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英年早逝的真相究竟是怎樣的?

用戶67572469


善於騎射且正值壯年的攝政王,竟然在狩獵時墜馬,不久便一命嗚呼了。此事無論如何都顯得太過蹊蹺,以至於不斷有人懷疑,多爾袞的英年早逝,很可能存在幕後黑手。然而,爭相卻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陰暗,歷史上的多爾袞,並非死於他殺。

關於多爾袞的生平與功過,自是不必多言,在此僅需關注下他臨死前的近況便足以。按《清史列傳》記載,順治六年時多爾袞便已經遭受到了一次比較嚴重的打擊:

十二月,王妃博爾濟吉特氏薨,以玉冊寶,追封為敬孝忠恭正宮元妃。——《清史列傳·多爾袞》

儘管此後多爾袞於次年正月納肅親王妃博爾濟吉特氏,又派人到朝鮮選女子,並即日成婚,但在多爾袞內心深處,對王妻還是非常思念的。當然,多爾袞亡妻後迅速再娶,同時又讓人從朝鮮給自己挑選美女,也確有貪婪美色之嫌。但不管怎麼說,博爾濟吉特氏之死,著實讓多爾袞承受了巨大打擊:

(順治七年)七月……王尋以悼妃故,有疾。錫翰與內大臣席納布庫等詣第,王怨曰:“頃予罹此莫上之憂,體復不快,上雖人主,念此大故,亦宜循家人禮,一為臨幸。”——《清史列傳·多爾袞》

多爾袞因思念亡妻而抱病,錫翰和席納布庫等到其住處探望,結果多爾袞稱自己“罹此莫上之憂”,足見其病得相當嚴重。與此同時,多爾袞還覺得順治帝雖然是皇上,但自己為其叔父,在重兵之時也理當前來探視。多爾袞這番話雖然有抱怨的成分,但也足以證明當時他病得不輕,否則也不會鬧得這麼不歡快。

到十一月時,多爾袞並未完全康復,但卻跑到邊外狩獵。也正是在這次狩獵過程中,多爾袞墜馬受傷,不久後死在了喀喇河屯,享年三十九歲。多爾袞的死訊傳來,史載順治帝“震悼”。可以說,滿朝文武都沒有想到,叱吒風雲的攝政王多爾袞,竟會墜馬受傷,並就此殞命。

多爾袞之死,是一場意外。按照常理來講,這個遊牧民族出身的將領,似乎不會出現這樣的事故。可是,當時多爾袞身體已然抱病,是在心情極度抑鬱的情況下長途跋涉到邊外狩獵的,如此一來,在射獵時墜馬倒也不足為其。

另外,在多爾袞生病之前,他還納了納肅親王豪格的王妃,並且讓人從朝鮮選了美女。如果說在除掉政敵豪格後迎娶其王妃是一種報復的話,那麼遴選朝鮮美人,自然是為了滿足私慾了。原本政務軍務纏身的多爾袞,在心情抑鬱的情況下,又縱慾過度,身體自然會大不如前。

我們都不是事件的親歷者,但從歷史文本的記載來看,攝政王多爾袞之死,並非有幕後黑手操作,而是在其縱慾、抱病和哀傷的情況下強行騎馬射獵,導致意外摔傷,後死於傷病。從這一點來講,這著實是一次悲劇。


夕陽下的晚楓


公元1650年,皇父攝政王多爾袞驟然崩逝,清初的一代政治明星就此隕落。


當時多爾袞年不過39歲,按理來說正值壯年,怎麼會突然死去呢,這給後世留下了無限的猜測。

影視作品所說

在電視劇《孝莊秘史》中,多爾袞是由於降將姜襄反水,一怒之下帶兵討伐,最終單挑沒有不敵,被姜襄一劍刺死的。

但是實際上姜襄死在1649年,比多爾袞還早死,這種說法根本不堪一擊。

史書記載

尋有疾……十一月,復獵於邊外。十二月薨於喀喇城,年三十九。——《清史稿》

《清史稿》對多爾袞之死記載實在太過簡略,以至於讓人摸不清頭腦,為何一個身強力壯之人一月之前還好好地,打獵都不在話下,一月之後便薨了?

而且就算如其他史料所說:多爾袞是在行獵的時候下馬摔傷,結果傷口處理不當致發炎而亡,也是漏洞百出。

先不說貴為“皇父攝政王”的多爾袞肯定隨身都有醫官,他們不可能連摔傷都不會處理,再者多爾袞死的時候是11月,已是冬天,又在北方,根本不可能會出現細菌滋生的情況,又何來傷口發炎呢?

個人推測

順治大婚冊立皇后是在1650年8月,而清朝皇帝大婚就意味著成人立室,也就是要親政了,結果多爾袞在幾個月之後就暴斃在喀喇城,實在是有些蹊蹺。

我認為很有可能是順治因為與多爾袞有舊仇,剛剛上臺年輕氣盛的順治就派人殺了多爾袞,這也和多爾袞最後被順治清洗的下場相吻合。

你們覺得還有哪些可能?歡迎評論留言。


曉史才能明事


多爾袞英年早逝其實早有徵兆,而最先提這一觀點便是多爾袞的死對頭,皇太極的長子豪格。

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去世後,多爾袞與皇太極的長子豪格,為了大清皇位展開了激烈的爭奪,雙方實力不分伯仲,最終在八旗勢力的相互妥協之下,由皇太極的第九個兒子,也就是當時年僅5歲的福臨繼位,成為了後來的順治皇帝。

而也就是這次皇位的爭奪,讓多爾袞與豪格之間產生了激烈的矛盾。失去了皇位,同時又沒有能夠成為攝政王之一的豪格,充滿了對於多爾袞的不滿,因而在一次與下人的交談中,說道:

多爾袞有病無福之人,身材細瘦,素患風疾,常常頭昏目眩,壯年猝死,大抵跟縱慾有關。

而隨後,豪格遭到了親信何洛會的背叛,此事也為多爾袞所知,多爾袞也以語重傷人為由,計劃除掉豪格,但是為年幼的順治皇帝所阻攔。

儘管豪格對於多爾袞的這番評價,充斥著其對於多爾袞的恨意和不滿,但是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到兩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其一,多爾袞的身體狀況其實並不是很好,也就說多爾袞並不康健;其二,多爾袞縱慾過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身體狀況。

所以,由此可以推斷,多爾袞應該是正常死亡,而不是其他“陰謀論”所提到的被刺殺而亡這樣的觀點。


實際上,能夠證明多爾袞系正常死亡還有著以下一些理由。

首先,多爾袞是在順治七年(1650年)去世的時候,是39歲,在此之前英年早逝的滿清權貴不在少數。

在多爾袞去世之前,多爾袞的弟弟多鐸因為天花去世,年僅35歲;在皇太極時期,多爾袞的兩位侄子,也是禮親王代善的兩個最為喜愛的兒子,嶽託和薩哈廉,也都是非常年輕的時候就去世了。

常年的征戰,加上過度的操勞,再加上當時的醫療條件有限,使得多爾袞在這個年齡上去世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其次,在多爾袞去世當年七月的“錫翰洩密案”中,已經暴露了多爾袞的身體狀況堪憂。

順治七年(1650年)七月,多爾袞生病期間,在錫翰面前故意發洩對於順治皇帝不來看望於他的不滿,於是錫翰將此事告訴了順治皇帝,順治皇帝只能親自前往探望。事後,多爾袞在訓斥錫翰的同時,還藉機處罰了鰲拜。

而這也說明了,這個時候的多爾袞已經處在了體弱多病的時期。

再次,就是多爾袞的“墜馬事件”。

多爾袞在狩獵期間不幸墜馬受傷,但是處理傷口的方式極為不當,他是用土直接覆蓋了傷口,這也直接導致了傷口的感染,為多爾袞的死也算是買下伏筆。


綜上所述,多爾袞的死是正常死亡,並不存在這所謂的暗殺或者刺殺。而在多爾袞死後,順治皇帝先是將其冊封為成宗義皇帝,隨後才對其進行了清算和報復,也說明了多爾袞的死順治皇帝並沒有參與其中,這也更加證明了多爾袞是自然死亡的結論。


雍親王府


多爾袞,努爾哈赤十四子,皇太極的弟弟,順治帝的叔叔,“孝莊太后”的緋聞男友。

公元1643年9月,皇太極崩猝於瀋陽故宮,多爾袞和濟爾哈朗輔政順治,自此歷任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把持朝政七年,此間可說是權傾朝野,以至於有人只知攝政王而不知有皇帝,就是一個沒有皇帝稱號的皇帝。

1650年,多爾袞行獵墜馬而死,年僅39歲。順治帝詔令天下臣民易服舉喪,他率諸王、貝勒、文武百官易縞服,迎靈柩於東直門五里外,跪奠三爵,哀天慟地。並追封其為“懋德修道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列太廟供奉,多爾袞成了大清成宗皇帝。

但僅過兩個多月,順治帝對多爾袞進行了近乎瘋狂的報復:

罷黜“清成宗”帝號,撤銷廟享,削去一切爵位封號、抄家、清洗黨羽,最後劈開棺材,鞭打屍體,大洩其憤……

關於多爾袞的死因,二百多年來,一直眾說紛紜。《清實錄》說得特別簡略:“攝政睿親王多爾袞、薨於喀喇城。年三十九”,多爾袞死後僅2個月又遭到政治清算,這樣的悲慘的結局更讓他的死因蒙上了一層神秘的外衣。

關於多爾袞的死因,歷來有這麼幾種說法——

一、家族病史、正常死亡說:

努爾哈爾、皇太極、雍正等都是暴病身亡,人們有理由懷疑是不是家族有類似今天心腦血管疾病的家族遺傳病史。

多爾袞從小就體弱多病,少年時代就隨軍南征北討,特別是松錦之戰中,多爾袞“勞心焦思”、“披堅執銳”,直至鼻血不止,滿清問鼎天下後,皇帝年幼,軍國天下、千斤重擔幾乎全壓在他身上。

豪格在爭帝失敗後曾說:

多爾袞有病無福之人,身材細瘦,素患風疾,常常頭昏目眩,壯年猝死,大抵跟縱慾有關。

1650年7月的“錫翰洩密案”中,說明多爾袞身體堪憂在宮中已是公開秘密。

常年的征戰,過度操勞,不良的生活方式(當時滿人嗜酒多肉),醫療條件有限,導致多爾袞的胞弟多鐸、兩位侄子嶽託和薩哈廉等英年早逝的滿清權貴不在少數,所以多爾袞在這個年齡上去世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二、死於悲痛縱慾說:

1649年,感情深厚、最忠心的政治支持者三弟多鐸因天花早逝,年僅35歲,兩位福晉殉情。兄長阿濟格福晉、自己相濡以沫25年的正妃博爾濟吉特氏都因天花相繼離世,這種家族的死亡陰影,對本就多病孱弱的多爾袞來說,打擊頗大,總感覺災禍隨時會降臨到自己頭上。

而悲痛欲絕的同時,多爾袞偏偏即愛權,更好色,有名可查的妃子就有10個,不知名的女人更多,他廣開“色”路,八旗選美,看上的都會成為胯下之物,同年又強娶侄兒豪格的老婆和朝鮮公主姐妹花, 縱慾過度,以至於掏空了身體,早年在戰爭中落下的病根也逐漸找上門來,經常感到頭昏目眩……“皇父攝政王身體欠安,居家煩悶,欲出口外野遊”。

三、順治陰謀殺害說:

1650年11月,多爾袞到河北遵化圍獵,在圍獵之前,多爾袞在當地泡了溫泉,對同行的鄭親王、英親王等給予了賞賜,圍獵之中,突然感到頭暈目眩,跌落馬下,膝蓋跌傷,當地土民用石膏給他塗抹了傷口,他勉強支撐著繼續前進。後來感到膝蓋劇烈疼痛,難以忍受,便急令回營,12月29日宿喀喇城,31日突然病逝。

多爾袞肯定都有隨身醫官,他們不可能連簡單的摔傷都不會處理,此時已是北方的冬天,根本不可能會出現細菌滋生的情況,又何來傷口發炎呢?

在喀喇城的兩天到底發生了什麼?沒有人知道、或是沒人敢說出真相。

前文說過,多爾袞專擅跋扈,孝莊和順治母子二人對多爾袞仰鼻而息,多爾袞為獨霸大權,不順治帝學習,怕他長了本領不再順從,

“朕極不幸,五歲時,先太宗早已晏駕。皇太后生朕一人,又極嬌養,無人教訓,坐此失學。年至十四,九王薨,方始親政,閱諸臣章奏,茫然不解”。

狼子野心,昭然如揭,順治豈能不恨。

1650年8月,順治大婚冊立皇后,而皇帝大婚就意味著即將親政,多爾袞12月份就暴斃在喀喇城,這與多爾袞最後被順治清洗的下場相吻合。

以上三種說法,似乎那種都能解釋得通,似乎那種都有漏洞,正是這種朦朦朧朧,才使得多爾袞的死因,二百多年來,一直眾說紛紜。


美麗青春您真痘


多爾袞是清朝順治一朝初期的攝政王,他在皇太極死後六年間是清朝的實際當家人。他為清朝定鼎中國立下了巨大的功勳。公元1650年,多爾袞狩獵時落馬,不久傷重去世,年僅38歲。他的死因很明確,應該不是被人謀害的。因為他死後,清朝對他的死朝野上下都非常震驚,有點塌天的感覺,畢竟他的重要性擺在那裡,而且順治年僅十二歲,仍然需要多爾袞發揮作用,不可能由順治或其母主謀去殺多爾袞。多爾袞死後,朝廷初議要追認多爾袞為皇帝,連諡號廟號都想好了,為成宗義皇帝。只是因為順治後來有意清算多爾袞而作罷,同時痛恨多爾袞的人員跟著封秋後算賬來了,於是多爾袞皇帝名號別提了,反而被清朝徹底清算。


曉評三國


【2019】總第321期

多爾袞英年早逝的真相究竟是怎麼樣的?關於多爾袞,當時有親眼看過他的日本人竹內藤右衛門在《韃靼漂流記》中這樣描寫——“《……他是皇帝的叔父,是一位年紀在三十四五歲,身材瘦長,留有美髯,皮膚微黑,面貌英俊,目光銳利的人。他是皇帝下面第一個有地位的人,其他各王和所有的臣下,都尊重他,上上下下都怕他。有什麼事情都不能隨便參見。趁他上街的時候,我們這些人藉機會參見。街上的行人都得匍匐在地,不許抬頭仰視。 可是對我們,他卻是一個和藹和容易接近的人。他的態度很溫和,在問我們問話時,柔聲細語的。”這段文字,我們可以視為多爾袞的影視的特寫鏡頭,沒有比它更準確、生動、形象地再現多從這個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得出多爾袞是個大帥哥。只是年紀上,竹內藤右衛門多說了3歲,多爾袞那年其實只有32歲。為什麼多爾袞要被多寫了3歲呢?我想至少有兩個原因,一、他身體不好,二他生得老成。皇太極的長子肅親王豪格曾公開說多爾袞“有病無福”雖然帶有詛咒情緒,但足見多爾袞身體不好至少在宮內不是密秘。

另外,他有十多個王妃,竟一個子女也沒有,這也從側面證明了他的身體不好,即是豪格說的“有病無福”

關於他的死,官書是這樣說的,順治七年(1650年)冬死於塞北狩獵途中。《清實錄》說得特別簡略:“攝政睿親王多爾袞、薨於喀喇城。年三十九。”《內國史院滿文檔案》似乎詳細了一些,“順治七年十一月十三日,皇父攝政王身體欠安,居家煩悶,欲出口外野遊。” “十二月初七日,宿喀喇城((古北口外))。是日,皇父攝政王病重歇息。初九日,戊子,戌時,皇父攝政王猝崩。”

正史中好像也就是這些,特別缺乏細節。明末清初談遷在他的《北遊錄》裡補充了一個細節,就是騎馬“墜馬而死”補充得完美與否不知,但是卻把想像空間拉大了。堂堂滿洲第一巴圖魯,居然會“墜馬而死”?於是,有人就此繼續“補充”,說是摔傷後,太醫用藥了,然後就死了。結論,是有人害死了他。甚至說兇手就是孝莊、順治母子。中看是中看了一些,但也不過就是三四流偵探小說或清宮戲的水平。沒有來處的歷史細節,一般可以視為虛假信息。

這次塞北狩獵,應該是多爾袞逝世的誘因。從《內國史院滿文檔案》記載看,他是“身體欠安”才出來的,又逢冬天,病情加重,似在情理之中。有人推測是腦溢血,有人推測是得了上一年致他弟弟多鐸以死的天花,似乎也都有理。總得來講,兩種都比太醫奉旨下毒要像點樣子。

在順治七年冬天的時候,多爾袞依然威威赫赫,不會有人敢動他。況且,毒害之說也低估了孝莊、順治的人格。


知史局


順治七年十二月,年僅39歲的攝政王多爾袞在狩獵途中突然猝死,死因成謎。官方史料對其死因也是含糊其辭。

關於多爾袞的死因,歷來有這麼幾種說法——

死於積勞成疾、悲痛縱慾

多爾袞從小就患有頭風病,時常頭昏目眩,本身就是體弱多病之人。加之從少年時代就隨軍南征北討,尤其是中後期,攻佔北京,一統中原,滿清問鼎天下的重擔幾乎全壓在他身上,久而久之,身體就被壓垮了。

照多爾袞自己的說法,他是在關外松山大戰時“勞心焦思”、“披堅執銳”埋下的病根。

除了不堪重負埋下的病根,多爾袞身上還有一點很詭異,打天下越得志,其人生越是悲痛連連,怎麼看怎麼像要中途折掉的悲苦之人。

用豪格詛咒他的話說,他是個“有病無福”之人。

先是感情深厚的胞弟、最忠心的政治支持者多鐸英年早逝,接著兄嫂以及與自己相濡以沫25年的正妃博爾濟吉特氏又相繼離世,這對多爾袞打擊很大,更給他蒙上了一層家族死亡的陰影。

而積勞成疾、悲痛欲絕的同時,多爾袞偏偏還是個縱慾之人,有名可查的妃子就有10個,不知名的女人更多。

又勞累,又悲痛,又縱慾,猝死自然也就不那麼稀奇了。

死於暗殺陰謀

細緻推敲多爾袞由狩獵受傷到猝死的過程,因為其中有一些蹊蹺,有人便認為多爾袞極有可能死於暗殺陰謀。

順治七年十一月十三日,多爾袞出獵,十一月十八日,到達遵化。十九日,宿遵化。二十日,宿三屯營。十二月初五,宿劉漢河。初七,宿喀喇城,然後突然就不行了。

宿喀喇城這一點,有人認為很蹊蹺:多爾袞在狩獵途中,狀態不差,中間只出過一次意外,因頭昏目眩墜馬受了腿傷,可一個並不嚴重的腿傷真的就能讓正值壯年的多爾袞猝死掉?十二月初七到宿喀喇城也能說明多爾袞此前傷的並不重,因為喀喇城是個荒蕪之地,如果多爾袞病重需要修養,正常情況下絕不可能被送到這個地方。

那問題來了,在喀喇城期間到底發生了什麼,讓並無大礙的多爾袞在短短兩天之內身體急轉直下,直到猝死。

沒有人知道答案。

有人認為陰謀就在這裡。

死於蓄意刺激

腦溢血易突發,受刺激發病率極高,發病時會失語、偏癱、意識不清、頭痛、嘔吐。

根據多爾袞猝死的狀況(頭痛欲裂、口不能言)來分析,有學者認為多爾袞死於腦溢血的可能性很大,因為多爾袞的家族本就有腦溢血遺傳病史,在他之前,莽古爾泰、德格類、皇太極、豪格都是死於腦溢血。

但讓有些學者感興趣的是,究竟是什麼刺激了多爾袞並最終誘發了腦溢血?

這種觀點認為,多爾袞到達喀喇城後,確實犯了重病,但沒有意外的刺激,猝死的可能性並不大。

但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一件刺激多爾袞的事。

據《世祖實錄》記載,就在多爾袞猝死當天的早晨,他的親哥哥阿濟格娶了葛丹之女。

時間怎麼挑的這麼巧?

那是因為阿濟格擔心重病的多爾袞活不長,如果他這位攝政王死了,必然會高規格發喪,到時候他就不可能在國喪期間娶葛丹之女回家了。

如此說來,阿濟格急不可耐地討女人,很有點咒多爾袞活不長的意味。

試想一下,如果這個時候,有人蓄意把這個消息添油加醋地告訴病重的多爾袞,多爾袞會作何反應?

一定會極度地憤怒、失望,進而很有可能一口氣上不來。

誰會是這個蓄意刺激多爾袞的人呢?

濟爾哈朗和蘇克薩哈的嫌疑最大。

濟爾哈朗被多爾袞打壓,仇恨之心和權力慾望使他極具謀害多爾袞的動機。多爾袞出獵時,他一直陪伴左右,無論作案條件和作案能力,他都具備。

蘇克薩哈作為多爾袞的親信,卻在多爾袞死後第一個站出來指證多爾袞,這一點足以說明他早已開始尋找新的靠山,有這樣的想法,和濟爾哈朗合謀蓄意刺激多爾袞,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然,大傢伙也可以對這種陰謀論嗤之以鼻,因為這麼推敲確實有些牽強。

多爾袞怎麼就不能因為突然想起一樁傷心事,一悲傷,一激動,犯了腦溢血。

畢竟讓多爾袞悲上心頭的事兒太多了。


黑句本


多爾袞墜馬受傷而死以及膝蓋受傷後被太醫誤診塗了藥性不對的涼膏導致死亡,當然不能說可能性一點沒有,但一則所出自的史料準確性有存疑之處,二則從現代醫學的視角看不太合理。

其實,從文獻記錄我們可以發現,多爾袞在這次受傷之前就『身體欠安,居家煩悶』。

多爾袞去世的時候正如問題所說是英年,恰好是39歲,但是他的症狀和疾患早就存在,試看以下的記載:

身為攝政王的多爾袞在所謂上諭中夫子自道,反正就是一身的病,哪哪兒都不舒服。要知道說這話的時候雖然他自稱所謂年齒漸增聽上去有把年紀,其實不過34歲。

從努爾哈赤、皇太極所患疾病以及多爾袞本人常年的征戰和不良的生活方式(當時滿洲人的飲食習慣嗜酒多肉)看,多爾袞這種頭昏目脹、煩躁憤懣的表現,很可能是受到家族遺傳的心腦血管疾病的影響,他的不舒服乃至最後的死亡,很可能與此有關。

如果多爾袞確實曾經墜馬受傷,那麼,外傷、可能存在的既有的心腦血管疾病,可能疊加在他的身上,構成致死的原因;如果未曾墜馬,那很可能就是因為心腦血管疾病導致離世。


談古論金


關於攝政王多爾袞的死因,二百多年來,一直眾說紛紜。史學界的普遍說法是他在狩獵時從馬上墜落,因傷重不治而死。不過這也只是根據所謂官方記載的一種解釋。多爾袞去世後不久即遭到政治清算,他最後悲慘的結局也讓他的死因蒙上了一層神秘的外衣。

一、圍獵墜馬死亡說:

順治七年,多爾袞一行人來到河北遵化境內圍獵,在圍獵之前,多爾袞還在當地泡了溫泉,一番湯泉之後,多爾袞還對同行的鄭親王、英親王等給予了賞賜。但是僅僅過了一個月左右,遵化就傳出了多爾袞病重的消息,病重消息傳出後的兩天,多爾袞就去世了。據清朝官方史料記載,多爾袞因在圍獵之時從馬上墜下,因傷重不治而死。這種說法是得到史學界普遍認可的。



二、太醫誤診死亡說:

關於這種說法說的也是因為多爾袞在圍獵時墜馬受傷,但是隨行的太醫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用錯了藥,導致多爾袞的病被越治越重,最終不治身亡。關於這種說法,不見於清朝官方史書。為民間傳言。


三、順治陰謀殺害說:

由於多爾袞攝政期間十分專擅跋扈,順治帝在朝堂之上對於朝政事物不要說決定權,甚至連發言權都沒有,基本形同傀儡。隨著順治帝的長大,因為權力分配,二人的矛盾逐漸暴露。後來多爾袞墜馬,順治帝因此暗中囑咐太醫,用了和他本身病情相剋的藥物,促使他很快發病,才在兩天之內死亡的。

以上三種說法,無論是哪一種,都無一不表明多爾袞是因為墜馬受傷而死的,這死因應該是確鑿無疑的,但是也正因為不知道具體的死因,才導致了出現了另外三種離奇的說法,使得多爾袞的死因披上了一層神秘的外紗。


歷史課課代表


一般案件存疑就有破綻,有不尋常不合理存在,才稱疑案,多爾袞之死也如此。

關鍵詞:泡溫泉、遵化圍獵、狩獵墜馬、庸醫誤診、蓄意刺激、暴斃身亡。

關鍵詞連起來,所謂疑案沒那麼複雜,不過一群心懷不滿之人,借多爾袞生病,用一系列手段,讓他非正常死亡。被謀殺是無疑,不過這謀殺很講究很隱蔽。

那麼我的邏輯如何成立,我們繼續看!

多爾袞清朝入關引領者,權侵天下的攝政王,在他治下,滿清收降吳三桂,攻佔北京,一統中原,席捲天下,由此可見能力非常突出。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於多爾袞而言也是如此。

因此他很忙,特別忙,忙碌的人,無論多健壯都會有身體問題。現代社會有個名詞叫“過勞死”,而多爾袞就是這個過勞連帶陰謀論受害者。

史料載:多爾袞從小身體就不好,經常偏頭疼,這病都是慢性病無法根治。這就成他身體隱患,再加長年戰鬥生涯,只會越來越嚴重,作為努爾哈赤兒子,這是他幸運也是他的不幸。酋長兒子命運就是以身作則,因此多爾袞小小年紀就隨軍出征,這一路下來,馬鞍不停,兵戈不止,沒停過,更讓身體不堪重負。

到了後期,皇太極死後,經多輪政治鬥爭,成攝政王后更如此,一個政治家,如果是馬大哈或不勤奮,那麼等待他的就是非正常死亡,就算很勤奮也難免被人暗算。

壓力大當然要排解,排解方式也比較直接,和不同女人睡覺,喝酒,狩獵,而這三個良好習慣就是他最後死的引子。

順治七年(1650年)11月,多爾袞和手下來河北遵化狩獵,狩獵是清王朝傳統,也是多爾袞難得的休閒假期。碰見這樣好事當然要放飛自己,飲酒女人難免。

於是一路炮火連天,豪飲無數也是正常。

狩獵前路過一知名溫泉,多爾袞欣然前往,河北十一月已是非常冷,這時候泡溫泉打打炮,喝喝酒在所難免。

多爾袞就這樣悲劇的因為泡溫泉輕微中風。

不懂現代醫學的多爾袞肯定不知道,喝酒不能泡溫泉,更不能邊飲酒邊泡溫泉。

原因簡單,酒精攝入後,人體溫度會升高,泡溫泉也一樣,會讓基礎代謝增加,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血液循環加速,心腦等器官耗氧增加,而供血相對減少。

在這樣雙重增加之下,心腦血管負擔很重,健康人都不行更何況長期的心腦血管病患者多爾袞。

可多爾袞不懂啊,他邊泡溫泉邊喝酒,邊和女人在一起,結果可想而知,多爾袞頭疼病發作。

發作歸發作其實並沒有要他的命,輕微中風不會致命,如果不在意的人只會認為是頭暈頭痛。身體中風還不知道,以為是小毛病的多爾袞,泡完溫泉後,就開始狩獵之旅。狩獵當然要騎馬,當多爾袞開始騎馬狂歡,享受狩獵時光時候。他的身體告訴他不可以,而這個告訴的辦法就是手腳不聽使喚。

然後當然就悲劇了,因為手腳不配合,戎馬一生的多爾袞居然墜馬受傷,一群人看多爾袞墜馬受傷當然荒亂不已,於是,就是停下來休息,然後各路神醫上前整治。

醫者父母心,這在當時來說本身就是扯淡,特別是一群別有用心人教唆下。

給多爾袞整治的大夫當然也如此,看到多爾袞症狀,估計也看出來是頭風引起的併發症,最後他做了什麼?

不是想辦法治療降血壓啊,通血管啊,而是反其道而行之。用了更多讓血壓升高,症狀變嚴重藥物,比如說生血的當歸之類,我們不得而知。

在這樣情況下,多爾袞隨時處在腦溢血高發狀況,可多爾袞不信邪,居然繼續狩獵。

指示大夫弄小手段的人看著情況有點坐不下去了。

你個狗的,怎麼還不腦溢血啊?

怎麼還去去死啊?

於是他們又開始想招那就是故意刺激。

據《世祖實錄》記載。多爾袞猝死當天早晨,他哥阿濟格娶了葛丹之女!

按常理這沒什麼,可在多爾袞病重時做這樣事情就有點不尋常了。因為攝政王死了就會有國葬,這葬禮規格很高,國喪期間至親之人結婚都要延後,這個事情現在也會發生。

那麼阿濟格急於娶妻就耐人尋味了,他是怕多爾袞死了這幾不能娶老婆嗎?

也許有這樣的想法,也許沒有這說不清楚。

但是避免不了別人添油加醋,於是那群咒罵多爾袞怎麼還不死的人就將這件事詮釋成阿濟格怕多爾袞死了自己娶不了老婆,然後就這樣告訴多爾袞。

阿濟格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多爾袞親哥,親哥這樣對自己,你們想想多爾袞會如何?

當然是失望憤怒,最後一氣之下,腦溢血突發!

然後然後就悲劇了。

那麼我如此判斷依據何在?

當然有的,愛新覺羅家族是有腦溢血遺傳,不對不對,是有心血管病遺傳的家族,多爾袞的前輩莽古爾泰、皇太極、豪格都是死於腦溢血,多爾袞後輩,雍正也是死於腦溢血。

這家族傳統,再結合多爾滾因輕微中風墜馬,庸醫誤診,故意刺激,腦溢血這就是一串因果關係啊。

《世祖實錄》記載的多爾袞死法也是腦溢血的症狀,頭痛欲裂、口不能言,最後偏癱失語,意識不清。

好吧,如此邏輯閉環下,多爾袞死因幾乎可以確定。

那麼誰是這件事的兇手,就值得推敲了。當時隨侍在多爾袞身邊的人中,有這樣動機的無非是一個人,濟爾哈朗。

濟爾哈朗是多爾袞長久以來的政敵,和多爾袞不對付是必然,看到多爾袞因為中風落馬,最後暗示一下大夫,弄點假藥或者不對症的藥,沒什麼困難的。

那麼誰是幕後主使者,順治還有大玉兒都有可能,原因不過政治鬥爭延續而已,就這樣可憐的青年多爾袞死於39歲,死後不久就被清算。(聯合國青年人標準18-44歲)

最後補充一句,他的死我一點不心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