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感慨,當年覺得長不大的95、00後們,已經撐起了國的脊樑

 2020年開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無數人們被迫宅在家裡玩兒手機、追劇的時候,在防控一線的“逆行大軍”裡,有一群朝氣蓬勃的90後、00後“戰士”。他們不能和家人吃上一頓熱乎的年夜飯,無法陪父母一起看一眼春晚。當大多數同齡人在沙發上看電視、玩遊戲,跟父母撒嬌討紅包的時候,他們已經在了疫情防控的一線“戰鬥”。


好感慨,當年覺得長不大的95、00後們,已經撐起了國的脊樑

致敬戰役一線的95後、00後


  一個個閃亮的名字,構成了新生代這一代人的英雄群像,閃現著青春力量的光芒,他們是醫務人員、人民警察、社區工作人員、列車工作人員,他們洋溢著青春的活力,志願走進了戰“疫”的第一方陣,這充分反映了青年一代的責任意識,他們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
  

好感慨,當年覺得長不大的95、00後們,已經撐起了國的脊樑

1996年出生的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趙清雅,是上海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的一員。

她寫下這樣的日記:期待春暖花開,一起加油。


好感慨,當年覺得長不大的95、00後們,已經撐起了國的脊樑

胡佩:1998年出生

湖南省兒量醫院感染科護士胡佩,連續數曰,她每天穿著厚量的隔離服,戴上口罩、護目鏡和醫用橡膠手套,忙碌在隔離病房裡.面對繁重的工作和可能的感染,她義無反顧地寫下家書,信中提到"我做好了隨時被隔離的準備"。


好感慨,當年覺得長不大的95、00後們,已經撐起了國的脊樑

梁順:出生於1999年

梁順,武漢市金銀潭醫院ICU的一名男護士,1月23曰,他剛回到孝感老家,還沒 吃上幾口飯,得知疫情嚴量,立即開車返漢.憑著執業證書,他沿路"闖"過會處卡點,回到了單位.父母心夜他,梁順卻說,回去,是他應盡的職責.


好感慨,當年覺得長不大的95、00後們,已經撐起了國的脊樑

董紫茹:出生於1998年

守在江西交通要道上的董紫茹,是鎮關鎮衛生院醫務人員.腿站麻了、險凍得沒知覺了都不會說一聲累,她說,17年前的"非典",別人保護了自己.今天,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她有義務盡全力去保護別人。


好感慨,當年覺得長不大的95、00後們,已經撐起了國的脊樑

張丹丹:出生於1995年


手邊擺著急救藥箱,箱邊立著一瓶84消毒液,列車長張丹丹一絲不苟地點數著醫用口罩.疫情蔓延期間,每一次出乘,都不啻於一場戰鬥。"特別對不起家人,7年了沒有在除夕夜和家人吃過一頓團圓飯"。


  江山代有才人出,90後、00後,這腔熱血,早就動了,以夢為馬,燭照未來,他們渴望點燃,C位出列,霸氣宣戰,他們有憂患,有危機感,有求上進的動力。他們知道,這場戰“疫”,沒有人可以做旁觀者,只有同心同向,團結一心,傾盡全力,共克時艱,以青春的活力,專業的能力,用有效的行動,對家國做出最深情的表白,用自己擁有的“十八般武藝”,回報反哺這個時代,鍛造青春最美的芳華。


好感慨,當年覺得長不大的95、00後們,已經撐起了國的脊樑

我們的驕傲


  英雄莫問出處,戰士何須年長?90後、00後“戰士”,必將在這場防控疫情阻擊戰中淬鍊、成長,成為中國的脊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