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丨上海為什麼沒有安徽路,400萬在滬安徽人需要知道的答案

中國的大都市彷彿都有幾條以省市命名的馬路:北京路、天津路、澳門路、香港路……

揭秘丨上海為什麼沒有安徽路,400萬在滬安徽人需要知道的答案

在上海這座繁華盛極的國際都市裡,以省市命名的道路更是多不勝數,除了北京路、天津路和廣東路,南北走向的馬路一般以中國的省名來命名,東西向的道路用城市名來命名,幾乎涵蓋了全國各省各大城市

異鄉人走在這些以家鄉名字命名的街道,心頭也會多一絲溫暖。

揭秘丨上海為什麼沒有安徽路,400萬在滬安徽人需要知道的答案

既然上海的道路名稱幾乎涵蓋全國省市,那為什麼會沒有"安徽路"?相信在滬生活的400萬安徽兒女也想問這個問題。

關於這個問題有很多專家做出瞭解答

01一種說法是北洋軍閥割據時期上海是皖系軍閥的勢力範圍,皖系軍閥的首領段祺瑞是安徽合肥人,在上海執政期間手段卑劣、上海人由此對皖系軍閥執政深惡痛絕,故不設置安徽路。

揭秘丨上海為什麼沒有安徽路,400萬在滬安徽人需要知道的答案

說上海人嫌棄軍閥時期的皖系軍隊,這個也只是傳說,並無史料依據,安徽省下屬的地區作為上海的路名,其實遠比其他一些省會還要多

比如合肥路、安慶路、蕪湖路、鳳陽路等,因此,如果說真的是當時上海人嫌棄皖系軍隊,這又如何解釋呢。

而且,如果真的是嫌棄,那麼段祺瑞可是合肥人, 但上海卻還有合肥路,這說法就更矛盾了。

還有一點,當時,上海路名的定名權,並不在上海人民,較早時期的定名權在英租界,後來橫跨北洋、民國、汪偽政權,抗戰勝利後又是國民政府。

所以,說是因為上海人嫌棄皖系軍隊才沒有 " 安徽路 ",從這點上看也並不成立。

02另一種說法說因為安徽省地處內陸,租界殖民者不熟悉,故不設安徽路,

但是查看歷史文獻可以發現其實在1876年的《中英煙臺條約》裡就規定開安徽之蕪湖為通商口岸,此時英美公共租界成立也才14年而已,說明殖民者早就已經熟悉安徽,此理似乎也說不通。

揭秘丨上海為什麼沒有安徽路,400萬在滬安徽人需要知道的答案

再往深層探究之後發現其實安徽路曾經出現過,可能很多人不知道,

其實在1945年之前,上海設有安徽路的,只不過僅存於1943年至1945年間,曇花一現而已,其位置大抵在今天的西藏南路和肇周路一帶。

從1945年的一份上海市政府佈告上看,成為新路名的“西藏南路”,曾名為安徽路和寧夏路,舊名為敏體尼蔭路和藍維藹路。

揭秘丨上海為什麼沒有安徽路,400萬在滬安徽人需要知道的答案

老上海地圖顯示,如今的西藏南路南段在1940年前後還只是些支路和輔路,主幹道由敏體尼蔭路與肇周路交接聯通,整條馬路呈“S”型。

1943年,上海經歷了一次比較大的路名調整,把很多以外國人名字命名的路名改掉,用了更多國內省市名,例如江蘇路。

到了1945年,又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調整。安徽路就在1945年的大調整中,部分被肇周路替代,部分被西藏南路替代,並且沿用至今。

安徽路僅僅只有二年的歷史,依小編看來,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們都是因為受一條大馬路的拓長影響,這就如同南市原晏海路因河南南路的拓長而被取消一樣。

03後來,西藏南路還繼續南拓,又“衝”掉了西林路和三門峽路等。而1945年被同樣撤銷的寧夏路,於半個多世紀後又用在了普陀區的一條馬路上,這就是今連接金沙江路和武寧路的寧夏路。

但安徽路就沒那麼幸運了,至今尚未“落實政策”。

揭秘丨上海為什麼沒有安徽路,400萬在滬安徽人需要知道的答案

有專家認為後來安徽路未被提起是因為其與楊浦區的“璦暉路”近音,但是現如今上海已沒有“璦暉路”,只在寶山區有一條“愛輝路”罷了。

其實反觀上海的發展我們可以發現上海的很多路名是上海開埠以後就確立下來,隨著歷史的沿革已經很久了,當時“安徽”這個地名還沒有出現。

這也能解釋為什麼還是會有合肥路、安慶路、寧國路等用安徽省一些縣市所作的路名,

而沒有安徽路,直到後來把 " 安慶 " 和" 徽州 " 兩個名字拼起來之後安徽這個名字才作為省份名稱正式出現,所以存在這樣的一個時間差,這個時間差可能才是導致上海沒有“安徽路”的真正原因

揭秘丨上海為什麼沒有安徽路,400萬在滬安徽人需要知道的答案

其實上海除了沒有安徽路還沒有黑龍江路、河北路。關於上海路名,上海的確有很多路是以中國省市的名字命名的,但也有很多路不是;同時,

用來命名馬路的省名,也不是隻缺了安徽一個,所以沒有“安徽路”也不必太過於糾結。

通常人們給路起名字,會參照各地在中國版圖的位置,在上海版圖上相應位置的馬路配一個地名做名字,因此可能的情況是,在有可能命名“安徽路”的地方,一直沒有出現一條需要命名的馬路,所以,上海就沒有一條“安徽路”了。

揭秘丨上海為什麼沒有安徽路,400萬在滬安徽人需要知道的答案

不管怎麼說,安徽人作為在滬最多的外省人員這麼多年一直盡心盡力為上海的繁榮發展在努力奮鬥,不管有沒有“安徽路”,上海這座城市都以最大的包容性和開放性歡迎安徽人民在滬創造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