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步數6萬多步是什麼概念?

簡娥菊


“微信運動”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

而“曬步數”也成了微信朋友圈的一種潮流。

一般一個人一個小時走路的步數約9000步左右,6萬步代表這個人當天走了6個多小時,不過也有可能是搖晃手機“作弊”得來的步數。

微信運動的步數是根據手機的傳感器來實時進行計算的,運動步數的計算:

1、手機內置了振動傳感器或協助處理器,比如陀螺儀,重力感應等,根據這些設備的震動頻率來儲存數據。

2、人在步行時重心都會有一點上下移動,傳感器和協作器感應到這種重心移動並進行記數。來回甩動手機或是手環確實能增加步數。

3、微信運動計算步數,與距離以及步伐的大小無關,並且不會受地形影響。無論是走路還是爬樓梯,都是走一步計一步,誤差基礎在兩步以內。

4、還有很多讓步數增加的方法。讓你微信步數扶搖直上的辦法是用手代替腳,拿著手機瘋狂的搖一搖,這種辦法最簡單,只要你拿起手機就立竿見影,想搖多少就搖多少。

5、搖擺器增加步數,擺動速度不會很快,但是你的步數可以穩步增加,這種辦法一是不用出力,二是手機也可以很輕鬆,可以說兩全其美。

走路是一種有氧運動,能夠降低心率,還可以減肥,控制血糖,增強肌肉的力量,舒緩心情,消耗身體多餘的熱量,促進血液循環,提高身體的新陳代謝,據世界衛生組織認定,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




用戶3313560722


1公里大概1500步左右。6萬步大概40公里。接近全馬的距離。對體能要求極其高。不是長時間鍛鍊不可能完成的。

個人從17.5.28開始從散步開始鍛鍊。今年9.22參加蘭州百公里完成了第一個超長距離。我是30公里組。實際距離約36公里。當天步數接近5萬(4萬9千多)走到最後真的感覺是機械性邁腿了。也不敢停。一停鐵定沒信心走了。


微笑0123456


差不多是一個全馬的步數了,就拿我朋友圈步數而言,要是有全馬賽事,當天基本會有人步數以6打頭,當有越野賽事的時候,甚至會出現9打頭的情況。

下圖6打頭,這位小姐姐當天跑了一個全馬,42.195公里。

其實一個全馬跑下來的步數在4萬五到6萬五之間,速度快,步頻小,步幅大的偏少一點,步蘋快,步幅小的,步數就會顯得比較多,加上平常走走的路,一個全馬下來當天隨便都是6萬步以上。

下圖9打頭,這位姐姐當天跑了一個越野,安徽黃山超級越野賽,跑的59公里賽程。

這種有越野賽事的時候,朋友圈步數基本都會很極端,平常很少能夠看見這麼多的步數。

下圖4出頭的哥們,當天是貴州赤水多項賽,我這哥們進行了17.5公里路跑,7公里越野,20公里自行車,皮划艇的手機沒怎麼產生步數,沒算,當天一天下來是4萬多步,然後第二個四萬多步,他們進行的都是同一個活動。


下圖接近四萬的步數,三萬多比較多,當天第一名騎車接近40公里,手機放身上所產生的步數,第二名當天跑了21公里,然後加上自個走路的數據,所以三萬多步,也就是說平常一個半馬跑下來兩萬多接近三萬步的樣子,隨便在走走路基本就是三萬多了。


另外,沒有跑步圈子的人或者銷售圈子少的人,估計看見這個數據以為是假的,難以置信,但是隻有一個經常跑步的人才會懂,這些驚天地,差點泣鬼神的步數,是一步一個腳印的跑出來的!

可能從醫學角度而言,這些是不健康的,但是不是每天都保持這個狀態也沒啥關係,只要是運動長時間進行難免會對自己身體造成影響。

但是像吸菸這種,明知道嚴重傷肺,還不是大把的有人在抽,為國家貢獻了超級多的GDP,何況這些步數都是基於運動的基礎。

當然,運動一方面是喜歡,另一方面是有趣,在朋友圈稱霸步數第一併不是目的,所以:不喜歡也沒有興趣就不要隨便為了朋友步數第一而使勁暴走,不健康不安全!


真叫靜靜


很高興回答您的提問,跑步10公里大約8000多步,達到65000步至少超過10次以上,連續性65000有3次左右。最多一天98800+(微信最高計數是98800),請看以下微信截圖,其中一個是筆者。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自律性運動,制定循序漸進的訓練計劃,達到65000步並非難事。

築夢派,夢想與你同行,喜歡戶外、旅行、跑步(馬拉松、越野跑)的老鐵歡迎關注,定期分享戶外美麗的風景與有趣的事。




築夢派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吳一波來回答您的問題。

簡單來說,對於不喜歡劇烈運動或者不適合劇烈運動的人來說,步行運動尤其是快走可以達到很好的鍛鍊效果,運動強度剛好可以微微出汗,體內的血管經過升溫和逐漸鎮靜的過程可以增加血管彈性,減少血管疾病的風險。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微信步數排行榜成為是否“肥宅”的標誌,人們為了問鼎微信運動排行也是全力運動,甚至有的公司為了鼓勵員工進行體育鍛煉根據步數進行獎勵,那麼真的像我們認為的那樣步數越多運動量越大嗎?

步行運動量要適當

並不是步數越多越好,步數太多會增加腿部負擔導致損傷。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報告顯示,一個人一天的步數應該保持在6000左右,可以根據年齡和減肥的需要適當增減,增減的程度以自己感覺舒適為準,如果出現腿疼等症狀就要及時減少運動量或進行休息了。我們在走路時相當於只有一隻腳在支撐身體,運動量過大對於腿和腳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的負擔。走路時骨關節之間的軟骨處於摩擦擠壓的狀態,長時間的運動就會導致關節腔出現積液,造成滑膜炎或者關節炎。運動量太小除了導致脂肪堆積意外,對於脊椎也有一定的傷害,因此在走路這件事上一定要量力而行,走出健康。

如果您喜歡的話,請點擊右上關注,更多健康知識和您分享!

步行還需要注意這些

此外還要控制好走路的姿勢,走路是我們不經意間進行次數最多的運動,保持一個正確的姿勢對於自己的體態和氣質來說度非常重要。快走是一種有氧運動,一定要掌握好適當的速度,每分鐘100步或每小時6公里左右,走路速度要配合呼吸的頻率,養成良好的走路習慣。感覺腿部不適時可以做適當拉伸增加肌肉的靈活性,減輕痠痛。有些人小腿會出現肌肉塊都是運動後沒有及時拉伸造成的,肌肉彈性下降形成塊狀。在走路的時候不要分心,尤其不要看手機戴耳機,這樣會使我們的大腦對於外界環境的安全性失去判斷力,在路上是非常危險的。

步行雖然有一定的健身效果,但是一定要適度運動,就算步行不是劇烈運動也不宜步行過多,而且平時的步行也不是快走,運動量有限,因此僅僅根據步行步數來判斷運動量是不嚴謹的,如果受到損傷就得不償失了。有數據表明10000-15000步的運動量相當於半個小時的慢跑,無論工作有多忙,半個小時的運動時間還是能抽出來的,最重要的是不會有受到損傷的風險。看完這篇文章的你不要再盲目追求步數了,放下手裡的工作全身心的投入一段體育運動比不必要的步數來的更實際。

吳一波:北京大學藥學院藥事管理與臨床藥學系碩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醫學科普創作專委會青年學組組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達醫曉護”醫學傳播智庫學術部副主任,新華網/人民網/科普中國等十餘家媒體科普簽約作者/專欄主編,2018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8ZDA088)子課題執行負責人




問題回答 哈爾濱醫科大學 高瑞 審核 吳一波


吳一波


謝謝作者出題。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注意身體健康的意識也越來越強烈了,有去健身房鍛鍊的,也有去公園鍛鍊的。全民健身拉開了序幕。

很多計步軟件也應運而生,一般用悅動圈計步的人很多,手機的好壞,也會讓計步多少不一樣,因為裡面的傳感器不一樣,一公里按正常計步一千四到一千五百步,一般走五公里基本上算一萬步左右,大概也沒統計過,我們跑團最厲害的隊員出去登山也就三萬多步。

按照出題作者說的,六萬步,估計跑馬拉松了吧,全馬,呵呵,要不然就是作弊了,開車的時候計步軟件開著沒關。

這是我好友今天的計步成績。我見過最高的三萬五左右。


光頭驕哥


6萬步大概從早六到玩六完成時是沒問題的!我的記錄是7.7萬步!



川燕5423


我最高7萬步,17年上馬當天創造的,早上乘地鐵去外灘,南京東路下地鐵找存衣車然後錄檢進入起點熱身,起跑前已經3000步了,比賽衝線後是52000多步,領好獎牌完賽包,再拉伸一會,周圍轉轉排隊薅點羊毛,再上地鐵時候已經58000步了,回家洗澡休息睡覺,等吃好晚飯帶孫女去楊浦濱江又兜了一圈,回到家已經68000步了,最後我又在小區周邊散個煙,湊滿7萬步回家[大笑]


老噴槍


話不多說,有圖為證,這個是我參加敦煌重走玄奘之路走的步數,徒步三天兩夜大概120公里的樣子。從這個能看出來,在不作弊的情況下走6萬多步,真不容易,而且是在戈壁和沙漠裡,需要超常的意志力才能堅持下來!






尾隨I彩虹的美


昨天計數器上走了40301步,超過20公里了,顯示消耗2000多點大卡。一般一天都在2萬多步,不經意間2萬步還是很容易達到的。以前不常運動,第一次走3萬步時腳感覺多少有點反應,走習慣也就好了,第二天以沒有不適反應為準。至於說走六萬,一般人沒刻意去走估計走不到,更別說天天走六萬步,哪有那麼多時間,腳也不一定受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