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苗場抵抗疫情,“十大防護”迫在眉睫

培育壯苗是維持蔬菜正常生產和產品供應的基礎保障。對於一些蔬菜集約化育苗場來說,育苗工作的勞動相對密集,內部區間物資和商品苗跨界流動性大。蔬菜秧苗又是生物活體,通風、灌水、施肥、分苗、嫁接等日常操作都不可遲滯。

受這次疫情封路的影響,許多苗場都沒有工可用,有的地方甚至連嫁接工都不讓進或不讓出,苗子的運輸因為封路而運輸受阻,非常急人!所以,如何做好蔬菜集約化育苗場疫情科學防護不容忽視。今天,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育苗技術崗位專家尚慶茂研究員給大家帶來10點措施,幫助各苗場做好疫情防護。

蔬菜苗场抵抗疫情,“十大防护”迫在眉睫

1、應做好進出場工作人員的溯源和排查,對於近期來自湖北疫區、或與疫區人員、疑似病例等有接觸史的人員,一律禁止入場,居家隔離觀察14天以上,確認正常方可入場。

蔬菜苗场抵抗疫情,“十大防护”迫在眉睫

2、在育苗場門衛處設立快速紅外體溫探測崗、洗手池、換衣間、消毒毯。體溫超過37.3℃應及時核查、登記有關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證號、常住地、現住地、目的地、聯繫方式),送附近發熱門診核查。

洗手應採用流水和肥皂,手心、手背、手腕、指間清洗到位。用場區工作服更換外衣,腳踏消毒毯數分鐘後入場。有條件的育苗場,建議使用一次性防護服和鞋套。

蔬菜苗场抵抗疫情,“十大防护”迫在眉睫

3、進場工作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口罩,口罩緊貼面部,佩戴過程禁止觸碰和調整。口罩因分泌物變溼、變髒,必須立即更換。摘下及丟棄口罩之後,進行雙手清洗。

4、進場後,工作人員儘可能保持1米以上距離,不對面,少聚集。如精量播種、嫁接育苗必須多人相互配合,也必須保持適當距離,交叉坐位,絕不可小距離正面接觸。

5、工作期間不用髒手觸摸眼睛、鼻或口。咳嗽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袖或屈肘將鼻完全遮住。將用過的紙巾立刻扔進封閉式垃圾箱內。咳嗽打噴嚏後,用肥皂和清水或含酒精洗手液清洗雙手。

蔬菜苗场抵抗疫情,“十大防护”迫在眉睫

6、進場工具,特別是前來提苗的運輸車輛,必須用75%酒精或有效氯500ppm消毒劑噴施消毒,並做到劑量充足,不留死角(如駕駛室、底盤等),噴施

30分鐘後再進入場區。

7、食堂應從正規渠道購買冰鮮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時要充分煮熟。處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開。處理生食和熟食之間要洗手。餐(飲)具首選煮沸消毒15-30分鐘,也可用500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劑溶液或5000 mg/L 過氧乙酸溶液浸泡30分鐘後,再用清水洗淨。職工用餐採用錯時離散式單獨盒餐。

8、辦公室、溫室和車間、宿舍等公共區域,並保持通風良好,每日定期嚴格消毒。對臺面、門把手、電話機、開關、熱水壺把手、洗手盆、坐便器等經常接觸的物體表面,可使用有效氯濃度250 mg/L~500 mg/L的含氯消毒劑擦拭,作用30分鐘,再用清水擦淨。

蔬菜苗场抵抗疫情,“十大防护”迫在眉睫

9、工作人員使用完的口罩、手套、防護服、鞋套等,統一集中密封集中處理,不得在場區隨意隨處丟棄。

10、增強苗場工作人員衛生健康意識,注意飲食安全,保障睡眠、不熬夜,提高自身免疫力。

此外,蔬菜壯苗的足量、及時、安全供給,不僅可以減少蔬菜集約化育苗場的巨大損失,也對未來蔬菜產品的安全供給至關重要,因此,已與苗場簽署訂單的種植戶,應積極做好定植田耕整和設施維護,不得以疫情故意拒收或延期接收蔬菜秧苗。

對於確實無法按時定植的幼苗,苗場可採取適當降低溫度、控制灌水量、降低空氣相對溼度,必要時還可結合遮光、生長抑制劑噴施以及病蟲害防治措施,延緩幼苗生長,防止秧苗老化,增強秧苗抗逆性。

各地管理部門應認真執行農業農村部聯合交通運輸部、公安部下發通知,確保“菜籃子”產品和農業生產資料正常流通秩序,確保運苗車輛的安全無阻通行。

...............................................................

本文系農資導報

微信官方訂閱號獨家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