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投資者眼中的未來10大金股(7):騰訊控股

漫漫長假,正好用來系統性的梳理和總結。

考慮到去年許多白馬股被市場過度炒作,導致估值過高並透支了未來多年的收益空間,因此並不在本次推薦之列。

價值投資者眼中的未來10大金股(7):騰訊控股

此外,一般來說三年的時間太短,易受市場先生情緒影響無法充分體現價值,而10年又太長個人能力所限難以把握,因此之之覺得5年的觀察週期相對比較合理可控。

PS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騰訊控股[HK:00700]

企鵝帝國的版圖主要包括:社交網絡、遊戲、廣告、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這幾塊業務。社交網絡是騰訊的傳統業務,也是崛起的基石。

據公司2018年年報顯示,QQ和微信的月活躍賬戶數分別達到了7億和11億。

這是個很龐大的基數,要知道除了中印,人口排名第三的美國甚至還不到3.5億。

有人的地方就有商機,這麼大的基數必然帶來無限的商機。無論如何,騰訊的成功都離不開他龐大的社交網絡基礎。

微信擁有著極其寬廣、難以逾越的護城河——網絡效應+轉換成本。

除非能在硬件層面有ge命性的創新,否則想要顛覆騰訊的整個生態系統,絕不僅僅是砍掉一棵大樹那麼簡單,而是要換掉整片森林,還必須整片連根拔起,甚至得把土壤都換了。

取代茅臺和騰訊哪個容易?

我想區別就在於一個是主觀上的,一個是客觀上。

也許,企鵝帝國的建立只是歷史的偶然選擇,但這種護城河一旦建立起來便堅不可摧,競爭者只能望河興嘆。

在帝國時代,它就是最堅固的城堡,想要攻破它,除非等到能徹底顛覆互聯網生態系統的ge命出現,還要再祈禱騰訊能完美錯過這輪ge命才有可能。

這塊業務儘管穩定,但未來也難有驚喜。

社交網絡業務該挖潛力的地方几乎都已經挖盡了,除非出現新像虛擬現實這類新的社交場景,否則很難再玩出花樣了,未來需要跟蹤行業5G的規模應用和AI等的演進。

中國在全球遊戲營收中排名第一,而騰訊在全球所有公司中,遊戲營收排第一名,且滲透率也已較高,

遊戲這塊跟社交網絡一樣,現在也可以看成傳統業務,基本已觸及天花板。

連遊戲賽道的老二網易今年都爆出裁員風波,老三往後的遊戲公司就更慘了。

但騰訊遊戲的自研+運營都很強,遊戲業務的確定性較強,這塊也一直都是公司的現金奶牛。

同時,我們也不能忽略由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和市場融合帶來的行業性增量。

在中國,遊戲行業是整個文化娛樂行業的創新標杆,主導著對影視、動漫、文學等其他內容產品的改造和融合,並且率先擁抱VR/AR、雲計算等新技術,騰訊在遊戲行業的大部分創新方向上均已做足了準備。

再看廣告業務。

騰訊廣告收入主要受幾方面影響:用戶花費時長或流量、經濟週期、微信和公眾號等植入廣告的數量、某些大型節目和事件等。

媒體廣告這塊屬於存量市場,易受經濟週期的影響。朋友圈和社交網絡廣告這塊騰訊的增長還可以,也還有潛力可挖,但流量最大的微信和QQ不像今日頭條的資訊或facebook的信息流那樣便於植入廣告。

總的來說,騰訊廣告可改進的空間還很大,看點足挑戰也多,還需要重點跟蹤。

除了廣告業務,公司的另一個亮點在於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這塊,尤其是後者。具體來說,金融科技就是微信支付、微粒貸、銷售基金和理財產品等業務。

在支付領域阿里騰訊正面競爭,兩強並立卻能和平共處,滲透到生活的各個角落。

騰訊支付的優勢領域在於線下、高頻、小額場景,阿里支付的優勢則在於線上電商使用和線下新零售的推動,前幾年騰訊支付份額上升很快,目前雙方市場份額處於比較穩定的狀態。

未來大概率會是平分氣色、長期並存,第三及之後的支付則日漸式微;微粒貸由於受銀行資本金的約束,需要與小銀行合作;銷售理財和保險業務觀察下來也比較平滑了。

企業服務主要是雲和產業互聯網。

騰訊的未來主要看騰訊雲和產業互聯網,雲計算對騰訊至關重要,是產業互聯網的抓手,

客戶採用了哪一家的雲以後遷移成本很高,所以各家都採用了虧損擴大市場份額的策略,這也讓第三名及以後的玩家虧損。

阿里雲以前份額遙遙領先,市場競爭格局非常不利於騰訊,所以騰訊的做法肯定是虧錢也要把用戶圈過來。

這裡面的用戶有不少是創業公司,包括一些2B的醫院、保險公司、銀行,還有政府。選擇用騰訊雲,主要是為了用微信賬號和微信支付,為了方便用戶進入,降低服務門檻。

通過微信用戶一鍵進入,獲取用戶資料,降低了註冊的門檻,有利於合作方,同時非常有利於阿里和騰訊跟蹤用戶數據。

用了微信,就容易切入合作方的場景,可以分析部分用戶行為。雲分為三層,底層是硬件IAAS,中間是平臺PAAS,上面是軟件服務SAAS。

一個銀行或者保險公司如果用你的雲,租用你的硬件,要搬走成本較高。

如果用了你的PAAS和SAAS,或者用了你的微信、支付,打通了一些數據,那就跟騰訊緊密協同了,要搬走就更難了,所以雲的搬遷成本很高。

前期你要把用戶引進來,第一拼價格;第二拼服務,你不能出錯,要穩定;第三要有創新差異化的服務,比如用微信賬戶、支付。用了這層,騰訊才能看到合作方用戶的部分數據,這才是最有價值的,才會知道用戶去了哪個位置,去了哪個飯店,支付了多少金額,知道你的行蹤,你的支付能力,你的消費能力、消費癖好,以後廣告精準度可以大幅提升,這是做雲的間接受益。

產業互聯網是要和每一個產業融合在一起,這是一定要發生化學反應的,要求騰訊與B端(企業)、G端(政府),真正腳踏實地的深入到產業裡面去改造,去提升整個產業的生產效率。

產業互聯網的本質是在信息時代,傳統企業誰先接受數字化改造,先迭代,先上“雲”端,先找到精確觸達目標消費者的方法,誰就能在管理成本、銷售成本、人力成本、軟硬件成本上取得巨大優勢(節省),進而產生競爭力,否則就會被自然淘汰。

目前產業互聯網的四大玩家分別是:騰訊、阿里、平安、華為,真正的大國重器,其他公司差距越拉越大。

所以雲和產業互聯網是結合起來的,也要求推廣雲的時候為各個產業做些定製服務,切入更多場景,為各個產業提高效率、優化流程,這正是價值大的地方,但也是慢功夫的地方,看騰訊主要是看這兩塊。

最後來看看騰訊面臨的風險:

首先作為互聯網公司,監管風險是不可忽視的問題。遊戲、視頻、第三方支付等都屬於國家嚴格監管的行業,這方面的政策變化可能難以預知;

第二,騰訊正在拓展包括金融支付、雲計算、人工智能等在內的新業務,在這些領域競爭對手也異常強大,公司可能無法達到戰略預期;

第三,技術是互聯網公司的生命線,而騰訊的基礎研究水平並不明顯高於同行,因此存在技術進步帶來的業務和產品替代風險;

其四,騰訊對外進行大量戰略投資,而且這方面信息披露細節較少。儘管騰訊每年都進行大量投資減值撥備,但仍不能忽略戰略投資減值的風險。


免責聲明:文中所有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意見,對任何一方均不構成投資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