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用一句話概括女性,最關鍵的在後半句,你知道嗎?

孔子用一句話概括女性,最關鍵的在後半句,你知道嗎?

“女子與小人難養”語出《論語》,因出於聖人之口,後世之人便望文生義,認為那是聖人亦歧視女性的最好佐證。

人們誤解這句話,是因為脫離了上下文的背景。孔子“述而不作”,他的很多說法都有特定的場合,並針對特定的對象。如果僅僅把孔子說過的一句話抽出來,望文生義地解釋,未免會扭曲聖人的本意。

《論語》自從問世以來,備受重視,有“經”的品質和意義。正因如此,對其中任何一句話,都值得仔細研究和推敲,尤其是涉及到一些關鍵語言,更要詳細考證,儘量真正理解闡釋出孔子的原義。這是一切評價和議論的出發點。

孔子用一句話概括女性,最關鍵的在後半句,你知道嗎?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這句話至今備受非議,是孔子最受攻擊的一句話,一般都以為孔子在此處歧視婦女,怎麼能將女同胞跟小人相提並論呢?其實很多人因為沒有讀過這句話的後半句,如果把這句話能夠完整地看一次,一定不會再生出這種想法了。

《論語"陽貨》雲:“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遜),遠之則怨。” 如果把孔子這句話翻譯成現代語,就是說:天下小人和女人是最難相處的,和他們太過疏遠,就會產生怨嚴,和他們太親近了,他們就不會尊重你。

孔子用一句話概括女性,最關鍵的在後半句,你知道嗎?

需要強調的是,這裡的“小人”不是指奸詐小人,而是指體力勞動者,具體地說,指“下人”,家僕;“女子”也不是泛指所有女性,而是指妻妾。“難養”的養不是撫養的養,是侍候、將就、相處的意思。孔子說女子與小人難侍候難相處,是說的家庭問題,夫妻之間,主僕之間,親近了呢,她(他)們會端架子;疏遠了呢,又會嘖有怨言。

孔子用一句話概括女性,最關鍵的在後半句,你知道嗎?

所以,這樣來看,這不過是孔子個人的經驗之談,沒有什麼微言大義。甚至可以說,孔子可能只是因為一次家庭矛盾說了一句怨言,又哪裡來歧視女性之說呢?只是好事者,那些真正歧視女性的人,為自己的觀點找個理論依據而已。

想一想,幾千年來,硬拽著孔子粉飾自己的人還少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