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在哪裡,我就保障到哪裡——記廣元市婦幼保健院總務科科長袁楊

“不要報道我,一線的同志們更辛苦”,袁楊一再推辭,“我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讓他們不挨凍受餓,我就安心了”。

如果說,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場戰爭,那麼袁楊就是廣元市婦幼保健院的“軍需處長”。疫情就是命令。1月24日,大年三十晚上7點30分,廣元市指揮部緊急通知,四川省啟動重大突出公共衛生事件I級響應,要求市婦幼保健院負責廣元高速龍潭出口所有司乘人員的體溫監測工作,必須在當天晚上9點入駐到位!

接到命令,袁楊立即為上一線的醫務人員準備了軍大衣、手電筒、方便食品等應急物資送到值守點。目送同事們向高速路口進發時,袁楊一陣陣酸楚:“這本來是萬家團圓,吃餃子、看春晚的時候,同事們卻要忍受飢餓和寒冷,還要面臨被感染的巨大風險衝向戰場。” 因為時間緊迫,當天晚上還來不及搭上帳篷、接通電源,同事們渴了就喝一口礦泉水、餓了就啃一個乾麵包,袁楊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她趕緊向領導彙報,積極跟高速路口收費站、交通運輸局等相關部門協調,接通電源,搭上帳篷。

疫情在哪裡,我就保障到哪裡——記廣元市婦幼保健院總務科科長袁楊

大年初一一大早,袁楊帶領科室的同志一大早趕到現場查看設施設備和同志們的生活狀況,為大家並送上熱氣騰騰的包子、雞蛋、牛奶。考慮到山上生活不便、老是吃方便麵,既沒營養、又口味單調,她又挨家挨戶地跑超市,買了魚香肉絲、梅花扣肉、宮煲雞丁等口味的速食米飯和水果送到醫護人員手中。看著她們熬紅的雙眼,袁楊潸然淚下。她暗下決心,一定做好後勤保障,以保證一線人員守好廣元的南大門!接下來的日日夜夜裡,袁楊每天“三進三出”,不停的緊急採購和運輸各種物資,缺啥補啥。

正月初三凌晨2點,一陣急促的手機鈴聲驚醒傳來,“袁老師,帳篷漏雨了……”院內設置的兩個預檢分診點值班護士打來電話。袁楊一邊急忙往醫院趕,一邊召集相關工作人員儘快到達現場緊急處理,經過搶修,漏雨是止住了。但由於處在春節期間,加之疫情原因,許多商店停止營業,看著雨中值守的姐妹,袁楊到處打電話求助,幾經奔波,終有一家商家願意提供落地傘和一次性雨衣,解決了燃眉之急。看著院內兩處預檢分診點的簡易帳篷在風雨中飄搖,袁楊立即向市指揮部應急保障組請示,申請了兩頂厚實的棉帳篷。看著預檢分診點的姐妹們搬進棉帳篷裡,袁楊笑了。

為了更好地防控疫情、減少集體聚餐造成交叉感染,袁楊牽頭制定了分餐制方案,組建了“愛心送餐志願服務隊”,每天定時分段把熱騰騰的飯菜送到各病區、科室醫護人員和住院患者手中。

看到患者排隊購買雙黃蓮等預防藥物,袁楊又聯繫了中醫科的老師,根據國家、省中醫藥管理局發佈的預防新冠肺炎中藥處方熬製中藥湯劑,向來院就診的患者、家屬和值守點過往的司乘人員免費供應。“今天這是第六桶了,還不夠喝。”袁楊開心得像個孩子。

“袁玥鯤媽媽,請儘快告訴我你女兒的體溫和居家隔離情況,全班就她沒有報了”,當袁楊從包裡掏出手機,40多個學校、女兒、丈夫的未接來電和女兒班主任老師發來的10多條信息,才發現一上午忙著到處尋找裝大鍋藥的保溫桶,沒有顧得上看一眼手機。袁楊鼻子一酸,覺得愧對自己的女兒。女兒馬上就要高三了,在家自己複習功課、自己煮飯,她和丈夫都在醫院工作,別說照顧女兒的生活和學習,就連學校要女兒的一個基本情況,自己都沒有做到。反倒是女兒在安慰她:“媽媽,您放心上班吧,我都這麼大了,我會照顧好自己的。”

袁楊說,“其實我也想到疫情防控一線去,但是我服從組織安排,堅決做好後勤保障!”(廣元市婦幼保健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