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作感性?康德的語錄中回答,讓人對感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什麼是感性?被這麼一問,相信很多人都會百度,其實百度上回答的,是這樣的,網上說感性是指一個正常的人在情感方面非常豐富,他對一切情感都很敏感,多愁善感,喜歡胡思亂想,也喜歡對別人的遭遇感到很同情,感同身受,感受力很強,感性的人能體會到任何事物情感的變化。

網上這樣回答,大家滿意嗎?相信大多數人還是比較滿意的,因為這樣回答,還是能夠讓人接受的。但不乏也有些人依舊對感性有不同的看法,比如現實中也有人認為感性是一種表面的,是一種感覺,沒有任何理由的,自己認為就是這樣的,是與生俱來的。

什麼叫作感性?康德的語錄中回答,讓人對感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感性是和理性相對的,感性是一種淺淺的感覺,沒有理性那樣深度思考和琢磨,感性的人很容易對某件事就有自己的看法和脾氣,在談戀愛中,應該表現為最明顯,感性的人,很容易胡思亂想,很容易吃醋,很容易把事情往壞處想。說白了,感性的人很容易打翻醋罈子。

倘若在沒有讀康德的語錄前,我們對以上的回答和分析都是比較滿意的,但是自從讀了康德的語錄後,我們對感性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我們不妨一起來讀一下康德的語錄,文字如下:

通過我們被對象所刺激的方式來獲得表象的這種能力(接受能力),就叫作感性。——康德

什麼叫作感性?康德的語錄中回答,讓人對感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讀完康德這段語錄,談過戀愛的人,應該對這段語錄理解更為深刻些,感性的人,真是如此,就是通過被對象所刺激的方式來獲得的一些表象的這種能力,叫作感性。也就是表面上的一種很自然的表象,情不自禁的。

今天有幸跟大家讀到了康德這樣的名言,我們不妨一起來藉著這段語錄,更深入來分析一下,探討一下,反省一下。

什麼叫作感性?康德的語錄中回答,讓人對感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很多人看到對象做了某一件事,情不自禁流下來眼淚,這種表象,就是一種感性

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淚,有喜極而泣的眼淚,也有感動的熱淚,更有傷心的眼淚,而這些眼淚,都可以通過對象做的一些事,來獲得。那麼大家肯定都是想要感動的熱淚,或是喜極而泣的眼淚,都不想要傷心的眼淚。但想象總是很美好,現實總是很骨感的。

什麼叫作感性?康德的語錄中回答,讓人對感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可以說我們每個人都是有一定感性的,特別是剛開始,沒有任何經歷,第一次談戀愛,都很感性,都為對象胡思亂想過,也都為了對象做的一件令人感到傷心的事而偷偷落淚。第一次經歷的時候,眼淚總是那麼不值錢。

有過初戀經歷後的人,就會由感性而變得成熟些,會對對象做的一件事前因後果來思考一番,在大腦裡做正確的判斷後,才會有心情,是該生氣,還是該怎麼著?這就是一種成長。那麼總結,我們可以看出,感性的人,多數都是不夠成熟,不能控制自己情緒的人。

什麼叫作感性?康德的語錄中回答,讓人對感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成熟的人,多數都不會感性,都會隱藏自己的感性

你看我們現代多數經歷過一些事情的人,談過戀愛的人,多數都變得不再感性,那麼很生氣的事兒,也會沉住氣,甚至還笑著說不生氣,那怕發生了一件令人很傷心的事兒,也會忍著不哭泣,說沒事,這種成熟,就是在社會中歷練出來的。

可見大多數感性的年齡,是在讀書時候,沒有經歷過什麼事的時候,事情經歷多了,都會變得老練深沉,更學會了戴著各種面具。但有些人找到了知心愛人後,又會再度陷入感性中,這也是有可能的,因為值得去感性,這樣的感性,會更加讓他們的感情更美好。

倘若兩個人都不感性,都很深沉相處在一起,那麼都感覺對方不關心自己,對著自己的事情,不管不問,甚至自己跟異性相處,他也當作沒有看到一樣,這樣就會感覺沒有愛了。所以一個人,多少有點感性還是比較好的,太深沉的人,除非已經成功了,不然真的沒有人能夠容忍的。

什麼叫作感性?康德的語錄中回答,讓人對感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成功的人,都會比較深沉而理性,這樣的人,也會被人接受

為什麼成功的人深沉,理性,容易被人接受呢?因為大家都是想沾點光,想跟他處理好關係,從中得到好處,所以就能夠容忍一些成功人比較深沉,老是板著臉,也有人用熱臉往他冷屁股貼。倘若一個沒有成功的人,不知道圓滑,喜歡板著臉,故作深沉,這樣的人,就會沒有朋友的。

這樣的人,會給人感覺他心機很深,總是不說話,在旁邊一坐著,讓人感到有些恐懼,不喜歡這樣的朋友,所以還沒有成功的人,要學會介入理性和感性之間才比較好,沒有成功的人,太理性,會得罪很多人,偶爾感性其實也是為了更好的偽裝自己,不會成為別人的競爭對手。

什麼叫作感性?康德的語錄中回答,讓人對感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所以說什麼叫作感性?康德的語錄中回答,讓人對感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