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如果無償給每戶提供一套100平方的樓房,前題是必須拆掉舊房,你願意嗎?

百花爭春我為先


你想的太多了[大笑],我們鄉蓋的上下兩層雞窩式(之所以這麼叫是因為面積太小了,每戶只有很小兩間,兩層加起來4小間,去了樓梯沒啥了),拿正常的農村房屋去換購,農民還要交5萬左右。供暖和煤氣都不通(因為離縣城比較遠),誰再傻也不至於去換購這個啊。


一覽眾山s


這是我的房子,院裡有葡萄樹和石榴樹,小門前面還有杏樹桃樹核桃樹,斜對門是衛生院,鄰居開的飯館離村部40米,離通縣城的公交車始發站30米,村裡有小學和鄉中。離縣城13公里離定州火車站17公里。建築面積280平,想用100平換我的做夢去吧。





防水隔熱劉


這問題問的真弱智,農村你得看什麼地方的農村,大邱莊華西村這樣的農村是農村,偏遠山區的農村也是農村,能比嗎?樓房也分地方,北上廣深的的樓房和五六線偏遠山區縣城的樓房能比嗎?你要是給我北京的100平米樓房,我農村家的房子立馬拆,給我縣城的樓房,別說100平米,1000平米都不拆


果子煎餅


不願意,我現在房子兩層加起來有三百平方,屋子前後還有接近四百平方的院子,水泥路打到院子外面,家裡天然氣,自來水都有,感覺比城裡強多了,而且挨著房子前面還有六分土地,種菜水果都有……別說白送一百平方樓房,就是精裝修也不幹……


同德玉仙村


如果老兩口住間破舊房,調換100平的底層,求之不得,但大部分農戶行不通,我老家都種水蜜桃,每戶都有二、三畝,多的五、六畝,賣桃季節,每天摘一、二百箱桃,一間屋轉不來,平時的種桃工具、車輛和肥料之類佔用空間也多。農村不比城市,每遇婚喪喜事,100平無法安排。


鄭1017


不同意,在農村大多數人宅基地上千方,大半都建3層到5層,房前一大院子,旁邊還可以種菜種花,不希罕你那100方房子,只有進了門的才是自己地盤,樓上樓下也是別人的,較不好樓上滲水下來樓下吵,鄰居在過道丟垃圾,那樣的日子煩。


曼陀羅170575800


這個問題我最有發言權,因為我親身經驗過的。這個事要看國家的政策方針,要看國家的形勢怎麼規劃發展。2011年國家提倡新農村建設,各村合併建立社區。我是河南新鄉縣的,我們這裡帥先搞新農村建設,條件是拆除舊房子,莊基地歸集體,到規劃的新區按設計好的圖紙蓋3層別墅式樓房。政府補助10噸水泥,別的什麼也沒有。就這人們到新區蓋的家數還不少呢?後來政府認為蓋別墅佔土地有點多,就改成了多層樓房。條件是把舊房拆除,莊基地歸集體,到新區買樓房一平米750元,高一層減50元。最高6層,每拆遷戶政府補助17000元。就這條件我們行政村搬遷了百分之八十戶的人。在老村沒搬遷的戶不是樓房好捨不得拆,就是經濟條件不好沒能力搬遷。所以說這個事不是老百姓願意不願意,而是看國家往那個方向發展。建設社區有社區的好處,人集中好管理,好發展,節省土地,環境好衛生好,人的生活水平和素質提高了。在老村有老村的好處,住房面積大有院子,能搞點養植業。我認為從大方向來說還是新農村社區好點。


大智若愚5678


我不願意。

因為你的100平方減去公攤面積,實際只有80一90平方,有可能更小,每個月還要交物業費。

而且產權只有7o年,減去從徵地建房算起,估計實際只能住5o年,因為最後十年可能就成危房了,所以5o年使用時間不能再多了

而農村土地是自已,可以祖祖輩輩是自己的。

對於農民來說土地是其生存的根本,失去土地就如同士兵失去武器一樣,沒有依靠和安全感。

而且對於一輩子生活農村的農民來說,真沒幾個嚮往城市生活。屋小,出了門誰也不認識,想去找個清靜的地方玩下,那是很難的,堵車堵到你懷疑人生。

大部份農村父母被兒子,女兒接到城市生活,估計沒幾個人習慣得了。

所以大部份農民不惜借債努力在城裡買房,也不會要100平的房子,去拆自家鄉下老屋。而是要把老家房子修好,就是這個道理。

老了再去農村養老,在自已的地裡,種種菜,養養花是多麼快活。空氣指數也是槓槓的。

由其現在國家政策很好,鄉村公路基本上都通了,自來水,網絡,都有了,生活方便了很多。

不用交公糧,每畝田還有補貼,吃菜是有機的,還不用花錢,現在農民基本進城就是為了找樂子,閒下之餘賺個零花錢。

你說一個地道農民被你一個幾十平方的房子忽悠進了城能幹什麼,在城裡沒單位,沒退休金,沒有謀生手段,他如何生活呢?


狗打摸你梯齒


不要!我覺得住在木樓房裡,挺好的,還有菜園可以種菜自給,人在多錢,也是睡一張床而已!何況家的房子雖然舊了點,但是都有兩百多年了,金絲楠木呢




山居竹海


就目前不算富裕的地區,農村大部分住戶都是100―200平方不等的獨院,生活條件好一點的甚至蓋的都是樓房獨院,安靜而又自由地生活著,所有的院落還都能養些雞鴨鵝狗,六畜興旺,其樂融融,有幾家願意捨去這自由自在的“犬吠深巷中,雞鳴桑樹巔”的田園生活去擠那100平方的樓房?只是從發展的角度來說,不得已擠樓房,騰出地來搞建設……鄉愁永遠是美好、甜蜜的,雖然現代化的樓房也有很多好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