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是怎麼樣的一位皇帝?

洪浩江蘇南通


成吉思汗是一個極為傑出的軍事大家。縱觀中國歷史,能夠橫掃亞非歐的皇獲得世界性的讚譽的皇帝絕無僅有。

1、身世背景

成吉思汗出生於蒙古貴族,身世坎坷。先是父親被人毒死,緊接著部族的人紛紛背叛離去,孤兒寡母的躲在大山裡面,以免被仇家追殺。有句成語說的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他就是和自己的兄弟在缺衣縮食膽戰心驚環境下慢慢的長大;好不容易長到了18歲,娶個老婆回來,結果又讓人給搶了。

後面通過以前父親的關係,與一些部落結盟了,剛剛有點兒起色,但又讓自己的結拜兄弟插了一刀,嚐到第一次大敗。

孟子說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成吉思汗在這樣的環境下,越挫越勇,最終一統蒙古部落。

統一了蒙古部落為他以後南征百戰打下了堅固的基礎。

2、赫赫戰績

(1)滅西夏

自1205年開始,成吉思汗親自領軍進攻西夏,基本上每隔兩年就去打一次,打得西夏俯首稱臣,割地賠款。當然直到1927年才將西夏滅掉;

(2)滅金國

從1211年開始,成吉思汗就以報仇為名,開始大舉進攻金國,屢次圍了金國的首都,賠款送禮都不行,每一次都找一藉口就來打,後面金國國王實在是被打怕了,打不過我還躲不起嘛,直接遷都了。但是這也避免不了被滅掉的後果。

(3)滅花刺子模

這個花刺子模是自己作死的,當時的花刺子模可是大國一個,據說軍隊就有是五十萬。1215本來兩國已經簽訂了通商條約,和平通商。但是第二年的春天,蒙古的商人團過去那邊,讓人以間諜罪將全部貨物扣了,還將商團團長關掉。那時候的成吉思汗還在四處作戰,就先忍耐下來,拍個使者過去交涉,結果花刺子模直接將使者也幹掉了。這可忍不了,成吉思汗直接帶兵十五萬日夜兼程,橫穿幾百裡的沙漠,如神兵天降,連續攻陷了花刺子模數個城市,直接將花刺子模的繼承人趕到裡海了。


總結一句,蒙古能夠打下這麼大的基業,其實真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合。成吉思汗應時而出,幾十年人不離馬,打下不世基業。


《論成吉思汗的歷史功績》

《元史》


談天說地故事會


成吉思汗沒有當過皇帝,只當過大汗,當然也可以理解為皇帝。

成吉思汗是蒙古人的英雄,但卻是其他民族的惡夢。他為蒙古人拓展了生存空間,卻大肆屠殺奴役其他民族。

從個人角度上講,成吉思汗是一個傳奇人物,幼時經歷父親被殺,部落被搶;成年後又遭遇妻子被搶,被人如喪家之犬樣四處驅逐。但是憑藉自身的謀略與勇敢成為了當時整個歐亞大陸上聲勢最大的君主。甚至在去世百年後還有中亞的一代帝王以他的繼任者的名號一統中亞。

從民族角度上講,在成吉思汗以前,廣袤的蒙古大草原上四分五裂,各個小部落各自為政,互相攻訐,廝殺。還被金國欺壓,每年需要貢獻牛羊,稍有不服則被屠殺。整個社會環境也是相當的原始落後。而在成吉思汗以蒙古人這一新的民族概念一統草原後,靠著幾乎百戰百勝的對外戰爭,掠奪了大量的財物,人口。使得所有的蒙古人在生活水平上有了質的飛躍,而且由於征戰和許多先進文明地區產生文化交流,對蒙古的文化政治經濟發展也有了極大的促進。所以在民族的角度看,成吉思汗無疑是蒙古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

從當時其他民族的角度來看,成吉思汗無疑是最可怕的惡魔,他的名言“人生最大的快樂在於到處追殺你的敵人,侵略他們的土地,掠奪他們的財富,然後聽他們妻子兒女的痛哭聲。”無疑就是惡魔的狂語。成吉思汗的摧毀了無數的文化名城,犯下了許多次屠城的暴行。雖說帝王的霸業總少不了戰火與死亡,但蒙古大軍動輒屠城,投降則將城中男丁全收編為僕從軍用作炮灰的做法實在是過於殘忍。

從當今的角度看,成吉思汗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地理屏障。同時,相比中國封疆王朝的重農抑商,蒙古人更加重視商業,促進了東西方的貿易往來,而且蒙古人對宗教信仰比較開明,也促進了各宗教的和平發展和傳播。

從中國人的民族性格來看,成吉思汗武功最盛,其子孫曾經統治東歐,簡直是國人的驕傲,其實,蒙古人先滅東歐,後滅南宋。忽必烈統一中國建立元朝時,蒙古帝國已經不復存在了。




當代曹植


不管是在古代書籍中還是在一些影視作品中,我們常常會看到諸多關於成吉思汗的牛叉傳聞。那麼,他有多牛叉呢?但說到具體的事情,大部分的人並不是很清楚,下面我們就來一起看看他無人企及的牛叉記錄吧。說到成吉思汗大家都不會陌生,作為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為後來的忽必烈稱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使得元朝時期成為了我國封建時代疆域最遼闊,國土麵價最大的時期,比起以強盛著稱的漢唐也是有過之無不及。成吉思汗並不是一個只識彎弓射大雕的莽夫,他的一生可以說是戰爭藝術的結晶。成吉思汗一生創下了許多記錄,直到今天都沒有人能夠打破。

成吉思汗與他的那些牛叉的子孫佔領了半個世界,還統治了西方250多年的時間此外,他這一輩子就沒有打過一次敗仗。他所創建的蒙古帝國有多麼大呢?據說它有4箇中國那麼大。

他所發動的戰爭的規模是相當巨大的,他用30多萬兵力打敗了6億多人口,40多個國家。

綜合來說,我們通過歷史文化留下來的一些確鑿的證據可以大致的判定這是一個成功的政治人物和軍事人物。


金壇子古玩錢幣


從個人角度上講,成吉思汗是一個傳奇人物,幼時經歷父親被殺,部落被搶;成年後又遭遇妻子被搶,被人如喪家之犬樣四處驅逐。但是憑藉自身的謀略與勇敢成為了當時整個歐亞大陸上聲勢最大的君主。甚至在去世百年後還有中亞的一代帝王以他的繼任者的名號一統中亞。

從民族角度上講,在成吉思汗以前,廣袤的蒙古大草原上四分五裂,各個小部落各自為政,互相攻訐,廝殺。還被金國欺壓,每年需要貢獻牛羊,稍有不服則被屠殺。整個社會環境也是相當的原始落後。而在成吉思汗以蒙古人這一新的民族概念一統草原後,靠著幾乎百戰百勝的對外戰爭,掠奪了大量的財物,人口。使得所有的蒙古人在生活水平上有了質的飛躍,而且由於征戰和許多先進文明地區產生文化交流,對蒙古的文化政治經濟發展也有了極大的促進。所以在民族的角度看,成吉思汗無疑是蒙古民族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

從當時其他民族的角度來看,成吉思汗無疑是最可怕的惡魔,他的名言“人生最大的快樂在於到處追殺你的敵人,侵略他們的土地,掠奪他們的財富,然後聽他們妻子兒女的痛哭聲。”無疑就是惡魔的狂語。成吉思汗的摧毀了無數的文化名城,犯下了許多次屠城的暴行。雖說帝王的霸業總少不了戰火與死亡,但蒙古大軍動輒屠城,投降則將城中男丁全收編為僕從軍用作炮灰的做法實在是過於殘忍。

從當今的角度看,成吉思汗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地理屏障。同時,相比中國封疆王朝的重農抑商,蒙古人更加重視商業,促進了東西方的貿易往來,而且蒙古人對宗教信仰比較開明,也促進了各宗教的和平發展和傳播。




家有一隻大鵝


“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偉人毛澤東在《沁園春-雪》中,以無比豪邁的氣勢評點數位帝王,從側面也反應出了毛澤東博大的胸襟和心懷天下的情懷!那麼歷史上的成吉思汗真如《沁園春-雪》一詞中提到的那樣,只識彎弓射大雕嗎?那肯定不是,這樣的形象僅是文學作品中所塑造出來的!試想如果元太祖成吉思汗僅是“只識彎弓射大雕”如何能打下橫跨歐亞大陸的版圖,創建有史以來疆域最廣的中華版圖?那麼歷史上成吉思汗到底是如何的一位帝王呢?

一、成吉思汗的生平

孛兒只斤·鐵木真,大蒙古國的開國帝王(注意是大蒙古國而不是元朝),大蒙古國可汗,尊號“成吉思汗”,生於公元1162年,卒於公元1127年八月,1265年被元世祖忽必烈追尊為元太祖,1266年又被追諡為聖武皇帝。1309年再次被元武宗追諡“法天啟運聖武皇帝”,廟號太祖。蒙古族乞顏部人,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二、成吉思汗的功過

成吉思汗無疑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軍事家,用兵如神,眼光獨到。他戎馬一生,縱橫四海,建立了偉大的功績!

1、成吉思汗起初是一位部落首領,他組織了一支強大軍隊,連年征戰,打敗周圍各部落,也正是在他的領導下,最終蒙古得以統一,最終建立蒙古國,為元世祖忽必烈統一全國、建立元朝奠定了堅實的政治、物質等基礎!

2、東征西討開拓了疆域,加速了國家的統一!

(1)吞併西夏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國後,他勵精圖治,改革制度,實行千戶制,建立護衛軍,國力與日俱增,於是開始實行擴張性的政策,拓展疆土,開始發動大規模征服戰爭。首先拿西夏開刀,經二十餘年的戰爭,西夏軍主力逐步被消耗,成吉思汗二十一年,率軍10萬鐵騎橫掃西夏,最終西夏主力軍全被殲滅,次年西夏滅亡。

(2)攻破金國

成吉思汗六年,御駕親征,率大軍征伐金國,歷時24年的蒙金戰爭,最終以金國城池被迫結束,至此蒙古國疆域進一步被擴大。

(3)西征花剌子模

成吉思汗十四年,以軍事擴張和擄掠財物為目的,成吉思汗又一次御駕親征,親率大軍約20萬分路西征,最終花剌子模亦被消滅於蒙古鐵騎之下。

(4)頒佈文法,創建文字。通過一系列的措施,強化了自己的統治,同時極大的促進了蒙古國的發展,為以後元朝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基礎。

3、成吉思汗之過

實行的政策過於殘酷,大量的無辜百姓死在成吉思汗的鐵騎之下,據史書記載成吉思汗殺死的人大約有兩億左右,金國、南宋和西夏一共有一億五千萬左右,而中亞、歐洲等國家死亡人數加起來有九千萬左右。蒙古軍所到之處實行三光政策,給數以萬計的百姓帶來嚴重的災難和流離失所的生活。

三、成吉思汗之死

關於成吉思汗的死因,一直有以下幾種說法:

1、墜馬而死說

根據《元朝秘史》記載,成吉思汗第二次征討西夏的時候,有一天騎著一匹紅沙馬去圍獵,在打獵過程中這匹馬被野馬驚嚇了,成吉思汗一時未能拉住馬被馬甩在了地上,此時已經年老的他經不住跌傷,第二天就去世了。

2、中毒身故說

《馬可·波羅遊記》,這個西方人經過絲綢之路來到中國,甚至得到忽必烈的賞識做了官。他在書裡說,成吉思汗在征服西夏的一次攻城戰中不小心中了西夏士兵的毒箭,由於他年事已高加之行軍作戰身心疲憊,最終毒發身亡。

此種說法還有傳言說成吉思汗可能是其三子窩闊臺毒殺的,因為成吉思汗本來是想把汗位傳給窩闊臺,後來卻改變主意傳給了拖雷,窩闊臺一怒之下毒殺了成吉思汗,畢竟皇位的誘惑太大,這樣的事例古代不少

3、被咬而亡說

這種說法向來在民間很廣流傳,據傳成吉思汗在徵西夏時,西夏國王知道自己寡不敵眾,無奈把自己的女兒獻給了成吉思汗,希望能保全自己的國家。貪婪好色,極度風流的成吉思汗得到這位公主後的確放慢了進攻,不過卻沒有放棄吞併西夏,西夏公主知道實情後為了保住西夏國,在侍寢時乘機刺殺了他,還有說法是成吉思汗被咬掉了命根子,這種說法也是極度的不登大雅之堂。

四、成吉思汗陵墓之謎

蒙古族有個特別的喪葬習慣,皇親國戚死後,為了防止墓葬被盜,埋葬後不起墳頭,用馬匹將下葬的地方踩踏平整,然後拉只母駱駝到墳前,並殺死小駱駝,用小駱駝的血淋在下葬之地。皇親國戚也會派兵守在埋葬的地方,等到第二年長出了花草樹木才會離去。

這種埋葬方式,讓外人沒辦法知道準確的下葬地點,如果後代想要去祭奠,就得拉著那隻母駱駝來引路,母子連心吶,如果母駱駝在一片地方踟躕不前並悲鳴,這片地方就被視為是先人的墓地。成吉思汗臨終前曾要求,死後不發喪,並且要遵蒙古留下來的喪葬風俗。後來母駱駝死了,就再也沒有人知道墓地的具體位置了,這也就成了一個千古之謎。

還有一種說法是,成吉思汗的陵墓可能在阿勒泰山上。據《馬可波羅遊記》記載:在將成吉思汗的靈柩運往阿勒泰山的途中,護送的人將沿途遇到的所有人都作為殉葬者。成吉思汗臨終前曾命令屬下將其靈柩運回蒙古安葬,這樣看來,他的遺體很有可能就在阿勒泰山上。

總而言之,成吉思汗是一位偉大的歷史人物,世界範圍內擁有很大的影響。


文淵閣達學世


成吉思汗是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裡,共有500多位皇帝裡後世對他的評價大多褒貶不一爭議最大,影響最大,疆域成就最大的皇帝!

成吉思汗所建立的蒙古帝國,領地達到1800萬平方公里,總面積達到3000多萬平方公里,值得一提的是亞歐大陸總面積4400萬平方公里。這在中國歷史上是最強大的一次,疆域最大的一次,這讓中國人引以為傲!

成吉思汗是蒙古族毋庸置疑,成吉思汗被當今內蒙古和蒙古國視為祖先,是他們的驕傲和自豪。清朝建立以後,成吉思汗後人分為兩大部分,內服蒙古和外藩蒙古。

公元1911年,清朝被推翻,外藩蒙古首領札薩克建立蒙古政權,但是並未得到國際社會承認。1924年,建立蒙古人民共和國。1961年加入聯合國,得到國際社會承認。所以內蒙古和外蒙古都是成吉思汗的後人。

成吉思汗在位蒙古帝國遇到抵抗就要屠城。據說當時戰爭間接導致死亡2億。例如製造瘟疫讓歐洲人口大減。攻打金國,7000萬漢人死於屠殺。據南宋史冊記載,北方千里無人煙,水井裡面都是屍體。宋朝大概是人口最多的國家,6000萬人。成吉思汗時期世界總人口也不過5億左右。

成吉思汗之死爭議不斷,唯獨記載是真相。關於成吉思汗的死,歷史有多種說法。第一種墜馬後被馬踩而死,第二種說法是被刺殺死亡,第三種說法中是行軍途中被雷劈死,第四種說法是被窩闊臺毒死。第五種被西夏王妃咬斷生殖器而死。但是這些都是流傳,《元史》記載,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病重不治而死。原文:“秋七月壬午,不豫。己丑,崩於薩里川啥老徒之行宮。”


雅家的近近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這句膾炙人口的名句我想大家都很熟悉! 說到成吉思汗,幾乎所有人都不得不佩服,從小就受盡磨難,父親被害,部落被奪。浪跡天下的活著。不但沒有徹底打垮他,反而越來越強,越戰越勇!一生等於沒下過馬背,沒丟過彎刀!一輩子都是在征戰在度過。 一生中統一蒙古草原,攻滅的國家大小近50個,佔據的地盤至今沒有那個國家能打破這個記錄!所到之處各國無不顫抖在蒙古軍下! 說到這裡很多人肯定會說了,這就是一個劊子手,屠夫!其實我們可以想想,不管是那個國家,不過是誰做皇帝,手下精兵悍將無數,你會老老實實的呆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嗎?古代皇帝哪個不想開疆拓土!建立不世功勳,換成誰我想都是一樣。畢竟自古弱肉強食!我們的祖先打下如今的地域,也不是嘴皮子說出來的。名望,土地,資源等可不是自己變出來的!所以說!成吉思汗不管是在當時還是現代,都絕對是大多數人心中的偶像或者說目標!有其他言論可以評論討論下!


無名是因為懶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

蒙古族是我國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長期生活在蒙古草原上。12世紀中後期,蒙古草原上各部彼此征戰不已,人民長期處在戰爭的苦難中。蒙古族傑出首領鐵木真,通過十多年的戰爭,打敗了周圍各部,結束了混亂的局面,統一了蒙古草原。1206年,鐵木真在斡難河源召開大會,蒙古貴族推舉他為大汗,尊稱成吉思汗。蒙古汗國建立。

蒙古汗國的東征西討:

蒙古汗國建立以後,成吉思汗發動了對周圍地區的長期戰爭。蒙古軍隊一直打到中亞、俄羅斯,向南到達印度河流域。成吉思汗不斷向南進攻西夏和金,與1227年滅亡西夏。

成吉思汗:

蒙古的的起源:

蒙古族的元祖是戰國時代見諸記載的居住在蒙古草原東部的東胡人。公元四五世紀的北魏時期,居住在今呼倫貝爾草原、大興安嶺東西、額爾古納河與黑龍江兩岸的失韋人是蒙古人的直系祖先,從東魏武定二年(544年)起,他們遣使貢方物,與中原王朝有了直接的關係。到唐代。他們被稱為“室韋”、“韃靼”,他們中間有一支叫做“蒙兀室韋”。“蒙兀室韋”當是“蒙古”一稱的來源。此時,他們已經有了眾多人口。唐開成五年(840年)回鶻汗國瓦解之後,室韋——韃靼人開始進入陰山南北和外蒙古高原。

蒙古族的形成:

十三世紀初,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諸部,建立大蒙古帝國。用新的遷戶制體系分人口,戰敗的部落如塔塔兒,克烈乃蠻被瓜分到各千戶。族屬不同,社會發展不平衡,方言各異的部落在統一汗權統治下形成了具有共同地域,共同經濟基礎,共同語言和共同心理素質的民族共同體——蒙古族。



雲暗雪山


殘暴的首領。喜歡殺戮,喜歡睡女人。所到之處生靈塗炭,幸虧早點死了。孫子建立元朝,但文化落後,導致中國一百年不進反退,否則也不會短短九十多年就被推翻了。


讀書班


成吉思汗的名叫鐵木真,是蒙古帝國的可汗,尊號稱為“成吉思汗”。1271年忽必烈將國號大蒙古國改為大元。

1.成吉思汗滅了克烈部佔據了水草茂美的東部草原—草原呼倫貝爾草原。

2.成吉思汗立國後,建立護衛軍對外發動大規模戰爭打敗了金朝西北屏障順利南下攻取金,殲滅西夏主力,第二年西夏滅亡。

3.後來攻滅花剌子模,以軍事擴張掠奪財物率大軍約20萬分幾路西征。

成吉思汗1225年秋天,歷經了七年的戰爭,回到了蒙古草原,為了給木華黎報仇,64歲高齡了,堅持親征西夏,途中受傷發燒,一直高燒仍不退兵,最後在六盤山休養,在甘肅病逝,1227年8月25日66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