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最聪明的婆媳关系,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什么是最聪明的婆媳关系,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我一直以为日本妈妈是全世界最厉害的超人妈妈。

我长住日本,目睹了她们的各种惊人之举。不做月子,生了娃照样洗头,吃冷饮,穿短裙露大腿,百无禁忌。带娃的常态是推一个,领一个,身上再挂一个却依然脚底生风。做到极致的爱心便当更是让人望尘莫及。

在日本,人均收入较高,大多数女人结婚生子后就会成为全职妈妈,日本老人是不帮忙带孩子的,这也练就了日本妈妈一身的带娃神技。

相比之下,中国妈妈少的是选择多的是无奈。

网上流行这样一段话,德国妈妈只管工作,日本妈妈只管带孩子,而中国妈妈得工作、创业、带孩子、照顾公婆、伺候老公、教育子女,对外和谐社会关系,对内和谐家庭关系。夹缝中求生存,讲真,中国妈妈才是真正的意义上的“超人”。

可就是超人妈妈也会有平常人的烦恼。

日本不动产athome公司曾做过一个调查,以 25岁到49岁的620名已婚女性为对象,请她们回答心中最理想的婆媳距离,结果显示平均距离为69.8公里,甚至还有人回答是1万公里。


什么是最聪明的婆媳关系,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目前和婆婆同住的媳妇,有34.2%曾有过想离婚的念头,13.2%的媳妇认为,婆媳同住是夫妻感情不和睦的原因之一。

那么只要不同住,保持距离感,就能和谐婆媳关系吗?

69.3%的日本妈妈认为,保持不远也不近的关系才是婆媳相处融洽的关键。

换言之,亲近的保持距离,有边界感,才是最恰当的相处方式。

因为同住一个屋檐下,不知气坏了多少婆婆,逼疯了多少媳妇。

朵朵说,婚姻是婆媳关系的照妖镜,同住是婆媳关系的杀手锏。

没进门时,婆婆把她捧在天上,饭来张口,十指不沾阳春水。结了婚,情况大反转,婆婆开始抱怨她吃完饭不帮着收拾,连朵朵做的饭菜也总是挑剔再三。

朵朵本想着婆婆能干厨艺高,以后就有口福了,没想到越能干,就越要求多眼光高,这是给自己挖了个坑呀!

每天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叮叮咣咣,朵朵压抑的喘不过气来,同住相处变成了日日的煎熬。


什么是最聪明的婆媳关系,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不能坐以待毙,朵朵决定冲破牢笼,她觉得只要不住在一起,就能少了这些烦心事。

朵朵说服老公,又和老妈弟弟借了些钱,委婉的向婆婆表示两个人想要学着独立过日子,买房搬出去。意外地,婆婆竟然没有反对,而且还主动要求帮忙办理买房的一切手续和装修事宜。

朵朵虽然有些犹豫,但觉得自己最大的心愿即将达成,其他的就不计较那么多了。

最终,朵朵的一再忍耐换来的是被装修的乱七八糟的房子,而压垮朵朵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婆婆竟然在房产证上偷偷换上了自己的名字。朵朵爆发了,和婆婆大吵一架。

婆婆理直气壮,觉得都是一家人,孩子们的东西就是她的东西,房产大权由她来保管最安全。

而老公觉得妈妈虽然做的有些不妥,可朵朵一向恭顺谦让,突然这么激烈的反应,让他一时也不能接受。再加上婆婆一旁哭诉示弱,天平彻底倒向了婆婆,开始指责起朵朵,朵朵对老公简直是失望透顶,下定决心要结束这段让她心力交瘁的婚姻。

婆媳关系远香近臭,“一碗汤”的距离也越来越多的得到了大家的崇尚。真的如朵朵所愿,只要搬离了婆婆家,就是万全之策了吗?

“距离”真的是婆媳相处的最好“解药”,还只是治标不治本呢?

对原则性问题一再逃避忍让,对边界问题模糊不清,矛盾总会爆发,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小艾一家,因工作需要从东北被派往深圳,一南一北,距离是有了,可关系却依然处得很糟心。

婆婆总是隔三差五的就会邀请视频电话,有时给耽误了,就会少不了婆婆的唠叨和埋怨,什么担心的整晚睡不着觉,头疼病,心脏病都要犯了。

在小艾看来,婆婆就是戏精上身。可小艾老公是个大孝子,觉得愧对老娘,从此雷打不动,周末娱乐就成了和婆婆的电话直播。

小艾说,每次视频电话都有被监视的感觉。

婆婆会说,小艾呀,你身上的衣服是刚买的吧,多少钱呀,大城市的东西都那么贵,要节省呀。

“小艾呀,你今天做的这个菜太素了,我儿子爱吃肉,天天上班那么辛苦,你要知道心疼他呀”

“儿子呀,你看小艾怎么都不管孩子呀,不要让孩子自己去洗澡,孩子不想吃饭,你要喂喂他嘛”

可孩子已经小学四年级了呀,小艾好崩溃。

婆婆不断的插手家里的各种生活细节,视频电话成了小艾的梦魇。原本期待的轻松休闲时光,现在一临近周末,小艾就忍不住的抑郁和烦躁。

为此小艾没少和老公起争执,老公说老娘也是好心,倒是显得小艾太不近人情。

小艾就想不通了,离得这么远,怎么就被远程控制了。

殊不知,正是“距离”让婆婆少了安全感,激发了控制欲。

“自己辛苦养大的儿子,不在身边,会不会儿子以后就不管我了”,

越是看不到,越是想抓住,偏激出格的举动也就随之而来了,毫不自知的一脚踏进了儿子儿媳的小日子里。

“距离产生美”只是相处的一种方式,遇到控制欲较强的婆婆,划“边界”才是王道。

划边界不是一味的划清界限,老死不相往来,大家心里都舒服,边界感才真正起到了效果。

萨尔瓦多.米纽钦在《家庭与家庭治疗》一书中指出:大的家庭系统是由不同子系统组成的,每一个系统都作为一个更大的系统的部分而存在,同时又包含更小的子系统。家庭边界就是这些子系统之间的心理界限。

有的朋友会说,“边界”说定就定,能管用吗?

我想说的是,定好了就管用,越早定越管用!

闺蜜芸芸婚后一直和婆婆家相敬如宾,直到生孩子坐月子才把两个女人的生活硬生生搅拌在了一起。

芸芸非常感激婆婆,承包了所有的家务,帮了她的大忙。

可她原本想象中的“帮忙”,却渐渐成了婆婆的理所应当的“包办”。

婆婆决定了家里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除了喂奶,芸芸的任务就是卧床休息,连老公下班到她房里多说两句话,都会被婆婆赶出去。

婆婆会背着芸芸用偏方和老办法给孩子补身体。被婆婆抱惯了的孩子,一到芸芸手里就哭闹不止。

老公给孩子换个尿布,洗个澡,稍微笨手笨脚的,就会被婆婆阻止,“这样不对,让我来!”时间长了,孩子是越来越难带,老公也变得事不关己,不再主动去帮忙了。

芸芸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不能贪图一时的省劲儿导致无尽的后患,要趁早划定“边界”。

芸芸不再事事依赖于婆婆,她主动的去照顾孩子,时不时拉着婆婆一起看最新的育儿短片和画报,“虚心”向婆婆讨教经验。也总爱让老公来帮自己的忙,小小的进步都会对老公赞不绝口。

芸芸在潜移默化中让大家分清了哪些事情是由小夫妻做主的,哪些是要尊重婆婆意见的,哪些是要互相协商来做决定的。

做一个有分寸的婆婆和一个有分寸的儿媳,在最合适的时期建立最合理的边界。

清晰的边界,是一种成熟的心态,是相互的支持,彼此的尊重。

有一位资深心理咨询师曾说过,作为婆婆,与儿子儿媳最恰当的相处方式是,在他们需要建议的时候,热情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但是不能强迫他们认同;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适时给予支持,但是不能强迫他们接受。

龙应台在 《目送》中写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

心理学家武志红认为,中国家庭矛盾的大多原因,是因为中国式浆糊逻辑,也就是我的事儿是你的事儿,你的事儿也是我的事。而浆糊逻辑相对应的就是边界意识。

《过犹不及》书中指出,界线就像肌肉,越练越强,在安全的关系里,反复练习,慢慢地,你的界线感就会越来越强,承受压力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这样,过不了多久,你就能顺利地将界线意识迁移到其他让自己不舒服的关系里了

怎么才能在重要的问题上分地盘,划边界,处理好婆媳关系呢?


什么是最聪明的婆媳关系,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section>
<section>
<section>

1.好好说话,你就赢了。

有多大的矛盾,都要避免正面冲突,尤其是用恶毒的言语互相抨击。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撕破的口子再修补也会留下伤疤。婆婆毕竟是长辈,在聊天谈心中沟通,心情愉快,才容易体谅和接受。

日本有句老话,谁先生气谁就输了。态度不好,再有理也变没理了,毕竟我们的初衷不是交恶而是解决问题。

2.这是我的底线,多一分也不让。

家里面夫妻关系是主导,对决定性问题有优先话语权。我的小家我做主,遇到被超越底线和侵犯主权,丝毫不能妥协,一次次的退让只会换来变本加厉的忽略与轻视。

为了不受干涉和影响,夫妻两人可达成协议,拒绝向婆婆和家中长辈透露家庭经济财政和亲密关系等隐私问题。

3.老公是关键,擒贼先擒王。

很多人都被“婆媳关系”这个词语屏闭了双眼,转移了注意力,老公才是这个“三角关系”里的中心人物。要让老公认识到妻子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任何人都无法代替的终极伴侣。

其实很多时候,儿子的态度,就是婆婆的态度,儿子明事理,懂规矩,婆婆大都息事宁人。

4.独立自信,是最有力的武器。

如果自己凡事不能独立,要靠老公养活,没有底气,就很难在婆婆的心目中有地位。婆婆会认为,媳妇要靠儿子养,只是负担。一个女人,无论何时,都不要放弃自己。

多读书,多思考,要知道只有自己才是改变境遇和命运的关键。

《女性有底气才从容》这本书中说到,正因为是女人,才需要做种种努力与坚持、种种体会与修炼,才能修得一个遇变不惊、从容美好的心境。只有拥有一颗淡定从容的心,岁月才会一直安静美好。

聪明女人,管好地盘,划好边界,婆媳关系这个千古难题将会在你这里迎刃而解了。

简介:美溪,二宝美妈。爱主播,爱写作,用声音舒缓你的心情,用文字带你走进美溪时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