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為何廢棄本國直升機,反而去進囗天價阿帕奇直升機呢?

鐵男春秋


烏克蘭是想要“白嫖”,其自身已經沒有直升機工業,無法制造和修復直升機

首先烏克蘭自身沒有生產和大修直升機的企業,雖然烏克蘭的哈爾科夫到俄羅斯的伏爾加格勒(斯大林格勒)是前蘇聯時期第二大工業帶,但是這片工業帶是屬於俄烏共有,撕裂後雙方各持一半。而在這片工業帶中直升機生產企業是位於俄羅斯一側的頓河畔羅斯托夫,該地也是著名的米-24“雌鹿”武裝直升機的生產基地。

儘管烏克蘭境內有不少直升機關聯企業,例如生產發動機的馬達西奇公司,但是並沒有直升機的生產企業,解體後的烏克蘭一年不如一年,也沒有建立屬於自己的直升機工業。相反俄羅斯恢復點實力後,自己重新組建產業鏈,將烏克蘭的直升機相關企業排除在自己供應鏈外,烏克蘭少數直升機相關企業也都紛紛破產倒閉。

所以儘管烏克蘭直升機數量是不少,在2014年烏克蘭危機爆發的時候,烏軍裝備庫裡面還有133架米-24武裝直升機,但是卻只有15架還能飛,在隨後戰事中6架被摧毀,還有一架因技術故障摔毀,烏克蘭政府軍手中最多還有8架米-24直升機還能飛,其他都是擺設,最多作為零部件提供者。

因而烏克蘭政府將武裝直升機列為引進的重點,今年12月20日提出國防重點是引進AH-64阿帕奇,F-16戰隼,以及標槍反坦克導彈等。但是以烏克蘭目前經濟和財政力量是想要通過正規渠道購買全新裝備是不可能的,烏克蘭2019年國防預算總共也就只有40億美元,要養30多萬部隊,政府財政事實上已經破產,現在是靠世界銀行和歐盟的貸款以及變賣國有資產維持運營。美國飛機墳場裡的F-16,烏克蘭真正指望是“白嫖”在這裡的東西

烏克蘭政府真正的指望是白嫖,依靠美國的《國防剩餘物資援助計劃》,免費獲得美軍退役的二手等發黴的舊裝備,至於能不能嫖的到則要看美國肯不肯施捨。比如特朗普前段時間簽訂的《2020年國防授權法》,就是按照《國防剩餘物資援助計劃》向烏克蘭提供了價值2.5億美元的軍事援助,但其中裝備就兩三百枚標槍反坦克導彈,以及幾套魚叉反艦導彈。烏克蘭念念不忘的AH-64和F-16還是沒有影子。


五嶽掩赤城




記得上中學講到世界地理時,老師就羨慕地說,烏克蘭是世界級大糧倉,棉花也產量第一。但剛剛得到的消息,烏克蘭已經開始從非洲進口土豆了。

所以,原本在前蘇聯內部穩坐第二把金交椅的烏克蘭,各方面開始走向沒落已不再是新聞,只是換來更多嘆息。



我們從不認為烏克蘭棄核是個錯誤,因為如果烏克蘭保留了核武器,並且還敢對俄羅斯耀武揚威,那麼烏克蘭領土將失去的更多,直到沒有一絲核的殘留痕跡。而自毀武器工業,完全是咎由自取,原本與俄羅斯聯手,還可以在世界武器佔有一席之地,卻因為受美國及西方蠱惑,禍起蕭牆處處與自己的兄弟俄羅斯為敵,自行拆散軍工聯合體,拒絕延續軍事合作,貪腐自毀長城,讓國寶級軍工專家受辱,喪失民族鬥志,玷汙歷史偉績。



最終,因為沒有適合配套企業,沒有合格配件產品,沒有嚴謹的裝配工藝,沒有購買的預算經費,最終導致自己研製的直升飛機,自己買不起用不起。


至於進口的阿帕奇直升飛機即使再貴,也是美國直接援助的,或是指定用美國政府援助款購買的,烏克蘭佔不到便宜,美國人也不吃虧。但其影響卻很深遠,也是多方面的:既離間俄羅斯與烏克蘭信任關係,繼續加深裂痕;又逼迫烏克蘭加緊淘汰俄式裝備,培育美式武器未來新市場。

更惡毒的是繼續破壞烏克蘭殘存的武器研發能力和生產製造能力,讓烏克蘭徹底失去自我保護能力,只能依附美國或北約苟延殘喘,只得聽從西方的指揮,成為西方不斷向俄羅斯挑逗的犧牲品。

我們擔心,如果烏克蘭不立刻警醒,那麼未來連水和空氣都有可能需要從西方進口了。


新文化街男孩


這個問題既有烏克蘭國內軍事工業客觀性因素,也包含著烏克蘭政府的外交政策性因素。老鷹航空從下面三個方面來回答:

1、烏克蘭國內軍事工業現狀一落千丈;

1991年之前的蘇聯時代,卡莫夫設計局和米里設計局兩大核心直升機研製單位完全撐得起烏克蘭的天空。不過在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米里設計局和卡莫夫設計局都劃入到俄羅斯境內,烏克蘭國內繼承的蘇聯航空工業資源主要集中在安東諾夫設計局、馬達西奇公司、哈爾科夫莫洛佐夫機械設計局等三家單位,其中安東諾夫設計局專攻固定翼運輸機,哈爾科夫莫洛佐夫機械設計局專攻地面裝甲車輛研製,馬達西奇是唯一和直升機搭上關係的單位,原本就是為卡莫夫設計局和米里設計局配套的渦軸發動機研製單位,不過如今馬達西奇公司已經被一家中國公司收購了。

因此,從國內軍工系統的實力水平來看,烏克蘭如今沒有自己研發軍用直升機的能力了,更別提生產和裝備。

2、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的確是當前烏克蘭陸軍部隊急需的裝備;

2014年烏克蘭爆發內戰以來,烏克蘭主要面臨來自俄羅斯方面的地面武裝部隊以及國內東部親俄武裝的軍事壓力,具體兵種方面還是集中在陸軍方面,尤其是裝甲部隊。因此烏克蘭方面急需武裝直升機的配置,而放眼國際軍火市場,在少數能夠不考慮政治影響為烏克蘭提供軍火產品的國家中,也只有美國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最為合適了,只不過稍微貴一點。

3、軍購有利於加強烏克蘭和美國的關係;

國際社會上的軍購其實並不是單純意義上的商品進口,背後往往牽扯到政治和外交層面上的考慮。通俗的說法,購買外國軍火,尤其是大國的軍火裝備,某種程度上有點“交保護費”的意義。2014年以來的烏克蘭成為西方世界牽制俄羅斯的最前線,烏克蘭政府面對俄羅斯這樣的強大鄰居,當然需要尋找到一個更強大的靠山,這就是美國。

所以,對於烏克蘭政府而言,購買阿帕奇是唯一選項了。


——問題就回答到這裡了——

對航空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來關注“老鷹航空”吧。

(圖片來自互聯網公開圖片,如侵則刪。)


老鷹航空


國命不濟,敗落速度之快,尤見烏克蘭之購買美國“阿帕奇”。放著那麼好的米-24不要,現在卻將自己的直升機裝備委身他人,有頭腦的觀者無不為之唏噓嘆息。怎麼可以這樣!

有跺腳說敗家的,有深為之惋惜的,當然也有大惑不解的,不是要與法國ATE公司合作打造米-24PU2嗎?原型機已與2013年放飛。2010年藉著與阿塞拜疆空軍升級米-24的機會,看到了被人貶損為老舊的米-24,在不少國家還大有市場,甚至以色列,藉著給印度米-24升級的機會,也想深度玩一把,做下一個大大的米-24蛋糕。

既然米-24的國際市場這麼大,米-24PU2還愁找不到吃的嗎?今年採購“阿帕奇”,即意味著烏克蘭米-24PU2已餓死,話說這是為什麼。原因無它,虛弱的烏克蘭國防工業已變得更加虛弱,再無力支撐起任何一個像樣的軍工項目。與法國ATE合作,無利可圖,有一點新鮮的技術,也是人家ATE的,而烏克蘭並沒有得到什麼,有的也只是蠅頭小利,不說賠本賺麼喝,也差不多。如果自主性技術多一點,還能找到市場,比如堅持了多年的T-84“堡壘”坦克,不能不說是成功的,為此烏克蘭為之努力多年。

米-24不然,底子本來就薄,Aviakon不過一個航修廠,所謂與人合作不過為人做嫁衣裳,更何況在強勢ATE公司面前,烏克蘭討不到什麼便宜。不得已忍痛做罷,暗自灰心,只得偃旗息鼓。


魂舞大漠


很簡單,烏克蘭自己沒有能力研製新型武裝直升機,而繼承自蘇聯的百來架“米-24”又老邁不堪,能動的都沒幾架;如果選擇給米-24武裝直升機延壽、改裝、升級,烏克蘭自己又玩不轉,要麼需要仰賴歐美,要麼需要依靠俄羅斯,以目前的俄烏關係,俄羅斯肯定是指望不上,如果轉向歐美去做,一來價值不菲,二來歐美企業對蘇系戰機可進行升級的部分也大多集中在航電系統,效果有限,烏克蘭自己除了發動機也沒什麼可提供的了。所以在資金充裕或者美國能夠提供援助的情況下,選擇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對現在的烏克蘭來說,是無奈也是最好的選擇。

▲烏克蘭裝備的米-24D武裝直升機

另外,烏克蘭的米-24直升機除了保養、維護不善,缺乏備件以外,其技術也已經相當過時,這種研製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直升機,現代化升級潛力也已經聊勝於無。烏克蘭曾經於2009年提出過米-24的現代化改造,唯一亮點也不過是用馬達西奇公司的TVZ-117VMA-SBM1V型發動機替換原來的TVZ-117基本型,航電系統的升級還需要仰賴法國公司進行。

▲烏克蘭TVZ-117發動機系列

對於直升機工業來說,俄羅斯離開烏克蘭只不過是小陣痛而已,而烏克蘭離開俄羅斯則基本上是崩盤。就拿比較關鍵的發動機來說,烏克蘭研製的TVZ-117系列適配蘇聯多種型號直升機,但是烏克蘭向俄羅斯斷供以後,很快俄羅斯就用自己研製的發動機進行了替代,比如之前也裝備TVZ-117的米-28直升機,在烏克蘭斷貨之後,俄羅斯就用克里莫夫研製的VK-200進行了替代。

▲俄羅斯“進口替代計劃”框架內,使用國產發動機的米-28機隊

因此,在談及烏克蘭軍工的時候,沒必要有那麼多疑惑和大驚小怪,雖然其繼承的蘇聯老本比較雄厚,但是也大多殘缺不全,經過這麼多年的浪費和止步不前之後,買買他國產品很正常。尤其是直升機工業來說,蘇聯的重心一直都在俄羅斯,俄烏克蘭也就僅有那麼一兩家拿得出手的配套廠而已,從來都沒有自己研製全套武裝直升機的能力。

蘇聯遺留的直升機工業

想必各位對於蘇聯直升機工業有比較多的瞭解,我們常見的蘇系直升機巨頭“米里和卡莫夫”都在俄羅斯,其中米里莫斯科直升機公司以單旋翼直升機研製為主,而卡莫夫直升機公司則主攻共軸雙旋翼直升機,兩家的代表作品分別有米-17、米-24、米-28和卡-27、卡-31、卡-52等。除了這兩家研製企業以外,喀山直升機製造廠、烏蘭烏德製造廠、阿爾謝尼耶夫製造廠、羅斯托夫直升機製造廠等幾乎全部的蘇聯直升機批生產廠也都位於俄羅斯。


▲俄羅斯卡莫夫研製的卡-52武裝直升機

另外,有關飛機的空氣動力學、材料、強度等技術研究的大牛“中央空氣流體動力研究院”也位於俄羅斯的茹科夫斯基市,該研究院是一個集各研究分部、設計開發、試驗、生產試飛為一體的綜合研究基地,不僅試驗設備齊全,還有各種不同類型和尺寸的風洞,其中尺寸為14×24米的T-101風洞可以進行直升機風洞試驗,而且蘇聯時代研製的各種直升機基本都在這裡進行風洞試驗。

▲中央空氣流體動力研究院在進行直升機的風洞試驗

烏克蘭自己保有的那部分米-24直升機,當年也是在位於俄羅斯的羅斯托夫和阿爾謝尼耶夫兩家直升機製造廠生產的。因此,曾經都不曾有過健全直升機能力的烏克蘭,到今天如果要進行直升機更新換代,除了買還能怎麼辦呢?


裝備空間


答案:也許只是烏克蘭方面的單相思,有關烏克蘭引進阿帕奇之聲的消息,在2019年12月份傳開了,其實呢,這個消息在幾年以前就有了,烏克蘭方面一直想引進西方的武器裝備,其中之一:阿帕奇,還想引進美製的f16等,但是有關引進這些裝備的情況,一直是烏克蘭方面單方面提出,美國方面表示了相當大的興趣,但是一直沒有落實到行動當中,主要原因就在於烏克蘭問題相當複雜,美國希望用它來牽制於俄羅斯,但是不想借此來激怒俄羅斯,引發一場戰爭。

現在的情況之下,烏克蘭引進這款先進型號武裝攻擊直升機幾乎是不存在的,不僅僅在於它的價格是非常昂貴,正在與美國不可能賣給它。西方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方面還是相當小心的,不是想要什麼給什麼,要多少給多少,有許多的限制與控制措施,現在只是烏克蘭方面單方面的在考慮想引進什麼,美國方面會不會批准,何時給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麥田軍事觀察



薺菜糰子


烏克蘭放棄國內諸多俄式軍事裝備不用,反而花天價去購買美式裝備,這有著烏克蘭自身的無奈,這也揭露出了美國一直以來不太被人關注的一條生財之道。


烏克蘭和俄羅斯,圍繞著克里米亞半島問題和烏東部頓巴斯地區問題徹底決裂,烏克蘭為自身經濟和安全困境開出的藥方就是加入歐盟和加入北約。

前者需要烏克蘭在經濟體系和模式上對標歐盟,後者則需要烏克蘭放棄蘇式武器裝備,全部採購北約體系裝備,以和北約其他國家軍事裝備、軍事防務體系對標。


烏克蘭本身是蘇式軍工科技的集大成者,有很多軍工科技積累,然而為了加入北約,採用美式和歐式裝備系統,需要全部放棄和進行大換血。

  • 這也就是為何這幾年烏克蘭老牌的軍工廠開始舉步維艱的重要原因,因為已經缺少烏克蘭軍方的訂單,而烏克蘭的防務軍費都被規劃到採購美式或是歐式裝備去了,一切只為加入北約。

包括烏克蘭在內,美國這些年在北約東擴過程中可謂賺得盆滿缽滿。

一方面,原東歐國家為了加入北約,開始採購能夠和北約體系軍事系統相互嵌入的美式裝備系統,如波蘭,立陶宛等國,美國為此在軍售市場賺得盆滿缽滿。


另一方面,這些原東歐體系的國家採購美式裝備,淘汰下來的俄式裝備都進入了庫房,沒有了用武之地,美國則會廉價購買這些東歐國家的蘇式裝備,援助到中東的美國代理人武裝手中,為美國在中東的利益攻城略地,四處點起硝煙。

  • 這就是為何在中東地區,每一個戰場中存在的就是俄式武器裝備的原因,在敘利亞戰場,基本上俄羅斯對抗的反對派武裝或極端武裝都配備的全是俄式裝備,俄羅斯士兵就是倒在自家的武裝裝備手中。

美國就是這樣,兩頭賺錢。

至於烏克蘭,無論外人如何感知,對烏克蘭人來說,無論當前多糟糕,只要經濟類型和模式,軍工體系和模式都和歐盟、北約對齊了,那麼烏克蘭就能挺過當前的經濟和安全困境了,這種思維,如死循環般更加加速了烏克蘭瘋狂的向北約和歐盟靠攏,不惜一切的。


中評中語


烏克蘭的情況複雜,很多問題都不能簡單的看。

首先,在前蘇聯解體後,烏克蘭作為前蘇聯工業核心之一,擁有航空、航天工業體系,以及重要的發動機核心技術,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烏克蘭擁有獨立完成一種特定裝備製造的能力,畢竟烏克蘭並不是全工業體系。比如,潛艇製造工業就不可能在烏克蘭完成。

另外一個問題是烏克蘭的現狀。政府高層腐敗,國內工業陷入困境。現在的情況是即便擁有設計直升機技術,現實的工業生產卻沒有資本來確保生產進行,當然也說不上大規模生產了。高層在採購阿帕奇的過程中還能夠得到相當的好處,對於所謂西方式選舉所出現的功利主義做法沒有什麼不可理解的。所以,烏克蘭實際上就是美國對前蘇聯解體戰略對俄羅斯延續的犧牲品,烏克蘭人也是自己找死,回頭民不聊生的時候,看看烏克蘭人如何自救。


長空雄鷹46


表明一種政治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