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民醫院醫護人員穿上防護服再上一線

在隔離病房鏖戰10多天,省人民醫院45名醫護人員迎來輪休 在觀察區住14天后,他們將穿上厚厚的防護服再上一線 除夕夜兩歲孩子病了,護士母親正在醫院

孩子,媽媽回不去

海南战“疫”群像 | 省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穿上防护服再上一线

記者視頻連線採訪身在觀察區的護理人員

2月3日晚10點多,海南省人民醫院首批負責救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患的45名醫護人員,經過連續10余天的辛苦奮戰後,被第二批醫護人員輪換下來,終於迎來了短暫的休息。

目前,45人身體狀況良好,他們將在醫院專門設置的觀察區進行休整,補充能量和體力,為14天后再次進入隔離病房做好準備。

2月5日上午,南國都市報記者通過視頻連線,採訪了從重症隔離病房出來的4名護理人員。救治病人的過程中,他們都經歷了什麼?

南國都市報記者 王洪旭 黨朝峰/文 陳衛東/圖

收治8例重症病例 “話聊”緩解病人焦慮

從1月22日起,省人民醫院重症隔離病房(負壓隔離病房)至今已經接收重症病例8例。收治的第一例從儋州轉院過來,該院提前做好了收治重症病例的準備。但第一例病人對隔離制度要求的不理解,情緒比較緊張,經過醫護人員心理疏導,患者才逐漸穩定了情緒。

有的患者需要與護士聊天緩解壓力,有的很關心醫護人員的健康。

“有一個疑似病例進入病房後,第一句話就說讓我們做好保護,不要離他太近,這讓我們感到很溫暖。”傳染科護士蔡小芳說,從1月22日開始她就進入隔離病房護理病人。

海南战“疫”群像 | 省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穿上防护服再上一线

蔡小芳

“遇到第一例時也有點緊張,忙起來後就沒感覺了。”蔡小芳說,省人民醫院傳染科是省內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專門科室。在隔離病房,比較危險的是採集咽拭子標本、抽血,以及吸痰、插管等工作。

首批45名醫護人員身體狀況良好 養精蓄銳準備“再戰”

從隔離病房出來前,有發熱、咳嗽等身體不適症狀的醫護人員需要做咽拭子採樣,顯示陰性才可以進入觀察區,目前45人都沒有出現可疑症狀,身體狀況感覺都良好。

“在觀察區,每天也都要測體溫,觀察身體狀況。”蔡小芳說,這個團隊中,有的小孩子七八個月,有的已經有二胎,但他們不能從觀察區出來與家人團聚,因為14天后要輪換下一批需要休息的醫護人員。

在進入觀察區之前,醫院已經對觀察區做了全面消殺,每間房住2-3人,不能相互串門,以在自己房間隔離為主。觀察期間,他們可以在房間和家人視頻、看電視、上網。

“現在最重要的事情是要休息好,為14天后再次上陣做準備。”一位護士說,“救治病患,有我必勝!”

省人民醫院負責人表示,首批上陣的醫護人員表現很優秀。

隔離區的故事

感染科護士蔡小芳

除夕夜孩子生病找媽媽

“無論過去多少年,這個春節,這場戰鬥,我一輩子不會忘記。”省人民醫院感染科護士蔡小芳說。1月22日,蔡小芳是進入重症隔離病房的首批醫護人員之一,截至2月3日晚輪休,她已經在病房裡連續工作了13天。

視頻連線採訪前,蔡小芳特意更換了一件便裝,這是她半個月來第一次穿便裝。“最開心的是暫時不用再穿防護服。”蔡小芳笑著說。

從病房出來當晚,蔡小芳來不及和家人聯繫,她要先安排好45人的床位安排、體溫檢測等工作。第二天早上,她和家人通過微信視頻報平安,但擔心女兒會哭,她不敢再多聊。

1月24日正值除夕夜,身在醫院的蔡小芳接到了家裡打來的電話,“孩子生病了,哭著找媽媽。”

“我的眼淚一下子就湧了出來,孩子只有兩歲,平時生病靠我照顧,我當時只能在電話裡乾著急,掛電話後我躲在休息室裡哭了。”蔡小芳說。

心內科護士張曦

適應穿防護服不再頭痛

大年初二,海南省人民醫院心內科護士張曦進入重症隔離病房。“當時沒有什麼感覺,也沒有擔心。”因為疫情開始前,她就做了準備。作為醫院應急護理人員,她毫不猶豫的選擇進病房,平時的工作與感染科相比,只是一些防護處理不一樣。

海南战“疫”群像 | 省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穿上防护服再上一线

張曦

第一次穿上防護服,張曦感覺有點缺氧、很悶,適應了一段時間。“穿著防護服持續工作了8個半小時,出來頭疼得要命,吃了一點藥,後面適應了就好了。”張曦說,隔離病房裡都是高強度的工作,護士們全身都被汗溼透了,手泡得發白。

進隔離病房前,張曦對爸爸媽媽說,她一定平安回來。在醫院工作期間,她不敢跟父母視頻連線,擔心忍不住會哭,她只打電話。電話那頭她的父親總是重複一句話“護理好病人,保護好自己。”

今年32歲的張曦還是單身,她希望能遇到可以接受護士職業的意中人。

重症醫學科護士崔松濤

生日將在觀察區過

醫院裡護士多為女性,作為一名男護士,崔松濤進入隔離病房,除了同樣的護理和技術操作外,還要承擔一些力氣活。新收治的病人過床、翻身等,他都積極地上前搶著做。

海南战“疫”群像 | 省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穿上防护服再上一线

崔松濤

“前兩天就我一個男護士,第三天陸續有男護士進來了。”崔松濤說,目前在省人民醫院感染科隔離病房共有6名男護士,分擔了不少壓力。

崔松濤也在大年初二進入隔離病房,他的愛人也是省人民醫院的一名護士。“我讓他放心去,保護好自己,平安歸來,我會照顧好兩個孩子。”蘇紅說。

休息時,崔松濤也想視頻連線看看女兒,但大女兒不敢看他,看到他穿防護服就哭,1歲的小女兒則不停地喊“爸爸、爸爸!”

“他奮戰在一線,我為他驕傲。”與崔松濤是大學同學的蘇紅說,2月10日是丈夫的生日,因為不能回家,崔松濤要在觀察區過生日了。

神經外科ICU護士黃顯雅

上一線瞞著母親

視頻採訪時,女護士黃顯雅額頭一道紅色的勒痕十分顯眼。

海南战“疫”群像 | 省人民医院医护人员穿上防护服再上一线

黃顯雅

這是在工作時護目鏡帶的時間過久,導致面部皮膚起泡破皮,然後就形成了勒痕。

“我是大年初二進的重症隔離病房,進去第一天就有勒痕了,為了不勒一個地方,每天用的時候往上挪一點,讓其它地方慢慢癒合。”黃顯雅笑著說。

據瞭解,黃顯雅此次進入重症隔離病房護理是她主動報名參加。擔心母親知道後過於擔心害怕,她只將情況告訴了父親,這段時間以來,她一直和父親瞞著母親。

這幾天和媽媽通過電話,黃顯雅只說自己在上班。“母親理解這是我的工作,沒有說其他的,父親提醒我工作做好防護”,黃顯雅說。

她告訴記者,希望疫情儘快結束,病人早日康復,這樣她就可以回家吃母親做的豬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