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校服”可以預防早戀,被抓早戀逃不掉,學生:我們輸了

“本文為小賢爸爸育兒原創作品,歡迎個人轉發、收藏”

學生在學校早戀是一種青春期的正常情況,現在家庭條件都普遍提高,孩子們的身體發育也也相對加快。

孩子們進入青春期的年齡向相對提前,這也是孩子們的生理需求的表現,因為孩子們的性器官著這一時期逐漸成熟。

有一種“校服”可以預防早戀,被抓早戀逃不掉,學生:我們輸了

所以在上學時出現對異性的關注和在意是正常現象。家長不要對孩子的青春期出現“早戀”跡象嗤之以鼻大驚小怪。

有一種“校服”可以預防早戀,被抓早戀逃不掉,學生:我們輸了

高校預防學生早戀設備升級,黑夜成為追兇“幫手”

孩子的早戀幾乎都是發生在校園裡的,而家長是沒有辦法在學校裡監督孩子,預防早戀的。

而學校的老師也是要將重心放在學生的學業上。

關於抓學生的早戀問題,都是教導主任在課間的工作。

作為過來人在上學時你有沒有遇到過,在晚自習的課間,夜色下牆根樹影下都是早戀學生幽會聖地。

這時出來狩獵的“教導主任”,就會帶著手電筒、教棍開始巡視逮人。雖然總是能發現學生早戀,但是卻總是被學生跑掉,抓不到人。

某學校的校長就這一“痛點”想出了一個方法,並在學校裡推行開來。

有一種“校服”可以預防早戀,被抓早戀逃不掉,學生:我們輸了

校方的方法是在定製校服時,在學生們的校服上添加了夜光材質。分別在校服前胸的白條部位、袖子外側和背部。

因為學生在校園裡被要求穿校服,到了晚上有了這套設備就不怕學生在摸黑藏起來了。因為這套校服在越黑的地方發光越明顯,就算想逃跑也能被清洗可見。

不得不說,學校為了限制學生在學校早戀腦洞大開。

但我認為這種校服用來預防早戀,找早戀並沒有什麼效果,倒是在孩子晚上外出走夜路的時候,這些夜光條對學生是一種保護。

有一種“校服”可以預防早戀,被抓早戀逃不掉,學生:我們輸了

夜光校服預防早戀不靠譜的原因分析

我們的孩子可都聰明著呢,比如在約會時候可以將校服脫掉,把發光的地方抱起來。亦或是在逃跑的時候將校服脫掉。

且在白天這件校服是起不到預防早戀的效果的,而且老師在夜晚注意學生校服上的發光條時,也是那些將校服脫下的學生的一種掩護,反而不容易發現。

而預防孩子早戀是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發育問題,在生理上接受孩子的成熟,在心理上為孩子普及正確的兩性關係和讓孩子理解早戀不被支持的原因。

有一種“校服”可以預防早戀,被抓早戀逃不掉,學生:我們輸了

面對孩子青春期早戀問題,引導好過強迫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的早戀的情況,關注孩子的家長會很容易發現孩子的變化。

有一種“校服”可以預防早戀,被抓早戀逃不掉,學生:我們輸了

★孩子步入早戀的現象

比如孩子開始變得注重穿著打扮,做事變得不專注,不再與家長暢所欲言的談心變得有所保留,情緒會莫名變化,對手機的依賴增加等等。

以上顯現可能預示著孩子對異性變得過於重視,但並不一定孩子就是談戀愛了。

在發現孩子的變化後,家長應該要相信自己的孩子

★不要強迫孩子說出“秘密”

如果孩子不願主動與你交談小秘密,不要過於在意去挖掘孩子的秘密,要尊重孩子。

因為孩子開始出現對異性的關注是人類生理和心理發展的必經之路,最好的方法就是幫助孩子順利經過這一時期。

而不是過於強硬的干涉,使孩子的生殖期(弗洛伊德的人格五階段)的性需求得不到滿足,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整個青春期會非常的不幸福。

有一種“校服”可以預防早戀,被抓早戀逃不掉,學生:我們輸了

★引導孩子學習性教育,早戀不是必需,而是一個階段的會產生的心理需求

一些家長分為與孩子講性教育是一件非常“汙”的事情,比較難以啟齒。但事實上你的孩子在性方面可能知道的要比你多的多。

現在是互聯網時代,在一些網頁上也會蹦出這類信息,所以孩子的生活中不可能完全沒有接觸。

與其讓孩子自行學習有被誤導的可能,家長不如正面客觀的給孩子講解性的知識和性安全等常識,其實在孩子6歲時就可以陸續向孩子普及性知識和如何保護自己的。

並告訴孩子這一發展階段就好比你進入超市想要買零食,但是零食並不是必須要買的,你完全可以選擇不買零食選擇水果等有益身體的水果。

賢爸小結:

孩子早戀不是世界末日,一直以來早戀不是問題,而是孩子的早戀是負面的還是正面的。

其實孩子並沒有那麼懂得什麼是愛,他們之間更多的是互有好感。一些孩子將這種好感變成正能量,一起努力學習,變得更好。

但是一些家長髮現孩子有走得過於親近的異性,就像受驚的兔子,過於激進的干涉,反而弄巧成拙。


好爸爸就是我,我就是小賢爸爸。關注我,和您一起聊一聊關於育兒經驗和親子相處的問題,育兒之路不迷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