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等你回來!":她是女兒是母親是妻子,更是所有人的李媽媽

"媽,等你回來!"

這是李蘭娟院士兒子鄭傑發的一條朋友圈,日期是2月1日。

就在同一天,《李蘭娟院士帶隊出發馳援武漢》的新聞也被無數人轉發。

大家一起喊著武漢加油,一邊敬佩她老人家的大道博愛精神,更一邊祈禱著她一定要健康歸來......

而就在前天,一則記者採訪李院士的視頻也被廣為傳頌,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網友們對她的敬佩之情,無以言表。

就是她這樣高齡的一位院士,帶著攻堅團隊夜以繼日,披荊斬棘地攻克難關,為的就是讓全國人民放心。

感動!敬佩!

不無意外地,"李蘭娟每天只睡3小時"的新聞也馬上衝上熱搜,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全國人民都在憐惜她的辛苦。

李院士,您辛苦了!

當記者問到:您就睡3小時太少了,多睡一點。

李蘭娟院士一口回覆:

沒問題,放心好了。

她曾說到,家裡人都擔心我,其實我身體還是蠻好的。

是啊,家裡人都擔心她,全國人民都在擔心她。

她除了是李蘭娟院士,她還是女兒,妻子,還是母親.....

她是女兒,卻對母親總有著不一樣的愧疚和感恩

曾經看過一篇人物報道,裡面提到李蘭娟作為女兒,對自己的老母親是愧疚的。

她說最想感謝的人,是她當時106歲的母親。

她的母親,愛女如命。

一輩子當女兒的"內當家",直到99歲還在操持家務,兩次在家摔骨折,這就是李蘭娟已經106歲的母親。

而她此生最想感謝的就是自己的母親,她說:"我母親對我付出的遠比我為她付出的多得多。 "

誰都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

而所有的奉獻和光榮背後,必然有著全家人的共同努力和犧牲,成全大家,委屈小家!

她是母親,對沒時間照顧孩子更自責

李蘭娟亦曾說,她最愧疚的人是孩子。

她曾不止一次自責自己不是一個好母親。

因為,她沒有時間照看兩個兒子,從沒給他們過過生日,甚至連孩子的班主任都不認識......

她曾無比遺憾地說過:"我錯過了太多陪伴他們一起成長的時間。 "

而在兒子鄭傑眼中,"李蘭娟不在家。"幾乎是他關於童年片段的所有回憶。

他也無比感慨地說到:"我基本上是由外婆帶大的。"

當談及"母親曾送給自己什麼珍貴的禮物"時,鄭傑說:"母親給我的禮物,好像還真的不多......我覺得很多時候,不是她對我說過什麼,或者做過什麼。而是她和父親兩個人的一些行為,無形中對我傳達和教育了什麼。"

都說對子女最好的教育,就是言傳身教。

李蘭娟和丈夫鄭樹森,都是各自領域的專家,雖然都異常忙碌,但對孩子的影響確實一生。

有遺憾,卻從不曾後悔。

她是妻子,與丈夫攜手並進的妻子

鄭傑曾經回憶:

"我小時候的印象,經常深夜的檯燈下,看到他們一邊補學英語,一邊看國外論文。""我印象中母親和父親,聽著磁帶重新從一個個單詞開始學起的。"

李蘭娟和丈夫鄭樹森攜手並進,兩人都取得過輝煌成就。

李蘭娟是感染病(傳染病)學家、中國人工肝開拓者、國家傳染病重點學科帶頭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醫學部教授......

而鄭樹森呢,則是肝膽外科、肝移植專家,同時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法國國家醫學科學院外籍院士。

李蘭娟與鄭樹森這對院士伉儷,也被人傳為佳話。

一門兩院士,還是夫妻,這是何等榮耀?

她是如此執著的人,她是如此讓人敬仰的人。

正如她兒子鄭傑所說:

"她一輩子對職業的這種進取心,讓我很受鼓舞。"

"這是一種拼搏精神!"

她是女兒,是母親,是妻子,更是我們所有人的"李媽媽"。

此次,她肩負著全國人民的希望,期待她早日凱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