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麼是年味?

順其自然159220662


小時候,過年可以穿新衣服,吃好吃的,放鞭炮,有人給壓歲錢。都是平常沒有的所以特別期盼過年。年味自己開心,好玩。隨著慢慢長大,過年就是忙活,忙活著買這買那,張羅這邊張羅那邊。年味就是忙活。忙完後靜下心來,坐在父母身邊,說話或者不說話,看著慢慢老去的父母,看著自己越來越多的皺紋,年味就是感受歲月。


遠方


在我的家鄉

提早一個月或半個月準備過年的年貨🎁

大年三十下午開始燉雞🐓、燉排骨🍖。然後貼對聯、祭拜祖宗、燒香、放鞭炮。

晚上一家人熱熱鬧鬧的吃個熱乎飯🍚,小朋友嘰嘰喳喳鬧個不停,大人嗑瓜子聊天,給紅包

大年初一到初三走訪親戚,或者去一個聚會一樣的地方,過年周圍的人都會去哪裡。


JY視頻分享


年味就是小時候的味道,天還沒有黑,就又到盼著天明呢。總覺得時間過的太慢了,總盼著大年三十快點來到。小時候,一過臘月就聞到了年的味道,殺年豬,左鄰右舍都來幫忙,然後在一起快快樂樂的邊吃邊喝,山南海北的撇。真是快樂。接著就是打掃衛生,置辦年貨。到了二十三就要送灶王爺了。家家戶戶響炮竹,吃好的,在我們家鄉,還要吃麻糖。這個在北方的人 可能都知道。過了二十三,大人們可就忙開了,每天的活安排的滿🈵的。蒸花饃,糊窗花。到了二十八,家家戶戶還洗臭腳。一直忙到三十為止。這就是我小時候北方的年味



現在的年味,是越來越淡了,這馬上就要過年了,一點過年的意思都沒有,是自己已經長大了,還是怎麼招,自從搬到城裡來就沒感到年味,我還是想回到農村過年那樣的氣氛,不知道怎麼說,可是已經回不去了,我家動遷了,哈哈 說真的過年還是農村好一大家坐在那熱乎乎的炕上,大吃大喝多熱鬧。


傳奇只玩熱血


年味,就是大家在公司開始寫年終總結,準備年會了;

年味,就是大家在公司無心上班,都在忙著搶票了;

年味,就是在4S店排隊洗車,準備歸家;

年味,就是街邊高掛的紅燈籠和中國結;

年味,就是除夕晚上一家人團團圓圓吃個年夜飯;

年味,就是難得聽到的鞭炮聲;

年味,就是孩子們期盼已久的壓歲錢!


方法論研習社


年味,即是年俗的味道,約定俗成。過年是傳統,年味也該從傳統中尋找,找回濃濃的年味重在傳統文化傳承。中國的年俗文化源遠流長,全國各地衍生出紛繁多樣的過年習俗,南北迥異,各具特色。新春賀歲圍繞祭祝祈年為中心,以除舊佈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等活動形式展開,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年味濃郁,凝聚著中華文明的傳統文化精華。


到了臘月十幾,就開始趕大集,那時候年前趕大集真是人山人海的,新衣服,燈籠,糖塊,雞鴨魚肉,水果,凍梨,凍柿子,春聯,鞭炮,掛曆…爺爺會買回家一張大大的掛畫,一個小胖姑娘或者小胖小子抱著個大鯉魚!





除夕當天包餃子在年前更是少不了的。整一盤子糖果、花生、瓜子。閒暇時間,串門嘮嗑,糖果、花生、瓜子無疑是最合適的零嘴,從大早上就開始忙活,打漿糊,剪窗花,貼對子……還會帖財神。

孩子們就守著賣鞭炮的小攤兒,買各種各樣的鞭炮,摔炮、大地紅。

大年初一,大人小孩兒們都穿上新衣服,一個家族的人一起給長輩拜年,吃糖、喝茶、嘮嗑……紅包自然也是不會少的,隨後開始親戚拜年。


吃的比過去好,穿的比過去好,到底缺了什麼?年味的氣氛到底是什麼?

一是經濟方面的原因。以前物質極度匱乏,人們普遍缺衣少食,惟有過年時,才能吃好的,穿漂亮衣服,所以,對“年”極度重視。隨著經濟的發展,物質極大豐富了,人們手頭寬裕了,再也不會為吃飯穿衣犯愁了,現在幾乎天天都是過年。

二是社會方面的原因。無論是農民還是縣城居民,外岀打工的越來越多了,導致許多傳統的春節習俗都難於搞起來了。

三是環境保護的需要。限制了一些傳統的被人們認為很有年味的習俗。

四是家庭方面的原因。現在,三代同堂的家庭式生活越來越少。隨著社會發展居住分散,進去城市,不想回來。

五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的缺失,西方文化的浸透,也使年味淡了。


姓氏萌叔


各位網友好:我是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謝家灣某村村民,我家生活在農村,不知道是因為年紀的增長,還是因為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你能從很多人嘴裡聽到,“現在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了”。是的,年味。大家懷念那個全家人能聚在一起的味道。而現在假期太少,大部分人覺得過年更像是在趕場,匆匆忙忙地從單位到家,從婆家到孃家,從爸媽家到奶奶家。7天假期,除了車程,好像也留不下什麼特別的回憶。

那麼,過年究竟是什麼味道呢?這道題,“農村人”可能更有發言權。和城市過年的空城不一樣,在農村,過年的氣息和味道要更濃烈一些,更熱鬧一些。老話說 “百節年為首”,春節作為我國最重要的傳統佳節,一直被賦予著特殊的意義。大家期待著遠方遊子的歸來,精心準備各類可口的飯菜,早早買上瓜果茶點,一天天數著手指,等著這個大團圓的日子早點到來。

在農村,過年不是過一天,而是有一個月之久,過了臘八,農村的年味就出來了。各家各戶殺豬、灌血腸、趕集、買鞭炮、置辦年貨、請客……要買的,要做的,要忙的實在是超級多,這樣的“忙叨”直到正月十五,伴隨著無數煙花的盛開綻放,年味才開始漸漸褪去。

在農村,大家很重視“貼春聯”這項工作,正月二十八,二十九這兩天,你就會看到滿街的人家都拿著漿糊開始貼春聯。春聯也是五花八門的,有求財的、有求福的、有求平安的、有求家庭和睦的、有求事業順利的,大家把對新年的寄語,通過春聯張貼在房間、門口、車上、井上、糧倉等地,希望一年紅紅火火,順順利利。除了春聯,現在滿家滿院還會掛上各種燈籠、彩燈等裝飾。在夜晚,和天空中的星星交相輝映,那種美雖不奢華,但卻很溫馨。

在農村過年,從小年到元宵節,幾乎每一天都能聽到鞭炮的聲音,誰家鞭炮響,就知道誰家要吃飯了。孩子們還會撿漏,把沒響的鞭炮聚到一起一點點放。另外踹天猴、旋風雷、小蜜蜂、呲花等等也是小朋友們的最愛,點上一根香,就能玩上一整天。

年味,是因為家人在,傳統在,牽掛在。有家才有年,有年才有味。新的一年即將到來,我們不妨放下工作,放下手機,安安心心地和家人一起過個團圓年,也許我們就會發現,不是年變了,只是我們自己變了。




天南地北甘谷相遇


年味



卞和相玉


個人意見:年味的氣氛應該是對生活的滿足感,心滿意足,現實是城市化,兩極分化嚴重,人基本生存的條件缺失安全感,另外也沒有以前的體力勞作感受不到收穫果實的過程,將原材料製作成食物的過程,沒有專注過程,而只關注最終結果,人心裡不踏實,氣氛就緊張,年味應該是身心放鬆下的對生活的滿足感。


小呆的晚餐


回家過年,能放下手機跟家人聊天說閒話。一起去買年貨。一起搞衛生,姐弟們相互嫌棄,朋友們一起去地裡窯各種東西,年30那天都早早地就洗澡了,然後等著去拜神,在一起做年夜飯,一起放煙花,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