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感、普通感冒,三者區別在哪裡?

冬春季節是感冒的高發季節,而流感又是每年春季的高發病,時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期間,四處都在檢查體溫和咳嗽症狀,很多人都精神緊張,生怕自己體溫升高。但也有很多人是因為冬季普通感冒,和流感、新型病毒肺炎完全不是一回事,所以就要區別這三者有什麼不同,以免造成心理壓力。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感、普通感冒,三者區別在哪裡?


這三種病症的相同點是,早期都會發生頭痛、鼻塞、打噴嚏、咳嗽,表現很相似。但在兩三天之後,就會有所變化。

感冒在1-3天內會自愈;

流感會持續高熱乏力,一週左右則會減輕;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3-5天后開始轉為渾身發熱、四肢乏力痠痛,乾咳為主,尤其是會才出現胸悶、呼吸困難,可能有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有很多人會因為呼吸衰竭而痛苦不已。但鼻塞和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狀則較為少見,部分患者可能無發熱,病症較輕。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感、普通感冒,三者區別在哪裡?


從這裡可以看出,發熱持續的時間和呼吸是否困難,是三者之間最為突出的區別。因此,發現自己發熱的人,需要通過14舔的觀察,才能夠知道自己患的是什麼病。

另外,三者的嚴重程度和易感人群不一樣。感冒全年齡段的人群都易感,因為沒有併發症,所以嚴重程度也非常低,很少見到嚴重的併發症,幾乎沒有什麼致死病例。對於流感來說,雖然是全人群易感,但是有一些危重症流感是有高危人群的,比如小於5歲的兒童,尤其是小於2歲的兒童,大於等於65歲,超過65歲的老年人,肥胖的人,孕婦,有免疫抑制的病人,還有一些有慢性基礎病的病人,這些都是屬於流感的高危人群,而且流感可以引起全身各個系統的併發症,而且流感可以致死,致死的主要原因就是這些嚴重的併發症。至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也是人群普遍易感,目前看,嬰幼兒和兒童也是可以發病的,但是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礎病的病人更為嚴重,也可以致死。

當發覺自己在發燒、發熱時,首先,我們要做的,是測量體溫,在37.3以上,就要考慮下一個問題,是否有明顯的呼吸困難?綜合考慮體質問題,自己是否為高齡、幼兒、孕婦或者有慢性疾病?好好回憶看看,自己有沒有接觸來自疫區的相關人員,周圍是否有發病者,又或者,周圍是否有症狀相同的人?如果並沒有這些情況,那麼就不需要太過緊張,也不必冒險去醫院,因為去醫院的路上有可能接觸到其他患者。可以先自行居家觀察一下,幾天之後就可以判斷出,自己是否是新型病毒肺炎患者,一旦發現嚴重情況,要立即聯繫社區相關工作人員進行上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