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各路神仙,“格物致知”,格的什麼“物”,致的什麼“知”,請多多賜教?

小光138230619


格:推究;致:求得。全句意思:窮究事物原理,從而得到知識。

【出處】:《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格物致知】的本意是:只有在物事上能夠按照法則取捨,懂得何時"停止"追求"物事,內心才能獲得安靜,才能靜下心來考慮問題,從而獲得知識和智慧。此語中的"格"為法則、標準的意思,格物就是"遵照法則限止物事。

後來儒家學者,特別是[朱(熹)、王(陽明)理學;亦稱宋(朝)、明(朝)理學],將自已的觀點帶入"格物致知"中,形成了各種不同的哲學理論。以他們自己的哲學觀點詮釋了"格物致知"的意義。

【現代漢語詞典】對[格物致知]的解釋:推究事物的原理,從而獲得知識。





李彬文


“格物致知”是明代文學家王陽明《心學》中總結出來最經典的精華語句。“格物致知”格什麼物?這個問題早有論述,在這裡重述也可。

格什麼“物”,這個“物”當然不是僅指某一物品或某一產品,如果指的是這樣的物那是很有侷限的,而是物理學科裡面闡述的定義上的“物”,是非常廣泛的“物”。

“格物致知”所格的“物”就是,宇宙空間形成的萬事萬物。宇宙空間就是天與地之間形成的世界,世界包括兩個部分。一是自然界,二是人類社會。再說通俗一點就是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發生的,變化的,發展的一切事物。所以“格物致知”就是格這個世界上的所有“物”。

“格物致知”所致的“知”,就是對事物本質發生變化的認知(良知)。事物總是在發生變化的,而且是有規律變化而變化,格就是看透事物的變化。這個變化不僅是表面變化而是本質的變化。說全面一點就是,事與事,物與物,人與人,人與事,人與物等,互為發生對立,又互為統一的內在因素起決的變化,就是“知”物體本質變化。

王陽明發明《大學》古本宗旨,是這樣論述的“大學之要,誠意而已矣。誠意之功,格物而已矣”,同時還教導人們“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這就是格物,並可達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總之,王陽明的心學經典句“格物致知”所格的“物”與所致的“知”,與“物”的行為本質形成一個整體(本體),那就是“格物致知”的上一句“知行合一”。


劉夢輝1445414400581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是儒學和心學對萬物的認知方法、過程和結果】

說起格物致知,不由得得說起兩位大神,第一位大神就是朱熹,第二位大神就是陽明同學。

朱熹,格物致知的代表人物。格,就是對萬物的認知,從各種方面進行認知。你能想到的,或者你暫時還想不到,通過研究也好,悟性也罷,說不定哪天又想到了,又想到了怎麼辦?繼續“格”。直到那天格不動為止。

我滴個神,這那還有一個盡頭?

讀者不知道看出來沒有?是不是跟科學的發展有點異曲同工的意思?

沒錯,就是這個意思。

那麼,格物就是對萬物的認知方法和認知過程。那麼,結果是什麼?

結果是致知。就是知道了,明白了。明白了什麼?明白了萬物到底是怎麼回事。

問題又來了,知道了,明白了,又能怎樣?

呵呵,沒啥用。(笑)

當然有用,懂得了萬物的道理,可以指導你的待人接物,生產生活,更好的過日子唄。


王陽明同學也是這麼想的。他要成為聖人,從小就想成為聖人。於是,一天到晚,也是格來格去。

要說格物這個事兒,也是一個辛苦活,而且要有耐心和恆心,缺一不可。

後來,陽明同學格著格著,自己就覺得不對勁了。怎麼不對勁了呢?

你再怎麼格,不都是心裡對萬物的理解嗎?那你為什麼不直接格心?格心不是比格物更加的有效率?對,格心。

於是,陽明同學在格物這個事情上,與朱熹徹底分道揚鑣了。

分道揚鑣造成的結果是:陽明心學橫空出世。

陽明心學認為,只有格心,方能知行合一。


其實,無論是格物也好,格心也罷,都是認識世界不同的流派,或者叫不同的方法和手段。

最重要的,是知行合一。但是,格是前提,你得先格明白了,才能夠知行合一。


老祖宗的智慧


哈哈,你這問題,恰恰問到了皮毛,所以回答就容易些:物,乃我們所見所聞的萬事萬物;知,乃我們依照各自的悟性對萬事萬物之間關係的發現。——但是:

格物致知,暫且按照傳統因果關係的觀點來看,核心在“格”,格物是致知的前提,知是格物的後果。

人類更為完整的認知過程,還要包括接下來的——知是格物的前提,格物是知的後果,完成這樣一個循環,才算完成了整個認知過程。大部分情況下,這個過程是循環往復的。

格,是具有最偉大意義的人類認知的方法論。是有著最為深刻華夏烙印的思想武器。

簡單說一下吧:

2=1+1,是最簡單最原始最基本的格;

赤橙黃綠青藍紫,是七個格;

梁山好漢們,是108個格;

全部化學元素的元素週期表,是118個格;

界門綱目科屬種,是7個格;

………

德謨克利特的原子,是古希臘思想家認識物質的格;

馬克斯·普朗克的量子,是微觀世界物質粒子的格;……

區隔眼前的世界,是我們認識世界的開始,也是我們認識世界的全過程。


郭城3點14壹伍玖


格物的格,就是與事物進行零距離接觸,比如,我們現在所說的格鬥,你一拳打過來,我伸手格開,就是格。由於引伸,格也就有了間隔和距離的意義,比如方格本中的格,就是字與字之間的界線。

格物,就是與事物的近距離零距離接觸,研究事物內外規律。從而使得人們認識世界,瞭解世界以及事物發展的規律。在這個意義上,中國古代格物致知的理論,與現代認識論沒有什麼衝突,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

按理來說,沿著格物致知的路徑,中國人應該也可以走進現代科學的殿堂之中,可是,中國人卻慢了一步,讓西方人先致了現代科學之知。這是一件很遺憾的事情。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格物致知的學術途徑被後世儒家過分的引入到社會道德倫理的層面,而忽視了對自然科學和自然規律的探索,使得中國的學術在社會科學方面畸形壯大,而自然科學被稱為奇技淫巧,一直不被重視。最終倒致自然科學落後,以致國家全方位落後的局面。

我們可以用王陽明的例子來簡單說明一下。王陽明從小讀的是儒家經典。《大學》中的三綱八目,他當然是清楚明瞭的。因為從小抱定做聖人的遠大理想,他當然是自覺的按照儒家修身的路徑進行自我修養。於是,格物致知就成了他學術上的起手式。瞭解一點王陽明的人,都知道他“格竹子”的故事。

按照格物致知的路子。格物,就是研究事物,竹子當然是可以研究的。研究竹子,當然也可以致知的。比如竹子的形狀,特性,生長習性,以及它的功用,這一些,都不能不算是知。只是,這是自然科學知識。以儒家所推崇的聖人大禹來說,他之所以能成聖人,其修身之路,當然也應該從格物致知開始。他治水的經驗不就是從觀察和研究事物積累經驗開始的嗎?所以,大學中的格物,當然不排斥,或者說包括自然科學之知的。可是這一點,被後世儒家學者有意無意的忽略掉了。

王陽明“格竹子”幾乎把自己格出病來,以失敗而告終。王陽明為什麼會失敗,原因很簡單。他格竹子的目的,不是為了自然科學之知,而是為了人間大道,為了尋找所謂的良知良能。為了這樣的目的去格竹子,自然是緣木求魚、南轅北轍不可能成功了。因此,王陽明便放棄了格具體之物這樣的途徑。當他在貴州龍場悟道的時候,他的眼中心中看到的不是某一具體的物,而是紛繁複雜的人情世故這個物,再加上自己從小所學的儒家理論,二間深度混和,在內心發酵,終於產生質就,形成新的學術理論體系。這就是以致良知為核心的“心學”。、

明白了這個例子,就很容易明白,儒學從孔子手上傳下來,到《大學》《中庸》形成的時候,如果把它當成一種哲學的話,它的內涵中,既包括社會科學的內容,當然也不排斥自然科學。可是到宋明之後,儒家的知識分子實際上都成了道德家。而不是學者。包括王陽明在內,都是一樣的。因此,後世儒愛的格物,格的是是良心和道德。也正是因為這種學識和眼界上的偏頗,使的儒家在明清之後走入死衚衕,失去了與時俱進的自我發展能力。在民間之後被主流意識形太所拋棄。雖然如此,儒家文化中還是許多優秀的東西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格物致知,在今天也依然不過時。用句白話說,就是理論聯繫實際。


七月流火140400643


這個問題,且聽我慢慢道來:


“格物致知”,出自《禮記·大學》。



原文為“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


用現代文解釋為: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後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意念才能真誠。


再看字詞本意,“格”:推究;“致”:求得。“格物致知”就是探究事物原理,而從中獲得智慧。





它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一個重要概念,屬於《禮記·大學》“八目”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的前兩目。



《大學》“八目”是儒家對於讀書人,從修身、學習,到實現政治抱負的具體指導。尤其宋代以後,“四書”成為科舉考試的命題來源,因此,這“八目”就更被讀書人掛在筆端口頭了。


但《大學》的全文裡,只提到一次“格物致知“,在其後並沒有做出任何解釋。在其他先秦古籍中,也看不到與“格物”與“致知”這兩個詞彙有關的意涵,因此,“格物致知”的真正含義,成了儒學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謎。歷代至今,對於它的各種版本的解釋,不下上百種,至今仍無定論。




明清到現代,最權威的解釋,是宋代理學家的闡釋。北宋的的程顥認為:“格,至也,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曰窮其理而已也”。因此將之解釋為:“窮究事物道理,知性不受外物牽役”。


他的弟弟、同為北宋理學奠基人程頤,則解釋為“窮究事物道理,致使自心知通天理”。


南宋的朱熹,在吸收程氏觀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格,至也。物,猶事也。窮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即“窮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達至極”。


朱熹的《四書集註》在元朝中葉,被官方採用,作為科舉取士的應試準則,後來明太祖朱元璋,也獨尊朱熹學說為《四書》唯一官方思想權威,所以,朱熹學說便成為元、明、清時代,在科舉考試中的官方觀點。也因此,朱熹在“格物致知”上的觀點,也就成為後世普遍流行觀點。


理學,是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思潮,又稱道學。


究其緣起,自唐代起,在“儒釋道”三家學說並爭的過程中,儒家學說,因為只以政治位理為務,缺乏自己的宇宙觀與心性論,日漸處於劣勢。


為對抗佛、道,儒學學說在吸收了佛、道義理的基礎上,建立起自己獨立的宇宙觀和心性論,形成理學。


理學,產生於北宋,興盛於南宋、元、明時代,直到清中葉,影響才略微小點。


理學,主要有兩大派別,分別是以“二程、朱熹”為代表的程朱理學,和以陸九淵、王守仁為代表的陸王心學。


以“二程、朱熹”為代表的程朱理學,認為“理”是永恆的、先於世界而存在的精神實體,世界萬物只能由“理”派生,屬於一種客觀唯心主義哲學。


以陸九淵、王守仁為代表的陸王心學。提出“心外無物,心外無理”,認為主觀意識是派生世界萬物的本原,屬於一種主觀唯心主義哲學。



所以,“格物致知”,格的“物”,是參透事物的本質,致的“知“,是掌握知識本源。


我是有書幸運馨,歡迎繼續關注!如果您有什麼看法,請留言討論。


有書幸運馨


格物致知,是中國儒家的關於認識論的一個重要理論。當然,從禮記中的論述,似乎格物致知還是一個關於道德修養的理論。格物致知,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

好玩的國學先說一下結論,格物致知在中國哲學史上,曾經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在哲學史上,對格物致知的理解,起碼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認知。一種是通過對萬事萬物的探究和學習,從而獲得對萬事萬物的認識,從而獲得對世界對人生的理解。通俗點說,這其實就是一個學習而不斷獲得知識的過程。這裡面的格,是來的意思。就是通過對萬事萬物的探究,讓萬事萬物的理,來到自己的心中,從而獲得知識。而儒家認為,道德修養要建立在知識的基礎上的。要先有知識,然後才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第二種看法,其實與傳統的儒家完全不同。有一些學者認為,世界是無窮無盡的,是認識不完的。正如莊子所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這就是很傻的行為。

另外,中國文化中的道家與佛家,與儒家的人生觀是不一樣的。儒家強調過一種加法的生活,人要努力,要奉獻,要實現個人的價值。而道家和佛家認為,人要過一種減法的生活,要儘量減少慾望,不被外界的萬事萬物所牽絆,所迷惑。所以你看莊子說了一句話,就能很好地解釋這種減法的生活。他說,人要“物物而不物於物”,就是說你不能被物質的東西所限制,這樣才能達到人生的逍遙。

在這種思想的邏輯下 ,格物致知又有了新的內涵。這裡面的格,是刪除去除拋棄的意思,就是說,只有拋棄對外物的依賴,抵制物質的慾望,才能達到致知的境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很顯然是從道家和佛家的觀點,去解釋格物致知。當然,這種觀點不是中國哲學史上的主流觀點。

對格物致知的理論進行系統闡發的,要算是南宋的大理學家朱熹。之所以說是理學家,是因為程頤、朱熹他們都認為,萬事萬物都有一個理,那麼格物的對象就是萬事萬物,格物的目的就是窮理,窮理的目的就是致知。

關於格物與致知的關係,朱熹曾經做過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朱熹說,格物就像是吃飯,而致知就像是吃飽。格物是致知的前提,致知是格物的結果。

如果按照這個邏輯發展下去,那麼中國將會和西方文化一樣,發展出強大的科學。問題是,中國的格物致知的理論,只是強調要從萬事萬物中尋扎社會的倫理規範。也就是說,格物是為了找到社會倫理和道德修養的途徑。正如朱熹所說,格物是瞭解萬事萬物的“所當然”,而致知是瞭解萬事萬物的“所應然”,如果人能到全面掌握事物的發展規律,並在這個基礎上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那麼我們就能成為聖賢了。

那麼問題來了。萬事萬物紛繁複雜,人怎麼能夠格的完呢?朱熹在邏輯上修補了這樣的瑕疵。朱熹認為,雖然萬事萬物都有一個理,但是從整體上來看,萬事萬物還存在一個共同的理,這就叫做“理一分殊”。因此,儒家的特別是朱熹的理學認為,人的知識是要不斷積累的,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你要不停地努力,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從個別上升到整體,從特殊上升到一般,那麼就能掌握萬事萬物的規律了。

但是,心學對此卻不以為然。王陽明一開始就相信朱熹的格物致知,結果他對著竹子,格物了七天七夜,結果一無所得還病倒了。所以心學就認為,人的知識其實就存在於我們的內心,你不需要去那麼努力地學習,你只要回到自己的內心,發現你內心的聲音,一切就能迎刃而解。這種認識論,又有點像禪宗的理論了。

理學的格物致知,強調的是漸進的努力,心學的格物致知,強調是頓悟,這就像是一個是努力的孩子,一個是天分極高的孩子,他們對知識的獲取途徑和方式不同,最終都能達到致知的境界。


好玩的國學


格物致知之說應該出於曾子的《大學》,在開篇就提出來了的,原文是翻來覆去反覆進行的,目的是加強,是重點記住:“……欲誠……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至與致通假)。

格物致知就這樣慢慢成了上文意思的縮略語。關於格物致知,歷朝歷代的學者達人註解很多,已成定式,這裡只簡單說說這四個字的本義。

格字從木從各,本義是對木頭進行加工,使其規範,符合我們的要求。引申義就多了,比如糾正,限制等等,格物的格,更“引申”了,作分析,研究,推理講。

物,不是簡單的物件,而是指萬事萬物,一頭牛一棵樹是物,一條河也是物,一本書一句話一個觀點也在這個“物”的範疇。格物的物字,可以是形象的,也包含了抽象的。

致,就是至,漢字是一步步發展的,至字先有,致字後出現。至是達到的意思,至字加了反文旁後,意義又豐富些了,比如致禮,致敬,致函都含有“給”的意思,卻很文質彬彬。當然了,有給,就有收,於是致知的致,就有了達到,收到,獲得的意思。

知,可以理解為知識,也可以理解為智慧。知和智古代是完全通假的,知字先出現,智字是後造出來的。同樣的道理,智慧,是知識的昇華。

弄清楚了四個字的本義,格物致知的意思也就明確了,即推究事物與現象的道理,得到知識與智慧。當然了,不要搞歪了,不要在坑蒙拐騙,不要在勾引人家的妻女上拼命研究實踐,那叫負能量,多行不義必自斃,所以《大學》特別強調格物致知的鏈條應該是知至,意誠,心正,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習慣上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非雲非鶴801


一問百答,各抒己見,談不上賜教,不噴足矣。我先分解這個成語的每個詞,格,不同的或全部的。物,自然中萬事萬物。致,相同的。知,事物內在的本質,道理或本性。把分解連起來,應是,全部不同的事物,內在實質是相同的道理。格的是自然萬物,致的是宇宙真知。對這個詞語的解釋,我也不是完全來源於這個詞的表面,是來於這兩個方面。第一,主要是源於我本人對宇宙自然的徹悟,外表看似五花八門的宇宙自然,其實只有我一個常恆真身。第二,樹有根,事有因,中華文華源於盤古,從沒有圖文的神話,到伏羲的先天八卦太極圖,再至道教始祖廣成子一詩中說:吾道瞭然成一貫,不明一字最艱辛。後來文王的《易經》中說:出門見一人吉。老子的《道德經》中說:道之為物。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莊子的《大宗師》中說: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蓮花生大士的《蓮花生大士文集》中說:千萬別自我欺騙而盲目度日。王陽明的《大學問》中說:萬物即我心,我心即萬物。六祖慧能的《壇經》中說:自性化萬物,一生萬物生。所有這些偉大的先哲們留下的學說,其大義都證明宇宙自然是一個永恆大生命化現的。所以,我因此認為,格物致知的意思是:所有不同的事物,其內在是相同的道理。

大王原作:

格式不一本相同,

物質自然一生命。

致於虛極物並作,

知者不言無無明。


大王2639


《禮記 大學》中說: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可見儒家思想認為要想成就一翻事業,做一個有才能的人,首先應該做的就是格物致知。

按說這麼重要的一個理論,儒家典籍應該多有論述才是,但奇怪之處就在於,遍翻先秦古籍,不要說論述,連相關的詞彙也沒有出現過。即便在《禮記大學》中,除此一段,也再無進一步的闡述。這就使得後世近兩千年對格物致知的見解各異,爭論不休。而原文的本意也成了千古謎局。


單從字面分析格物致知

格:窮盡的求索。

物:一切的事物和現象。

致:得到,求得。

知:知識,這裡理解為事物的本質,本源可能更貼切。

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對事物進行深入的研究,從而瞭解事物的本質。換成現代語言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

但是問題遠沒有這麼簡單,千年來圍繞“格物”與“致知”,古今大賢們進行了一場哲學大討論。



“格物致知”——唯物?唯心?

格物致知最早由東漢的鄭玄做過註解,鄭玄說:

格,來也。物、猶事也。其知於善深,則來善物。其知於惡深,則來惡物。言事緣人所好來也。

鄭玄把“物”解釋為“事”,“知”解釋為“內心”,他認為你所遇到的是好事還是壞事,取決於你的內心,你總往好處想,那麼就有好事發生,反之亦然。

這是一種較唯心的觀點,自宋以前,是主流的見解。



從宋代以後,對“格物致知”的爭論就很多了,影響較大的是程頤,朱熹。

程頤:

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曰窮其理而已也。窮其理然後足以致之,不窮則不能致也。

程頤把“物”解釋為“理”,“知”解釋為知識。他認為萬事萬物都有其理,窮究其理,就能獲得知識。後來的朱熹也繼承了這一觀點。這是一種唯物的看法,較為現代人所接受。




王陽明與竹子的故事

說到“格物致知”如果不說說王聖人就太不合時宜了。

王陽明早年非常尊崇朱熹的儒家學說,對程頤朱熹的“格物致知”的觀點深信不疑。以為只要格物,就能致知,而後止於至善,於是便對著竹子看了七天七夜,豈知非但沒有致知,反倒致病。

而後王陽明恍然大悟,他認為不同的事物都有著不同的規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怎麼可能掌握所有事物的規律。但宇宙間萬物一定是有其共同遵循的“道”的,那這個“道”是什麼呢?王陽明認為這個“道”就是自己的內心。

物者,事也,凡意之所發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謂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之謂也。正其不正者,去惡之謂也。歸於正者,為善之謂也。夫是之謂格。致知雲者,非若後儒所謂充擴其知識之謂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體,自然良知明覺者也。

這裡,王陽明認為“物”為“事物”,“知”為良知。簡單來說,陽明公認為格物致知的真實意思是:認清了自己的良知,就能夠存善去惡。

就我個人認為,陽明公的思想或多或少受到了禪宗觀念的影響。



止於至善

關於格物致知的觀點論述還有很多,包括現代的許多大家。限於篇幅和個人能力,無法一一介紹。無論哪種觀點,只要我們能恪守良知,勤于思考,自能修身 齊家 止於至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