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玉米秸稈不能焚燒,只能粉碎還田,對農作物有哪些好處?

農夫老嶽


在我們膠東農村這邊,從很多年前就己經禁止焚燒玉米秸稈,當然麥茬等也在禁燒之列。後來,提倡秸稈還田,說是能夠使作物的秸稈在土壤中分解後,變成有機肥供給農作物養分。那麼秸稈還田對農作物有哪些好處,又該如何正確實施呢?


膠東半島農村大多以種植玉米、小麥、花生為主,秋天玉米收穫之後,有些人家將玉米秸稈直接粉碎,然後通過深耕,把玉米秸稈的粉碎物料深埋在土壤裡,達到秸稈還田的目的。


這些玉米的秸稈粉碎後,隨大型機械犁地時翻入泥土之中,在土壤裡吸收水份後腐爛分解,變成肥料。減少了土壤因過量使用化肥引起土壤板結的狀況,使得農田中的土壤疏鬆透氣,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

不過,雖然說農作物秸稈還田從理論上說可以肥田,還能減少因焚燒秸稈造成的大氣汙染。但人們在農業生產中發現,如果是玉米收穫後,下茬留作來年五一前後播種花生的話,秋天耕地時都會配合施以禽畜糞便,同玉米秸稈一起埋入土壤中的時間多達半年之久。經過一天雨雪水的滋潤,這些秸稈在春暖花開地溫升高,在溫度合適時便會腐熟分解,從而為花生提供養分。


而如果收穫完玉米後,下茬直接播種冬小麥,那這玉米秸稈最好還是粉碎後,一塊兒歸攏到地頭,通過堆積漚肥的方法制作成有機肥後施用。之所以這麼做,也是經驗之談。

如果是將玉米秸稈直接粉碎還田,種植小麥時玉米秸稈並沒有腐爛分解,那麼等它腐熟的時候就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出現小麥根系被熱量灼傷的燒根現象。而且,如果在小麥播種時,由於玉米秸稈與土壤間留有空隙,很容易出現麥種從空隙中落入深層,造成缺苗斷壟現象的發生。



綜上所述,玉米秸稈還田可以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地力,達到養地肥田,保水保墒的作用。但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耕作,給秸稈以分解腐熟創造條件,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秸稈還田的作用。歡迎朋友留言一起交流學習哦!


建行漸遠


玉米秸稈渾身都是寶!我小時候,父親用它做院子或菜園的籬笆,擋住雞鴨。玉米秸稈粗壯,可以給黃瓜豆角插架。父親還用玉米秸稈捆成捆,做菜窖的頂。甚至那時候蓋房子,也用玉米秸稈編成簾子,做房頂的一部分。

我家用不了的玉米秸稈都用來燒火做飯,現在玉米秸稈少了,父母都得從別人要,因為有的人家用電磁爐做飯,就不燒柴禾了。我家用玉米秸稈燒火,除了做飯,還有取暖作用,燒完火掏出的灰,還用作肥料,含鉀,還可防止土豆等腐爛。

我們這裡還沒有禁止焚燒玉米秸稈,可能是因為沒有人在地裡燒,都是運回自家房前屋後。玉米收割後剩下的茬子,倒是幾乎都用機器粉碎還田。每年春天進行,幾畝地還得付給人百八十塊錢。

玉米秸稈含有豐富的營養和纖維素,粉碎還田後,一方面可以補充地裡的氮等元素,另一方面還可以做為有機質,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含量,有利於保持土壤墒情,使土質疏鬆,透氣。這是一種健康可持續的發展方式。

玉米秸稈直接在地裡焚燒有很多缺點,因為焚燒時產生的熱量白白浪費了,而且還會產生二氧化碳及粉塵。環境中的二氧化碳多了會造成氣候的變化,如氣候變暖,乾旱或洪澇等極端天氣等。秸稈焚燒後剩下的草木灰也會被風吹散,沒有得到利用。

所以我建議,如果有條件,先將秸稈用於人畜使用,實在用不了,就粉碎還田。我們不要一味地從大自然索取,也要將有餘的奉還給大自然。


城鄉小院


秸稈還田增加了田地中的有機質,對作物生長有利。但是,秸稈在腐化過程中需要吸收氮素,短時間內反而不利作物的生長。所以,如果秸稈數量大,最好經過腐熟處理後再還田。

一、秸稈直接還田:

1、收割後的作物秸稈均勻平鋪在田面上,秸稈粉碎後還田效果更好。

2、用細土等輔料均勻稀釋沃寶生物秸稈腐熟劑,而後均勻撒施在田間秸稈上。

3、採用機械或人工拍打壓稈,使秸稈沉降到地表,與泥土相粘,防止秸稈泡水後浮起。第一次灌水 7-10 釐米深,保持土壤含水量 50-60%,堆腐 15 天左右秸稈即可腐解。

二、秸稈堆腐還田技術:

1、每 1000 公斤秸稈使用沃寶生物秸稈腐熟劑 2公斤。

2、將秸稈預先浸水,使其含水量保持在50-60%,用手握緊滴水為宜。

3、將秸稈整齊堆垛,高度 1-1.5 米,寬度不小於2米,長度根據秸稈量的多少可以任意調節,每層鋪 15-20 釐米秸稈後,逐層均勻撒施菌劑。

4、堆腐過程中每隔一個星期翻垛一次,可加快秸稈腐解。






關小乙


在農村玉米秸稈確實是不能焚燒,因為焚燒秸稈最容易引起火災,前幾年因為焚燒秸稈,燃起大火的事情太多了。有的地方把別人家地裡沒收完的糧食都給燒了,有的蔓延到村裡把房子都燒了,所以現在政府統一規定一律不準野外焚燒秸稈。

玉米桔杆粉碎以後,對土壤改良非常好。能增加土壤的營養成份,提高地力對糧食的增產增收非常有幫助。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對土壤的疏鬆性都有一定的好處,所以現在都提倡玉米秸稈還田。


放羊老頭839071119557


我們這裡今年也禁止焚燒玉米秸稈了,所以只能粉碎還田。

秸稈還田能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結構,使土壤疏鬆,空隙度增加,容量減輕,促進土壤微生物的活力和農作物根系的發育。

秸稈還田增肥增產作用明顯,但若方法不當,也會導致土壤病菌增加,作物病害加重及缺苗、僵苗等不良現象。秸稈還田量不宜過大或過小,過大達不到培肥地力的目的,一般每畝應在200~300千克。但切忌將病蟲秸稈直接還田,因為秸稈直接還田沒有經過高溫發酵,未殺死病菌蟲卵,可能會引起病害蟲災蔓延,所以必須將帶病菌、蟲卵的桔杆清除出園,其可作堆肥。

秸稈還田的作用:

(1)秸稈是重要的有機資源

秸稈中含有大量的有機質和氮、磷、鉀及中微量元素,是農業生產的重要有機肥料源。

(2)改良土壤結構及維持土壤養分平衡

秸稈還田是補充和平衡土壤養分、改良土壤結構的有效方法。

秸稈還田對鉀元素的循環利用尤其重要,一些地方因為缺鉀限制了農業生產的發展。我國鉀資源有限,目前我國鉀肥主要靠進口。秸稈是有機肥料中含鉀量最多的,如果能把秸稈通過多種方式歸還到土壤中去,使鉀得到自然循環利用,可以起到減緩土壤中鉀元素大量虧損的局面,這是解決我國鉀肥資源不足的一項重要措施。

(3)促進土壤微生物的活動

秸稈還田後,微生物獲得了大量的能源,使微生物的數量激增。在土壤水分含量適宜時,一般能使土壤微生物增加0.5~3倍。微生物的活動可促進土壤有機質的分解和養分的釋放,特別是對老化腐殖質中養分的分解有一定的作用。秸稈在土壤中的分解也是有機物分解的過程。它的分解主要有以下幾個階段:首先在白黴菌為主的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水溶性糖和澱粉;然後在以芽孢細菌為主的微生物作用下,分解蛋白質、果膠類物質和纖維素等;最後再以放線菌和某些真菌為主,分解木質素、單寧、蠟質等。一般秸稈在土壤中,要經過4個月的時間才能被分解,分解最快的月份為6~8月。如果碳氮比、水分、溫度合適,經過2~3個月就可以腐熟完全。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忙。





思然農視


我們這裡今年也禁止焚燒玉米秸稈了,所以只能粉碎還田。

秸稈還田能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結構,使土壤疏鬆,空隙度增加,容量減輕,促進土壤微生物的活力和農作物根系的發育。

秸稈還田增肥增產作用明顯,但若方法不當,也會導致土壤病菌增加,作物病害加重及缺苗、僵苗等不良現象。秸稈還田量不宜過大或過小,過大達不到培肥地力的目的,一般每畝應在200~300千克。但切忌將病蟲秸稈直接還田,因為秸稈直接還田沒有經過高溫發酵,未殺死病菌蟲卵,可能會引起病害蟲災蔓延,所以必須將帶病菌、蟲卵的桔杆清除出園,其可作堆肥。

秸稈還田的作用:

(1)秸稈是重要的有機資源

秸稈中含有大量的有機質和氮、磷、鉀及中微量元素,是農業生產的重要有機肥料源。

(2)改良土壤結構及維持土壤養分平衡

秸稈還田是補充和平衡土壤養分、改良土壤結構的有效方法。

秸稈還田對鉀元素的循環利用尤其重要,一些地方因為缺鉀限制了農業生產的發展。我國鉀資源有限,目前我國鉀肥主要靠進口。秸稈是有機肥料中含鉀量最多的,如果能把秸稈通過多種方式歸還到土壤中去,使鉀得到自然循環利用,可以起到減緩土壤中鉀元素大量虧損的局面,這是解決我國鉀肥資源不足的一項重要措施。

(3)促進土壤微生物的活動

秸稈還田後,微生物獲得了大量的能源,使微生物的數量激增。在土壤水分含量適宜時,一般能使土壤微生物增加0.5~3倍。微生物的活動可促進土壤有機質的分解和養分的釋放,特別是對老化腐殖質中養分的分解有一定的作用。秸稈在土壤中的分解也是有機物分解的過程。它的分解主要有以下幾個階段:首先在白黴菌為主的微生物作用下,分解水溶性糖和澱粉;然後在以芽孢細菌為主的微生物作用下,分解蛋白質、果膠類物質和纖維素等;最後再以放線菌和某些真菌為主,分解木質素、單寧、蠟質等。一般秸稈在土壤中,要經過4個月的時間才能被分解,分解最快的月份為6~8月。如果碳氮比、水分、溫度合適,經過2~3個月就可以腐熟完全。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忙。

思然農視

三農領域創作者

5052粉絲 · 118贊

搜索

2020年秸稈能燒嗎

萬能秸稈粉碎機

秸稈粉碎機價格

德國如何處理秸稈

玉米芯粉碎機

秸稈還田好不好


來自貴州的新上海人


農村玉米秸稈不能焚燒,只能粉碎還田,對農作物有哪些好處?

首先,秸稈還田的好處是毋容置疑的。

隨著我國農村能源清潔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秸稈做飯已經成為遙遠的歷史,各級政府把秸稈粉碎直接還田作為尚方寶劍在各地進行推廣。秸稈還田不僅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結構,明顯增加土壤養分,增強土壤保肥、供肥能力。而且大大減輕了秸稈就地焚燒造成的嚴重環境汙染,減少了化肥投入、節約了生產成本,提高了作物產量,產生了很好的經濟效益,有效的遏制了秸稈焚燒現象,是各方面皆大歡喜的措施。

其次,秸稈還田有利也有弊。

一、秸稈還田致霾氣體。致霾的本質和現象秸稈露天焚燒,向大氣中排放煙霧顆粒物汙染大氣,社會大眾和各級政府已充分認識,並採取了嚴禁焚燒的措施。而目前我國鼓勵的秸稈直接還田,其農田汙染物的排放具有溫和隱蔽性、長期持續性、危害次生性並有“增加土壤有機質”的合理性,因此大家並沒有充分認識到其也是秋冬季霧霾的主要元兇之一。

二、碳氮比失衡。隨著作物產量提高到高產和超高產水平,秸稈生產量增加,長期大量秸稈還田,加之氮肥施用量的不合理,會導致土壤碳氮比失衡現象加重。

三、溫室氣體排放量增加。研究表明,與秸稈不還田相比,水稻秸稈覆蓋還田處理的N2O 排放量在小麥生長季增加了15%~39%,而秸稈均勻翻壓混入還田處理降低了3%~ 18%。

四、後茬作物出苗質量差

五、病蟲害加重秸稈還田條件下,後茬作物病蟲害多發。一些病菌源和蟲卵隨秸稈還田在土壤中大量積累,連年的秸稈直接還田,使土壤裡積累的病蟲越來越多,還田的秸 稈為地下害蟲提供了食料來源,也會造成地下害蟲發 生量和危害率的增加。尤其是在免耕秸稈覆蓋還田條件下,地下害蟲數量增加,危害加大。

<strong>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謝謝!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吐槽!

【關注養雞達人,談天說地話養殖。如果您有任何意見和建議,歡迎在下方評論區告訴我!】


養殖達人1997


你好,非常開心可以回答你的問題。

秸稈還田是把不宜直接作飼料的秸稈(麥秸、玉米秸和水稻秸稈等)直接或堆積腐熟後施入土壤中的一種方法。

步驟:

1.秸稈還田一般作基肥用。因為其養分釋放慢,晚了當季作物無法吸收利用。

2.秸稈還田數量要適中。一般秸稈還田量每畝折乾草150~250公斤為宜,在數量較多時應配合相應耕作措施並增施適量氮肥。

3.秸稈施用要均勻。如果不勻,則厚處很難耕翻入土,使田面高低不平,易造成作物生長不齊、出苗不勻等現象。

4.適量深施速效氮肥以調節適宜的碳氮比。一般禾本科作物秸稈含纖維素較高,達30%~40%,還田后土壤中碳素物質會陡增,一般要增加 1倍左右。因為微生物的增長是以碳素為能源、以氮素為營養的,而有機物對微生物的分解適宜的碳氮比為25∶1,多數秸稈的碳氮比高達75∶1,這樣秸稈腐解時由於碳多氮少失衡,微生物就必須從土壤中吸取氮素以補不足,也就造成了與作物共同爭氮的現象,因而秸稈還田時增施氮肥顯得尤為重要,它可以起到加速秸稈快速腐解及保證作物苗期生長旺盛的雙重功效。

回答完畢,希望可以幫到你。



河北太行小米


記得有位老農說,誰說種地不掙錢?勤快了科學了種啥也掙錢,當懶漢農民閒散農民掙錢就不容易。他說的這一番話很有哲理,意思就是種地要精種細管,科學管理,粗放式管理不會收到高效益。通過這個例子來說明一下秸稈還田的好處。

在我們膠東半島,以丘陵山地為多,過去玉米收穫後,玉米秸稈一般拿回家裡,當做燒火做飯用,到目前,基本上沒有用玉米秸稈燒火做飯了,前些年,農民朋友為了圖省事,都把玉米秸稈在地裡焚燒,在秋後經常看到農田裡濃煙滾滾,既影響環境,又對土地造成汙染,有關部門採取了很多措施禁止焚燒秸稈,特別是玉米機械化收穫普及後,玉米秸稈都粉碎打到地裡去了,成為了很好的有機肥,增加了土質的有機質,對下茬莊稼好處很多。但是由於丘陵地區梯田較多地塊面積較少,不適合機械收割,有些農民就在地裡深挖溝穴,將玉米秸稈深埋,一般在秋後操作,上面我說的那位老農就是這麼做的,經過一個冬天的腐熟,玉米秸稈都爛在地裡,第二年耕地時,土質酥鬆,透氣良好,種出來的莊稼既有勁,又抗旱,長勢喜人,豐收在望。



所以,將秸稈還田的好處多多,環保、增加有機質含量、增強地力抗旱性、較少雜草生長、土壤鬆軟透氣,對保護耕田有著非同小可的作用。建議農民朋友玉米收穫後,一定勤快點,在冬季來臨之前將玉米秸稈還田。

結束語:玉米秸稈還田利國利民利己。歡迎留言探討。


天潤土元帥


很高興能回答你這個問題:

不管是玉米還是其它農作物的秸稈,他都是從土地裡吸收養分,生長成熟的。果實被我們收貨後,秸稈的利用就成了難題(對於家裡沒有牲畜的村民)。

有些人會把秸稈焚燒,但是國家對環境保護非常重視,在農村也不讓燃燒秸稈,所以剩餘的秸稈都會買給養牛養羊的人,或者是就地粉碎還田。粉碎的秸稈,對農作物的影響有好有壞,今天小編舉例說明一些:

1)好處就是:增加土壤養分,秸稈中含有很多微量元素,進入土壤中會給其他農作物提供營養。

2)秸稈中的微生物,會進入到土壤中活動,分解有機物,提高土壤活性,不僅增加了土壤中的無機物含量,也很好的保證了水肥平衡。

3)弊端就是:每畝地所能承受的秸稈是有數量的,秸稈還田時一定要注意量的問題,以免玉米秸稈太多,導致播種其它農作物時,種地播不到。

4)秸稈還田以後,會加重土壤的病蟲害問題,這就需要在秸稈還田時噴施一定量的藥物,以此來減少地下害蟲的發生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