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好的燈籠正月十三要亮起來了,神看、人看,誰還看?

新年的慶祝已經接近尾聲,正月十五上元節會達到最後一個高潮,正月十九就算過完年了。

上元節是大節,舉國同慶,就連皇帝也會微服出行,《水滸傳》有這樣一段描寫:

“燕青逕往李師師家扣門,李媽媽,李行首都出來接見燕青,便說道:煩達員外休怪,官家不時間來此私行,我家怎敢輕慢……官家從地道中來至後門。”


掛好的燈籠正月十三要亮起來了,神看、人看,誰還看?

官家到李師師是偷偷摸摸,但到外面就不用這樣了。

昨天,正月十二,大家開始把上一年的燈籠等拿出來晾一晾,能修補的修補一下,缺少的再去買齊,需要搭燈棚的也要搭起來,以便正月十五遊人賞燈等。

今天,正月十三,需要掛燈籠的地方要掛上了,關鍵的是要上燈,也就是亮起來。

當然,這只是大部分地區,少部分地區“上燈”是有節日的,從正月初十零時開始“上燈”,正月初十到十六“暖燈”,正月十六“落燈”,持續五天。


掛好的燈籠正月十三要亮起來了,神看、人看,誰還看?

大多數地區,正月十三上燈,正月十八落燈。

當然,現如今沒這麼多講究了,過年掛好的燈籠還沒取下,正月十五直接打開就好。

亮六天,是因看燈的群體不同,標題中提到了神看、人看,還有另外的群體看,書生下面會說。

一共三個群體,我們先從“神看”說起。

一、神看

對於看燈,時間分配很平均,各兩天。

正月十三和正月十四,神看燈。


掛好的燈籠正月十三要亮起來了,神看、人看,誰還看?

十三上燈,十四試燈。

前兩天神仙看燈,這是對神仙的敬畏。

另外,正月十五還要祭祀神仙,所以神仙也沒時間看燈,提前看了,正月十五等下界百姓祭拜,再觀賞下界百姓的賞燈盛宴。

漢朝時期,有祭祀太一神的活動。

《史記·樂書》載:


掛好的燈籠正月十三要亮起來了,神看、人看,誰還看?

“漢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時夜祠,到明而終”。

所以,正月十三和十四,先要給神仙看燈。

二、人看

正月十五和正月十六。

表達了對神的敬畏之後,這兩天人們開始慶祝了。


掛好的燈籠正月十三要亮起來了,神看、人看,誰還看?

花車、花燈、燈謎、孔明燈、煙花、歌舞等等,都會如期而至,大家都會去看,參與其中,就連平日裡不允許出門的女性,這一天也會出門觀燈。

現如今也是一樣,不管多擠,都要去湊個熱鬧。

當然,更重要的是正月十五祭拜神明,還要吃湯圓或元宵。


掛好的燈籠正月十三要亮起來了,神看、人看,誰還看?

正月十五,家家戶戶樂團圓。

詳細的內容,書生在正月十五會寫,在此不多言了。

三、鬼看

看到“鬼”字,冷不丁的嚇一跳,你去網站搜索一下,會出現一些恐怖的圖片。

現如今,“鬼”代表著邪惡、恐怖、罪惡等。


掛好的燈籠正月十三要亮起來了,神看、人看,誰還看?

與鬼有關的詞語中,大家最不害怕的可能是“鬼雄”。

《楚辭·九歌·國殤》:

“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

“鬼雄”,指的是鬼中之雄傑,用其形容為國捐軀者,褒義詞。

古代迷信的人認為,“鬼”是人死後的靈魂,還給鬼分了很多種。

《正法念經》中提到了“三十六種鬼”:

鑊身餓鬼、針口餓鬼、吐食鬼、食糞鬼、食火鬼、食氣鬼、食法鬼、食水鬼、希望鬼、食唾鬼、食鬘鬼、食血鬼、食肉鬼、食香鬼、疾行鬼、伺便鬼、地下鬼、神通鬼、熾燃鬼、伺嬰兒便鬼、欲色鬼、住海渚鬼、閻羅王持杖鬼、食小兒鬼、食人精神氣鬼、羅剎鬼、火爐燒食鬼、不淨巷陌鬼、食風鬼、食炭鬼、食毒鬼、曠野鬼、冢間食土鬼、樹中住鬼、交道鬼、摩羅身鬼。

這其中很多“鬼”的名稱,大家都沒見過。


掛好的燈籠正月十三要亮起來了,神看、人看,誰還看?

也不奇怪,畢竟《正法念經》是小乘佛典,多數人沒怎麼接觸,寫出來給大家看看,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具體是些什麼鬼。

有些內容,不適合寫出來,以免被誤解為迷信,還請見諒。

古代很多人怕鬼,神看了燈,人看了燈,還要給鬼看,也給他們兩天的時間,以示對他們的敬。

從古人的心理來看,給鬼看燈,有些討好的意思,以免得罪了鬼。

當然,這就有些迷信了,書生不是宣揚什麼,只是說出一種極有可能存在的意思。

說在最後:


掛好的燈籠正月十三要亮起來了,神看、人看,誰還看?

以上就是我們的風俗,正月十三開始上燈,正月十八落燈,“十三、十四神看燈,十五、十六人看燈,十七、十八鬼看燈”。

有些朋友聽到鬼就害怕,其實不用,你又沒做虧心事,怕個啥呀。

離上元節越來越近了,大家耐心等待,馬上要熱鬧起來了。

參考文獻:

1、《大正藏》

2、《楚辭》

注:本文部分來自互聯網圖片很難核實明確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書生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