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講師OMO轉型元年,請先想好這一個問題

1 -2020,現在才剛剛開始-

2020剛開始,就有好幾個培訓講師找我做諮詢,尋求線上突破口。

培訓講師OMO轉型元年,請先想好這一個問題

培訓講師OMO轉型元年,請先想好這一個問題

其實,對於培訓講師、企業內訓師來說,現在,只是剛剛開始:

1、從業績上來看,除了一些特殊行業或壟斷行業,如醫療、水電等,其他行業都會受到嚴重的業績下滑,可能會持續到第一季度。所以疫情過後,企業會將重心放在業績增長,而不是員工培訓上

2、從風險防範上來看,因為疫情的影響,企業會花更多精力去考慮企業該如何變革——利用互聯網工具或技術提高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上,所以會滋生對管理改革諮詢、定製化軟件的新需求——這也會是企業資金的流向

3、從用戶學習習慣上來看許多在線教育機構都聞到了市場突破的機會,第一季度持續發力不斷地推出免費的課程培養用戶的在線學習的習慣。對於在線教育機構為說,這些免費的課程的邊際成本幾乎為零。

這樣的行為固然會加速在線教育的普及程度和嘗試程度

而在線學習的天然的優勢就在於節省時間,根據“現狀偏見”理論,當用戶習慣了在線學習之後,要再轉下線下學習,那又需要額外的轉化成本了

培訓講師OMO轉型元年,請先想好這一個問題

當然很多線下教培機構也不會坐以待斃,他們也在

紛紛尋找OMO(Online-Merge-Offline線上線下整合)商業模式

培訓講師OMO轉型元年,請先想好這一個問題

培訓講師OMO轉型元年,請先想好這一個問題

2 -在線教育勢不可擋-

教培機構和培訓講師是屬於唇亡齒寒的關係。很多傳統培訓講師第一季度的課程將會被取消,這直接影響個人的收入。

培訓講師OMO轉型元年,請先想好這一個問題

企業都在轉型,作為培訓師的你,還在等待什麼呢?

隨著“在線學習”、“知識付費”、“E-learning”等概念越來越火熱,很多企業內訓師、線下培訓師都希望抓住這個風口轉型。

培訓講師OMO轉型元年,請先想好這一個問題

培訓講師轉型線上有著兩大優勢:

  • 已經有了初步的定位
  • 很會講課

雖然線上講課和線下講課還是有非常大的區別:

培訓講師OMO轉型元年,請先想好這一個問題

但對於資深培訓師來說,要將內容調整到適合線上授課,其實是比較容易的。通過上圖瞭解線上講課和線下講課的區別後,再去線上多分享幾場,同時找些學員做用戶調研,相信很快就可以解決課件的問題了。

對於培訓講師OMO轉型,最大的難題是:

大部分的培訓講師都不懂銷售和運營。在培訓機構裡,講師只負責課程,會有專門的銷售團隊和運營團隊。

在跟我合作的、或諮詢我的培訓講師中,她們會跟我說:“讓我去講課、做課件,我就很感興趣,但讓我去想要如何銷售、如何運營,頭都大。”“我只想做好產品,然後把銷售和運營都外包給別人去做。”

專注於自己擅長的,把自己不那麼擅長的外包給更專業的人去做。這樣的想法,聽起來好像很對。但其實這裡有一個漏洞,就是你擅長的事情,是不是已經足夠讓你成為想要成為的人了呢

在培訓機構裡,有專門的課程研發團隊、講師團隊、銷售團隊和運營團隊,大部分的講師其實都是一個產品(請原諒我的直接)。

除非說你是名師,或在某個領域真的非常牛。如果不是的話,對於培訓機構來說,你並不是不可缺少的,你離職了,自然會有新的講師替代你,對於大部分的學生來說,也並不會那麼在乎。可能他們很喜歡你教,但即使換了老師,他們也不會因為你走了就不在這個培訓機構學習了。

所以,這個時候,你不會招生沒有關係,因為你只是一個“產品”,“產品”等著被別人銷售就好了。但是,如果你想轉型線上培訓的目標,並不只是希望當一個“產品”,而是一個有血有肉,有你的人格魅力的“品牌”,這其實就是在打造個人影響力了。

3 -培訓講師轉型線上,要想清楚這個問題-

百度百科裡說:產品是指能夠供給市場,被人們使用和消費,並能滿足人們某種需求的任何東西,包括有形的物品、無形的服務、組織、觀念或它們的組合。

“品牌”是具有經濟價值的無形資產,用抽象化的、特有的、能識別的心智概念來表現其差異性,從而在人們的意識當中佔據一定位置的綜合反映。

我們來舉三個簡單的例子,就可以很清楚地瞭解到,什麼是產品,什麼是品牌了。

“洗髮水”是產品;“海飛絲”是品牌。

“薯條”是產品;“肯德基”是品牌。“超市”是產品;“沃爾瑪”是品牌。

所以,培訓師希望轉型線上的話,要想清楚,你想當一個“產品”還是一個“品牌”。

如果你想當一個“產品”,有兩個途徑:1、去找一些在線教育機構,成為平臺的講師,這個就是走回老路,只不過授課方式變了;2、可以去找一些專門做分銷的企業或個人,如果你的課程足夠好,可以跟他們談分銷合作;

這樣做的優勢是:你可以專心打磨產品,收入也相對穩定。劣勢是:很難打造個人品牌提升個人影響力。

如果你想當一個“品牌”,除了課程開發能力、線上授課能力之外,還有兩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招生能力和留存能力。

這裡有兩個公式告訴你這兩個能力為什麼很重要:

招生能力=影響力留存能力=影響力加持

如果你想當一個“品牌”,也有兩個途徑:1、自己學習招生、吸粉,然後找一個懂運營的團隊來幫你運營就好了;2、找既懂品牌銷售,又有運營團隊的人來當運營顧問,幫助你組建超級團隊打造超級個體,提升個人影響力。

當然,萬事也不是絕對,如果你在某個領域真的很牛,全國top3,比如我所認識的金話筒得主北北老師,還有最強大腦申一帆等,直接找運營團隊就可以了,因為這些名字本身就已經是一個品牌了

這樣做的優勢是:逐步建立個人品牌提升個人影響力。劣勢是:前期投入比較多,產出比較慢。

當你希望實現線上轉型,一定要先想清楚這個問題:你想當一個“產品”,還是一個“品牌”。

培訓講師OMO轉型元年,請先想好這一個問題

培訓講師OMO轉型元年,請先想好這一個問題

最近也有很多人私信我說:“我只懂研發產品,不懂運營和銷售,怎麼辦?”

這個問題好解決。

人無完人——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古典老師也說了,要成為超級個體,需要有3種人:產品人、運營人和媒體人。

如果你是一名非常專業的產品人,歡迎來鏈接我這個運營人——我除了會運營,還會銷售。

我可以幫你鏈接媒體人、並搭建專業的銷售運營團隊。

我的合夥人都很牛:

達因老師——目標管理導師,大健康行業數據分析師,美國知名學校MBA,2019年:年入百萬,有一隻效率極高的運營團隊和完善的運營體系;

文芳老師——寫作變現規劃師,前上市公司高管,全網粉絲30000+,2019年:6條收入管道,明年將推出她的第一本書;

錢思菁老師——柏伊公司創始人,華為騰訊等500強企業講師顧問,財富能量導師,2019年,策劃了線上分享,轉化率20%,諮詢滿意度100%;

郭青燕老師——豐盛閱讀創始人,12年心理學諮詢,500期讀書會導師,1000個心理學諮詢案例,科普委心理普及委員會第一批特聘講師,2019年,擁有第一個線上陪伴社群【輕鬆媽媽群】,創始會員已經招滿;

於木魚老師——軍人轉行到演講培訓師,8年線下演講培訓經驗,連秋葉大叔都推薦的演練老師,2020年,我們策劃了第一場《面試通關營》,3天招生報滿。

經過11年的大客戶服務經驗和2年的社群合作經驗,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有深度合作,才能互惠共贏。

2020年,我在這裡等著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