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大學8幅邏輯圖,傳遞了可以影響孩子一生的思維方式

杜克大學8幅邏輯圖,傳遞了可以影響孩子一生的思維方式

​文 | 樂爸

來源丨美媽講繪本


杜克大學作為全球排名第七的大學,在全球教育界中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其中有13張邏輯圖,非常簡潔清晰地傳遞了一些可以影響孩子一生的思維方式。


今天結合自己的生活閱歷,分享與解讀其中的8幅經典的邏輯圖。


杜克大學8幅邏輯圖,傳遞了可以影響孩子一生的思維方式

明天比今天更重要


杜克大學8幅邏輯圖,傳遞了可以影響孩子一生的思維方式


人們總是過於在意孩子的現在(比如經常聽到父母說:我孩子鋼琴八級;跆拳道比賽拿了全國金獎;奧數、珠心算……)


但是實際上對於孩子的明天總是模糊的。


潛心規劃,向你認為孩子最好的目標大膽進發,要知道,很少有所謂完全“正確”或是“錯誤”的決定,因為它們只不過都是一個讓孩子進入下一個階段的臺階。


活在當下是一種人生的選擇,而杜克大學卻在告訴我們,更要思考明天。


什麼是孩子更好的“明天”?站在這日月輪迴的時間點上,我認真的思考這個問題,我的理解是:


孩子內心真實的期待是什麼?孩子成長的情感期待是什麼?孩子未來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麼?


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如孩子人生旅程中的燈塔,可以幫助每個孩子通往自己的明天。


如果沒有了這個燈塔,我們在培養孩子前行的路上就會有更多“錯誤”的選擇,從今天--->到明天,是一條不可逆轉的路,跟隨自己真實的內心,明天一定會更好。


杜克大學8幅邏輯圖,傳遞了可以影響孩子一生的思維方式

挑戰自我


杜克大學8幅邏輯圖,傳遞了可以影響孩子一生的思維方式


其實對於這張圖我的理解是:讓孩子主動地接受有意義的挑戰。


每個人的價值,與他能完成超過自己能力的事情成正比。


在孩子的教育與培養過程中,你總是去挑選一些簡單的事情,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做的事情,來讓孩子成長,那麼孩子未來的能力也是平平淡淡。


你需要給孩子選擇一些適當超過其能力範圍之外的挑戰。實踐證明,每一個孩子在某個領域都是一個能力很強的孩子,只要你選擇相信。


當然,你也需要知道,並非所有挑戰都是有意義的。


請你特別注意,在不久的未來,取代我們孩子工作的或許不是人類,而是AI機器。


所以,保護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主動的、大膽的、有責任感的去讓孩子承受來自工作及生活中的各項挑戰,這是自我價值實現的唯一路徑。


杜克大學8幅邏輯圖,傳遞了可以影響孩子一生的思維方式

別害怕不確定性


杜克大學8幅邏輯圖,傳遞了可以影響孩子一生的思維方式


其實生活中有條定律是這樣的:生活中,總會有事情偏離你計劃的軌道,你唯一可以選擇的是以什麼樣的態度及方式去應對這些“出軌”。


在這裡樂爸也給各位推薦另外一篇文章《科學解釋:家和萬事興》可以加深你的理解。


其實偏離計劃的事情,往往可以幫助我們打破“舒適圈”,有時候卻能得到出其不意的結果。


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也是如此。我一朋友的孩子學了一年街舞,在全國街舞大賽上名落孫山,從此刻苦練習,卻在學校的新年晚會上贏得了全校師生的瘋狂尖叫。


當然,一些“意外出軌”的事情,或許會給我們的孩子帶來不好的情緒與結果。


如果我們積極地反思這個過程,結果往往帶給孩子的成長還是蠻大的,所以嘗試你沒有嘗試的也是一種進步,有時候也很Cool!


杜克大學8幅邏輯圖,傳遞了可以影響孩子一生的思維方式

如何做自己


杜克大學8幅邏輯圖,傳遞了可以影響孩子一生的思維方式


杜克大學認為:“Be trueto yourself. Be willing to learn and to be coachable.”


如何做自己,杜克大學給出了三條重要的法則:誠實地對待自己、求知若渴、謙卑是教。


關於我們的傳統,從我們生活的社會關係來看,我們很看重別人對我們的看法和評價。所以很大程度上我們要做的事情要考慮:別人怎麼看?


所以今天,我想重點說的是“誠實”:所謂的誠實,對待別人是:真誠的語言+真實的想法;而誠實的對待自己是:認清自己真實的想法與情緒,能夠允許自己的喜怒哀樂。


著名導演徐崢說:“不要過多的在意別人的評判,接受全部的自己,才能真正的愛自己。”


如果你要培養一個自信的孩子,那麼這一點在孩子教育上就特別重要,告訴孩子你是唯一的,每一個人都有與眾不同的閃光點:每個人都是唯一的,堅持做自己。


杜克大學8幅邏輯圖,傳遞了可以影響孩子一生的思維方式

受到教育不等於聰明


杜克大學8幅邏輯圖,傳遞了可以影響孩子一生的思維方式


杜克大學特別強調:“Neverconfuse being educated with being smart。”別把受到教育這件事和聰明這件事混為一個概念。


在中國,其實這條法則很有現實意義:


有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卻在重複著低級的錯誤,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這不叫聰明,這是披著高等教育外衣的愚昧。


張小龍曾經說過:“善良比聰明重要”。


我想不管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首先應該教會孩子的是善良是人格,而不是分數及學歷,這才是我們每個人應該成為的人。


杜克大學8幅邏輯圖,傳遞了可以影響孩子一生的思維方式

閱讀能激發靈感


杜克大學8幅邏輯圖,傳遞了可以影響孩子一生的思維方式


這是一幅需要銘記在心的圖畫,你閱讀越多,你的靈感就越多;你閱讀越多,你的見識就越廣;你閱讀越多,你的境界就越高。


通過閱讀,你可以與古今中外的先賢往聖自在的交流學習,你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傑出的人類社會生活的經驗和技能。


閱讀是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一扇窗戶,你只要打開這扇窗,你的世界即將與眾不同,你就可以開啟自己另一面的人生。


對於孩子,想要學習好,自律性強,表達能力、思維能力出眾,除了良好的閱讀,沒有別的捷徑。


所以,給孩子找到恰當的書籍,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是一種非常高效的教育和培養孩子能力提升的方法,期待你能從實踐中感悟這一點。


杜克大學8幅邏輯圖,傳遞了可以影響孩子一生的思維方式

擁有感恩的心


杜克大學8幅邏輯圖,傳遞了可以影響孩子一生的思維方式


杜克大學認為“Giveback—serve from a sense of gratitude.”回報用感恩的心,感恩身邊的人和事,如果他人真有所求,有一顆慷慨的給予他人與感恩之心同樣重要。


教會孩子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是幫助孩子尋找到一種幸福生活的方式。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的孩子,感情更加豐富,情緒更加健康,更容易讓別人接納,因為常懷感恩之心的人,內心總是充滿了感動;


世界因為大家的彼此感恩,才變得如此溫。


而那些受益者以理所當然的心態,或者是一味的扮演索取者的角色,是永遠無法感受到這份感動,他們時常陷入到抱怨的痛苦之中,或許這是對不懂感恩的人最大的懲罰。


杜克大學8幅邏輯圖,傳遞了可以影響孩子一生的思維方式

堅持


杜克大學8幅邏輯圖,傳遞了可以影響孩子一生的思維方式


杜克大學認為,如果你要成為最好的自己,這條法則一定非常有用:“Stick with it,and keep moving”堅持,堅持,再堅持。


在孩子的教育上,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讓孩子學習一項新的技能,由於我們父母的無法堅持或者孩子說不想繼續學習了,就輕而易舉的放棄了,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相反我們應該告訴孩子:只要是你自己選擇的,必須堅持到底,這才是堅持的正確打開方式。


人生最大的遺憾在於堅持了不該堅持的,而放棄了不該放棄的。

明智的選擇,謹慎的行動是一種生活的閱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