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照顧好親人走完最後的路(沒有親身經歷不要回答)?

HD一BMV


我老媽媽今天剛剛送走!音容笑貌婉在!親人的最後時刻是昏迷了!要每一兩小時要給親人翻翻身,嘴都幹,要不就是喂水,實在不行就用棉籤沾水滋潤嘴唇


喜淑梅媛


看到這個話題,我就想起了早逝的弟弟。

四年前,他得了癌症,當我想去外地照顧他時,頸椎病突然犯了,胳膊因為壓迫疼的不能放下,後來,他化療回來了,再忙我們也隔三差五地去看他,給他買最愛吃的東西,說給他最愛聽的話。

後來,病情加重了,醫生已無能為力,讓我們出院回家,可弟媳婦怎麼也捨不得讓他離開,因為她知道,回家意味著什麼,可是,那天他已神志不清,頭也直不起來,眼睛直直地望著一處,我對弟媳婦說:“讓他回家吧!他可能想回家看看了!”說完,我們把他抬到了車上。

到了村裡,說來也怪,他竟意外地抬起頭來,大弟把他抱起來,我讓哥哥把車窗打開,讓他看一眼家鄉,回來後,我們秭弟幾個的身影再也沒有從他的視線裡消失過。白天,你給他喂口飯,我給他喂口茶,夜晚,我們就睡在他的身邊,天熱時,你給他輕輕地擦下臉,我給他慢慢地扇一下扇子,不管誰坐在他的身邊,總有一人緊緊地抓住他的手,因為我們擔心他會在不經意間悄然離去……

就這樣,回到家的一個星期裡,除了上廁所,我幾乎寸步不離地守在他的身邊,就連吃飯也是嫂子端到我面前,其實,那個時候,看到弟弟那樣,我已很少吃下飯了,只是為了不讓自己倒下而勉強吃點東西罷了,那天晚上,大弟端來一碗稀飯,說不知他是否能喝一點,他竟靜靜地看著大弟,我們把他扶起來,哥哥在身後抱著,而他竟意外地喝了好幾口!

看到一連幾天都吃不下一口東西的弟弟一下子吃了那麼多,我們都以為情況會好轉起來,大哥對我說,“從回來後你還沒回家過,白天黑夜在這兒守著,家裡還有孫子、孫女,你今晚就回去看看吧!”看到弟弟有所緩解,哥嫂他們都在,我也就放心地回去了,準備第二天再來。

可天還沒亮,弟媳就哭著給我打電話了,讓我快去,說弟快不行了!到那以後,看到家族的幾個人正在給弟換壽衣,我失去理智地往弟身上撲,被他們拉到了一邊……

親愛的弟弟就這樣走了,現在一想起來,我就感到喉頭哽咽,弟弟的離去,成了我今生永遠無法抹去的心痛!


清風秋月


如何照顧好親人走完最後的路?根據我的親身經歷,談談體會。

我的母親在發現肺癌以後,只給了我們九個多月的時間,讓我們享受和媽媽在一起的日子。這一段時光,讓我們倍加珍惜。

媽媽突然臥床不能自理,這對於一個勤勞幾十年的人來說,是一種難以忍受的煎熬。前所未有的孤獨,無助,空虛,痛苦一起聚集在媽媽身上。此時,她最需要陪伴。

幾個月裡,我們姐弟三人和爸爸一直都陪伴在她身旁,這對於病人是一種精神上的支持,讓媽媽心裡踏實安穩,勇敢的去面對病魔。陪她聊天,向媽媽請教一些生活中的問題,例如怎樣醃鹹菜,怎樣蒸饅頭之類的;讓媽媽幫著做一些輕鬆的活計,例如縫個衣服扣啊,摘韭菜啊,無非就是讓媽媽覺得她是被需要的,讓她有成就感。

還要讓媽媽心安理得,無所顧忌地接受子女的照顧。因為臥病在床,大小便需要在床上解決,剛開始,她肯定是不習慣,我們就和媽媽說:"我們小時候,你為我們把屎把尿,現在,我們該照顧你了。我們覺得能伺候媽媽是一種幸福"。沒事時,我們就坐在床邊,為她按摩,雖然臥床十個來月,但是媽媽身體沒有一點褥瘡。

各種藥物,要按時吃。如果藥物種類多,陪伴在身邊的人也不固定,就要每次吃藥時間記在本子上。免得漏吃或者重複。

照顧病中的母親,飲食上也要精心去安排。因為病痛折磨,她的胃口不好,我們就按照她這些年的飲食習慣,換樣做。每樣菜飯,她都吃得少,就只能儘量讓樣數多些,多吃飯,才能增加力量與病魔去做鬥爭。

總之,我認為,當親人即將走完這一生的時候,子女,愛人的耐心陪伴,精心伺候,是她的精神支柱。按時吃藥,飲食調養對於保證她生活質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破繭成蝶飛啊飛


陪伴比什麼都重要。我老母親八十八歲走的,七十多歲就身體不好,生話不能自理(洗衣做飯幹不了),那十多年,別人在外面做工掙錢,我只能在家裡種田陪伴,給她洗衣做飯,病了還要叫醫生來給她打針、吃藥,她老人家臨走前那一年多時間,癱瘓在床,作為兒子還要幫她洗澡、擦身,最後一個多月時間,她吃飯都靠我喂,畢竟是自己的母親,她養我少,我養她老,天經地義,問心無愧。


新野居士


我媽媽去世時我剛上大一,癌症,確診時就是晚期了。

這個時候就是盡心盡力地伺候吧,餵飯、擦身等等。長期臥床的病人一定要經常幫助他翻身、擦身,不然會生褥瘡。而且長期臥床也會覺得渾身疼。

看看他還有什麼願望沒實現的,能實現的儘量都幫他實現,儘量減少遺憾。

雖然很難過很難過,但是在他面前儘量不要表現出來,以免增加他的精神負擔。



雲舒0819


每天陪在親人的身邊儘量不離他左右,做他平時最愛吃的可口的飯菜,陪他嘮嘮嗑兒要知道了解他的平時愛好,儘量讓他愉快的渡過每一天,讓他休息睡覺給他最溫暖的擁抱,並每天都鼓勵他戰勝病魔鼓勵他你要配合醫生治療,你要相信自己病一定在很短的時間內好起來,一定要注意睡眠飲食注意營養配合醫生大夫進行檢查治療,雙方努力配合你的身體一定會早日康復回家達到你的心願。


金英玉


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情緒。不把壞情緒向身邊人傳染。長期照顧病中親人,熬夜,費神,心累身累乏到至極,有條件的話,輪換伺候,儘可能抽空休息。照顧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顧親人。已知親人時日不多時,沉重的壓力會讓人喘不過氣,學著表面輕鬆,給人信心,有希望,平常該幹啥幹啥,就是不能讓親人看出你的悲傷。

再有,讓親人怎麼舒服怎麼來,趁清醒多和TA聊聊,說說你和TA從前所有開心過往,感恩感激,一定要做,等最後時刻時,TA已精神不濟,沒心力了。如果有外出條件,多曬曬太陽,花大量時間多陪伴,握著TA的手,給TA足夠的愛,溫暖,安全感。讓TA知道自己不孤單。

最後,要學會面對,接受生命自然規律。這有點難,需要時間來化解。努力調整,做點喜歡的事,和家人多溝通,和朋友出去走走,訴說一下,分散一下注意力,會好過點。

總之盡心盡力好好伺候,珍惜,別留遺憾。



小雅禪心


去年父親八十三歲時股骨折,一直臥床保守治療,陪伴他治療半年多,經歷了鼻飼、輸血倆次、輸白蛋……最終在重陽節的前三天走了![流淚]


火火龍鳳


用你的耐心,再耐心,還是耐心,照顧好親人走完最後的路,你的耐心最後就變成了孝心!


我是老火321


不知你說的親人是你的什麼人,如果是父母,問題就複雜了,沒有經歷過是不知其中之糾結的。

首先要面對的是精力不夠用。即要忙事業、又要扮演好自己做為丈夫或妻子的角色,又要負責對子女的照顧和培養,還要陪護重病的父或母,為其做飯做菜,端屎端尿,換洗擦身等等,所以其身心疲憊是可想而知的。

其次,還要應對來自兄弟姐妹之間的意見不一、甚至爭執;還有經濟方面的問題;還有來自其它長輩的指手劃腳甚至挑毛病、責備等等;

所以要想讓老人最後的日子安慰些,盡你自己的力量去做就好。

如果是你的配偶即將離去,最好的是溫情陪伴,然後是依順他,儘量多地做些他高興的事情。相信這就是他最後的日子最想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