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時期孩子不忘學習,父母在家如何正確引導?這8個做法可參考


疫情時期孩子不忘學習,父母在家如何正確引導?這8個做法可參考

受當前疫情形勢的影響,目前全國多省市都延期開學,這對學生來說,應該算是歷史上最特殊最值得銘記的一個寒假了。就在前幾天,教育部在《致全國大學生的一封信》中對大學生們提出:

做“修行者”,就是宅其身、抱道行。“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在文學經典中陶冶情操、增加才情,做到“腹有詩書氣自華”;在哲學經典中改進思維、把握規律,增強哲學思辨能力;在倫理經典中知廉恥、明是非、懂榮辱、辨善惡,培養健全的道德品格;在網絡資源平臺上自主專業學習和自我提升,做到“停課不停學、學習不延期”;通過師生線上切磋琢磨、教學相長。

上述這段話的核心內容就一句話:即使在家也不要忘了學習,做到“停課不停學、學習不延期”。雖然教育部的這封信是寫給大學生們的,但對中小學生們來說,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相信對大多數孩子來說,是不會隨意放棄自己的學業,真正不想學習的孩子總是少數。作為學生黨,在這個特殊時期,大家在家好好學習,就是在為國家做貢獻!

本來在正常情況下,孩子的學習任務有老師在把關,家長至多起著輔助和監督孩子的作用,但現在由於孩子只能在家學習,這一下子就把輔導的重任都壓在了家長們的身上,家長在家如何正確引導孩子高效學習?如何做到不耽誤孩子的學習?等等,這些問題都擺在了家長和孩子的面前。

疫情時期孩子不忘學習,父母在家如何正確引導?這8個做法可參考

面對上述這些問題,我們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作為家長的我們如何去“接招”,引導孩子順利完成這段特殊時期的學習任務。

01 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是“引導”還是“輔導”

家長對孩子的學習到底是“引導”還是“輔導”?這是我們首先要弄明白的一個問題。“引導”還是“輔導”這兩種做法雖然只是一字之差,但意義卻有很大的不同。如何正確“引導”是門大學問,家長並不需要施加多大的外力,通過好的教育方法,順應孩子的學習心理需求,激發孩子的學習內驅力,進行主動學習、認真學習,這就是“引導”,也是家長所要真正承擔的教育責任。而“輔導”這個概念用一句話概括,就是家長給孩子以講解具體的做題方法、描述解題思路等為主。

兩者相比,顯然“引導”比“輔導”起著更重要的作用。簡單來說,“引導”是以攻心為上,懂得引導的家長,能在潤物細無聲中達到自己的教育目的,讓孩子學會自己掌控自己的學習。道理就擺在眼前:如果不這樣引導,家長可能做到時時刻刻盯著孩子的學習嗎?況且就算能做到盯著孩子,孩子的內驅力如果沒有發揮出作用,這樣的學習效果也好不到哪裡去。

因此,家長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主要是起著引導、提供學習方法和反饋把關等作用,不是一定要具體到每道作業題都要一步一步去輔導孩子怎麼做,尚且不論多數家長並非是教育業內人士,在怎樣輔導孩子做題上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僅就對孩子的思維培養來說,家長在學習上包辦過多容易使孩子喪失思維的獨立性。

疫情時期孩子不忘學習,父母在家如何正確引導?這8個做法可參考

我有一個朋友就曾經在輔導孩子做作業這件事情上鬧了一個“烏龍”。這件事發生在去年的暑假,他的孩子有一道數學應用題不會做,就去向老爸請教,朋友覺得教小學生太簡單了,一看題目,不假思索,就很自信地按照自己的思路輔導起孩子來,這一步要怎麼算,下一步如何去解,孩子當時聽了雖然有點疑惑,但架不住爸爸的“敦敦善誘”,最後就按照爸爸輔導的方法一步步去演算數學題了。

等到下學期開學的時候,孩子這才發現爸爸教的方法和老師教的方法並不一樣,最後結果也不一樣,這表明其中有一方是錯誤的,這可把孩子都給整糊塗了,到底是聽爸爸的還是聽老師的。可見,家長輔導孩子做題也是一件“風險”蠻高的事情。古人講,“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這話還是有道理的。如果沒有絕對把握的事情,寧缺毋濫,不要因為錯誤的教法而誤導了孩子,但家長可以從學習方法、學習態度等方面對孩子進行正向引導。

02 家長在家如何引導孩子高效學習

“停課不停學”,那麼,家長在家該如何引導孩子高效學習呢?

孩子假期在家學習,和學校正常學習有所不同,更有賴於孩子的自律。因此,提高孩子的自律是關鍵所在,家長要讓孩子知道,雖然沒有上學,但在家學習和在學校學習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區別只是學習場所的不同。

這裡需要提醒的一點是,雖然老師暫時見不到孩子做的寒假作業,但本著對自己負責任的態度,家長要督促孩子至少拿出半天到一天的時間對寒假作業進行一次全面的梳理,看看有沒有疏漏的地方,這既是對上學期的學習內容進行一次回顧,也是為接下來學習新課做好預備。

疫情時期孩子不忘學習,父母在家如何正確引導?這8個做法可參考

家長可從以下八個方面來引導孩子提高學習效果:

1、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

環境和氛圍都對學習影響很大。家長一方面要滿足孩子一個基本的學習環境,一方面要在家裡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在我看來,後者對孩子學習的影響更大,比如家長在孩子面前能起到學習表率作用,就是在給孩子創設好的學習氛圍,對孩子能夠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2、引導孩子在家作息時間正常化

要提高孩子的學習自律,家長首先要從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時間入手。很難想象,一個每天“睡”生夢死的孩子能把學習搞好。很多孩子在正常上學期間,基本上都能做到作息時間正常,怕早讀遲到被老師批評,早上極少賴床不起的現象,但到了假期就畫風大變,不少孩子晚上熬夜玩遊戲,早上太陽曬屁股還不肯起床,這些都是學習的大忌。

因此,在這個因受疫情影響而在家學習的特殊時期,家長要告訴孩子,現在不是假期放鬆時期,雖然沒有到學校上課,但停課不等於停學,只是上課學習的地點改成了家裡,因此要求和平時在校上學的要求是一樣的。家長可引導孩子參照學校作息時間來制定家庭版的作息時間。

當有了作息時間的制約,可以促使孩子在家學習和生活更有規律,不至於出現晝夜顛倒的不正常現象,這是保證高效學習的重要前提條件之一。

3、引導孩子制定“家庭版學習計劃”

有了學習計劃,孩子假期的學習安排就更加有章可循和有規律,不會出現毫無頭緒、抓不住重點的狀況。如果學校有開設線上課程,可以根據線上課程的時間來制定每天的聽課時間、做作業時間、休息時間、閱讀時間、運動時間等等。

疫情時期孩子不忘學習,父母在家如何正確引導?這8個做法可參考

為了更好地落實好每天的學習任務,家長最好引導孩子提前一天把第二天要完成的學習內容列成一張計劃表,計劃表一定要有簡單的反饋,完成一項就打上勾。計劃表是可以靈活調整的,如果在執行中途發現不合理或不完善的地方,家長和孩子商議之後要進行及時的調整和補充。

4、引導孩子做好提前預習工作

預習新課肯定要有配套的課本,解決這個問題有以下兩種途徑:

  • 一種是網上免費下載最新版的電子教材,在下載前要注意版本是否是所在區域統一使用的教材版本;
  • 二是如果有哥哥姐姐們使用過的舊課本,也可以先讓孩子拿來作為過渡期的使用教材。

這樣不管是聽學校老師安排的網課還是自己找的網課,都有助於提高聽課的效果。就算沒有條件聽網課,在家也可以先從教材入手,自學新課,遇到不理解的問題,家長如能幫助解決的就當場給予解決,如不能解決的,就讓孩子把不懂的問題做個記號或記錄下來,等到返校開學之後,再向老師請教。如果有條件的,也可以把不理解的學習問題彙總好,通過各種即時通工具如QQ、微信等,在線上向老師請教。

疫情時期孩子不忘學習,父母在家如何正確引導?這8個做法可參考

5、引導孩子每次聽完網課之後要認真完成好配套練習

聽完網課後完成配套練習,目的是為了消化新課、鞏固所學的新知識及找出未掌握的知識點,因此,必要的配套練習是不能少的。此外,因為沒有正常情況下老師批閱作業,孩子可能很難做到及時發現自己的學習問題,建議家長為孩子提供這方面的幫助。如果家長有能力批閱孩子的作業,可以當場批閱,當場訂正;如果家長沒有這個能力批閱的,也可以把完成好的作業拍成照片,在線上向老師請教。

6、培養和鞏固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好的學習習慣養成在短期內不一定能看到效果,但如果持之以恆,長期堅持下去的話,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習效果。學習習慣不見得要面面俱到,完全可以從最簡單的做起,突破一個學習習慣之後,接下來再突破第二個習慣,直到養成所有的好習慣為止。

7、引導孩子保持最佳的學習情緒

人在情緒良好狀態下的學習效果是最理想的,在這個特殊時期,孩子的心理可能會受到波動,產生不良情緒,因此,家長要給孩子做好心理上的疏導,使孩子以最佳的情緒投入到學習中,這樣能促使孩子進一步提高學習效果。

疫情時期孩子不忘學習,父母在家如何正確引導?這8個做法可參考

8、假期閱讀不能斷檔,要持續進行下去

關於閱讀的重要性這裡就不贅言了。每天即使學習任務再多,家長都要讓孩子擠出時間來閱讀,不能讓閱讀斷了檔。建議原先是淺閱讀的孩子現在在閱讀上要提升一個層次,儘量多讀一些有深度、有品位的“大部頭”書籍,家長自身對閱讀的熱愛,能夠更快地引領孩子熱愛閱讀。

03 結語

當前疫情只是限制了孩子不能去學校上課,不存在不能學習的理由。家長如果引導得當,孩子自身也很努力,每天能夠跟上正常的學習進度,一般不會對孩子的學習造成不良的影響。

為了未來的美好,我們不管是家長還是孩子,從未也從不敢停止學習的腳步。相信每個孩子在家長的正確引導下,都能在這場特殊時期的學習過程中,找到自己的學習節奏,圓滿完成好自己在這個階段的學習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