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奔!他們都是病毒陰霾背後的希望曙光!

沒有豪言壯語,沒有半句推脫,甚至沒有過多的安防措施,一隻口罩、一壺消毒液就是他們所有的自衛“武器”。千千萬萬個奔跑在一線的防控人員和普通百姓,以疫情為令,迎難而上,手挽手、肩並肩築起了守衛群眾生命安全的道道防線,讓我們看到了病毒陰霾背後希望的曙光。

淚奔!他們都是病毒陰霾背後的希望曙光!

民勤縣昌寧鎮阜康村三社武漢來民人員居家觀察期間,包村幹部王琪和一名派出所民警、一名村幹部、村醫組成的四人工作組每天要數次上門,詢問生活狀況,登記測量體溫,送去蔬菜和生活用品,生活垃圾無害化收集袋等。居家觀察人員中有一名一歲小孩,王琪還專門去縣城購買了尿布溼、奶粉,為他們提供貼心服務。“隔離不隔心,為他們提供優質服務是我的職責,關鍵時刻我們都是一家人。”王琪說。

淚奔!他們都是病毒陰霾背後的希望曙光!

淚奔!他們都是病毒陰霾背後的希望曙光!

在昌寧鎮永安村的防疫點上,鎮幹部王海燕正在給帳篷內外消毒。她在這裡已經堅守了十多天。這個春節,王海燕和丈夫張海鵬都是在單位度過的,家裡兩個孩子一個五歲,一個兩歲,只能託付給父母。本想著春節期間要給孩子、老人買幾套新衣服、多置辦些年貨,犒勞父母一年來的辛苦,彌補對孩子的愧疚,可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他們的計劃,堅守一線成了他們獨特的過年方式。“有時候想孩子了,讓父母給發些孩子的照片和視頻看一看,心理就踏實多了。”王海燕說。

淚奔!他們都是病毒陰霾背後的希望曙光!

淚奔!他們都是病毒陰霾背後的希望曙光!

“舍小家顧大家”,說來容易,但其間的心酸苦楚或許只有親歷者心裡最清楚。王海燕的丈夫張海鵬在昌寧鎮衛生院工作,這個昔日剛強的漢子在打開手機與女兒視頻通話的一瞬間,淚水就噙滿了眼睛,聲音也在發顫。“臘月二十八我和妻子就都回到了工作崗位,春節期間衛生院職工都堅守在工作崗位上,選擇了這份職業,就是選擇了責任和使命,我無怨無悔。”張海鵬說。

淚奔!他們都是病毒陰霾背後的希望曙光!

淚奔!他們都是病毒陰霾背後的希望曙光!

姜玉梅是昌寧鎮昌盛村十社村民,兒子從軍四年間只回過一次家。今年過年兒子託同學捎回來兩千塊錢,姜玉梅就將這些錢捐贈給了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採訪時我們想讓她面對鏡頭前說幾句話,可她幾度哽咽,讓周邊的人眼圈都紅了。“兒子為國戍邊,我們只有保護好自己,才能讓他放心。我們把兒子的孝心轉化為愛心,也算是為疫情防控做點貢獻!”姜玉梅說。

淚奔!他們都是病毒陰霾背後的希望曙光!

昌寧鎮昌盛村八社村民張應成看到鎮村幹部、醫護人員過年都沒回家,一直堅守在工作崗位上,街上的飯館都停業了,好多幹部錯過飯點就沒地方吃飯。他把家裡的饃、肉、還有購買的20個N90口罩、方便麵都送到了鎮上。“這些日子我們看到的是堅守,體會到的是感動,疫情防控我們不能做旁觀者,雖然是微薄之力,但這是我們共同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張應成說。

淚奔!他們都是病毒陰霾背後的希望曙光!

昌寧鎮梧桐村二社村民石多亮為疫情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購買了一千元的大米、方便麵和飲料,還捐贈了一千元現金。“看到一線的工作人員沒日沒夜地工作,特別辛苦,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捐點錢,捐點物,表達一下自己的心意。”石多亮說。

淚奔!他們都是病毒陰霾背後的希望曙光!

防控一線,這樣的感人故事不勝枚舉,為了應對疫情,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堅守著、奉獻著……

淚奔!他們都是病毒陰霾背後的希望曙光!

沒有人生來就是英雄,但總有人用平凡的付出成就偉大。以疫情為令,基層幹部、醫護人員、普通百姓、媒體記者等都自覺加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無數閃爍著人性光輝、奮戰在抗疫戰場上的忙碌身影,匯聚成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中國力量,他們都是病毒陰霾背後的希望曙光!

記者:陳凱年 辛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