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王查吉爾打得過河馬嗎?

東已成神


在合適的時機合適的環境裡,查吉爾殺死河馬並不難。

稱查吉爾為虎王倒是實至名歸,查吉爾統治班達迦公園長達十年,更是改變孟加拉虎命運的英雄,死後人們為其豎立紀念牌,它的粉絲包括當地公園管理局的局長和印度的一位國會議員。查吉爾全長3.13米,體重不詳,各種書上的範圍是220-260公斤,一般取中間值240公斤。

河馬有兩種,一種是不到300公斤的侏儒河馬,數量極少。另一種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河馬,體型巨大,數量多達15萬頭


河馬成年雄性平均1.5噸,漸進體重接近2噸,成年雌性平均體重1.3噸,漸進體重1.7噸。成年是指性成熟,漸進體重是指體成熟,動物性成熟之後還會生長一段時間,生長完成時就是體成熟。野生河馬最大科考紀錄是2.66噸,動物園裡的河馬可以長到3噸以上,不過非常肥胖,走路都費勁。
▲河馬生長曲線,藍雄紅雌

在確切記錄中,鱷魚和斑鬣狗捕殺過河馬幼崽,獅子捕殺過成年河馬。在馬賽馬拉、奧卡萬戈、克魯格、卡富埃、艾伯特、內羅畢等地都發現過獅子捕殺成年河馬,基本兩者共存的區域裡都有獅子捕殺河馬的現象。

可能有人會說:獅子不可能殺得了河馬,河馬那麼大,又泡在水裡,獅子怎麼可能殺得了它!

▲河馬與獅子平均體型對比

在深水裡,獅子確實奈何不了河馬,但非洲熱帶草原的氣候和河馬的身體劣勢為獅子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內羅畢兩頭亞成年雄獅殺死河馬

熱帶草原分為乾溼兩季,旱季氣溫高,降水少,河流水位線下降,河馬必須尋找大面積的水塘,否則會被困在淤泥裡。所以在旱季河馬有時會跋涉幾公里去尋找水塘。河馬在水裡可以依靠浮力支撐,到了陸地上行動很遲緩,加之河馬沒有真正的汗腺,在陸地上經過烈日暴曬,體溫會迅速升高,面臨脫水的危險。
▲查拉拉獅群殺死河馬

河馬通常會選擇夜晚上岸,但如果等不及了,就只好白天頂著烈日趕路,這時如果遇到獅子,河馬幾乎沒有反抗能力,連逃跑的能力都沒有,這能坐在地上,任憑獅子擺弄,動物圈裡將河馬戲稱為“挨啃小天使”。
有經驗的獅子懂得利用最輕鬆的方式殺死河馬,它們要麼纏住河馬,讓它在太陽下暴曬脫水。要麼驅趕河馬,讓它跑起來,使體溫升高,不一會就會癱軟在地。河馬的皮很厚,咬開很費勁,但先讓河馬喪失行動能力,再慢慢撕咬讓其逐漸失血和脫水就行了。

所以獅子殺河馬要佔盡天時(旱季、烈日)、地利(陸地上)、人和(河馬脫水,獅子身體健康、經驗豐富)。這三個條件滿足,河馬在獅子面前也只是待宰的羔羊。著名的諾遲聯盟就是大名鼎鼎的河馬殺手。
▲肯尼亞雄獅單殺河馬

雄獅單殺河馬的案例有也幾起,既然雄獅可以做到,那查吉爾肯定也沒問題。

設想一下:旱季時,查吉爾在陸地上遇到一頭著急趕路的成年河馬。查吉爾撲上去掛在河馬身上,河馬揹著查吉爾奔跑,跑不了多遠就會精疲力竭,體溫升高,面臨脫水,逐漸失去行動能力,查吉爾再攻擊河馬的薄弱部位,將其慢慢殺死。


▲河馬無力的反擊

有人會說:這不公平,為什麼不讓查吉爾下水跟河馬打。

這不開玩笑嗎,趨利避害是動物及人類的生存之道,佔據有利因素,避開不利因素方能勝券在握。問題問的是查吉爾打得過河馬嗎?我當然得列出可能的條件,況且這是客觀事實,又不是胡編亂造的。

非洲象、犀牛、河馬、長頸鹿都有被獅子捕殺的記錄,就連老弱病殘的藍鯨也會遭到虎鯨和鯊魚的威脅。不管多大的動物,都逃不出食物鏈。


百科千尋君


無論那個品種的老虎都是以野豬鹿為食,偶兒捕捉到散養的未成年的小家牛,森林山丘不適合大型食草動物生存,老虎是沒有能力捕食大型食草動物,就是人工養殖的白肢牛它都沒有經驗去捕食,我們看到老虎捕食的動物的視頻都是體形比它小的動物,捕食技巧連花豹都不如。智障的虎吹,看看你壯年東北虎虎爹被母獅秒殺,智障的虎吹肯定豬生的,只有豬生的才有這智商[捂臉]











虎吹他爹是獒吹


打不過,咬不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