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玻璃後蓋不如塑料和金屬的耐摔,為啥現在廠商還硬是要做玻璃後蓋?

放飛自我vs


玻璃的優點是晶瑩剔透、富有藝術品氣質,但是容易沾染指紋,並且屬於易碎品,售後和維修成本高。

金屬的優點是有質感、手感好,更容易一體成型,但是製造工序多,不易拋光,開孔困難,對手機信號有一定影響。

塑料的優點是工藝難度低,易成型易拋光,表面光滑,不影響手機信號,普遍存在手感一般的問題。

以下是玻璃,金屬,塑膠外殼的手機。





浩天通訊


因為塑料的後蓋不好看,也不耐用,做出來的質感也遠不如玻璃後蓋。

塑料的優點就是韌性比較高,即使稍微的形變也不會輕易損壞。而且塑料材質非常輕,連帶著手機的重量也不會太重。因此使用塑料後蓋的手機即使不小心摔到地上,也很難出現碎裂的情況。

而且現在塑料的打磨工藝已經非常先進了,像OPPO K3、realme Q、魅族16T等手機均採用了塑料作為後蓋材質,這些手機的機身外觀從肉眼上看和普通的玻璃幾乎沒有區別,手感也非常圓潤光滑,光用手摸的話很難分辨它們的機身究竟是塑料還是玻璃。

但是塑料有一個巨大的缺點,就是不抗刮。過去用過塑料手機的網友應該知道,再好看的塑料後蓋,用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密密麻麻的劃痕。尤其是一些拋光工藝的塑料機身,做的越光滑,劃痕就越容易出現。因為塑料材質本身是十分脆弱的,生活中有大量的物質都比塑料贏,比如玻璃、木材、鑰匙扣、硬幣等。所以即使每天把手機放在桌面上很少去用它,時間長了也一樣會出現劃痕。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塑料機身上的劃痕會越來越多,嚴重的還會出現掉漆。

而玻璃機身則不會這樣的問題,雖然玻璃也會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劃痕,但玻璃比較堅硬,即使有劃痕也不會太明顯,長時間使用不會影響到外觀顏值。所以如果手機最後要二手買掉的時候,基本完好的玻璃機身肯定要比滿是劃痕的塑料機身更加值錢。

而且玻璃機身可以更加容易的作出比較好看的視覺效果,比如磨砂、網紋、鏡面等,都是今年比較流行的機身外觀。而塑料機身再怎麼模仿,也是不可能完全做得玻璃一模一樣的。

總的來說,玻璃機身看起來精緻,上檔次,手感好,所以成為了這兩年中高檔智能手機的首選材質。而塑料由於看起來比較廉價,手感一般,容易出現劃痕,所以只有中低端的手機才會用塑料作為後蓋材質。


貓眼看數碼


為什麼現在手機廠商要做玻璃後蓋呢?

首先塑料後蓋不耐用,就算使用現在最好的塑料材料,塑料的特性依然有,易磨損、易老化、易變色,易損壞手機內的精密電子元器件。使用過塑料手機保護殼的人都明顯感覺到,剛買回來時是白色的,使用不到一個月就會感覺到顏色發生了變化,稍微偏黃,使用的越久,黃色凸顯的越明顯,這樣會丟失手機本身的藝術外形,肯定不會被這些手機廠商接受的。

其次就是金屬後蓋的那種冰涼和信號屏蔽,夏天拿著手裡有一絲絲涼意,冬天拿著金屬後蓋的手機就是拿著冰在行走啊,那種鑽心的冷消費者肯定不會接受啊,還有就是金屬會有信號屏蔽的作用,要是拿著這樣的手機,撥打不了電話發不了短信,是要三大運營商加強信號以增強輻射嗎?還是說作為磚頭當板磚呢?

最後玻璃後蓋就會兼容各家之所長,隨著材料的不斷改善,玻璃的耐摔性提高了很多,那種手握感、信號的穿透性也很好,還有就是可以多精密元器件進行有效的保護,手機的藝術性也可以充分體現出來,就會是一個趨勢,獲得各大廠商的一致追捧,消費者也會更加容易接受。

感謝各位的閱讀


路人看影視


為了外觀和功能性。

塑料耐磨性不好,而且抗熱性也不好,長時間使用之後很容易產生劃痕或者其他損傷,而且因為剛性較弱,在外力衝擊下對內部元件會造成更嚴重的損傷。

金屬相比之下會好一些,但是金屬的導熱性導致手機在冬天或者夏天的手感有所下降,而且金屬會屏蔽電磁信號,對天線和無線充電不利。

玻璃既保證了外觀的美觀性,又提供了相對足夠的剛性,並且提供了一個相對透明的窗口允許信號進行交互。以後5G設備對信號的需求會更高,非金屬外殼會保持下來並不會淘汰。


榻榻米的榻榻


為了容易壞,壞了就要換新的,換新的廠家才有銷量,一句話就是黑心無良廠家,想當年諾基亞就是太耐用耐摔了,才被市場淘汰了,還好現在又回來了,手機還是一如既往的耐用耐摔,信號還好,現在就是用的諾基亞7plus發信息,用了2年了,和新機一樣,不卡,續航能力強,信號很好,而且摔過多次,最厲害的一次是2米多高的地方屏幕朝下摔的,一點都沒壞,而且裸奔哦


駕車談說


不可否認,潮流或者審美觀在變化,但是如果有好的外觀設計的塑料或者金屬外殼的手機一樣會火


咫尺天涯9349981


本人每個手機都帶軟殼的,在好看也沒用,用黑色軟殼套起來也好看,耐髒。


用戶1489302938015


易碎!為了增加維修量和拒保!


夢裡夢見醒不來


這樣更貴



可以讓你換手機更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