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自復工復產,重罰!深圳等地的官方復工指引來了

為防控疫情,

國務院辦公廳和廣東省政府

先後作出了延遲復工的決定。

但是,

有些企業擅自提前復工。

結果,

被有關部門查處,

江蘇一企業負責人因此被拘留!

2020年2月9日24時後,

我省企業開始恢復生產經營

那麼,

企業復工復產應注意什麼呢?

勞動者又需如何做好防範呢?

線人帶您來看看

深圳、珠海、東莞、佛山

等地的官方指引。

廣東五類特殊企業率先復工

2月3日是春節假期結束後的第一天,廣東五類特殊行業企業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率先復工復產,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企業復工和學校開學時間的通知》要求,除五類特殊行業外,本行政區域內各類企業復工時間不早於2月9日24時。五類特殊行業涉及保障城鄉運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民眾生活必需、其他涉及重要國計民生、供港供澳及特殊情況急需復工的相關企業。

試劑盒、口罩、防護服是抗擊疫情最為急需的醫療物資,“春節不停工”成為眾多相關生產企業的真實寫照。醫療物資生產企業緊急復工復產,克服缺人、缺原材料、物流受阻等難題,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防護用品生產、生活物資供應、物流運輸行業等五類特殊行業的眾多企業率先復產,為抗擊疫情一線提供有力支撐。記者在廣州、深圳、珠海、中山等地走訪發現,農貿市場和零售商超的蔬菜品類豐富,大部分菜價逐漸恢復平穩。

保供應、抓生產,廣東緊鑼密鼓推進各項措施,保障防控物資生產。記者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瞭解到,日前已經派出多個小組前往企業現場駐點,對於重點企業實行“一企一策”精準協調幫助。

此外,加強溝通保障通信。記者瞭解到,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聯合省通信管理局積極協調電信運營企業、鐵塔公司採取有力措施,及時解決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通信保障和5G基站建設等問題。

除了5類特殊企業之外,廣東其他企業不得早於2月9日24時之前復工。釘釘、企業微信、飛書、華為Welink……多家廣東科技企業如騰訊公司等響應防疫號召在家遠程辦公,積極“備戰”復工。

此外,傳統企業也在加速融入在線遠程辦公的行列,為復工提前做準備。

深圳復工復產指引

深圳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研究決定,對2020年2月9日後復產復工企業實施報備制度。有關事項通告如下:

一、企業復產復工的條件。

企業在復產復工時要嚴格落實本企業疫情防控主體責任,嚴格按照《深圳市企業復工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預防控制指引》落實檢疫查驗和健康保護措施,滿足以下條件方可復產復工:

(一)防控機制到位。企業要明確疫情防控的內部責任機制,建立疫情防控管理體系,明確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及部門車間班組負責人的工作職責,制定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和工作措施。

(二)員工排查到位。企業要組織對每一名員工的籍貫和14天內去向進行排查。

  • 對來自或者去過疫情重點地區的員工建立重點監控類清單,並規勸留在當地暫不返深復工,鼓勵員工延遲返深上班;


  • 對來自或者去過疫情重點地區的返廠返單位員工要排查其抵深時間。

按規定完善落實企業內部醫學觀察、自行隔離等措施,確保其隔離觀察14天並經體溫測量正常後方可上崗。

(三)設施物資到位。企業要準備必需的防控物資,購置快速紅外體溫探測儀、消毒水、口罩等疫情防控物資;企業要落實隔離場所。設置有集體宿舍的企業,要設置臨時隔離場所,安排單人單間、相對獨立房間作為疫區返崗人員臨時隔離場所;不具備條件的企業,要按照轄區街道辦事處的統一安排,確定具體的隔離觀察地點並向所在社區報備。

(四)內部管理到位。企業原則上要實施封閉管理,嚴禁無關人員進入本單位生產辦公場所;企業要每日對全體上班人員進行入廠、入單位前體溫檢測,在入口處使用快速紅外體溫探測儀,對所有進入企業的人員開展體溫探測,並按規定上報復產復工人員情況、重點監控類人員情況、員工健康狀況等;企業要做好場地的通風、消毒和衛生管理及隔離區管控,建立和落實復工上崗前個人防護知識全員培訓制度。

二、實行復產復工報備複核制度。

全市各類企業復產復工,要在具備上述條件的前提下,在開工前須至少提前5日(自然日)向所在轄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報備,提交復產復工備案表、疫情防控承諾書(樣式附後)。報備實行分級管理:

  • 員工人數300人以上(含300)的企業,向所在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備案;


  • 員工人數300人以下的企業,向所在街道疫情防控領導機構報備。

其中,建築、交通、水務等市管建設工程項目,由施工單位統一向市有關建設主管部門辦理報備手續。

珠海復工復產指引

近日,珠海市應急管理局發佈企業節後復產復工防控理念、方案、預案指引,系統介紹生產作業及經營場所安全措施。重點包括以下7個方面:

1.建議各公司成立疫情防範小組

針對疫情,進行人員管控、環境消毒、疫情宣傳、物質籌備等方面工作,確保公司所有的疫情防護措施做到位。

首先,統計儲備醫用口罩、KN90或KN95口罩,防護服(主要為環衛消毒類)、防護眼鏡,75%酒精(脫脂棉)/84消毒液,以及消毒洗手液、橡膠手套、肥皂、溫度計、紅外測溫儀、血氧儀、噴霧器、應急交通車、應急藥品等“人防”“技防”物資。

工廠應收集官方專業機構有關防疫知識、宣傳片、宣傳海報,在宣傳板、企業微信、電子大屏等位置宣傳。同時,制訂發生員工發燒、乏力、乾咳或呼吸困難等症狀的應急處置措施、隔離措施和應急交通送醫治療措施。

2.科學安排企業節後復工時間。

按珠海疫情控制程度進行調整,確保疫情不被蔓延。

3.工廠應開展復工運作盤點。

圍繞“人、機、料、法、環”等幾個方面,對生產運作進行盤點,並制訂相應的應對策略。

4.對廠區環境消毒殺菌。

復工前,工廠各個區域都必須進行消毒、殺菌處理,確保工廠內部人員的防護安全,特別要注意食堂就餐、早會、例會等人員聚集時的安全。

要確認各工廠集中食堂的安全衛生措施,食堂禁止採購未經宰殺、未經檢疫的活禽活魚肉品;禁止提供生菜;餐具應以蒸汽消毒;加工環節嚴格執行生熟分開。

餐廳服務人員每日崗前必須開展健康檢查,體溫測量後保留檢測記錄;作業中必須統一佩戴手套、防護鏡和醫用口罩、防護鞋。

就餐時,餐具統一由服務人員配發,禁止自行取拿餐具;不要用自己的筷子和餐具從公碗和盤子裡夾菜;飯菜統一由食堂工作人員分餐取菜。食品留樣應按照規定執行。

5.做好返廠復工人員流動管控措施。

根據疫情區域情況,工廠各級部門應提前統計各自人員預備到崗情況並彙總報告到人力資源部門。

從本市區以外尤其是較大疫情發生地返回的員工、相關方(含供應商、物流、業務外包、派遣方)進入工廠前須組織醫務人員全面檢查,無異常方可進入。復工第一天全員健康排查尤其重要,寧可慢不可錯。

提醒員工在家期間及恢復生產後做好自我防護和消毒工作。上班後有任何員工出現身體異常如:發燒、乏力、乾咳或呼吸困難等症狀必須立刻上報管理層,並立刻進行現場消毒,安排員工及時去醫院就醫,並將確診結果通知公司。

所有員工、外來人員、訪客進入工廠前必須接受門衛測量體溫,門衛負責記錄體溫,體溫超過37.3攝氏度禁止入場,並報告工廠及對接人。外來人員還須自行佩戴口罩(對長期業務方工廠應預備口罩)。

6.對休假期間的公司管理人員,公司應明確其在休假期間需要完成的準備事項,並制定責任人和完成時間。

7.在制定工廠復工復產肺炎疫情防疫方案時,應落實細節方案。

如上班前,各工廠應組織醫務人員對工廠所有場所進行一次消毒,之後至少每三天一次;重點區域——更衣室、辦公室、生活垃圾堆放處及吸菸點,應安排專人每天早晚消毒各一次;中央空調按照技術說明採取進風消毒過濾。

在各自勞動崗位上,非人與人接觸環境,宜佩戴口罩;在頻繁接觸人員崗位和集中作業封閉崗位(控制室等)必須佩戴口罩及其他防護用品。

禁止隨地吐痰,口鼻分泌物應用紙巾包好放入工廠指定的專用有蓋醫用廢棄桶。

各工廠的車間、會議室、辦公室等人員密集場所應保持開窗通風(不含中央空調),每天上下午各至少兩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

東莞復工復產指引

2月4日,東莞市印發了《東莞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企業節後復工用工指引(試行)》(下簡稱《指引》)。

一、嚴格落實員工防疫防控措施

1.建立完善疫情防控機制。企業要根據自身情況,建立企業內部疫情防控組織架構,制定完善疫情防控內部責任機制和應急預案,明確企業疫情防控應急流程、具體工作人員及工作職責,確保疫情防控措施落實。

2.建立完善防控設施設備。企業要落實各項防控措施,完善相應設施設備,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和重點場所消毒,加強員工個人衛生教育宣傳。企業可以根據員工數量和場所等實際情況設置一定數量的臨時醫學觀察點,用於初測體溫≥37.3℃員工的體溫複測和待送院員工停留。

3.嚴格把好員工入口關。企業要落實主體責任,全面排查所有員工,按照“一人一檔”做好建檔篩查工作,分類指引員工合理安排返莞。一是對疫情重點地區以及非疫情重點地區但有“兩史”(疫情重點地區旅行史或與疫情重點地區人員接觸史)的員工,要落實點對點提醒要求,引導員工暫不返莞返崗;二是對有“兩史”員工已返莞的,必須嚴格執行居家或集中隔離觀察14天的要求;三是隔離觀察期結束後,如無感染症狀,方可正常返崗。

4.加強員工健康監測和分類處理。企業要在工廠、食堂、宿舍、車間等入口處設置體溫檢測點,安排專人值守,每日監測員工身體狀況,做好信息登記,並按規定上報。根據體溫檢測分為五類對進入企業員工進行分流(詳見文末鏈接)。

二、引導員工分批返崗

5.合理安排開工計劃時間。企業要根據輕重緩急和疫情防控形勢需要制訂復工生產計劃,確定各條生產線的先後開工時間、用工需求規模以及員工返崗計劃安排,合理確定開工計劃時間。提前復工的企業,要按照省的要求落實提前復工報備制度要求,向屬地鎮街(園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報備。

6.配合做好用工摸底工作。企業要與員工做好對接溝通,詳細掌握員工節前返鄉及節後返莞返崗情況,做好湖北地區員工動態信息摸查。有招用湖北地區員工的企業,根據員工實際情況,登錄網址http://120.86.191.152填報並及時更新湖北地區員工動態信息,企業登錄賬號及密碼已由各鎮街(園區)人社分局發至各企業。

7.引導員工有序分批返崗。企業要根據省疫情防控要求和生產輕重緩急需要,合理制定節後復工生產計劃和員工分批返崗安排以及用工調劑安排,確定返崗人員的數量、時間和來源地。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分崗位、分車間、分省份、分時段把務工人員合理分成若干小組,告知具體返崗時間安排,引導員工有序返莞返崗,避免務工人員大規模集中入莞。

三、妥善處理勞動關係

8.依法保障員工春節假期期間工資報酬權益。根據國務院安排,春節假期從2020年1月24日至2月2日。其中2020年1月25日至27日為法定節假日,企業安排員工工作的,按照不低於員工本人日或小時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300%支付工資報酬;其餘7天,企業安排員工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員工本人日或小時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200%支付工資報酬。

9.依法保障員工延遲復工期間工資報酬權益。2月3日至9日未復工期間,根據國家及省關於停工、停產期間工資支付相關規定,企業應當按照勞動合同規定的標準支付員工工資。符合規定不受延遲復工限制的企業,在此期間安排員工工作的,應當依法支付員工工資。其中,企業在休息日安排員工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按照不低於員工本人日或小時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200%支付工資報酬。

10.依法保障員工隔離、治療期間工資待遇權益。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因被採取隔離治療、隔離觀察等隔離措施導致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應當視同提供正常勞動並支付員工正常工作時間工資。隔離期期滿後,對仍需停止工作進行治療的患者,按照員工患病的有關法律規定,企業應依法保障其醫療期和病假工資。

11.受疫情影響導致停工停產的,企業應當依法支付工資或生活費。因受疫情影響導致停工停產的,未超過一個工資支付週期(最長三十日)的,應當按照正常工作時間支付工資。超過一個工資支付週期的,可以根據員工提供的勞動,按照雙方新約定的標準支付工資;企業沒有安排員工工作的,應當按照不低於東莞市最低工資標準的80%支付員工生活費,生活費發放至企業復工、復產或者解除勞動關係。

12.可安排受疫情影響未能及時返崗員工帶薪年休假。對於受疫情影響未及時返莞復工的員工,經與員工協商一致,企業可以優先考慮安排員工帶薪年休假。

13.妥善處理受疫情影響員工的勞動關係。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疑似病人、密切接觸者因被採取隔離治療、隔離觀察等隔離措施導致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企業不得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和第四十一條與員工解除勞動合同。在此期間,勞動合同到期的,分別順延至員工醫療期、醫學觀察期、隔離期期滿或者政府採取的緊急措施結束。

用工單位不得以出現《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四十一條規定的情形,將以上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人員中的被派遣員工退回勞務派遣單位。被派遣員工在用工單位期間的工資待遇等參照用工單位直接用工的相關政策。

14.勞務派遣機構要規範疫情防控期間經營活動。勞務派遣機構要充分利用網絡等線上招聘渠道,避免組織赴重點疫情地區招工,暫停派遣或組織重點疫情地區員工來莞務工,引導非重點疫情地區員工安全有序迴流。建立健全用工名冊臺賬,做好員工籍貫、來源地統計及健康檢查。

15.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勞動人事爭議開庭安排。2020年1月31日至2月9日開庭的勞動人事爭議案件中止審理,具體恢復時間另行通知。特殊情況需開庭的,做好工作人員及當事人檢疫防控工作。

四、用好當前社保優惠政策

16.受影響企業可延緩繳納社保費用。對於受疫情影響的用人單位,無法按時繳納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的,可延期至疫情解除後三個月內繳費,期間不加收滯納金。

17.相關社保業務可待疫情結束後補辦。疫情期間用人單位、靈活就業人員、城鄉居民未按時辦理參保繳費登記、申報繳款、待遇申領等業務的,允許疫情結束後補辦,延長期間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待遇正常享受,不影響參保人員個人權益記錄,補辦應在疫情解除後三個月內完成。

18.失業金領取資格暫時取消現場驗證。仍在按月領取失業保險金的失業人員,由社保經辦機構比對參保信息,符合繼續領取資格的給予認證通過,無需現場認證。

19.社保經辦窗口服務實行全預約制。各級社保經辦窗口將於2月3日對外開放,部分鎮街將實行彈性開放。窗口不受理現場取號,採用全預約制,可通過“莞家政務”微信公眾號提前3-7個自然日進行預約,其他預約方式已暫停。

20.採取線上渠道自助辦理業務。參保單位和參保人可利用廣東政務服務網、東莞社保網上服務系統、“粵省事”、“粵商通”、“東莞人社”小程序、“東莞社保”微信服務號等線上渠道自助辦理相關業務。業務諮詢和疑難解答可撥打12345或12333。

佛山禪城復工復產指引

佛山市禪城區出臺復工申報工作指引,推動企業有序復工復產,2月10日開始,企業做好各項防控工作,並在禪城區疫情防控微信小程序報備後就可以復工。符合條件,確有需要在2月9日24時前復工,須至少提前2日向企業所在鎮(街道)經科部門提出申請,呈區疫情防控指揮部核查備案後才能復工。

企業復工前要做到“四個到位”:

① 防控機制到位。建立疫情防控內部責任機制和應急預案。

② 員工排查到位。企業職工健康監測措施健全,建立“一人一檔”建檔分類篩查機制,已有效規勸來自或去過重點疫情地區的員工留在當地暫不返禪復工。

③ 設施物資到位。衛生防護用品和隔離觀察場所齊備,做好口罩、測溫儀、消毒水等疫情防控物資保障工作。

④ 內部管理到位。每日監測員工身體狀況並按規定上報情況,做好場地的通風、消毒和衛生管理及隔離區管控。企業應制定預防控制應對方案,做到“8個一”。

“8個一”要求:

一報健康狀況;一測體溫;一戴口罩;一設隔離留觀室;一致電;一開展愛國衛生運動;一次健康教育;一強化人文關懷。

按規定復工復產

是榜樣!

不按規定復工復產

就是反面例子啦!

深圳3家企業擅自復工被查

據南方都市報消息,2月3日,深圳市南灣街道安監辦吉廈安格站對轄區企業進行排查登記時發現,有3家企業未按要求,擅自復產復工。對此,安監執法人員立即責令其停止經營,並依法對3家企業進行查封。

南灣街道安監辦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加大排查及宣傳力度,督促企業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自身管理,嚴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執行相關規定,並與各安格站建立好信息聯動機制,及時進行疫情溝通,從源頭上管好企業人員流動情況,堅決遏制疫情的蔓延,共同打贏這場阻擊戰。

記者從南灣街道安監辦瞭解到,這三家企業中,其中兩家一家為電子公司,一家為音響設備公司,均不屬急需復工行業範疇。安監部門現場對三家企業都進行了查封,並責令這兩家企業嚴格按照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不得早於2月9日24時復工。另外一家屬於蔬菜物流配送公司,雖屬急需復工行業範疇,但未提交復工復產承諾書及申請表便擅自開工,安監部門要求其補齊復工申請相關材料且經審批後方可復工,並嚴格按照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江蘇一企業私自復工,老闆被拘

據北京青年報消息,1月28日,江蘇省政府辦公廳發出關於延遲企業復工的通知,要求省內各類企業不早於2月9日24時前復工。近日,江蘇南通某企業負責人卻私自通知工人提前復工,3日,江蘇南通市通州公安局對該企業負責人處以行政拘留5日處罰。

2月1日下午,通州區東社鎮政府工作人員在對南通市通州區東社鎮五馬路村的一家紡織廠進行檢查時,發現該廠內有何某、楊某、紀某三名員工提前復工正在車間趕製貨物,後鎮政府工作人員將該線索移交東社派出所。

派出所民警調查瞭解,該三名員工是在負責該廠車間生產的負責人喻某的要求下提前復工的。喻某明知有延遲企業復工的相關通知,但因年前有一批貨物沒有做完,所以叫了部分工人復工希望可以早點趕製完工,涉嫌違反了《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延遲企業復工的通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條第一款第一項 ,2月2日,喻某因拒不執行緊急狀態下的決定、命令被通州區公安局處以行政拘留五日的處罰。

來源 | 南方日報、珠海電視新聞、南方+、大洋網

擅自复工复产,重罚!深圳等地的官方复工指引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