息不要再下地了,他們就會反駁道:“人老了就要多勞動,年輕時幹慣了,一停下來身體反而有病了,一忙起來啥都管不上,身上也不疼了,腰也不酸了,整天也不瞎想了。”

這就應了那句老話“閒人愁多,懶人病多,忙人快樂”,這句俗語很好理解,就是說人一旦閒下來,整個人就會胡思亂想,沒事幹,整天躺床上看電視玩手機,吃了睡睡了吃,別看什麼活都沒幹,但精神反而不好,睡久了人也會頭疼,總是一副悻悻懨懨的樣子,時間久了總會憋出毛病。

而人一旦忙碌起來,人有了目標,整個人看起來都神采奕奕的,人有了幹勁,忙了一天,回家倒頭就睡,作息也就規律了,整天也沒時間胡思亂想了,充實過完一天,沒有虛度光陰,以後回想起來也不會後悔,這才是人生的樂事。

當然“忙人快樂”不是說讓你一年365天都沉浸在工作之中,人不是機器,24小時不停地運轉也是會生病的,該奮鬥的時候奮鬥,該休息的時候休息,讓自己張弛有度,這才是好的生活方式。關於“閒人愁多,懶人病多,忙人快樂”,這句話,你是如何看的,歡迎在評論中留言。


山農老兵


“閒人愁多,懶人病多”,這句話有道理嗎?

我當它是一句農村老話來說的,其實農村老話裡有關人勤人懶,人忙人閒的說辭也很多。比如“人勤地生寶,人懶地生草”,“有錢買不來半年閒”等,還有“懶驢屎尿多”,“人老話多,樹老根多”等。都是民間智慧的總結,很有道理。


那為什麼說“閒人愁多,懶人病多”?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頭”。人閒的時候就會胡思亂想,愛鑽牛角尖,有時候思維鑽進死衚衕就出不來了,就會發愁。其實這句農村老話還有完整的句子,說的是“人閒愁多,人懶病多,人忙快活”。

人閒愁多。其實愁多還不算啥,人閒是非多。人是有惰性的,但是更多人是積極上進的,因此一旦閒暇出來,就會無精打采像病秧子一樣。俗話說窮人忙手腳,富人忙頭腦,都在拼命的掙錢。一旦閒了下來,就找不到目標了,焦慮和憂愁就會佔主導地位,左右著人的情緒。不愁才怪。

懶人病多。生命在於運動,越是坐不住的人越健康長壽。俗話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就是這個意思。懶驢屎尿多,懶人就會疾病叢生。人一旦懶惰,總想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時間久了身體免疫力下降,百病叢生啊。心寬體胖,有些人不愛運動,吃的特胖,就會有各種心腦血管毛病,如果不加改善,後果很嚴重的。

忙人快活。人不能停下來什麼都不做,這樣的話對社會也沒價值了。人活著就要不停的運動,做事,給社會創造價值做貢獻,同時收穫榮譽感和成就感,就會發至內心的開心快樂。不管是窮忙活,還是富忙碌,都是好事兒。

因此老話“閒人愁多,懶人病多”即使說人養生保健之道,也是再講為人處世哲理。一語雙關,是大智慧。


農村老俗話



曉亭生活百事通


這話也不完全有道理。閒人和懶人如果吃穿都有,是肯定很健康的,而且也過得逍遙自在。閒人無事可做,壓力小,又不擔心生存問題,這樣的人歲數還有可能活得大,好吃懶做,只要有吃的,就有它生存的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