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區塊鏈,區塊鏈有什麼作用?

大方老梁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區塊鏈,區塊鏈是一種由多方共同維護,使用密碼學保證傳輸和保證安全,能夠實現數據一致儲存、難以篡改、防止抵賴的記賬技術。典型的區塊鏈以塊--鏈結構存儲數據。作為在一種不可信競爭環境中低成本建立信任的新型計算範式和協作模式,區塊鏈憑藉其的信任建立機制,正在改變諸多行業的應用場景和運行規則,是未來發展數字經濟、構建新型信任體系不可或缺的技術之一。

各類區塊鏈雖然在具體實現上各有不同,但在功能架構上存在共性,區塊鏈的功能架構劃分為基礎設施、基礎組件、賬本、共識、智能合約、接口、應用、操作運維和系統管理等模塊,這些功能架構同時闡述了區塊鏈。

接下來我們來談一談區塊鏈的作用,也就是它的應用。

區塊鏈源於加密數字貨幣,正向多領域延伸。2019年以來,區塊鏈在各領域應用落地的步伐不斷加快,正在貿易金融、供應鏈、社會公共服務、選舉、司法存證、稅務、物流、醫療健康、農業、能源等多個垂直行業探索應用。截止2019年8月,有全球各級政府推動的區塊鏈項目數量達154個,主要涉及金融業、政府檔案、數字資產管理、投票、政府採購、土地認證、不動產登記、醫療健康等領域。

2019年6月18日臉書牽頭髮布全球數字加密貨幣項目“天秤座”的白皮書,“天秤座”將作為一種簡單、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為數十億人提供無國界、低成本、普惠的金融服務。“天秤座”一經宣佈就受到了全球各界的關注與討論,各國監管部門先後發聲,顯示出區塊鏈技術在重塑全球金融基礎設施方面的巨大潛力。

我國監管機構以及相關部門、企業是如何看待和應用區款連技術的,我們以金融為例,區塊鏈技術將在未來10年迅速發展,扮演互聯網通行證角色,在金融領域將推進貨幣無紙化進程以及其他應用場景的落地等。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公開表示,央行從2014年開始研究法定數字貨幣,目前仍處於研究測試過程中。周小川透露,5年甚至更長時間以前,一些印鈔造幣廠商曾提出紙幣的替代性做法可能是數字貨幣。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央行數字貨幣採取的是雙層運營體系。單層運營體系,是指人民銀行直接對公眾發行數字貨幣。而在數字貨幣發行時,人民銀行先把數字貨幣兌換給銀行或者是其他運營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公眾,就屬於雙層運營體系。“央行做上層,商業銀行做第二層,這種雙重投放體系適合我國的國情。既能利用現有資源調動商業銀行積極性,也能夠順利提升數字貨幣的接受程度。”穆長春說。

區塊鏈技術將扮演互聯網通行證角色

中國銀保監會國有重點金融機構監事會原局長陳偉鋼日前在由人民日報社指導、《中國經濟週刊》主辦的第十八屆中國經濟論壇上表示,區塊鏈可能是未來金融科技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也是網絡技術的第三代產品。

陳偉鋼談到,“區塊鏈應用在金融上,比如對小微企業進行風險管理,完全可以使用供應鏈金融,增加關聯企業之間的信任度。數字貨幣也是區塊鏈技術,運用數字貨幣可以大大降低對外貿易的交易成本,提高效率。“

目前,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場景探討主要集中於兩個方向:數字貨幣和數字民生。不論哪個方向,都指向一個趨勢:數字經濟。

上海區塊鏈技術協會智庫專家魏雪飛接受《中國經濟週刊》記者採訪時指出,和任何通信科技一樣,區塊鏈技術作為底層技術,沒有應用場景,就沒有任何價值。它與物聯網、大數據、VR、VI等是相互融合的互聯網通信技術,相輔相成,將在未來10年迅速發展。

區塊鏈技術之所以被用於數字貨幣,主要因為它早先是運用於記賬的技術。但是未來,它將被用於全面的政務管理、跨部門協作、跨職能的公眾服務。供應鏈管理也是區塊鏈技術應用的廣泛空間,農產品、畜牧業都將因為區塊鏈技術的應用而變得可追溯源頭、可關注消費端後果,使得消費變得更加安全可信。同時,知識產權的創造、管理和交易也會變得更為簡單,區塊鏈技術將帶來知識創新的新高潮。

魏雪飛預測,未來10年,區塊鏈技術將推動合作共信,將加強全球化的合作,推進貨幣無紙化進程以及更為批量化的交易過程。區塊鏈技術對於司法存證的促進,也將互聯網法院、互聯網仲裁推向前臺。因為數字資產和資產數字化將使得法人和個人產權更加透明,跨地域的裁決和執行變得更為容易。區塊鏈技術將加強合法權益的透明度,也將嚴厲打擊非法活動,增加社會公平性。


戴維斯王金奎


案例,一間教室有50名學生,每名學生的大腦等於一個賬本,記錄每個人的行為,每個人知道自己的行為被大家記錄,所以每個人自然約束自己的行為,也不敢拿過去發生假事件騙大家。教室等於一個統一的,透明的,人人記賬,人人查賬的記賬系統,每個學生即是一個區塊,又是一個自動記賬單元。

當前,區塊璉被炒的神乎其神,成了精英把玩的遊戲和有的人騙錢的手段。你百度看那個概念的解釋,根本不是普通人能看懂的。專家懂嗎?我接觸幾個,他們是不好意思說不懂,而強背概念,我說了教室模型,他們才瞬間明白所謂區塊是可以自由定義的。

未來最牛逼的應用,以人為本。每人1個區塊,1個區塊2股。全人類70億區塊,140億股。股價由大家決定:因為全人類承認的欠條是美元等價物。欠條對個人是義務,但全民承認的欠條則是錢(權利)。也就是說,區塊鏈的終極方向是將貨幣發行權賦予每個人。相關實踐,雲錢包客戶端。提出註冊即股東(開闢一個區塊,領1股),正在遊戲方式踐行以人為本的理念。


高金波


最近區塊鏈火的一塌糊塗,很多人搞不清楚啥原因,很大國家和企業不停的進去好像有金礦可以挖掘一樣。2018年無論是在技術、投資、創新、金融等行業,出現的最火熱名詞就是比特幣、區塊鏈這、等詞了。也正是這樣很多投資人都預感到了風口將近,都想做一些賽道提前佈局。

實際上區塊鏈是一種非常創新的技術思想,價值很大,蘊含著巨大的能量。區塊鏈是一種顛覆性技術,可以在打造一個互聯網哦。

那麼區塊鏈到底是什麼?有什麼用處?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和存儲數據、利用分佈式節點共識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的一個大數據庫,你可以往裡面放很多東西,當然別人也可以這麼做。

目前區塊鏈結合很多行業發揮了作用,其中比較出名的就是以太坊了,當然國內也有不少,比如玩客雲、星光鏈等企業的項目。通過區塊鏈技術和雲存儲模塊結合起來造福用戶,讓用戶可以享受到技術的紅利。


區塊路上


什麼是區塊鏈?會對以後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區塊鏈是分佈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

區塊鏈(Blockchain),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批次比特幣網絡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比特幣白皮書英文原版其實並未出現 blockchain 一詞,而是使用的 chain of blocks。最早的比特幣白皮書中文翻譯版中,將 chain of blocks 翻譯成了區塊鏈。這是“區塊鏈”這一中文詞最早的出現時間。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2019年1月10日發佈《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自2019年2月15日起施行。

狹義來講,區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一種鏈式數據結構, 並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佈式賬本。

廣義來講,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佈式節點共識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分佈式基礎架構與計算方式。

其實非常簡單和形象的理解我們可以想象為把生活的一切事情都以數字化的形式實現,衣食住行,看病,教育等等的一切,以互聯網為基礎,在家就可以輕鬆搞定,不論去哪裡辦事還是交易,手機就可以完全操作完成,隨著不斷的發展我們的萬事萬物都可以在網上輕鬆完成,比容工作,生產,種植等等,當然5g的崛起帶來的到底是什麼現在也沒有人可以精準的預測,但是肯定會給生活和社會形態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區塊鏈誕生自中本聰的比特幣,自2009年以來,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類比特幣的數字貨幣,都是基於公有區塊鏈的。

數字貨幣的現狀是百花齊放,列出一些常見的:bitcoin、litecoin、dogecoin、OKcoinetc,除了貨幣的應用之外,還有各種衍生應用,如NXT,SIA,比特股,MaidSafe,Ripple,Ethereum等等。

2016年1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討會宣佈對數字貨幣研究取得階段性成果。會議肯定了數字貨幣在降低傳統貨幣發行等方面的價值,並表示央行在探索發行數字貨幣。

可以用區塊鏈的一些領域可以是:

▪ 智能合約

▪ 證券交易

▪ 電子商務

▪ 物聯網

▪ 社交通訊

▪ 文件存儲

▪ 存在性證明

▪ 身份驗證

▪ 股權眾籌

可以把區塊鏈的發展類比互聯網本身的發展,未來會在internet上形成一個比如叫做finance-internet的東西,而這個東西就是基於區塊鏈,它的前驅就是bitcoin,即傳統金融從私有鏈、行業鏈出發(局域網),bitcoin系列從公有鏈(廣域網)出發,都表達了同一種概念——數字資產(DigitalAsset),最終向一箇中間平衡點收斂。

區塊鏈體系結構的核心優勢包括:

任何節點都可以創建交易,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確認之後,就可以合理地確認該交易是否為有效,區塊鏈可有效地防止雙方問題的發生。對於試圖重寫或者修改交易記錄而言,它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區塊鏈實現了兩種記錄:交易(transactions)以及區塊(blocks)。交易是被存儲在區塊鏈上的實際數據,而區塊則是記錄確認某些交易是在何時,以及以何種順序成為區塊鏈數據庫的一部分。交易是由參與者在正常過程中使用系統所創建的(在加密數字貨幣的例子中,一筆交易是由bob將代幣發送給alice所創建的),而區塊則是由我們稱之為礦工(miners)的單位負責創建。

所以終上所述,這無疑是一個改變生活的新技術,未來的整個社會的生產活動都會以區塊鏈作為底層邏輯展開進行,很多事情我們都可以觸手可及,加上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融入,能讓我們輕鬆搞定現在看來貌似比較繁瑣的事情,比如一些證券市場的交易,和理財活動的智能化匹配。

通俗易懂的說區塊鏈是將人財物,人機物、人場貨一體化,打包做成一個整體;把它放在一個基礎設施上來運行的網絡計算中心。

現在筆者的腦洞不夠大,無法想象未來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的,很期待!


蕭楠8


這個問題,我瞭解一二,下面我們就認識一下這個神秘的東東-區塊鏈。

第一:概念解析

區塊鏈是分佈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區塊鏈(Blockchain),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批次比特幣網絡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第二:區塊鏈核心:記賬+認賬

越是熱潮,越要去偽存真。首先,我們先得搞清楚什麼是真正的區塊鏈技術。

舉例說明,以網上購買水果為例。

以網購買水果的流程如下:

  1. 買家下單並把錢打給支付平臺;

  2. 平臺收款後通知賣家可以發貨了;

  3. 賣家收到通知之後把水果打包進行發貨;

  4. 買家收到之後,覺得水果很滿意,在平臺上選擇確認收貨;

  5. 平臺收到通知,把水果款項打給賣家,流程結束。

使用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的形態後,購買水果的流程如下:

  1. 買家下單並把錢打給賣家;

  2. 買家將這條轉賬信息記錄在自己賬本上;

  3. 買家將這條購買水果的轉賬信息廣播出去;

  4. 賣家和平臺在收到你的轉賬信息之後,在他們自己的賬本上分別是水果交易記錄;

  5. 賣家打包水果開始發貨,同時將發貨的事實記錄在自己的水果交易賬本上;

  6. 賣家把這條購買水果交易事實記錄廣播出去;

  7. 買家和平臺收到這條交易事實記錄,在自己的賬本上分別做水果交易記錄;

  8. 買家收到水果。

  9. 交易流程走完。

小結:

1、我們發現,原有的交易流程是:買家跟賣家做交易,所有的關鍵流程都是在跟支付平臺打交道。這樣的好處在於:萬一哪個環節出問題,賣家和買家都可以通過平臺尋求幫助,讓平臺做出仲裁。但平臺發生重大bug或被黑客攻擊,導致一段時間內的轉賬記錄全部丟失,損失怎麼處理是一個麻煩事。

2、使用區塊鏈技術的交易流程是:所有人的賬本上都有著完全一樣的交易記錄,即使支付寶的賬本服務器壞了,賣家的賬本還存在,買家賬本還存在。這筆交易一旦發生,就再也抹不去痕跡。

這就是區塊鏈的核心,就是“記賬+認賬”四個字。

第三:應用場景

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與成熟離不開以上新一代互聯網技術的基礎和鋪墊,區塊鏈不單單是一種技術,更是提供了一種服務模式和解決方案,為互聯網產業的進一步發展起到了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

1、區塊鏈+金融

2、區塊鏈+供應鏈管理

3、區塊鏈+智能製造

4、區塊鏈+公共服務

5、區塊鏈+教育就業

6、區塊鏈+文化娛樂

7、區塊鏈+支付

8、區塊鏈+發票{深圳已啟用}

總結:

區塊鏈的可追溯性及不可篡改性,與金融行業天生本質及需求,恰好結合到一起,這使得區塊鏈在金融服務領域的應用,是到目前為止最為深入、相對成熟的領域。區塊鏈技術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未來的科技競爭,也必將是屬於區塊鏈的競爭。


天天面試題


區塊鏈是近兩年非常火熱的一種技術,而且區塊鏈技術被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

區塊鏈的基本定義:區塊鏈本的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庫,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一種鏈式數據結構, 並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佈式賬本。

什麼是中心化?

我們先來看一個案例,我相信現在一想到買東西,大家第一反應是淘寶吧,為什麼大家相信淘寶,願意在上面買東西呢,相對來說它的支付是有保障的(我說的是支付有保障,並不是商品哦,哈哈哈,大家都懂的),因為只有當買家在收到商品的時候才會付款,支付方式可能通過網銀,微信,支付寶平臺,那麼這些平臺就充當了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信用中心。

那麼去中心化顧名思義就是去掉這些中心信用載體,去掉中間商賺差價,實現人對人(點對點)交易。當然這只是金融支付方面的中心化,應用到其他的我們統稱為節點(上面的商家和消費者都可以理解為一個節點),在一個分佈有眾多節點的系統中,每個節點都具有高度自治的特徵。節點之間彼此可以自由連接,形成新的連接單元。任何一個節點都可能成為階段性的中心,但不具備強制性的中心控制功能。節點與節點之間的影響,會通過網絡而形成非線性因果關係。這種開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統現象或結構,我們稱之為去中心化。

去掉中間商,買家和賣家又不熟悉,我憑什麼相信你,放心跟你交易呢?這裡就用到了分佈式賬本技術,講到這裡不得不提的就是比特幣,因為比特幣就是最早採用的去中心化的分佈式賬本技術,衍生出區塊鏈技術,可以說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的第一款應用。

那麼要了解分佈式賬本,我們可以先了解下比特幣。最早提出比特幣的是在2009年,一個自稱“中本聰”的神秘人物,直到現在還沒人知道他的真實身份。

2008年10月31日下午2點10分,幾百個朋克密碼成員收到了一個自稱“中本聰”的人的電郵,內容如下:“我一直在研究一個新的電子現金系統,這完全是點對點的,無需任何可信的第三方”,並附上一份九頁的白皮書,裡面描述了一個打開新世界大門的全新的貨幣體系。2008年11月16日,中本聰發佈了比特幣代碼的先行版本。2009年1月3日,中本聰挖出了比特幣的第一個區塊——創世區塊(Genesis Block),並獲得了首批“挖礦”獎勵——50個比特幣。從此,比特幣進入人們的視野。

好像有點扯遠了,迴歸正題,那麼比特幣的分佈式賬本技術是怎麼實現的呢?

1、把每筆交易在全網廣播。讓全網承認有效,必須廣播給每個節點。

2、礦工節點接收到交易信息後,都要拿出賬簿本記載該次交易。一旦記錄,就不可撤銷,不能隨意銷燬。礦工節點是通過電腦運行的比特幣軟件對交易進行確認的。系統會出一道使用哈希散列(Hash)算法的運算題,誰能最快解出值,誰就將獲得記錄入賬權利,並贏得獎勵。為了鼓勵礦工,對於其所記錄和確認的交易,系統為礦工提供25個比特幣作為獎勵(這個獎勵數量,系統設定每4年減半)。

3、獲得記賬權的礦工將向全網廣播該筆交易,賬簿公開,並由全網其他礦工節點進行核對。交易達到6個確認以上就成功記錄在案了,礦工記錄的時候,還會將該筆交易蓋上時間戳,形成一個完整時間鏈。

4、當其它礦工對賬簿記錄都確認無誤後,該記錄就確認合法,礦工們就進入了下一輪記賬權爭奪戰。

礦工的每個記錄,就是一個區塊(block),會蓋上時間戳,每個新產生的區塊嚴格按照時間線形順序推進,形成不可逆的鏈條(chain),所以叫做區塊鏈(Blockchain)。而且每個區塊都含有其上一個區塊的哈希值,確保區塊按照時間順序連接的同時沒有被篡改。對於要製作虛假交易,除非你說服了全網裡超過51%的礦工都更改某一筆賬目,否則你的篡改都是無效的。網絡中參與人數越多,實現造假可能性越低。

到這裡我相信大家就基本能理解什麼是區塊鏈技術了,通過以上內容我們可以歸納總結出區塊鏈的幾個特徵:去中心化、開放性、不可篡改和加密安全。

理解了區塊鏈技術的基本原理,那麼區塊鏈在我們生活中有哪些應用實例呢?

一、加密貨幣:比特幣就是第一個加密貨幣,而比特幣以外的密碼貨幣又統稱為山寨幣/競爭幣,目前有市面800種以上的密碼貨幣在流通。

二、物流鏈:區塊鏈的數據不可篡改性,也保證了已銷售出去的產品信息已永久記錄,無法通過簡單複製防偽信息矇混過關,實現二次銷售。物流鏈的所有節點上區塊鏈後,商品從生產商到消費者手裡都有跡可循,形成完整鏈條;商品缺失的環節越多,將暴露出其是偽劣產品概率更大。

案例:

1、沃爾瑪將與畢馬威、製藥商默克共同參與區塊鏈藥物追蹤試點計劃

2、葡萄酒怎麼辨別真假?安永為葡萄酒開發可追溯性的區塊鏈平臺

三、供應鏈金融:藉助核心企業的信用實力以及可靠的交易鏈條,為中小微企業融資背書,實現從單環節融資到全鏈條融資的跨越,從而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四、版權保護:流程簡化:區塊鏈應用到鑑證證明後,無論是登記還是查詢都非常方便,無需再奔走於各個部門之間。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存儲,保證沒有一家機構可以任意篡改數據。

案例:

1、新加坡高校採用區塊鏈技術授予學生“防篡改”畢業證書

2、區塊鏈技術可能會帶來真正的電子書所有權

五、信息共享:首先,區塊鏈本身就是需要保持各個節點的數據一致性的,可以說是自帶信息共享功能;其次,實時的問題通過區塊鏈的P2P技術可以實現;最後,利用區塊鏈的不可篡改和共識機制,可構建其一條安全可靠的信息共享通道。

六、跨境支付:通過公私鑰技術,保證數據的可靠性,再通過加密技術和去中心,達到數據不可篡改的目的,最後實現點對點的結算;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也展望了普及跨境小額支付的可能性)。

七、數字資產:資產數字化後,易於分割、流通方便,交易成本低,用區塊鏈技術實現資產數字化後,所有資產交易記錄公開、透明、永久存儲、可追溯,完全符合監管需求。

區塊鏈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因為目前一些區塊鏈技術被用在不法道路,比如加密貨幣洗黑錢、在線賭博、非法集資等等,所以國家目前一方面抵制和監管,另一方面大力支持也是不難理解的。


米立子菌


我簡單描述下,不一定很準確,但一定通俗易懂。

最核心的一句話,區塊鏈是一個賬本,保存了所有賬戶的轉賬記錄。

賬本是電子化的,就是一個計算機文件。

賬本是網絡化的,所有參與者都通過互聯網連接。

賬本是分佈式的,所有參與者上存著一模一樣的文件,隨著時間推移,該文件膨脹越來越大。

分佈式意味著非常強大的生存能力,因為要消滅所有參與者是不可能的。

賬本會定期更新,所有參與者通過一種電子化的投票機制決定更新咋寫。

不同的區塊鏈技術可能採用不同的投票機制,使用不同的賬本更新時間,在幾十秒到幾十分鐘之間。

所謂轉賬記錄,有兩個要素,分別是賬戶和轉賬條目。

賬戶一般就是一串全球唯一的數字,與其關聯還有一串密碼,誰知道密碼,誰就是賬戶的主人。

轉賬條目描述了賬戶A給賬戶B轉了多少錢,就是一個數字。

把轉賬的東東看成錢時,區塊鏈就可看做是一種貨幣,看成資產時,就可看成一種資產記賬器。

看成資產記賬器時,可以應用的範圍非常廣,比如房產,股權,甚至法律文書。

比特幣,萊特幣等所有的加密數字貨幣背後都是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規定了一系列機制,保證轉賬記錄的準確性,安全性,不可更改性。

不同的區塊鏈技術採用的上述機制有可能不同,在對應白皮書可找解釋。

基本上,核心的概念就這麼多,詳細的,還得看其他資料。


醒不來睡不著的孩紙


目前我們的區塊鏈各個公司說的天花亂墜,其實,我覺得他們更多還是概念階段,根本沒有真正的實際的應用。

我舉兩個例子:區塊鏈主要特點去中心化或者說弱中心化,以及智能合約。這是兩個最重要的特點,我能明白這兩個特點的意思,但是無法理解怎麼應用。

什麼是去中心化?簡單理解就是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如果牽強一點舉例子就好比ETC,原來是收費員收費,現在只要有錢,就自動通行,這是某種程度的去中心化,也是某種程度的智能合約,但實際這個中間還是有很多問題的。

說到智能合約,比如保險理賠,合乎標準,自動賠付,就是具有區塊鏈色彩,但問題是,標準誰設定?設定什麼標準?嚴格說,單純的區塊鏈是不存在的,不可避免經過人的操作。

其實,網購的評論也算是一種記賬模式,也具有初步的區塊鏈色彩,因為這是一種歷史記錄,可以尋根溯源,但是,問題是,第一可以刪差評,第二,可以買好評,根本不在,程序就意義不大了。

現在有區塊鏈在做蔬菜的溯源,其實意義不大的,因為記錄還得由人來完成。怎麼保障記錄的準確?大家都記賬的機會是很難實現的。

去中心化的最大問題,缺少信用背書,我們知道,現在銀行,保險等行業,包括髮行貨幣和遊戲幣,是有信用背書的,我們不擔心他們倒閉,比如遊戲幣的Q幣,有騰訊背書,但區塊鏈呢?

我們都知道比特幣值錢?想一想它值錢的價值由何而來?時間成本,機器成本,憑啥值一萬美元?如果說稀缺性,事實上並不稀缺,因為比特幣不好挖,那麼可以挖張特,王特,李特等幣,最後又變成瘋狂的炒幣了。

現在對區塊鏈運用最好的應該是愛彼迎,但我覺得也只是皮毛,最後發現也無法去中心化。


韓東言


區塊鏈是一個信息技術領域的術語。從本質上講,它是一個共享數據庫,存儲於其中的數據或信息,具有“不可偽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開透明”“集體維護”等特徵。基於這些特徵,區塊鏈技術奠定了堅實的“信任“基礎,創造了可靠的“合作”機制,具有廣闊的運用前景。

比如支付領域中,可追溯的特性可以較為有效的反洗錢。現在還在主要還在發展當中,應用落地的比較不錯有CoinPayments等等。一開始CoinPayments就是最早最大的數字貨幣支付處理器,現在又有了親兄弟Velas,Velas是做公鏈,通過AI賦能的技術,在不降低去中心化程度的前提下提高TPS。

未來CoinPayments的生態會全部接入到Velas公鏈網絡中,前景還是很大的。


用戶9045501317903


理解區塊鏈很重要,這對於識破各種偽區塊鏈騙術很重要。

如果別人用一堆專業術語來解釋區塊鏈,您很難聽懂,他自己也未必真懂。

所以,我們首先建立起一道心理防線。給您兜售概念、講一大堆不明覺厲專業術語的人,可能就是騙子。要千萬小心!

理解區塊鏈要知道區塊鏈最核心的訴求是什麼。您想象,當今互聯網高度發達的世界,最擔心什麼?

隱私,對就是隱私。如何保護隱私?您隨時可能被監控著,您個人的任何資料隨時都有可能被人竊取。如果個人隱私得不到絕對保護,那互聯網就會變成另一個權力金子塔。站在金子塔頂的是誰?是最聰明的技術高手,是平臺提供者,是信息監管者。您我,可能是這個金子塔底的人。

最初發明區塊鏈的人懷著個人被互聯網完全吞噬的嚴重憂慮,試圖創造一種絕對安全的加密技術,把個人隱私鎖起來。這種技術完全顛覆了傳統的加密技術。實際上,與其說是把隱私鎖起來,還不如說是把隱私撕碎,然後把各個碎片分配到不同人手裡私下保管。除非所有人都同意把碎片拿出來拼出完整的密碼,否則真相無法再現。這也就是區塊鏈的第一個機制,即去中心化。

但是光去中心化還不夠,還必須讓那些偷密碼碎片的人無處遁形,讓小偷的每一個動作都被無法擦除的記錄下來,並在互聯網中隨處擴散,公之於眾。這就是區塊鏈的第二個機制,即不可匿機制。您想,哪個窺探隱私的人不是鬼鬼祟祟的?

總結起來,區塊鏈就是要把隱私分散地藏起來,把任何再現這個隱私的行動記錄起來並公之於眾。看到這,您可能要為區塊鏈拍手叫絕了。先別急,世上哪有那麼好的事?存在絕對安全的烏托邦嗎?如果真能實現絕對意義上的區塊鏈,政府的存在還有意義嗎?不錯,區塊鏈最初就是無政府主義的化身。它的終極意義註定不會實現。它的生存可能必須依附權力,註定成為另一個被精緻包裝的謊言,騙人的幌子。從這個意義上講,政府必然也必須為區塊鏈的發展指定框架,對區塊鏈的價值進行重構,將區塊鏈裡面裹挾的反政府、反國家企圖驅逐出去。區塊鏈的一些技術能夠具體應用,但絕不能宣揚什麼去中心化。總之,對區塊鏈要保持高度警惕。美麗的外表下面往往藏著毒刺。絕對理想化的配方往往成了毒藥。那個說能絕對保護你隱私和資金安全的人,才是真正的偷窺狂和吸血魔。

我們最能保護隱私的方法或許只能是不要有任何隱私,完全坦蕩地生活,要麼活成一輪太陽,要麼活成一個酒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