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樹早期樹葉有黃斑點,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開拓三農


蘋果樹在生長當中,病蟲害危害性特別大,對於你的提問,笠翁話農村可以幫助解決早期樹葉黃斑點的問題。

(現拍於蘋果園之中)

早期樹葉黃斑點這種病菌,主要是危害蘋果樹的葉片,使受害葉片形成早期落葉,也相應影響蘋果的發育。初期出現在葉片的一處,病灶呈黃色狀。溫度升高時變成深褐色,葉片有十多處黃斑點,而葉片就失去光合作用。


早期樹葉黃斑點發病原因

原因一:在春天,越冬在葉片上和枝條背面的菌絲,通過空氣和風的傳播,而隨處飄蕩。蘋果樹嫩葉基本上出全後,空氣的溼度相比較冬季大,或者春雨多、澆園積澇,在這種情況下利於病菌生長和傳播,主要以嫩葉危害性大。到五月份過後,對於這種葉片基本上沒有危害性。

原因二:這種病菌在夏秋季節,發病率比較高。主要在高溫時間和連陰雨季節,黃斑孢子生長和傳播就特別迅速,不到十幾天就傳播整個果園,到置有些樹落葉達到一半以上。


原因三:你可以觀察一下,果園四周有沒有刺柏和松樹。這種樹對蘋果樹危害性很大,在春天生長一種孢子粉,帶有黃斑病、赤星病等病原體,可造成蘋果樹早期落葉。在我們村就發生了這種情況,形成早期落葉,樹勢衰老等現象,有幾戶果農沒辦法,最後只有拔樹毀園。後來西安來了一位果樹專家,才說明了其中的原因。

防治辦法:①萌芽期噴高脂膜乳液,也可以噴波爾多液。

②在五月份左右是高發期,三唑銅1000-1500倍,甲基託布津可溼粉500-1000倍。

③蘋果下樹後,再噴一次三唑銅800-1200倍。

綜上所述,只要把握好黃斑點這種菌毒病的習性,合理施肥,定點用藥,清除蘋果樹廕庇部和地上雜草叢的滋生地,就可以避免早期落葉病。

我是笠翁話農村,很高興與你探討果園的那些事。如有不同看法的朋友,請留言指正。


笠翁話農村


蘋果樹的營養全靠樹葉的光合作用產生,正常情況下,葉子都是墨綠有光澤的,現在這個時間段葉片出現黃色斑點,可以斷定果樹感染了病菌,那到底可能是哪種病害呢?

蘋果樹葉子出現病變的原因多見於花葉病,斑點落葉病,褐斑病和輪斑病,其中斑點落葉病,褐斑病和輪斑病雖然好發於春秋之際,但是葉片顏色有不同程度的褐色或者黑色斑點,因此可以排除這三種病害侵擾葉子。現在恰逢五月中旬,葉片發黃極有可能是花葉病引起的,花葉病的主要表現就是葉片出現不同程度的鮮黃色斑塊和區域,主要分為以下五種不同類型的病症:


一,重花葉型花葉病

重花葉型一般發生在這個時節,夏季剛剛開始,葉片上突然部分由綠色變為鮮黃色,漸漸變成綠色消退的面積越來越大,最終變為大片白色區域。從比較遠的地方就可以明顯看到整個樹的葉子出現了大面積的失綠,在果園中比較常見。

二,輕花葉型花葉病

輕花葉相對於重花葉型而言,症狀較輕,只有少數葉片上會出現少量黃色斑點,病害程度較重花葉較輕,湊近果樹跟前仔細看才可以發現有些許黃色斑點。

三,沿脈變色型花葉病

每片蘋果樹葉子都由葉尖,葉基,葉緣和葉脈組成的,葉脈就是我們撿起一片樹葉可以清晰看到的紋路,而葉片沿脈變色型花葉病就是沿著葉脈間隙的地方出現少量網狀結構的黃色紋路,葉脈之間出現較多的小黃斑,但是不出現大片區的黃色區域。

四,條斑型花葉病

條斑型花葉病的嚴重程度較沿脈變色型花葉病更嚴重一些,是在葉脈黃化的基礎之上延伸到了周圍的葉肉組織上了,發生黃斑呈現時大時小的情形,有時僅僅是主要的脈絡或者旁邊的細脈絡發生大量黃化區域,有時候又在脈絡縫隙之間呈現比較細的黃化網線結構區域。

五,環斑型花葉病

蘋果葉子上出現了鮮黃色封閉性環狀區域,但環內中心區域依舊有未黃化部分,有時候多個環形區域相互融合在一起,遠遠望去更像是一雙眼睛,所以從外觀上比較好判定。

六,花葉病的防治。

出現花葉病也不用擔心,起初發現的時候可以葉面噴毒剋星或者鹽酸嗎啉胍,隔半個月噴施一次,總共噴2次左右,隨著氣溫的不斷攀升,花葉病的症狀自然也會減輕消失。在果樹的日常管理和果樹患病期間要加強肥水補充,用腐熟的農家肥或者磷酸二氫鉀做追加肥可以增強病樹的抗病毒能力。


布衣小農人


蘋果樹早期有黃色病斑,這是花葉病常見的一種症狀,是一種花葉病病毒感染所致,這種病害在葉部出現最早,其它葉部病害沒有純黃色症狀,即使得了蘋果繡病葉部應該是橙黃色小圓點,與純黃色有區別。

蘋果花葉病主要症狀發生在葉部,隨著病情的發展,部分病症與缺素症相類似,常見的有:

斑駁型:葉部表現,形狀不定,大小不等,病斑邊緣清晰的鮮黃色病斑,發展至後期病斑部常易枯乾,斑駁型病害在葉部出現最早。

花葉型:主要表現為葉部出現大塊深綠色與淺綠色混合斑,邊緣清晰,數量不多,比斑駁型較遲發生。

條斑型:葉部出現葉脈失綠,黃化症狀,整個葉面呈網紋黃化狀。

環斑型:葉病部有好似環狀病紋斑,此症狀發生率較少,而且時間較晚。

銀邊型:在葉部邊緣周圍形成一銀色圈,相似鉀素缺乏症。

花葉病極易引起果樹早期落葉,還會影響樹體新梢的生長,導致樹體衰弱。

防治方法:

建園時選用無病苗木。

合理施肥,加強栽培管理,提高樹體抵抗能力。

藥物防治:有抗病毒、病毒必克等藥物。

藥劑防治只能改善病情發展,緩解發病症狀,一旦感染上花葉病病毒,靠藥物很難徹底清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