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協創始人之一楊再春的書法如何?為啥感覺不火了?

林也程


曾經對書法事業做出過貢獻!也曾是書法界紅極一時的人物!

在那個歲月,楊老師與硬筆的龐老師非常相似!不是貶低,是社會普遍認知低所致!

隨著人們對書法認知的提高,楊老師以及龐老師的書法被社會冷落是必然的,還有現在的醜書也一樣,必然會隨著人們對書法認知的提高而被社會摒棄!

龐老師不再談自己的書法,也公開承認自己的不足!所以,龐老師應該得到社會以及書法人的尊敬!


一笑貫長天


喜歡楊老師的風格,純屬愛好,謝謝大家指點!



鄉村小狂人


楊再春先生90年代確實是火,對書法普及是有貢獻的。

90年代買字帖,除了新華書店,更多的是隨處可見的路邊書攤。楊再春的《行書章法》,幾乎是各書攤標配,可見流傳之廣。

楊再春又是出版人,所以有出書的便利,除了其主編的各家字帖,自己寫的硬筆、毛筆字帖也有很多,銷量應該是不錯的。

他也有在電視開講座。

所以,說楊再春火過,毫無疑問。

但是,楊再春與二田、司馬彥、李放鳴等人一樣,在主流書壇是沒有太多存在感的。

歸結起來,還是水平有限。

如果說90年代的國展,是劉正成、曹寶麟、於明詮、華人德等人的時代,近二十年來,70後、80後書家群落繼起,太多青年人超出楊再春、周志高一輩。

不可否認,楊再春乃至龐中華帶動了書法熱,才有了今天的書法繁榮。

但是一代新人勝舊人,青年人接受的教育、物質富足、眼界開闊,將前輩拍死在沙灘上,也是應該的。

如圖,拍拍前輩。




向金港的象


看我的作品






陳凌雲書畫


楊再春,是七十年代書法愛好者繞不過去的一個前輩。他為當代中國書法的教育、普及、推廣立下了汗馬功勞。不光是作為出版人出版了大量的字帖,同時自己也編寫教材、創作字帖,九十年代前後,他的字帖幾乎成為每個學習者的標配。和當年的龐中華、黃若舟、沈鴻根、司馬彥一輩,沒有他們的付出,就沒有書法今天熱火朝天的局面。

但今天他們的書法作品沒有流入市場,他們的書法藝術也沒有被行業內的專業人士認可。對於90後的年輕來人說,甚至不知道他們是誰!說到底還是作品本身的問題,一個藝術家不管曾經做了什麼,最後能留下來的只有學術和作品。

自古以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唯有不斷努力創新,創作出高質量、有個性、有藝術性的作品,才有可能永葆青春,永立潮頭。





無心齋手稿研究


楊再春老師是眾人公認的大家。

來一幅自撰句一一錦江秋色



時閒墨飄坊


我喜歡寫字則與楊再春老師的電視講座有很大關係。偶爾一次的學習就喜歡上了,斷斷續續自己也寫寫。感謝楊老師的啟蒙。




wgq700228


楊老先生,人不錯,祝您高壽,論字,很一般,就當玩吧,您能搗鼓幾年,是幾年,延年益壽,呵呵,

目前,活著的書法家,論楷書,田英章寫得最好,死活一塊算上,楷書寫得最好的是歐陽詢,然後就是清朝的姚孟起,

目前,活著的書法家,論行書,寫得最好的是簡軍海,死活一塊算上,當然是王羲之第一!草書寫得最好的也是王羲之,狂草寫得最好的是懷素,張芝,


獨上西樓140816903


文革結束,百廢待興,此時,各行各業湧現出一大批能人志士,他們為中國的振興,起到了帶頭引領的作用。具體到書法藝術,楊再春等一批書法家就是當時璀璨星空中的一顆閃亮的星!他和同時期的書法家一樣,為書法藝術的復興,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功不可沒!然而,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數十年,甚至只有幾年!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才湧現,書法藝術不斷向前發展,更加多元化。楊老師他們隨著年齡的增長,也逐漸淡出人們視線。這是我國文藝繁榮昌盛的正常現象!



以其無爭


楊在春是大家公認的書法大家,他為什麼不火,跟他低調做人有一定的關係,他為人不張揚,務實,不以掙錢為目的,不炒作。火當然要有實力,但與炒作是有一定的關係的。現在所謂的歌星影星他們除了有實力以外,關鍵還在炒作,在包裝,為了火他們不擇手段,甚至製造緋聞。再比如范增,2016年春節在榮寶齋搞畫展拍賣,購畫者通宵排隊,開展後所有作品被一搶而空,當日成交3個多億。那些所謂的收藏家花500多萬每平尺像買白菜一樣的瘋搶,這就是炒!所以範曾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