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和15歲兒子關係很差怎麼辦?

葛仁勤


我來說一下我個人的故事吧。

曾經15歲的我不聽話、愛逃課,對於父母的批評教育完全不在意,依然我行我素,調皮搗蛋。因為當時的我覺得學習是個枯燥的事情,再加上青春期獨有的叛逆感,讓我父母操碎了心。

直到有一天晚上,我玩的很晚回家,發現自己學習桌上有一封信,我懷著好奇的心裡打開,裡面的內容只有很短的幾句話,卻讓我這輩子都無法忘記:

兒子,你好。爸爸媽媽知道你過得不開心,可是你在外面玩耍的時候爸爸媽媽非常擔心你。你是我們家唯一的寶貝兒子,要是你出了什麼事,我們也沒有活下去的勇氣。希望你能夠原諒爸爸媽媽的任性,讓我們一起找個時間好好聊聊可以嗎?

第二天我就去找我父母進行了溝通,我也明白了他們不容易,從此以後再也沒有逃過課了。

青春期的孩子大多數都會這樣,您可以試著換一種方法去跟他交流,或者想個辦法讓他知道您的良苦用心。千萬不要打罵孩子,這時候的小孩心靈最脆弱,自尊心也挺強,說不定就會起到一個反作用。

當然了,畢竟孩子是媽媽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只要您找對方法,我相信他一定會理解您的。[玫瑰]


康威力老李兩性小專員


一段關係不舒服,我們唯一能做的是:改變自己,影響他人。


所以,當媽媽和兒子關係不好時,媽媽首先改變,不要去給孩子提各種要求。最先改變的人,最有力量。


首先,改變看待兒子的態度,從接納入手。


接納兒子的所有!無論兒子是優秀還是普通,他都是你最愛的孩子,無條件的接納孩子的一切。當你開始接納孩子的時候,你更容易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


其次,學會並堅持欣賞兒子,將讚美變成習慣。


拿出紙和筆,寫出兒子的10條優點,要真誠、具體;然後把寫出的優點讀給兒子聽,並送給兒子。不僅如此,堅持做到發現兒子的優點就及時讚美的習慣,通過讚美提升兒子的自尊和自信,進而改善你們的關係。


第三,信任孩子,並尊重他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的權利。


15歲的孩子已經可以自己決定自己穿什麼,做什麼,決定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等各種事情。家長要充分信任孩子,學會放手,家中的事情可以諮詢兒子的意見,兒子自己的事情完全交給他自己處理。得到信任的孩子不僅自律性強,而且會更自信;也會被家長的信任感動,進而有效改善你們的關係。


第四,學會傾聽孩子,多瞭解孩子的情緒和想法,做到同理。


經常和孩子聊天。聊天的過程讓孩子發揮主導作用,並對孩子說的內容表示理解。多聽少說,孩子會越來越樂意打開心扉,你們之間的距離就會越來越近。


總之,只要父母真心接納孩子、愛孩子、尊重孩子,並讓孩子真正感受到你們的真誠與信任,關係自然會好的。這個過程需要時間和耐心。


日更達人


媽媽和兒子的關係是在教育問題上一直談論的話題。

按常理來說,兒子一般和媽媽的關係還能說的過去,和爸爸的關係比較差,而你的這種情況截然相反。

這就應該考慮你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問題,是太嚴厲了還是溺愛過了頭?

孩子這個年齡正處於叛逆期,打打不的,說還不聽,不知道自己有多能,本事能上天,有的還把學校的口頭語帶回家,讓人受不了。

和孩子的關係差,沒有好辦法,要想辦法和孩子多溝通,他不聽也得說,讓他知道是關心他,給他推薦好書或者好電影看,通過故事希望能感動到他。領著他出去逛逛,多參加公益社會活動……

還要和孩子多溝通,聽聽孩子的心聲。

搞好關係言傳身教感化是比較好的辦法,希望你的孩子能理解你們的苦心,改變你們的關係。



寂寞的駝鳥


15歲已經懂得很多了,我個人覺得關係差的原因多處表現在打罵和不理解,應該和孩子做朋友,不應該處處指責孩子,比如孩子做錯事,不能第一反應就說他錯了,應該問他為什麼要這麼做,每個人做事都是有原因的,而且在叛逆期都和父母反著來,可能在他看來父母眼裡自己從來都不對,也是他不願和父母交流的原因。以上是我個人看法,畢竟每個家庭都不同,相處方式也不一樣。


火娃短視頻


和子女的關係是社會關係的反映。父母和社會道德標準是關鍵,雖然是反叛的青春期,但道德標準的底線控制力不會讓孩子太過分。多和各方面配合溝通,慢慢會好的。


qianyuming12345


尊重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當一些孩子放開媽媽的手,走向別人,去跟別人互動時,媽媽的內心會有一些小失落,這蠻正常的。因為孩子必然要不斷的成長,必然要去和更多的人建立關係,最後才能順利地融入社會和人群中。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他有他的人生旅程要完成。

當你給予孩子支持和尊重時,孩子會感覺到力量,他會很安全地去探索屬於他們的世界,發展他們自己的空間。

學會和孩子合作

合作意味著公平,當你帶著合作的心態去跟孩子一起做一些事情時,你會發現很多事情做起來都很輕鬆,也很事半功倍。如果父母只談自己的付出,否定孩子帶來的價值,那這不是合作,更像是對孩子的施捨。

在跟孩子產生情感連接時

第一,理解自己和別人的情緒。

第二,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表達情緒是兩人關係親密的象徵。

第三,清楚情緒表達的界限。

第四,理解情緒會相互擾動。

情緒傷害經常在親子關係中出現,做到以上幾點,父母會輕鬆很多。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小小思維家


母子之情心連心,

三孃教子望成龍。

即便一時有爭執,

浪子回頭人上人。

《歷世心言》(64)


豆豆姥爺42


媽媽和15歲兒子關係差,問題出在媽媽,要麼小時候寵得厲害,要麼從小不管不問,現在想到來管他了。小孩處在第二個叛逆期,由於對你不信任關係差了,只有慢慢的去了解他,15歲的孩子心理是幼稚的,但他自以為已長大了,你再用對小孩子的方法去哄他只會適得其反,你要對他象大人一樣講話,遇事與他商量而不是命令式的,讓他慢慢度過這個叛逆期。


Zomin008


這裡沒提爸爸就不說了,首先15歲的孩子還在青春期本來就很叛逆,這時候就需要正確的引導教育和平等尊重的交流溝通,其實父母對於孩子的教育來說應該是從小開始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作為父母從小對孩子就要有正確的引導學會和孩子交流,本人感覺孩子小的時候的交流要大於教育,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他有什麼不確定的事他就會給家長說,這樣管理起來就會好很多,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家長亦如此。交流出現困難作為家長要試著改變交流方式,本人拙見,希望能幫著你,不喜勿噴。謝謝


紅狼2972


多與孩子交流,瞭解他在學校與同學的相處情況,同時也可以從他同學那裡去了解孩子平常的一些情況。只有這樣從兩方面入手才能更好的找到問題的原因在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