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遠親不如近鄰,抗疫之時顯真情

平凡的人,不平凡的堅守。當疫情來勢兇猛,有一群可愛的勇士在團結作戰。免費送口罩、志願值守一呼百應、為孤寡老人上門送飯菜……連日來,這些“戰疫”故事溫暖、動人,發生在麓谷各個角落。

一箱口罩:

愛心人士免費發放防疫物資,暖心!

“鄰居們,物業那裡每人每天可以領2個口罩,家裡缺口罩的,可以去領……”“沒有口罩,小區門口還有人發……”在長沙高新區麓谷街道可可小城小區業主群裡,被這幾條消息刷屏了。

這些口罩是小區業委會主任周澤強得知防控物資緊缺後,購得並捐贈的,物業處放1000個,崗亭處放2000個,均免費發放給業主。

隔絕疫情,不隔真情。在這個特殊的春節裡,還有很多像周澤強一樣的民間抗疫帶頭人,放棄與家人團圓的時間,堅守在防疫一線,籌集物資、義務值守……用一腔熱忱和無私付出築起鄰里間的“大愛朋友圈”和“病毒防火牆”。

一個紅袖章:

志願者一呼百應隨時到崗,硬核!

“同志,快遞車不能進小區,還請配合一下。”2月4日,錦繡社區志願者蔣毅和往常一樣,在錦和園小區內外巡邏值守,發現有外訪人員,及時阻擋在崗亭外。去年年底以來,他每天在小區內值守,一日無歇。

“做了志願者,就不怕困難。”蔣毅在深圳創業,有多年義工經驗。此次他將沿海地區的先進方法帶回家鄉。疫情嚴峻,作為志願者隊長,他將小區的80餘名志願者分為門崗值守、麻將館勸停、機動巡查、宣傳動員四個組,每組三班倒,早7時到晚12時無縫對接。

“跟奮鬥在前線的白衣天使相比,我們只是盡了綿薄之力。”蔣毅說,危難之時,為鄰里鄉親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是中國人的基本道德素養和責任。

一份飯菜:

知心大姐上門照顧孤寡老人,貼心!

“吳書記,小區裡獨居老人都已聯繫到位,行動不便的,疫情結束前我們都會送飯菜上門,送防疫物資……”

大年三十,錦繡社區養老中心負責人王芳向社區書記彙報情況,並做好四菜一湯送到帶著一個殘障女兒生活的困難居民周爺爺家。

錦和園小區是長沙市保障性住房小區,住著70餘位孤寡老人,其中行動不便的20餘位。為了確保這個“特殊”群體安全“度疫”,社區安排養老中心每日為他們送去三餐和防疫物資。

“你們前幾天做的扣肉,實在是太好吃了!”工作人員給孤寡老人王娭毑送去飯菜,叮囑她防疫期間不要出門,有需求第一時間打電話。王娭毑一看到工作人員來,就稱讚其飯菜做得可口。

保姆式服務,不讓一位孤寡老人因疫情發生意外,錦繡社區專門安排社區養老中心為他們提供“上門服務”,送飯送生活必需品、量體溫、陪嘮嗑……事無鉅細、體貼周到。

“這些事情總得有人做,既然我攬下了,就要用心!”這一天,王芳晚飯還沒吃完,接到孤寡老人的求助電話,撂下筷子就出了門……

勇者無懼,德者不孤。全員加入的疫情防控戰線,這股力量堅不可摧。麓谷街道黨工委書記吳存奎說道:“團結一心,眾志成城,我堅信我們定能儘快打贏這場‘戰疫’!”(姜 丹 管 丹)

原載《湖南日報》(2020年2月6日10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