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愛爾蘭和蘇格蘭是同一民族嗎?為什麼?

用戶1153749770775


英國,全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由大不列顛島上的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愛爾蘭島東北部的北愛爾蘭以及一系列附屬島嶼共同組成的一個西歐島國。

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他們的首府分別為,倫敦,加的夫,愛丁堡。北愛爾蘭和愛爾蘭共和國在另一個小一點的島上,北愛爾蘭首府貝爾法斯特,愛爾蘭首府都柏林。

聯合王國和愛爾蘭共和國共同組成了不列顛群島的大部分。北愛爾蘭想脫離聯合王國併入愛爾蘭共和國,這也是目前聯合王國內部的一個主要社會矛盾。

英國的國土由愛爾蘭東北部和整個大不列顛島及周圍的小島組成,分為蘇格蘭,威爾士,北愛爾蘭,英格蘭4個地區。其中北愛爾蘭位於愛爾蘭島,其他三個地區則位於英國大不列顛島本土人們習慣上把這三個地區叫做英倫三島。

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北愛爾蘭就像4個相對“獨立”的國家,具體表現為人種,語種不同,各區均有自己的“國旗(區旗)”和自己的語言(如威爾士,官方語言為威爾士語)以及貨幣上印刷的人物圖案也不同。

對於英國曆史,可以簡單的理解很久以前在英國這個地方有四個國家分別是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愛爾蘭,其中勢力最強的英格蘭逐漸吞併或迫使其他幾國成為自己的盟國(屬國)或殖民地,比如歷史上英格蘭的貴族與蘇格蘭的貴族之間是合作關係,並非上下級統治關係;而愛爾蘭就像英格蘭的殖民地一樣,最終獨立了大部分,只不過北愛爾蘭的英格蘭人多一些,影響大一些,所以控制住了北愛爾蘭,沒使其獨立。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始於英格蘭王國,由三個聯盟法令建立:1536年與威爾士合併,1707年與蘇格蘭合併,1801年與愛爾蘭合併(1919年愛爾蘭獨立戰爭後,除北部六郡,也就是今天的北愛爾蘭,其餘部分獨立成為今天的愛爾蘭共和國,1948年退出英聯邦)。這四個地區雖然已經不能稱為國家,但是在歷史上都是獨立的王國。

瞭解完英國曆史,北愛爾蘭和蘇格蘭根本就不是一個民族,歷史上都是獨立的王國。

1、愛爾蘭人信天主教,屬於凱爾特人,是歐洲大陸第一代居民的子嗣,愛爾蘭就是愛爾蘭人民族,或者叫凱爾特人族。語種為:印歐語系的分支語言凱爾特語族。1169年開始遭到英格蘭入侵,1541年起英王成為愛爾蘭國王,1916年都柏林爆發了反抗大英帝國殖民統治的復活節起義,1921年12月6日,雙方簽訂《英愛條約》,愛爾蘭獨立。但以英國後裔為主和新教為主的北部6郡(北愛爾蘭)拒絕獨立,選擇繼續留在英國,以地區的地位加入英國(英國四個單元裡其它三個是邦)。

2、蘇格蘭地區的主體民族是蘇格蘭人。由先住民皮科特人和外來的北歐挪威地區的諾斯人(Norse)結合而成。他們說的是印歐語系克爾特語族的蘇格蘭語,和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的英語截然不同。歷史上蘇格蘭人有自己的蘇格蘭王國,蘇格蘭王國最早約出現於公元843年以後。1707年,蘇格蘭王國與英格蘭王國正式合併,成為現在的聯合王國(英國)的主要組成部分,王國從此消失。但是現在的蘇格蘭人雖然是英國一個民族,但是自身的獨立意識非常強,有時常常認為自己不是英國人,而且蘇格蘭也有較大的自治權。狹義的英國人只是英格蘭人,廣義的英國人包括英格蘭人、蘇格蘭人、威爾士人及北愛的愛爾蘭人。以風笛、格子花紋、蘇格蘭裙、畜牧業與威士忌而聞名。蘇格蘭歷史上是一座獨立王國,經歷了數百年外敵侵略,為反對英格蘭的佔領,曾發動過2次獨立戰爭,1707年被英國合併為聯合王國。蘇格蘭雖然在外交、軍事、金融、宏觀經濟政策等事務受到英國管轄,但在內部立法、行政管理上,擁有很大程度的自治空間。(在1707年之前蘇格蘭曾一度是個獨立的王國,佔有歐洲西北方外海、大不列顛島北方約1/3的土地面積。)

對於蘇格蘭的正式記載則要等到公元一世紀羅馬帝國對於大不列顛島的侵佔。公元9至11世紀前後,一個相對獨立完整的蘇格蘭王國逐漸成形。在之後的數百年間,因為領土、宗教、政治等不同原因,蘇格蘭與南面的英格蘭、西面的愛爾蘭、歐洲大陸的法國、挪威等王國和勢力之間有過錯綜複雜的聯盟、婚姻和戰爭關係。公元十七和十八世紀,蘇格蘭王國最終與英格蘭王國合併,形成了現在聯合王國的主幹。







關注趣味多


不是同一個民族,是兩個不同的民族。

英格蘭王國和蘇格蘭王國曾經是兩個獨立國家。但現在,不論是英格蘭和還是蘇格蘭,都不是有主權獨立國家。現在所說的“英國”,並不是指“英格蘭王國”,而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蘇格蘭和英格蘭是構成它的四個地區——或四個構成國(英格蘭、威爾士、蘇格蘭和北愛爾蘭)中的兩個。關於蘇格蘭和英格蘭的主要歷史:

不列顛的原住民是凱爾特人,包括皮克特人、布立吞人、蓋爾人等分支。大不列顛島主要是布立吞人,愛爾蘭島主要是蓋爾人。公元1世紀,羅馬人征服不列顛,統治該地區約400年。5世紀,隨著羅馬帝國衰落,日耳曼人中的盎格魯人、撒克遜人、朱特人、弗里斯人等入侵不列顛,在此建立許多小國家。當時,布立吞人在大不列顛島上建立的部分、國家能夠保持獨立不被日耳曼人侵佔,這些國家的領土逐漸形成了日後的威爾士。9世紀,不列顛西北的蓋爾人(主要是5世紀來自愛爾蘭島東北的移民)與皮克特人逐漸融合,形成的國家便是後來的蘇格蘭王國的前身。10世紀,日耳曼人在大不列顛島建立的國家逐漸統一,形成了後來的英格蘭王國。

11世紀,屬於日耳曼民族的諾曼人入侵不列顛,佔領威爾士的大片土地,征服愛爾蘭的大部分地區,並在蘇格蘭建立殖民地,將法蘭西的封建制度和文化帶到了這些國家。征服者諾曼人後來同化於當地民族。中世紀的英格蘭國王佔領了威爾士,但未能吞併蘇格蘭。1320年的《阿布羅斯宣言》聲明瞭蘇格蘭的獨立,儘管蘇格蘭與英格蘭的紛爭幾乎未停息過。中世紀的英法兩國矛盾深重,同時期的蘇格蘭國王則與法國結為同盟。

近代早期見證了宗教改革和新教的興起。16世紀早期和中期,威爾士完全被英格蘭王國合併。愛爾蘭島上形成了愛爾蘭王國,與英格蘭形成共主邦聯關係。在後來被稱為北愛爾蘭的地區,原本屬於信奉天主教的蓋爾貴族的領地被沒收並交予了來自大不列顛島的新教徒。

1603年,英格蘭兼愛爾蘭女王伊麗莎白一世逝世。她死後無嗣,蘇格蘭國王詹姆斯一世繼承了她的王位。這樣,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便成為了共主國家,但仍然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政治、司法、宗教等方面互相獨立。1606年、1667年和1689年,議會曾三次試圖把兩國合併,但均未成功,直到1707年聯合法令頒佈。1707年5月1日,蘇格蘭議會和英格蘭議會合並,形成了大不列顛議會,地址位於原英格蘭議會所在的威斯特敏斯特宮。至此,蘇格蘭和英格蘭兩國最終統一。


涅槃之約


愛爾蘭和北愛爾蘭,在歷史上是同一個地方。1801年之前,愛爾蘭被英國吞併,是一個被殖民的慘兮兮小國。直到1919年,愛爾蘭忍不了英國了,才真正的反抗成功,宣佈獨立!

  

  英國和愛爾蘭

  1845年愛爾蘭鬧饑荒,人民沒東西吃,而英國完全不管愛爾蘭人民的死活,硬生生餓死了愛爾蘭四分之一的人口;這讓愛爾蘭人明白到“愛爾蘭不是英國,英國人根本沒有把愛爾蘭人當人看!”所以,愛爾蘭產生了要獨立的念頭。也是,都被欺負到這地步了,有點血性的人民是不是都該反抗了?

  按理說獨立這事對於北愛爾蘭來說,應該是好事;北愛爾蘭應該幫忙才對?然而沒有。北愛爾蘭人告訴愛爾蘭人,我們不需要獨立,我們是英國的一份子,要獨立,你自己去獨立,我不攔著!

  愛爾蘭和北愛爾蘭,就成了現在的兩個國家。為什麼呢?北愛爾蘭為什麼不獨立?被人殖民被人欺辱很好玩嗎?

  英國吞併了殖民地愛爾蘭

  

  英國

  17世紀,英國爆發了內戰;別的國家內戰一般都是隻有壞事,而沒有好事發生,然而英國這次,可不太一樣。這個時間裡,在英國內部,被英國人統治的蘇格蘭起義了,愛爾蘭也跟隨潮流,參與了反抗英國的鬥爭。之後兩者都被鎮壓,而且全部被英國吞併,內戰算是以愛爾蘭和蘇格蘭的完敗而結束。

  1801年,愛爾蘭正式併入了英國。在之前之前,愛爾蘭是被殖民的,根本沒有人權。

  也是因此,愛爾蘭一直在小打小鬧的反抗,鬧獨立-----但都沒什麼效果,直到這次內戰結束。這次內戰結束,愛爾蘭不再是被殖民國家,而是真正的併入了英國。愛爾蘭人民併入英國後卻並沒有享受到人權;從1845年英國對愛爾蘭人民的饑荒不管不顧,就能看出來。因此,愛爾蘭人民開始了反抗。反抗的原因到底有哪些?真的只是因為飢餓?

  宗教問題

  

  天主教

  基督教分裂後,分成了天主教,新教,和東正教。愛爾蘭本地人一般是信仰天主教的,而殖民者英國人大多是信仰新教。這就造成了宗教衝突,而在西方,人民的宗教信仰十分熱烈,乃至於,不信自己宗教的人全都是“異端”是需要剷除和淨化的“魔鬼”。可想而知,這對於愛爾蘭和英國的相處是多麼重大的問題。

  當時的英國主要有兩種宗教,一種是國教,另一種是加爾文教,加爾文教就是長老會。這兩種教會都屬於基督教分裂後的“新教”新教教會比較雜,也比較多,與天主教相對應。所以,英國就想以長老會宗教來入侵本地愛爾蘭人所信仰的天主教。可以想象,這次的爭鬥有多麼的慘烈,引出的矛盾,又有多麼的多。

  人員組成問題

  

  英國

  在愛爾蘭內地人一致對外的時候,同屬於愛爾蘭一個地區的北愛爾蘭,卻絲毫沒有想要獨立的念頭,甚至還想要鎮壓愛爾蘭內地。到底是為什麼?同屬於一個地區的北愛爾蘭,為什麼甘願成為英國人?

  其實,英國在統治愛爾蘭後,在愛爾蘭的北部,也就是北愛爾蘭,進行了大量的人員遷移。所以,北愛爾蘭地區,大部分是英國人,而本土的愛爾蘭人,只佔少數。英國人聚集在北愛爾蘭,他們信仰新教,與內地的本地愛爾蘭人所信仰的天主教,也有衝突。所以,北愛爾蘭的人民,心是英國的,而不是愛爾蘭內地。

  英國的歷史遺留問題

  

  愛爾蘭

  北愛爾蘭是英國最早的殖民地,也是英國影響愛爾蘭最大的一個地方。英國通過北愛爾蘭吞併了整個愛爾蘭,現在讓英國放棄愛爾蘭,等於完全放棄在愛爾蘭島的影響力!這是英國不能容忍的。

  不僅如此,放棄愛爾蘭,會影響到英國的安定;一旦放棄,很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其他地方跟進,從而使得英國完全解體!

  從北愛爾蘭內部來看。想要獨立,首先本地人員要同意迴歸。很明顯,北愛爾蘭的人民無論是從宗教上還是人員組成上,都屬於英國人的陣營;信奉新教,人員也大多都是從英國西邊遷移的移民。北愛爾蘭人和愛爾蘭人,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內部來看,自然是獨立不了。

  

  北愛爾蘭森林

  再從外部因素上來看。英國無法接受北愛爾蘭的獨立,一旦獨立,會危及國之根本,肯定是不允許愛爾蘭迴歸;所以,英國就在各種小細節上挑撥北愛爾蘭和愛爾蘭之間的矛盾,直到愛爾蘭人看北愛爾蘭人越來越不順眼,慢慢的也不強求北愛爾蘭和愛爾蘭一樣獨立了。

  無論是從內部來看還是外部來看,北愛爾蘭都沒辦法支持愛爾蘭的獨立。與其說北愛爾蘭歷史上屬於愛爾蘭,其實不如說北愛爾蘭歷史上屬於英國。一個國家的根本是人民,愛爾蘭沒能保住北愛爾蘭的人民,任由英國隨意的移民到自己國土的北邊,一代一代下去,北愛爾蘭全都是英國人了,哪會有北愛爾蘭人希望歸附愛爾蘭?

他們同屬同一個民族








福臨1956


英國(大不列顛和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地圖

北愛爾蘭和蘇格蘭不是同一個民族。愛爾蘭人最初從西班牙北部遷來,是西班牙王米勒的後裔,是阿爾卑斯山脈西部和北部的各個民族中,傳統最悠久,在自己土地上定居得最早的民族。後被從法蘭西南部跨海而來的克爾特人征服,克爾特人講蓋爾語,即蘇格蘭人。他們將自己的帝國統治,語言,法律帶到了全島。實行君主制,愛爾蘭被分成五個“省”即五個王國,每個王國又分出許多小國,稱作“素阿哈”(即族或地區),在公元1000年左右,這種小國大約有一百個之多。

愛爾蘭的宗教是德落伊教,它起源於克爾特族。克爾特語的最早書面語是歐甘文,這是一種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古代文字。愛爾蘭的克爾特人有一個特殊的團體,即“菲利”(詩人和先知),他們保存了愛爾蘭民族的傳說,史詩,法律,家譜及歷史。

愛爾蘭先是遭到挪威入侵和統治,後來又受到強大的諾曼英格蘭王朝的入侵和統治,但愛爾蘭人始終不屈服,直到1922年,英國政府與愛爾蘭人簽訂條約,愛爾蘭人建立了一個名副其實的自治政府。


皖北隱士


愛爾蘭主要是由80%的愛爾蘭人和其餘的英格蘭人和蘇格蘭人組成。20世紀90年代,隨著愛爾蘭經濟崛起,很多華人從中國大陸、英國、東南亞等國湧入愛爾蘭。

愛爾蘭的歷史。

公元前7000年左右,很多獵人從大不列顛島來到愛爾蘭島,他們成為了最早的定居者。隨後出現了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的文明。

公元前6世紀,很多凱爾特人開始從中歐進入愛爾蘭,隨後他們形成了統一的文字和語言,建立了大約五個王國,他們便是愛爾蘭人的祖先,但當時國家尚未統一。

公元432年,聖帕特里克到愛爾蘭宣傳基督教和羅馬文化。9世紀以後,愛爾蘭不斷受到挪威維京人的侵略。公元1169至1171年期間,英國國王亨利二世入侵愛爾蘭。

公元1542年,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成功拿下愛爾蘭,並建立了愛爾蘭王國。從公元1560年開始,愛爾蘭多開始反對英國的殖民。英國內戰結束後,英國人逐步佔領了愛爾蘭的領土。

公元1801年,愛爾蘭和大不列顛統一成一個國家,愛爾蘭被併入英國。

公元1845年,因為馬鈴薯欠收,造成愛爾蘭大面積的饑荒,而英國政府卻未給愛爾蘭提供太多的協助,餓死了四分之一的愛爾蘭人,讓很多愛爾蘭人對英國極為不滿,隨後愛爾蘭人開始了獨立運動。

蘇格蘭地區的主體民族是蘇格蘭人。他們的祖先是皮科特人和諾斯人組成。他們的語系是印歐語系中的蘇格蘭語,日耳曼語族截然不同。歷史上的蘇格蘭是有自己的蘇格蘭王國的,蘇格蘭王國建立於公元843年。公元1707年,英格蘭合併了蘇格蘭,成為現在的聯合王國(英國)的主要組成部分,蘇格蘭王國從此消失。但是現在的蘇格蘭人雖然是英國組成的一部分,但是蘇格蘭人的獨立意識非常強,他們認為自己不是英國人,並且蘇格蘭的自治權非常大。狹義上的英國只是英格蘭人,廣義上的英國人包括英格蘭人、蘇格蘭人、威爾士人和北愛爾蘭人。

所以北愛爾蘭和蘇格蘭不是同一民族。


公元前


北愛人和蘇格蘭人都屬於古代歐洲的凱爾特人(蓋爾人),凱爾特人與日耳曼人是鄰居,與拉丁人是近親,只是隨著歷史的發展與種族融合,日耳曼、斯拉夫與拉丁人成為歐洲的三大族系,凱爾特人日漸式微。

英倫的蘇格蘭人經近千年融合後於11世紀成為獨特的群體。他們有南北之分,南方低地人講英語變種,稱作蘇格蘭語或北方英語;北部即高地蘇格蘭人佔蘇裔的20%,該區為蘇格蘭人故土,其母語是蓋爾語(目前少數地區仍使用)。蘇格蘭人多信基督教的長老會教派,少數信天主教。

現代愛爾蘭人的祖先是公元1世紀前踏入愛爾蘭島的凱爾特人,族裔認同基於國語蓋爾語,居民篤信天主教,具有濃厚的鄉村傳統。如今能流利使用蓋爾語的愛爾蘭人(包括北愛)不足10%,絕大多數人使用英語。


ruixuezhaofeng


蘇格蘭現在是英國管轄下的地區名,現在也可以看作是一個地理名詞。蘇格蘭人是該地區的主體民族。他們的是由這裡的先住民皮科特人和外來的北歐挪威地區的諾斯人(Norse)結合而成。他們說的是印歐語系克爾特語族的蘇格蘭語,和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的英語截然不同。歷史上蘇格蘭人有自己的蘇格蘭王國,蘇格蘭王國最早約出現於公元843年以後。1707年,蘇格蘭王國與英格蘭王國正式合併,成為現在的聯合王國(英國)的主要組成部分,王國從此消失。但是現在的蘇格蘭人雖然是英國一個民族,但是自身的獨立意識非常強,有時常常認為自己不是英國人,而且蘇格蘭也有較大的自治權。狹義的英國人只是英格蘭人,廣義的英國人包括英格蘭人、蘇格蘭人、威爾士人及北愛的愛爾蘭人。




歷史回放機999


這個問題提法不太嚴謹,是兩個不同維度。並不存在北愛爾蘭人這個民族,北愛大多數人是從英格蘭移民過去,也有少量的愛爾蘭人,信仰新教。愛爾蘭人和蘇格蘭人都是凱爾特人,英格蘭人是日耳曼人。


小智如水


北愛爾蘭和蘇格蘭同屬於大不列顛和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但不屬於同一民族。北愛爾蘭由信奉天主教的愛爾蘭人和英倫三島移民後裔及新教徒組成,1921年,愛爾蘭共和國獨立,但以新教徒為主的北愛爾蘭六郡選擇繼續留在英國,即北愛爾蘭。蘇格蘭人由從歐洲大陸遷移而來的皮克特人,克爾特人和日耳曼人經過長期融合形成了蘇格蘭主體民族。


大風發兮揚天威


是,北愛爾蘭是英國統治下的蘇格蘭的民族兄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