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5歲了,想讓她自己獨立睡覺,有什麼好的方法?

鄧哥愛打檯球


推薦閱讀繪本《第一次自己睡覺》,繪本的主人公開始自己睡覺的時候,讓各種布娃娃輪流陪自己睡,這樣能夠給孩子一些心理慰藉。

不過,如果有條件的話,我建議等孩子主動要求自己睡的時候,再讓她自己睡,而且,只要孩子想自己睡,就放手讓她獨立睡覺。

如果在孩子還沒做好準備的時候,強行訓練孩子自己睡,會讓孩子更加缺乏安全感。表面上他是適應了自己睡,實際上可能只是暫時屏蔽了對父母的需求和期待。

孩子從媽媽肚子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最需要的是安全感。

當孩子得到足夠的安全感後,自然會想要獨立,想要私人的空間,到時候,她會自己主動要求獨立睡覺,這個時候就是讓孩子單獨睡最好的時機。

相反的,如果孩子還沒獲得足夠的安全感,還沒建立起強大的內心,強行把他推出去的話,這份缺失的安全感,他只能埋藏於內心,可能會在以後人生道路中時不時跑出來成為絆腳石。

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那些早早就被迫獨立的孩子,很多在長大之後,都要通過其他方式,瘋狂的彌補小時候缺失的這份安全感。

所以,如果不是迫不得己,建議不要強行跟孩子分房睡。

當然,當孩子已經表現出想要獨立空間的時候,及時的滿足孩子,而不是因為父母自己的各種顧慮和擔心,又反過來強行的把孩子留在身邊,讓孩子潛意識裡覺得,父母不放心,說明自己沒有這個能力獨立睡覺,因為缺乏信心慢慢的就變成了依賴。







童心媽咪86


讓孩子自己獨立睡覺,方法還是很簡單的,我家兩個孩子(7歲,5歲)都已經實現,兩個孩子都是在3歲左右就開始獨立睡覺,過程卻完全不同。

在這篇回答裡我會分兩個部分來解答這個問題:

1. 自身經歷:讓孩子獨立睡覺所經歷的坑(個性的問題);

2. 讓孩子獨立睡覺的普遍方法(共性的問題);

讓孩子獨立睡覺所經歷的坑

如上所述,我家兩個孩子都是在3歲左右實現獨立睡覺,但過程完全不同。

女兒(7歲)是到了3歲才開始訓練獨立睡覺,而兒子(5歲)是從出月開始就進行讓他獨立睡覺。所造成的結果就是,女兒的過渡非常讓人難受,而兒子卻非常自然。

主要述說的是兒子那一部分:

  • 1. 孩子多大要讓他獨立睡覺?

這一點上各說紛紜,但我翻閱了很多資料後發現其實比較準確的一個標準是:孩子安全感充足的時候。

對於女兒來說,3歲前一直跟我們睡,這就讓她把睡覺的安全感完全建立在父母身上,到了要分離、獨立睡覺的時候她就難分難捨,走不出那個舒適區。

可實際上他應該把安全感建立在自己的床上(環境)、以及睡眠充足給她帶來的舒適感上。

在兒子的時候,我們在出月開始就安排他有獨立的床,他的寶寶床緊靠著我們的大床,媽媽睡在他的床旁邊。當然這會帶來一些麻煩,例如餵奶你就必須起床,不能用側臥式餵奶。

  • 2. 太早分床會讓孩子安全感不足?

有人說不陪孩子睡,會讓孩子失去安全感,實際上並非如此。

對於嬰兒來說安全感來自於吃喝的及時滿足、拉撒的及時清理、餵奶時的情感互動...即他的生理需求被及時滿足,並且有充足的日常情感交流及陪伴。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能滿足他這些內容,孩子的安全感是不會有太大的缺失的。

另一個方面,則是哄睡。如果你一開始就習慣了在大床上給孩子奶睡、哄睡,那麼他自然會以此為自己的安全舒適區,我們是比較有意識的在嬰兒床上奶睡(女兒時期並非如此)。

  • 3. 孩子明確要跟大人睡怎麼辦?

有時候孩子會鬧,不管是嬰兒還是幼兒,他們會明確的希望跟父母睡。此時請滿足他,與他幾歲、是否具備充足安全感無關,多數時候他只是想撒撒嬌,另外還可能是害怕了、不舒服了。

比起讓他獨立,更重要的是先照料他的情緒。其中的原則是不主動要求,被動滿足。即不主動要求和孩子一起睡(即便要求也要去孩子的床上睡),其次是當孩子主要要求的時候,父母要被動滿足。

  • 4. 如何實現獨立睡覺?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我們逐漸把寶寶床的距離和我們大床的距離拉遠,循序漸進,當然也要做好防護措施,包括床圍、蚊帳以及地面要鋪設一些軟性包裹物。

到了大約2~3歲的時候,就可以順利的實現分房了。這就進入了一個共性的問題。

讓孩子獨立睡覺的普遍方法(共性)

很多家長其實都是和我們照料女兒一般,到了一定年齡才讓孩子獨立睡覺;以及即便是如我家兒子的狀況早早就能獨立床睡覺,也需要做好一些分房的準備。分房和分床對於孩子來說不是一個概念。那麼家長可以怎麼做?

1. 營造期待感

其實孩子非常希望獨立,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他們從能自己走路開始就試圖獨立、試圖證明給父母看自己的強大,也有一定原因是孩子生而自戀,認為自己全能。

讓他們和父母分房分床睡,需要給他們營造一個分房的期待感,讓他體會到分房就是他自證獨立、自證能力的一個方式。

舉例:我們給女兒反覆講了很多次睡美人的故事,你知道的,小女生都喜歡公主王子,她的期待就是自己變成睡美人,同樣還有白雪公主的故事等等。這樣她就會對“自己睡”有一份思想上的期待感。

其次,要給孩子做好一些物質的準備。像我表姐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她就在分房的時候給孩子的房間重新裝修,並且充分尊重了孩子的選擇:牆畫、燈(卡通)、書桌等等用品都是孩子自己挑的內容。

而我們沒那麼好的條件,給她帶來的就是她的被褥等等符合她的需求,牆面不能裝修那我們就給她貼上了一些動漫貼畫等等。這樣一來,也是在告訴她:這個地方屬於你,讓她有歸屬感。

2. 做好物理防禦

不得不說,讓孩子獨立睡的另一個麻煩就是孩子容易踢被子,容易感冒。所以做好一定的物理防禦非常重要,我們使用最多的就是裹被。就是那種像衣服似的可以穿上的防踢被,再配合空調就把問題解決。

第二個物理防禦,是尿床的問題。

睡前排洩是必須給孩子建立的睡眠規則,而如果孩子還太小不能自己起來夜尿,那麼你可以選擇尿片。

而我們選擇讓他尿床(在熱天進行),因為尿溼後她自己就會體會到不舒適,以及會覺得羞愧,反覆幾次她就不會再犯。全程沒有打罵、嘮叨,尿溼了就給她換床單、清理乾淨,提示她睡前排洩以及半夜尿急自己起來上廁所,大約兩三次她兩就沒再尿床了。

第三個物理防禦是小夜燈。

有些家長說小夜燈對孩子影響怎麼怎麼不好,比起小夜燈的不良影響,我更在意的是他們起來黑燈瞎火的時候受到驚嚇,或者是抹黑上廁所時撞牆受傷。

3. 堅定且平和的讓她自己睡

這是一個態度的問題,這個態度決定了你的孩子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自己獨立睡。

所謂堅定,就是不論如何都要求她要在自己的床、房間睡覺,堅持到底;所謂平和,就是不要對她的情緒和行為有負面的反饋,即便她抱著你的大腿耍賴,你也可以很溫和的抱起她說:“走,我們到你的床上睡”--你的責罵或者不耐煩,會讓她感到自己被嫌棄,進而行為更乖張。

4. 循序漸進的拉遠距離

不要試圖一下子就分離開獨立睡,這讓孩子很難受。你可以逐漸拉遠距離。述說我們家的方式:

從在床上(她的床)給她講故事,到坐到床頭、床沿;再到拿個凳子坐在床外一米距離、兩米距離...直到到門外。

5. 做好睡後準備

是的,孩子睡著後我們也需要做一些事情。準確來說,是第二天她醒來的時候。

你可以反覆引導她:自己睡是多麼舒服,讓她以此為榮。總之,你可以和她強調自己睡的安全感。

另外,在日常需要有意識的陪伴她,讓她明白即便讓她自己睡,父母還是很愛他(甚至更愛他)。


以上,就是我們家對於讓孩子獨立睡的一些心得和實踐經驗,如果你覺得本文能幫助到有需要的人,不妨轉發出去共享一番。


淅爸育兒記


自己睡覺,是孩子學會獨立的重要一步,也能讓父母輕鬆一些。可是,許多孩子習慣了和父母睡在一起,要自己單獨睡還真不容易。

  1.找出孩子不願意自己睡覺的原因。當夜幕降臨時,他會害怕什麼東西出現嗎?他是想以此獲得家長的關注嗎?是不是有你沒注意過的噪音影響他睡眠?是不是他的臥室太暗了?他是不是不喜歡自己的床或者其他床上用品?發現問題後,及時找到對策,就能進行下面的步驟了。

  2.給孩子一些上床前的程序或者“儀式”。比如上床前,你可以給孩子洗個澡,給他講一個故事或唱一首歌。做這些事情可以讓他明白睡覺的時間到了,他們的思維就會習慣於此。

  3.給一些“保護”幫助他們度過黑夜。有些孩子如果知道有可以依賴的保護時,會表現得更好一些。比如,你可以給他一個大娃娃,作為他睡覺時的朋友,告訴他娃娃可以在晚上守護他。

  4.給臥室加盞小夜燈。有些孩子特別怕黑,不妨在他們的臥室裡多加一盞小夜燈。

  5.多點耐心。或許在開始的前幾夜,你的努力不會有成效。在孩子真正可以安心地獨自睡覺之前,要堅持之前的努力,千萬不要中斷。


全職二胎寶媽


等孩子長到5歲以後,家長就應該跟孩子分房睡了。有些比較寵孩子的家長可能覺得這麼早讓孩子自己睡,孩子可能還不能照顧好自己,這些擔心完全是多餘的。

以下轉自網絡:

1、 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房間

小溫馨喜歡榻榻米那邊的房間,因為這個裡面有她最喜歡的玩具。她主動要求分床睡的時候,也選擇要睡榻榻米那個房間。我們告訴她:“這個房間是屬於你自己的,你可以在這個空間裡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小溫馨一聽,感覺非常棒,她終於擁有屬於自己的地盤了。

2、 家長要捨得放手,信任自己的孩子

因為小溫馨從出生一直是和姥姥、爸爸媽媽睡覺的。原本姥姥還以為小溫馨的要求只是隨口說說,並不覺得小溫馨現在有這個能力可以單獨睡。包括我們也會擔心她會害怕孤獨、關掉燈之後會有黑暗恐懼心理適應不了。

她既然主動要求分房睡,那也用事實證明她內心已經有足夠的安全感。我們應該給與支持和信任。

3、 睡前媽媽陪伴一會兒,孩子更能適應

雖然這次小溫馨主動要求分房睡,但她還是會害怕、會有恐懼心理。她希望在睡前,媽媽能夠再身邊陪陪她,講講故事,聊聊天,讓她能夠放鬆的入睡。我覺得,剛開始分床睡,有媽媽陪著,孩子也更容易適應新的睡眠環境。

在孩子表現害怕和孤獨的時候,我們也不要嘲笑和諷刺,告訴她:媽媽小時候也害怕過,但只要內心勇敢就無所畏懼。陪伴了大約半小時,小溫馨很快就入睡了。

4、 不要急於和孩子分房睡,而選擇哄騙

在睡覺前我就和小溫馨溝通過:“媽媽會等著睡著,再離開。”小溫馨會調皮的說:“那如果我一直睡不著,一直睜著眼睛,你是不是就一直陪著我啊。”我笑了笑,說:“當然啊,你沒睡著之前媽媽不會走的。”

我們和孩子應允的每一件事,孩子都會去驗證,並且確認父母是否可以信任,是否是疼愛自己的。很多父母急於和孩子分開睡而哄騙,明明說好不走,一直陪著,最終卻出爾反爾,而讓孩子變得沒有安全感,也不再信任父母。

小美說:

心理學研究表明,3-5歲是性別角色建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而恰好這時,孩子的獨立意識也在形成,這個階段和孩子分房睡,更符合孩子的心理成長特點。

這次分房睡讓我挺意外的,沒想到小溫馨成長的這麼快,也表現的這麼好。我覺得在和孩子分床睡的過程中也要注意很多。

首先父母要循序漸進,逐步引導孩子。試著和孩子溝通,讓她知道:小朋友長大了都要學著自己睡。小溫馨也告訴我,班級裡有2個小朋友也已經和爸爸媽媽分開睡了,她也想試著自己睡。

這個季節是讓孩子分房睡的最好時機,不冷不熱,不像冬天會擔心孩子生病著涼。

分房睡,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要的一堂課。對她的性格和心理成長都有多方面的積極作用。父母讓孩子瞭解到分床睡,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不用感覺不安、害怕和焦慮。

剛開始分房睡時,孩子總歸會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媽媽要適當的陪著,並且要多點耐心和鼓勵。不要孩子一哭鬧就心軟,放棄讓孩子單獨睡的想法。

我覺得任何事,都應該遵循孩子的成長意願和節奏。讓孩子慢慢來,不要逼迫和威脅。尤其是當孩子做出決定想要獨立的時候,父母更應該給予她信任和支持,幫助她去完成這個艱難的過程。

孩子的每一次成長,都是從父母的一次次放手開始。看著小溫馨的進步,尤其是面對孤獨害怕不放棄,最終堅持到勝利的那一刻,心裡非常欣慰和驕傲。


愛生活的阿澄


孩子怕獨居多半有兩個原因:一是出於對父母及家人的依戀,二是因為害怕孤單、黑暗等。

孩子怕獨居怎麼辦?家長應做好幾方面工作:

1、平時,父母特別是母親要減少對孩子的摟抱、撫摸等過於親暱的舉動,多用鼓勵的口吻,增強孩子的獨立意識和自信心。要引導孩子有選擇地看電流、電視片,避免孩子因產生恐懼而不敢一個人呆在家裡。

2、緩慢過渡,逐步提高。突然分床,孩子會覺得不適應而反對。開始時,媽媽可以坐在小床邊看看書,打打毛線,陪著孩子,讓他有安全感;把小床緊靠大床,彼此看得見、摸得著;在孩子的枕頭邊放個他心愛的玩具,對孩子也能起到安慰的作用。

對孩子的每一個進步,都要及時表揚鼓勵,予以強化,待孩子習慣後,再進行下一步的訓練,逐步過渡到讓孩子分被窩、分床獨居。

3、有目的地帶孩子去別人家串門,給他打一個榜樣。家長可當著自己孩子的面前詢問別人的孩子跟誰睡,並作出驚喜的樣子說:“你真行!一個人睡一張床,像個大孩子了。”再領孩子參觀一下小床,誇幾句小床柔軟、漂亮。這時候,孩子會因羨慕而產生要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床的願望,並且希望在小朋友面前表現一下自己也長大了的樣子,而家長則可趁熱打鐵鼓勵孩子單獨睡一個小床。這種情況下,孩子比較容易接受成人的建議。

讓孩子獨居、會單獨睡覺,是父母的職責,它有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也有利於他們的心理發展,在平時父母要注意對孩子多進行訓練。


隴中淼淼


首先找出孩子不願意自己睡覺的原因。當夜幕降臨時,他會害怕什麼東西出現嗎?他是想以此獲得家長的關注嗎?是不是有你沒注意過的噪音影響他睡眠?是不是他的臥室太暗了?他是不是不喜歡自己的床或者其他床上用品?發現問題後,及時找到對策,就能進行下面的步驟了。
1.給孩子一些上床前的程序或者“儀式”。比如上床前,你可以給孩子洗個澡,給他講一個故事或唱一首歌。做這些事情可以讓他明白睡覺的時間到了,他們的思維就會習慣於此。
2.給一些“保護”幫助他們度過黑夜。有些孩子如果知道有可以依賴的保護時,會表現得更好一些。比如,你可以給他一個大娃娃,作為他睡覺時的朋友,告訴他娃娃可以在晚上守護他。
3.給臥室加盞小夜燈。有些孩子特別怕黑,不妨在他們的臥室裡多加一盞小夜燈。
4.多點耐心。或許在開始的前幾夜,你的努力不會有成效。在孩子真正可以安心地獨自睡覺之前,要堅持之前的努力,千萬不要中斷。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0f000533d37a9489e4\

依帕爾古麗


1.如何順利分房睡?

①可以提前一段時間,告訴孩子要分房睡的事情,讓孩子提前做好心理準備。期間可以和孩子一起,佈置他的房間,去購買他房間裡的陳設。讓孩子慢慢對分房睡產生期待。

②對於孩子來說,分房睡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所以,孩子哭鬧是在所難免的。但是,父母不可以因為孩子哭鬧,就終止分房睡的計劃,這樣反反覆覆,對孩子和父母都是不利的。

③如果孩子要求,在睡前,到父母房間,和一家人躺在一起。這樣的要求應該是被允許的。但到了睡覺的時間,父母需要陪著孩子回到他的房間。

④睡前儀式:睡前,父母可以給孩子講講睡前故事、親吻孩子、互道晚安。睡前儀式可以讓孩子知道,即使分房睡了,爸爸媽媽依舊是愛他的,可以為孩子建立安全感。

2.分房睡可能會面臨的問題

①孩子沒有安全感怎麼辦?

安全感是醒著的時候建立的,一起睡覺並不能建立安全感。白天的良性互動,更有利於為孩子構建安全感。只要父母平時多關注孩子的成長,給予孩子情感的反饋,就能給孩子建立足夠的安全感。

②孩子怕鬼怎麼辦?

父母可以儘量讓孩子避免接觸到鬼怪的信息。如果孩子害怕,可以告訴孩子世界上沒有鬼,並且爸爸媽媽一直都在,會隨時保護她。

③孩子怕黑怎麼辦?

可以給孩子買一盞小夜燈,等孩子睡著了再關閉。或者將家裡的燈都打開,隨著孩子的習慣,再慢慢關閉臥室外的燈。

③擔心孩子半夜踢被子,受涼怎麼辦?

為孩子選擇連體睡衣和睡袋,可以有效的防止孩子踢被子。或者,可以通過空調,為孩子的臥室調整一個適宜的溫度。其實,孩子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脆弱,每個孩子的生存本能都是與生俱來的。孩子感到熱了,會踢開被子,感到冷了就會自己拉回被子。所以,父母不必太過擔心。

④孩子睡到半夜,又爬回父母房間,怎麼辦?

雖然半夜被吵醒,情緒會非常煩躁。但父母仍需要剋制自己的情緒,給孩子建立足夠的安全感。要讓孩子知道,即使分房睡了,爸爸媽媽也是愛他的。安撫好孩子的情緒後,將他帶回自己的房間,並在他的房間陪伴他一會。一定要讓孩子知道,她只能睡在自己的房間裡。一定不可以在孩子哭鬧後,讓孩子回到父母的床上,這樣的反反覆覆,只會讓分房睡始終無法執行。

⑤孩子問,為什麼爸爸媽媽可以一起睡,怎麼辦?

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因為爸爸媽媽是夫妻,所以可以一起睡覺。等你長大,結了婚,也可以和你愛的人一起睡覺啦。



嫩芽YA


不是孩子不想獨立睡覺!!

首先,成人要知道孩子的精神世界是需要穩定、平和、安心的環境的,這很重要。

其次,家長可以給孩子認真規劃一個相對獨立的房間或空間(甚至是局部獨立),一張乾淨的小桌子,一把小椅子,一個小書櫃,一盞明亮的檯燈,當然還有一張小床,一切要親切、整潔、明亮,然後請孩子自己佈置擺放他的玩具、工具、書本等,成人不要干預,默默的觀察,只在孩子有疑問時給予引導,這樣孩子自我意識構築的獨立空間就形成了。

然後,家長不能急於當晚就要求孩子獨立就寢在自己的房間。在接下來的一週或三週裡,要讓孩子更多的時間習慣於待在自己的房間或空間裡完成“工作”、閱讀、午睡、積木、娛樂等活動,開始母親要多陪伴,後來可以逐漸減少陪伴的時間,孩子會主動的自我感知環境,並在精神和心裡上感覺空間的安全與親近,慢慢的形成自我獨立的精神意識,這是孩子的天賦,是與生俱來的。

家長起初在孩子獨立睡覺時要耐心陪伴,直到寶寶安心的睡著。二至三週後,母親在睡前講個小故事時要提個小要求:“講完故事自己睡。”,起初孩子還會不肯讓媽媽在自己睡著前走開,媽媽要有耐心再陪伴10分鐘,一次、二次週而復始,再陪伴5分鐘、3分鐘…,然後深深的親吻孩子,為她關燈睡覺。

孩子在生命之初,他們就會自然地親近那些能夠幫助他們的精神得到發展的人。 我們都知道,孩子渴望成人的陪伴,而且他們千方百計想成為成人生活的一部分。即使只是和家人一起坐在餐桌前用餐,或只是和家人一起在火爐旁取暖,睡覺,孩子也會感到心滿意足。

我們必須全力支持孩子親近的願望,培養孩子形成獨立的個性,創造獨立自主的空間讓孩子安心並充分的休息,不讓孩子養成依賴的習慣。

孩子為了內在的建構,更需要一個穩定、平和、能讓自己感到安心的環境。



孩子與大象


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關於女兒5歲了,想讓她自己獨立睡覺,有什麼好的方法?以下是一些建議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對於孩子而言最佳的分房睡的年紀在三歲,所以大家在孩子三歲開始可以讓孩子逐漸的習慣自己睡覺。但是大部分的孩子在自己睡覺的初期都會有短暫的焦慮和恐懼的情緒,所以大家最好不要讓孩子一下子習慣自己睡覺,這樣的教導方法會導致孩子產生恐懼的心理,大家可以逐漸的減少和孩子一起睡覺的時間,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習慣自己睡覺。

  父母應該知道三歲左右的孩子對於家長的依戀是最深的,這個時候如果不能及時的矯正就會導致孩子不能矯正的難度大大的提高。所以讓孩子自己睡覺是遲早的事情,所以大家不需要為此而感覺到不捨,而應該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去面對,並且幫助孩子自己睡覺。

  一.如何引導小孩自己睡覺:

  1.準備溫馨臥室

  為寶寶佈置溫馨、美觀的兒童臥室,使之為有自己單獨的臥室而感到自豪。當然,寶寶臥室的佈置要符合兒童的特點,讓他感到滿意並且感到睡在這樣的臥室裡是安全的。

  2.做到循序漸漸

  剛開始的時候把寶寶的小床放在爸爸媽媽的大床旁邊,讓父母在寶寶視線範圍內,之後逐漸移開小床,並在兩個床之間用紗簾隔開,最後再讓寶寶去自己的小屋睡覺。

  3.光線柔和適中

  寶寶怕黑是件很平常的事情。對於怕黑的寶寶,開燈是一種常用的方法。在房間裡裝一個小度數的夜燈就可以了,各種各樣可同形狀的夜間燈很適合寶寶使用。因為此時寶寶並不需要強烈的光亮,光線儘量柔和適中,讓他得到安全感就可以了。

  4.保持安定情緒

  每晚睡覺前不要讓寶寶做太劇烈的活動,媽媽可適當地將臥室的燈光調得柔和些,不要太刺眼,給寶寶講一些睡前小故事,播放一些輕柔的搖籃曲,讓寶寶在輕鬆愉快的情緒中入睡,等寶寶睡著後再離去。

  二.讓小孩子獨立睡要注意:

  1.讓孩子獨立睡覺首先應該給孩子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房間裡面應該設計溫馨一些,女孩子有公主氣氛,男孩子有各種車輛玩具等等,這樣孩子們就會產生不一樣的氛圍,從而願意自己睡覺。

  2.讓孩子獨立睡覺家長應該提前和孩子商量商量,因為要聽取孩子自己的意見,所以不要直接把熟睡的孩子扔到單獨一間屋裡,這樣孩子一旦醒來往往很害怕的。而且商量時,作為父母應該給孩子一些鼓勵詞語,讓孩子心理接受才可以。

  3.當孩子嘗試自己一人單獨睡覺時,父母應該賠孩子聊天,給孩子增加不一樣的信心,直至孩子睡熟之後,父母在離開房間。








慕小喬


孩子分床睡,大人不能太著急,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並不是你說讓孩子分床睡孩子就能馬上自己睡的。首先可以跟孩子一起整理佈置她的小房間,尤其是床上的四件套,選擇孩子喜歡的卡通動畫,這樣孩子更願意睡自己的床。考慮到孩子怕黑,可以在房間放個小夜燈(淘寶有賣的,買瓦數小的)。媽媽先陪著孩子睡她的房間,一週後,可以等孩子睡著後再離開,觀察幾天,看孩子有沒有什麼反應。我們家孩子中間出現半夜起來哭的,我起來安慰她又陪她一起睡了幾天,再試著等她睡著後離開,她晚上半天起來了沒哭,去我房間打開門看看,我知道是她,沒有理會,靜靜的觀察她的情況,最後她還是回自己房間睡了。慢慢她也適應自己單獨睡,我也通過故事告訴她,她現在長大了,要自己睡自己的房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