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內,房價有沒有可能降到十年前的價格呢?

說出來的都不是秘密


你也真敢想。

房價如果真的降到十年前的價格,

只能說明這個社會,退步了。

五年內,房價保持不升的那麼快,就是降價了。

現在環保查的那麼嚴,

無論是水泥,還是沙子都在瘋狂的漲價,

再去看看工人工資,原先120一天,現在150一天,

工地搬磚的。


按這個算,你說房價會降到10年前嗎?

開發商是在做公益嗎?

別的地方我不知道,反正我們小縣城的房子,

原先的3000多一平 ,都是不錯的小區了,

現在已經漲到5000多一平。


如果房價降回十年前,國家拿什麼來發工資,幼稚的想法。

2008年之所以出現過短暫的房價下跌無非是因為當時全球經濟下滑的原因,

但幾個月後房價就又開始回升甚至飆升。

更何況現在的房子掛鉤了那麼多東西,

如果要腰斬再腰斬的後果是什麼不用想也知道。

所以根本不可能再回到10年的價格,頂多就是跌一點,

跌微不足道的一點點,或者價格就一直橫在哪裡,不漲不跌。


如果房子是剛需的花,就趕緊買吧,

實在是沒有等的必要,但如果是為了投資,

現在二手房的市場前景不是很好,

建議還是選別的靠譜的投資。


老徐說事999


五年不可能 20年可能 現在80後的剛需過去了 是90後剛需 在過20年 10後的剛需 基本都是獨生子女 爺爺奶奶 姥姥姥爺70多了點和子女一起住了 他們上年最少兩套房到給他們 雖然不一定住 到那時 市面上閒置的房子一定很多 價格會很低 就像現在的鶴崗


無欲則剛86014


首先讓我們回顧下,近十年房地產市場大事件:

1.2008年6月,深圳房價下跌引發房貸斷供潮,11月萬科杭州售樓處被砸;

2.2008年11月5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10條具體措施,“四萬億”政策出爐,12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關於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房地產市場起死回生;

3.2009年8月,在房價劇烈反彈後,六部委先後對房地產市場作出加強監管的信號,12月國務院提四措施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房地產市場調控再度開啟;

4.2010年4月,國務院常務會議發出《關於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即新“國十條”,史上最猛的調控到來;

5.2011年1月,國務院發佈房地產市場調控“新國八條”,限購令出爐;

6.2011年3月,國務院提出未來五年要建設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萬套;

7.2012年11月,溫州、鄂爾多斯房地產泡沫破裂;

8.2013年2月,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推出“新國五條”,釋放堅持調控政策不動搖、力度不放鬆的強烈信號;

9.2013年12月1日,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召開,要求以人為本,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

10.2014年2月,樓市庫存嚴重,房價逐步進入盤整期,全國近4成銀行上浮房貸利率,部分銀行停止二套房貸;

11.2015,“去庫存”政策出臺、信貸進入寬鬆軌道,央行降息5次、降準3次、營業稅5改2、二套房首付比例下調為4成;

12.2016年上半年持續降準、降息、降稅、降首付等多項舉措,樓市成交量新高;

13.2017年房地產市場到達歷史高點,隨著“房住不炒”定位決策出臺,調控政策全面升級;

13.2018、房住不炒,租售並舉,調控頻發,二次房改開始;

(以上1~9資料來源於艾經緯所著《房市大衰退:33年房市變遷大推演》,其餘來源“財經論”,並整理。)

從上面可以看出,近十年不管房地產市場過冷還是過熱,國家都及時出臺政策加以調控。房地產市場的穩定是國家的目的,更是我們希望看到的。

我們要相信國家,相信隨著政策的不斷完善全面推廣,房地產市場最終會向綠色健康的方向發展。

過熱過冷的房地產市場,近幾年將不再出現。這是我們願望,也是我們的希望。

以上信息僅供參考,關注“房志棟”每天新資訊。


房志棟


看到很多專業的回答列了很多數據來講道理,但是有些評論卻仍然在質疑。

我覺得這件事情可以換個角度,從咱們買房者自身的角度出發去考慮一下。

倘若你是一箇中老年人,生活追求平淡幸福,那說實話,如果你不嫌冷,鶴崗的房子800元一平,買一套,舒舒服服自由自在的養老真的很幸福。鶴崗的房子真正意義上做到了“房住不炒”。

而倘若你是年輕的朋友,那我問你一個問題,假設鶴崗的房子與上海徐家彙的房子一個價格,你會買哪套?鶴崗人口外流,但基礎配套還在,如果只是養老,買菜、商超、小區花園健身,打打牌打打麻將這都沒什麼毛病,但對於年輕群體而言呢?上海這座城市更多的就業機會,更高的工資收入,更多的創業機遇,更優質的教育資源,更完備的醫療配套,這些才是他們所需要的,很明顯,鶴崗在這些方面上,和北上廣深這些一線城市真的是差了太多太多。

沒錢的時候考慮的問題是怎麼賺錢,買東西的時候考慮買哪個性價比高。有了錢考慮的問題則變成了如何讓現有的錢生出更多的錢,買東西的時候不考慮價格只在意其優勢。毫無疑問,在房子上,一線城市就具備了這樣的優勢。這些優秀的資源正是大部分人相互爭搶的對象,供不應求,那價格就會往上漲,沒有毛病。

此外,部分評論裡認為未來房子比人多,應該是供大於求,這點我不否認。不過這裡的房子指的是全國所有地區的房子,你可以住鶴崗,也可以住哈爾濱,也可以住北京,也可以住上海,但選擇的條件還是錢和能力。在三四線以下的城市,房子真的很多,多到本地人手上擁有2-3套甚至於更多的房子,但為什麼那麼多年輕人放著如此舒適的大房子不住,要跑去北上廣深那幾平米甚至於是地下室的小房子裡去蝸居呢?不還是為了那些資源,為了將來孩子能夠得到好的教育,為了父母能夠有好的醫療保障,為了自己能夠享受現代化的生活方式。


好的東西就會受到爭搶,這是毫無疑問的。未來的房價,幾乎沒有可能跌,更不可能回到十年前的價格。如果非要說跌,那應該指的是沒有跑贏通脹,三四線城市裡的房子有可能發生,但一線城市的房子幾乎是保值的,保值這件事情你可以理解為,十年前你把房子賣了可以來一趟說走就走的環球旅行,抑或遇到經濟困難或者突發疾病這筆錢都能夠拿出來救急,十年後你把房子賣了仍然能做這些事情。

所以真的不要想房子會不會跌的事情了,現在的樓市確實是有很多氣泡,但即使把氣泡擠了,該買不起還是買不起。年輕一輩應該做的事情就是好好奮鬥,積攢財富,不要消極懈怠或者自暴自棄隨意揮霍落入貧窮陷阱之中。

鶴崗的房子和上海的房子都可以是一個溫馨舒適的家,唯一的區別就在於一個在上海,一個在鶴崗。


互拼房


現在的房價是十年前的兩倍三倍不止,更何況五年後呢?所以說,五年內降到十年前的水平,幾乎是不可能。具體分析原因如下:

原因之一,就拿地而言。十年前,拍一塊土地多少錢,而如今呢?房地產開發商拿地的成本是十年前數倍,國家賣地的價格也是在不斷的上漲。開發商如今想以十年前的水平買塊相同條件的土地,幾乎不可能。所以,拍賣土地的成本成為房價降不到十年前水平的重要因素。

原因之二,就貨幣通貨膨脹而言。十年前,一百塊錢可以買多少東西,如今呢?如今的一百塊錢價值充其量只能是十年的百分之四十。所以僅通貨膨脹這一因素,房價就不可能降至十年前水平。

原因之三,人工及材料的成本。十年間,人力成本在不斷的上升,材料也在水漲船高。想要以十年前的水平,僱傭現在的工人和買材料,幾乎也是不可能的。

原因之四,剛需問題。十年前,村裡青年結婚,村裡有房就可以了。如今呢?丈母孃要求不一樣了,城裡沒有房,想結婚,連丈母孃這一關都過不了。所以,即使房價不回到十年前水平,自然有許多剛需人買,剛需購房依然是主力軍,房地產商根本不愁沒人買。

總之,有許許多多的因素,限制著房價,如今或者五年內,房價回到十年前,是沒有可能的。房地產開發商即使破產,也不可能讓房價回到十年前。政府也是,不會讓回到十年前。如果真的讓房價回到十年前,那麼中國的GDP會降多少,稅收會降多少,相信不說,大家也知道。





心泉裡的盪漾


現在時期,給房價算命,預測,猜測,一點意義都沒有,都在未來的時間裡知曉。時間會揭露這些真相的,不要去猜,去測,就像十幾年前,誰也不知道房價有今天的高度一樣。

本人現在就對未來股票市場十分感興趣。

因為,未來十年,國內財富增值的市場唯有股票市場,沒有之二了!

多研究股票市場,未來會發生什麼。這些才是人生需要面對的事情!

房地產盛世已過,沒有什麼值得研究探討的價值和意義了!


寶媽摩羯座1


因為房價可以回落,但絕對不可以大幅回落,樓市涉及到的行業實在是太多了。如果房價回到十年前的價格,說明樓市一定出現了重大問題,說是崩盤也不為過。那麼最簡單的一個道理,現在有幾個人是全款買房呢?大多數人都是貸款買房,如果房價大幅下跌,個人財富大幅縮水,還有人會認真還房貸麼?斷供一旦蔓延開來,銀行還能扛得住麼?銀行如果出問題的話,經濟還能正常運轉麼?

十年前,也就是2008--2009年,那時候鄭州的房屋均價是6000元每平方,現在的均價是14000元每平方左右,相差八千元每平方,也就是腰斬後再砍兩千。原來140萬買的房子,現在只剩下60萬了。140萬首付三成是52萬,借銀行的貸款是88萬,就算已經還了20萬,把房子不要錢送給銀行,還要再找給銀行八萬元。這時候會出現什麼情況呢?房住付出了72萬,這還不包括損失的利息,變得一無所有;銀行虧了八萬本金,落了一套賣不出去的房子。房主無房可住流落街頭,銀行死帳爛帳經營困難。這種情況,不就是日本的大蕭條嗎?

而預測未來中國房價水平將回到原來價格的還有馬雲,他認為最便宜是的房子,房價如蔥。不過,我們認為,房價是否會回到原來的水平主要取決於二點:一個是,中國老百姓的收入水平已經與10年前不能相提並論了。10年前,上海房價1.5至2萬元,當時3000-4000元收入算是高工資,而現在,月入萬元以上的人,也有很多。這部分高收入群體會對房價形成一定的支撐。

人類歷史雖然不會簡單的重演,但往往會驚人的相似,好在有前面的例子可循,中國也不是日本,房價暴跌之後,日本的經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一度被稱為失去的十年。因此,關鍵還是在於國際環境會不會有很大的變化,國內的改革能否順利進行,畢竟已經進入深水區。

如果房子真的是房住不炒,那麼即使再跌也不怕,然而我們是全面炒房時代啊,風險控制不好,國民財富怕是要大縮水啊。

部分資源枯竭型城市和產業空心化人口空心化嚴重的城市。這部分城市不但可能會降到10年前,還可能更低。沒有工作,就沒有人,沒人就沒有價格。

綜上,大城市因抗壓能力強,你說的五年內不可能實現。20年後我賭小城市分地區分情況,崑山一個縣的gdp比大多數地級市都多。降不降關鍵看有沒有產業有沒有人。


伊田守護者


回到10年前肯定是不可能的事,別的不說,10年前的工資標準跟現在還是一樣的嗎?10年前很多城市地區(中小城市為主)甚至有1000多塊錢的月工資,而且很普遍。現在也不是沒有,但還能有多少?工資收入已經有了變化,房價也有浮動上調也是正常的。

至於高房價問題,這個得思考一下要從什麼方向來看,至少在大城市中,這種設想是不現實的,這種級別城市的房價想跌下來?想都不要想!

現在的趨勢就是,眾人都喜歡向大城市的方向去奔,發展好機會多待遇也有提升的空間,人流的不斷湧動自然也造成了房源的需求,有需求就有上漲,所以大城市的房價被炒成天價,這也成為了必然的結果。單靠所謂的調控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房子就那些,需求量還那麼大,難道非要賣成白菜價?

但大城市以下,尤其是二線城市以下,房價就沒這麼誇張了,很多城市不用調控,本來就是低房價。當然,這個“低房價”也是要加引號的。

簡單的來說,這些小城市中確實有很多價位一般的房源,但一般集中於老區,或者並非好學區以及非城市發展中心的區域,例如筆者所在的城市就是個三線城市,老區的房價,老小區普遍在4000多元左右,即便這些區域蓋了新小區,價位一般也不會超過6000。以目前百姓的收入水平來說,這些區域的房子購買,通常壓力不會太大。按100平米來算,老房子也就40萬新房子不到60萬,去掉貸款,用於支付的首付不會太高。對於百姓來說雖有壓力,但不至於承受不了。

但問題是,出於想選擇好地方和好學區的考慮,很多人沒有選擇這些區域,而選擇了大城市或小城市的中心地帶以及學區房,那壓力可就大了,例如還是我的家鄉,同樣在一個城市,老城區附近幾公里之外的中心地段或者學區房,7000以上平平常常,超過一萬的也不是沒有。買個房子加裝修直接幹掉100萬,至少對於一個小城市來說,多少百姓能承受?

總之個人覺得所謂的調控解決不了什麼,大城市的問題解決不了,市場需求就在那裡擺著,小城市其實不用調控,便宜的就在那裡,至少你自己不選。其實還是當前生活好了,物質追求多了,尤其在各種攀比之下,大家也越來越傾向於選擇不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選擇。


遼寧資深球迷


首先要有說明的是:五年內,房價有沒有可能降到十年前的價格不太可能!

其次,房價真的大幅下跌並不會有太大的危險。一是十年前的房產總量遠大於近十年的增量,房價有降到十年前的水平對十年前所購房產沒有影響;二是近十年房價上漲與成交也是階梯過程,少量全款購房者,加上首付20~50%,即便房價降到十年前,本期80%的購房者除名義資產減值外,實物資產並無變化。鑑於首付加已經還貸部分,降價了也得繼續還貸。三是肯定有最近兩三年內購房者或炒房人放棄還貸。預計只是極少數,所謂斷供潮只是媒介吸引眼球的概念而已。

第三,如果房價有降到十年前,那麼最近十年購房者心痛是肯定的!對所有有房者房產價值的減值是必然的,感受都不會太好,但對金融機構實際上並無太大影響。

第四,房產如果降到十年前,有利緩解區域發展不平衡而造成的社會心理失衡,有利於減少腐敗的社會心理基礎(比如:一個手握重權的三四線城市市長書記,因為其正常擁有的房產價值而不如一個一線城市的小市民的財產權利。情何以堪!)。

結論:房價降到十年前,從長期社會發展目標上看是非常必要的!


佛光流46416380


主要就是考慮供需關係的嘛,還要考慮房地產自帶的金融屬性的功能。首先供應是不是足夠,需求是不是強烈。那麼現在的情況是我們還在城市化的階段,農村和偏遠地區的人員還是會往大城市集中,大學生現在回到農村老家的也很少,未來的情況就是大城市的房價不會出現大跌,但是三四線的小城市會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跌。

大城市的房價現在考慮的更多的是供應問題,土地供給如何,新房建設如何,目前這兩點是主要考慮的供給問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現在那些人手裡的房子最多,原有的城市人口現在房子會比較多,奶奶輩有一套房子,父母輩有一套房子,結婚自己買一套,算下來,下一代要繼承5套房子,這才是未來的房子主要供應點,這點非常多,還有一點就是拆遷戶和以前的炒房團,手下有很多的房子,現在大部分用於出租,那麼以後房產稅推出呢?這也是房子供應的大頭。所以說未來的房子供應會出現,但是5年內應該還不會大規模出現。

那麼在說說房地產的屬性,目前政府非常的尷尬,現在經濟形勢不好,想要刺激經濟,於是就各種政策出臺,但是收效甚微,因為大部分的人已經被房子套住,所有的錢幾乎都用來還房貸,現在的我國的居民槓桿率非常的高,如此高的槓桿,那還能去消費呢?如果經濟形式一旦出現問題,是不是就會出現經濟危機啊?因為會出現很多的斷供潮,這是政府不願意看到的,目前為什麼要去穩房價,這一點必須要去考慮國家的意圖,房地產資產佔居家庭總資產的比例太高,而且目前在經濟市場上,除了房地產,其他的可投資資產比例也太少,為了防止以後出現危機,也會暫時的控制房產的劇烈波動,所以未來的情況房地產既有託底又有限制,最起碼是目前來看不會出現劇烈波動,未來經濟穩定後,可能才會放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