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過後,選擇哪種出行方式更為靠譜?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過後,選擇哪種出行方式更為靠譜?

在公共交通越來越便利的時代,許多消費者在權衡了“買車、養車、用車成本”以後,對購買一臺私家車的慾望其實並不大。但是經過這場疫情之後,許多消費者的心理已經發生的改變。

的確,公共交通作為病毒傳播的主要場所之一,不少城市地鐵、火車、短途客運班次都已經停運,出租車、網約車已經被限流。為了防感染,很多人主觀上也盡力在避免乘坐公共交通,甚至網約車都是“能不坐就不坐”。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過後,選擇哪種出行方式更為靠譜?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私家車便利、安全衛生的優勢就被凸顯了出來,近段時間在網上,流傳著一個有趣的問題:“經過這場疫情以後,你學到的是什麼?” 有不少網友的回答就是,要有一臺自己的私家車。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過後,選擇哪種出行方式更為靠譜?

受到疫情的影響,很多剛性購車需求的提前釋放,那些年前原本搖擺於買一臺代步車或者每天擠地鐵的消費者,如今也更傾向於儘早擁有一輛私家車。並且根據調查,目前很多消費者的購車心理和節前發生了反轉,不計較優惠幅度而急於提現車的情況非常普遍。

與此同時,我們還可以從歷史中找到答案。2003年,中國汽車市場正保持繁榮,非典的到來,對當時的汽車產業也造成了衝擊。據統計,2003年4月份我國汽車銷量38.2萬,比3月下降2%,輕型載貨汽車比3月下降近10%,但是,乘用車特別是轎車的銷售卻出乎意料地增加了近13%,出現“非典型”的局面。


因此,我們可以預估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乘用車將成為國內契合市場的一個重要增長點。但是與17年前的“非典型”市場表現不同的是,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之後,中國車市整體可能加速滑入低谷,並不會出現明顯反彈。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過後,選擇哪種出行方式更為靠譜?


除了私家車這類能夠解決日常代步以及近郊的個人出行之外,面對里程特別遠的城市、國家間的出行來說,公共交通是不可避免的選擇,其中最主要的是飛機和火車(動車)這兩類交通工具。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過後,選擇哪種出行方式更為靠譜?

經過了這次疫情後,人們在出遠門的時候,會更加偏向於坐飛機出行。事實上,飛機在設計時,已經考慮了已經提前考慮到了傳染性疾病的擴散問題,飛機上採用的“垂直通風系統”使空氣上下流通,這種循環方式可以降低病毒在飛機上擴散的可能性。

在空氣過濾上,飛機也採用了更加高效的HEPA濾芯系統,可以去除空氣中99.97%以上的直徑為0.003微米的微粒,換句話說,飛機上搭載的HEPA系統具備攔截新冠病毒的能力。與此同時,在通常情況下,飛機客艙空氣每2到3分鐘置換一次,每小時置換20到30次。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過後,選擇哪種出行方式更為靠譜?

相比之下,醫院手術室的空氣更換速率是12分鐘更換一次,普通建築的更換率則更低。因此,雖然飛機內是個密閉的環境,但是實際上機艙內空氣的潔淨度是很高的。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過後,選擇哪種出行方式更為靠譜?

實際上,在疫情發生的這段時間內,我們通過身邊朋友的選擇可以發現,一些平時喜歡選擇公共出行的朋友,已經開始在駕駛或者購買試駕車的路上;一些原本打算坐火車回家過年的朋友,最後也選擇雖然貴但是更加安全的飛機回家。雖然說我們堅信,未來公共交通將成為時代發展的方向,但是在疫情過後的短時間內,私家車出行將成為主流的出行方式。此外,還需要強調一點的是,在疫情防控的當下,不論是選擇私家車出行還是公共交通出行,戴好口罩都是必不可少的。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過後,選擇哪種出行方式更為靠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