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陸戰之王》中實現坦克載人空降的技術難度很大嗎?目前都有哪些國家可以做到?

米曹說事


現階段各國的空投載具主要是傘兵型步兵戰車、輕型裝甲車輛等,對噸位極為敏感,而且空投時要採取很多預防性措施來保障安全,根本不可能裸車帶個降落傘就空投,而且暫時是不存在空投坦克的,更不要說人車一體空投坦克了。

重裝空投對重量極為敏感,空投主要依託的就是降落傘等設備來提供緩衝,防止過大的衝撞直接導致裝備損毀。現在很多重型運輸機的載重能力和機體空間完全能夠運輸一輛標準的主戰坦克,但是也僅限於空運而已,還是需要降落在機場上卸下。而對於動輒50噸左右的主戰坦克,需要採用的降落傘的面積可謂是極為巨大,一張傘明顯難以做到,而如果採用太多降落傘的話又會導致開傘系統複雜容易出現問題,因此實際可操作性不佳。
所以現階段各國的重裝空投主要是傘兵戰車、輕型裝甲車輛、普通汽車等遠輕於坦克的武器,比如俄軍BMD3傘兵戰車就只有13噸,我國的03式傘兵戰車也只有9噸左右。這些裝備在空投時,在地盤上安裝托盤,並通過多個降落傘以及反推火箭等設備來在降落過程中提供緩衝,防止過大的衝擊力導致裝備損壞。

而目前,擁有重裝空投技術的國家只有中美俄三國,其中俄羅斯採用的還是人車一體空投。而至於空降坦克,常規的降落方式難以實現,倒是出現過飛機接近地面時打開貨艙投放的方式,比如美國M551輕型坦克就能採用這種方式空投。


戰爭之王


別被電視劇裡那些腦洞大開的劇情給唬住了,真實世界中的重裝空投哪有那麼容易

重裝空投是一項風險很高的技術,它的風險水平要遠超出普通的人員傘降。有記載的重裝空投噸位最重的也就只有30噸左右,還不是著陸而是起飛。(美國利用C5運輸機投放空射型的民兵3彈道導彈)重裝空投最大的難點在於對著陸速度的控制,著陸速度不能太高,速度太快形同墜毀裝備直接報廢,而降落傘的面積又有限不可能做到無限大,必須依靠其他的技術降低著落速度。

為啥降落傘不能做大

一般來說,空降1公斤重的物體,大致需要0.5平方米左右的降落傘面積。一名傘兵攜帶各種裝備大致重量在100公斤左右,大概50-60平方米的降落傘就能保證安全。但重裝空投的物品以噸來計算,如果僅使用降落傘的話,不說能不能實現,那面積就大得嚇人。比如《陸戰之王》中的96A坦克,戰鬥全重40噸左右,如果以40噸計算的話(空投系統也有重量,在這裡忽略了)光降落傘就需要20000平米,大概相當於3個標準足球場面積大小。想象一下3個足球場大小的降落傘從天而降,那畫面。。。不說別的,在戰場上這麼顯眼的目標不打你打誰。

其次,這麼大的降落傘在展開時巨大的衝擊力怎麼承擔?想一下,一個40噸重的物體,從自由落體運動突然被減速,那巨大的衝擊力可不止40噸,數百上前噸都有可能,僅憑藉的降落傘的傘繩承擔得了嗎?

實際上,國內外的重裝空投為了減少降落傘的問題大都採用多副主傘同時拉開的設計。國產03式空降戰車總共有4副主傘,每副主傘的面積700多平米,空投時由引導傘拉出,主傘上還有限位器,防止主傘張卡速度過快導致衝擊力過大損壞降落傘。美國、蘇聯等國在設計重裝空投時也基本如此。俄羅斯的BMD4空降戰車空投時主傘更是高達11個。

數數有幾個傘?

除了降落傘還能用什麼

重裝空投時,降落傘面積做得不宜過大,那該如何降低著陸速度呢? 辦法很簡單,使用反推裝置。反推裝置說白了就是當空降裝備即將著陸時,反推火箭向下噴射產生升力,以此在短時間內將著陸速度控制在可接受的範圍內。美國、蘇聯在重裝空投時都使用過反推裝置,美軍空投M8機動火炮系統時,全系統20噸左右,火箭最大產生了14噸的推力,保證了空投的成功。

除了使用火箭反推,還有其他緩衝手段,蘇聯就發展了“舍利夫”空投系統。這種空投裝置沒有安裝火箭反推,而是在車底安裝了緩衝氣囊。這種裝置的原理也簡單,裝備著落前,氣囊首先觸地,之後通過形變逐步吸收著陸時產生的衝擊力,減緩裝備著陸時受到的衝擊,最終達成保證裝備的目的。國產03式空降戰車就引進了這種空投系統,並在多次演習中成功空降。俄羅斯目前發展出了更先進的”瓜園“空投系統,能將14噸重的裝備連人帶車一起投放。

注意裝備下面的氣囊


美國自己還發展了一套低空降落傘牽引系統,運輸機可從距地不到10米高的地方將十幾噸重的裝備直接投放到地面,場面粗暴但很有效。

雖然採取了以上種種措施,但目前重裝空投的總質量也高也僅僅只有二十幾噸,而空降戰車的重量最大也就是美國的M8機動火炮系統(18噸左右)再重就很難維持其安全的著陸速度,而技術風險也會成倍提高。

此外,空降戰車本身就自帶各種減震、避震設計,主要就是為了防止空降時過大的衝擊力損壞戰車的懸掛和電子設備,如果是人車一體化的空投,還要專門為乘員設計空投座椅,防止著陸時衝擊力過大傷害車內乘員。在空投前,空降戰車也必須做好各種減震措施,比如拉緊履帶、降低懸掛高度等,否則導致行走裝置的損壞。

俄軍BMD2空降戰車空投前的狀態,底盤高度已降到最低,炮塔牢牢固定

對運輸機的影響

很多人只注意了重裝空投中裝備的動態。實際上,空投時對運輸機的影響也很大。要知道,運輸機載重飛行時,對機身內的物品必須進行固定,防止貨物滑動導致重心失衡。而空投重裝物資時,飛行員必須要調整飛行時的姿態變化,重新進行重心配平。如果裝備過重,超出了運輸機所能調整的範圍,輕者飛行失穩,重者則直接導致墜機。2013年,一架美國的747貨機在阿富汗墜機,7名機組成員遇難。事後調查發現,貨艙內的貨物在起飛前沒有固定到位,結果導致飛行中發生了移動,從而使飛機重心後移飛機迅速失去了穩定性,最後失速墜毀。軍用運輸機在空投重裝備時一樣會遇到類似問題,越重的裝備對重心的影響越明顯,所以必須將空投重量控制在允許範圍內,這也是為什麼空降戰車最高只有十幾噸的原因。強行空投96A主戰坦克也不是沒有辦法,先造一架安225那麼大的運輸機再說。

飛機貨艙內部的貨物必須固定

人車一體化空投

所謂載人空投就是我們常說的人車一體化空投,這對空投的要求更高,一不小心就會造成車毀人亡的風險。蘇聯早在70年代就開始了人車一體化空投的研究,但在早期的試驗中狀況頻出,多次出現隨車空投人員受傷,試驗動物死亡的問題,直到20世紀末,俄羅斯才真正完善人車一體化空降的技術,人車空投正式進入部隊。俄軍在人車一體化空投時,對車內人員有嚴格限制,所有乘員必須固定在減震座椅上,不能隨意移動,同時保持抗衝擊姿勢,直到落地後才能解除固定措施從座椅脫離。電視劇中那種空投車輛內隨意走動的情況在落地時非死即傷。

到目前為止,僅有俄羅斯能夠實現人車一體化的空投,美國和中國仍是人車分開投放,落地後再尋找裝備。

空投失敗後的悍馬,如果裡面有人的話。。。

關於空降坦克

不要一看到坦克就認為非得是那種幾十噸重的主戰坦克,專門用於空降作戰的坦克其實重量都輕

像上面說到的M8機動火炮系統,戰鬥全重不過18噸,更早的M551謝里登空降坦克只有15噸。俄羅斯先後發展的BMD系列空降戰車,最重的也不過14噸。國產的03空降戰車,8噸。 這些能夠空投的武器都是為了空降作戰專門設計的,重量上有嚴格限制,千萬別想當然。

這叫坦克,15噸

這也叫坦克,60噸


總而言之,千萬別把電視劇裡的情節當真,現在世界上還沒有哪個國家能將40多噸重的坦克從運輸機連人帶車一塊扔下來,真扔下來也行,後果自負


水井土城


不是難度大不大的問題,空投主戰坦克,目前就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做到。導演不做功課拍腦門設計的劇情我也是醉了。還有軍事顧問是怎麼想的,這麼明顯的漏洞為什麼不糾正?真是要把人氣笑了。要知道我國目前唯一的傘兵戰車戰鬥全重才8噸,連大口徑機槍上穿甲彈都能打穿,要是空投坦克這麼容易的話, 幹嘛要把傘兵戰車設計的這麼廢柴?是空降裝甲車輛設計師傻還是導演傻?

ZBD-03傘兵戰車,戰鬥全重8噸,僅能抵禦小口徑輕武器的射擊


所以,在此再強調一下:主戰坦克不能空投!主戰坦克不能空投!主戰坦克不能空投!重要的話說三遍。

96A/B:我能空投這事我自己怎麼不知道?


96A是主戰坦克,戰鬥全重在40噸以上,而目前全世界範圍的傘降裝甲車輛都不超過20噸。美俄都是如此,這是非常之巧合的一件事。比如俄羅斯為傘兵開發的2S42“蓮花”自行火炮,全重18噸;美國的M8-AGS裝甲火炮系統,I級防護狀態為19.5噸,這也是M8唯一一種可以空投的形態,而II級防護(22.25噸)和III級防護(24.75噸)只能是在野戰機場運輸,只多了3噸就沒法空投了。可見目前技術能力對空投裝甲車輛的限制就是20噸左右,96A都超了一倍的重量了,連人帶車扔下去不是謀殺嗎?

俄羅斯新式的2S42 120mm自行火炮

M8-AGS裝甲火炮系統,可以用C-130運輸機空投。但實際並沒有服役

82空降師使用的M551謝里登輕型坦克,這玩意才15.5噸,為了減重甚至炮管都給截短了


實際上裝甲車輛要具備空投能力,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首先材料不能和地面上正常的裝甲車一樣。不論是ZBD-03,還是俄羅斯的BMD-2還是美國的M-8 AGS,都是用鋁合金焊接車體,目的就是為了輕。而且還要有一定抗衝擊能力,不能摔一下直接變形了。因此傘兵裝甲車一般都是液氣懸掛,而不是常用的彈簧扭杆懸掛,因為液氣懸掛的抗衝擊性更好,可以獲得更大的緩衝。

ZBD-03 利用液氣懸掛調節俯仰角

由於使用液氣懸掛,所以傘兵戰車可以獲得很大緩衝,隨便飆車。坦克這種情況下只能硬著陸


紙上的宣仔


坦克是可以空投的,但是大部分坦克是不能空投的,能空投的坦克是專門設計的坦克,普通的主戰坦克目前還做不到使用降落傘空投。



美軍在空投謝里登坦克。


由於重量輕,空投坦克還可以吊運。

對於重型武器的空投目前的技術水平也就是能夠達到20噸以下的物品空投,如果是坦克就需要專門設計的空投坦克,現在只有中國和俄國有類似的傘兵戰車,美國原來有一種專門的空投坦克M-551謝里登,不過這種坦克早就退役了。



這個是自行反坦克炮,不是坦克,是俄國的。


空投大型裝備需要一大堆降落傘。

對於空投大件物品,對於這個物品本身就是有很大的損壞,從幾百米的高度扔下來,普遍下降速度都在3-4米,大部分的車輛的懸掛系統是受不了這樣大的衝擊力的。就算是能夠空投車輛,在空投的時候也是要增加各種減震裝置,象一般美國俄國是使用反推力火箭,同時還要有減震的材料包裹。

這種傘兵攻擊車在傘兵裝備中就算是重裝備了。

空投以後迅速集結是傘兵最要做到的事情,但是通常做不到。空投重型武器需要首先要把裝備打包。

本身空投大型裝備就是有很大的難度,而載人空投更是一項現在還在探索的技術,俄國的確是成功的進行了人車不分離的空投實驗,並且獲得了成功,但是在實際的行動中,還是以人車分別空投為主,一個是現在人車一同空投有5%的失敗率,而且人車共同空投對於一同空投的人員,身體上還是有不小的傷害。

空投大型裝備是個十分危險的任務。



人車同投對於傘兵空投後的集結有巨大的好處,傘兵空投後的迅速集結,對於傘兵有非常重大的意義,主要是可以迅速形成戰鬥力,能夠迅速集中,而在以前的空降作戰中,傘兵在空投以後經常是分散的很開,能夠馬上集結起來的人不多,儘管傘兵是精銳部隊,但是傘兵畢竟還是輕步兵,人少了戰鬥力就是不行。

現在的空降重型裝備還是比較大的難題,目前美國和俄國的技術水平最高。至於電視劇,本身電視劇裡邊的東西大家看看就好了,不必當真。


有痰


飛簷走壁能飛多高,我坐船練習水上漂,天下奇談也不少,但是這個也挺高。

先加個小注釋,電影或者遊戲中,空降坦克可不少。例如《天龍特工隊》裡面空投過M8,是傘降。著名遊戲紅警裡面也空投過T-72,所以這也不算什麼逆天腦洞。

嚴格意義上,世界現役第三代主戰坦克都沒有被空投和空降,比如德國豹-2、美國M1A2、俄羅斯T-90,甚至包括了中國99A坦克,就算不是第三代坦克,第二代坦克T-62、M-60、AMX-30、酋長等也不能空投和空降,甚至第一代坦克T-54、M-48等坦克也不能空降。這主要是因為載機運載能力、落地衝擊力、降落傘尺寸、坦克尺寸等等問題。所以大部分坦克還是依靠少數空運,大部分都是依靠鐵路和海運。

主要的問題就是運載和載重的能力,所以一般坦克都無法空降,基本上都不考慮空降作戰。至少極少數坦克考慮到作戰,所以特意設計成了空降坦克,全世界現在現役當中只有美軍擁有少數的空降坦克,其餘的都是空降戰車,比如俄羅斯BMD系列,中國03式傘兵戰車。世界上最早的空降坦克出現於蘇聯,但是蘇聯也僅僅是測試,將BT-5坦克和T-26坦克一頓亂投,很多落地後就摔壞了,所以在二戰戰場上不是那麼出名。

之後蘇軍馬上放棄了空投坦克,轉而發展空降、空運戰車,比如BMD系列和ASU-57和ASU-85,包括現在的空運戰車“犀牛”125mm自行反坦克炮,但上述都雖然被冠以“空降坦克”名號,但都是10噸重量一下的空降戰車,並不是坦克。

美國研製的M551“謝里登”輕型坦克是世界上唯一一款二戰後研製的空降坦克,這款空降坦克目前已經被美軍全部轉入了預備役當中,而二戰後美軍參戰最多的坦克,就是美國M551“謝里登”輕型坦克,“謝里登”輕型坦克可由運輸機空投,並具有水上浮渡能力,設計概念與以往的輕型坦克迥然不同,在當時成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輕型坦克。

“謝里登”輕型坦克長期服役,能參加過越戰、格林納達、巴拿馬、海灣戰爭等最為主要的原因,雖然輕,但是技術可不弱後,其可以發射炮射“橡樹棍”反坦克導彈。重量僅為15噸,和一般空降戰車差不多。

我是“頭條號:無名高地”,長期關注軍事裝備及相關領域,希望我的解答能給您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

無名高地


關於這方面的問題已經說的很詳細了,所以在這裡就不多做贅述。

實際上,為什麼大量電影或者動漫都沉迷於坦克載人直接空投無法自拔?

原因無他,那就是帥。

實際上,坦克重裝直接空投和機甲為什麼長腿的問題是一樣的。

如果作為載具,那麼為什麼要長腿,並且如此高的噸位和如此薄弱的載重能力,以及如此薄弱的防禦,可以說一無是處,並且眾所周知,越複雜就容易出故障,很明顯,機甲就是各式各樣關節部位那麼關節部位的故障率有多高?實際上能夠作為關節參考的,怕是隻有一個挖掘機吧?

這樣一個力求可靠性,儘量減少維護需求的民用工程器械,尚且需要大量的維護。那麼軍用的話,信不信後勤會直接把機師打暈?

而且防護能力適合正面投影面積成反比的在能夠投放到正面的質量相同的情況下,正面投影越小,那麼裝甲厚度也就更厚。

當設計師不知道這個道理?那睡眠太天真了,實際上,像這類型的類人型,戰鬥機械之類的動漫,他體現的實際上並不是機械與機械的對抗,而是人與人之間的對抗。

所以說,腿只是個裝飾而已

再說坦克重裝空投,眾所周知,坦克都是很重的,別的不說就是讓一個400斤的胖子,人家從你車上往下跳 車子裡都得顛兩下。

如果在飛行過程中 飛機來這麼一下估計得散架。

但是還是帥。

實際上,抗日神劇瞎扯淡 機甲動漫一樣坦克重裝空投,依舊如上。

因為這些東西他就沒打算給軍迷看。這些的電影電視劇動漫,真正的群體實際上是對軍事一知半解,並且稍微有那麼一丁點興趣,的人拍攝的。

說人話的話就是坑錢唄


嘯鷹評


這個跟低空投放技術有很大關係。一方面是軍機的低空飛行品質有關,另一方面取決了空投裝備。空投戰車耐衝擊的技術難度比較大,既要確保彈藥的安全性,還要保證成員的舒適性,緩衝空投衝擊。空投裝備的體積和質量有嚴格的約束,一般採取人車分離的空投方式,尤其是重裝。可能俄羅斯和美國在超低空空投時,採用了人車不分離的空頭方式,也是特殊時機才有的戰術吧,畢竟熟練的戰鬥人員更寶貴。


華夏土著2


空降坦克這是一種能夠通過飛機空運或降落傘空投到敵人後方,協同空降部隊進行戰鬥的坦克,是坦克家族中的“天兵”。空降兵是現代戰爭中的一支“奇兵”,靈活機動,可以迅速穿插,突然搶佔軍事要地,或反擊敵方坦克的反撲,給敵人以極大的打擊。空降兵有了空降坦克,真是如虎添翼。

空降坦克一般都是較小較輕的輕型坦克。為了能使飛機便於空運,它的重量和體積都比較小,裝甲較薄,防護力較弱,火力也較弱。

空運時,空降坦克可以裝在飛機機身內,也可以緊固在機身下面,可以機降,從飛機上直接開下來,也可以用降落傘空投下來,還可以利用低空投射技術,使坦克直接在較低的空中“跳”下飛機。


藍寳馬


其實是思維模式不對,空投坦克為了啥,機動與威力最大化,坦克是戰爭中慢慢發展出來的,空投系統一樣,是另一個體系,就應該重新設計新概念武器,而不是硬拼湊一起,現在坦克再導彈面前就是標靶,所以坦克也需要進化出機動與閃避,或變色龍一樣偽裝,所以空投坦克只是一個開端,適應能力才是進化


小熊


很高興回答關於傘兵的話題。看來與軍迷們是心有靈犀一點通,剛要寫篇神兵天降話傘兵的文章,正好派上用場。傘兵部隊是獨立兵種,隸屬於空軍,但就其作戰性質而言,則遠遠超出了空軍的作戰範疇,如果套用時下流行的話,它屬於戰略空軍定位。世界上有不少著名的傘兵部隊,如果追溯歷史,二戰期間的傘兵就曾經大放異彩,名聲大噪。盟軍著名的空中花園計劃,就是美軍兩大王牌傘兵部隊,82空降師和101空降師的傑作,雖然因為沒有地面部隊的支撐,遭到慘敗,但不能因為失敗就否定了傘兵的奇襲效果。其實二戰以前,各國都有組建傘兵部隊,英法德蘇等國均保有成建制的精銳部隊傘兵。而德國🇩🇪和法國🇫🇷的傘兵部隊較為成熟,也具備遠途奔襲能力,蘇聯紅軍的傘兵部隊起步較晚,但卻後來居上,成為世界上傘兵中的精銳。我國傘兵部隊建設更晚一些,而且受到空軍裝備的制約,早期的傘兵部隊常常穿著大頭鞋,排隊登上運5,進行機降跳傘訓練。我國唯一一支王牌傘兵部隊是駐守太原的第15空降軍。傘兵是最危險的兵種,也是精銳中的精銳。如果想最短時間內佔領一個國家,可以使用傘兵部隊突襲敵首都,佔領機場或電視臺,即可造成軍隊和民眾的恐慌,導致政權垮臺。正因為如此,傘兵部隊的作戰區域在敵後大縱深地帶,甚至是重兵把守的要地和腹地,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敏感區域,頗有些虎口拔牙的味道。傘兵從跳出艙外的一瞬間,生死已置之度外。首先要抵達戰區前,不被敵方炮火擊落,實際上是有百分比的,傘兵尚在半空中,已經有傷亡了。降落傘每秒6米左右的降速。在地面上的狙擊兵眼中,就是一個活靶子,僥倖逃脫了這一關,來到地面,敵軍到處都是,被活捉的可能性很大,所有的傘兵都會識別外國地圖和軍用羅盤,如果方位搞不懂,很可能闖入敵軍大本營裡自投羅網。早期的傘兵除了自用武器和傘具外,根本沒有重武器支援,和武裝到牙齒的守軍相比,他們的配槍只能算燒🔥棍,交火之後只能聽天由命了。二戰之後,隨著戰略空軍的組建,空軍大型戰略運輸機的入役,使傘兵有了跨時代的飛躍。從迫擊炮到輕型傘兵越野車,再到輕型傘兵裝甲戰車,新時代的傘兵已經告別祼戰和無重武器,無攻堅武器的時代,這些可以和地面部隊一決高下的重型裝備,是過去傘兵部隊官兵想都不敢想的硬傢伙,孤立無援的傘兵終於有了廝殺搏鬥的利爪。至於空降50噸的主戰坦克,而且還有乘員在裡面,幾乎不大可能,也沒有這個必要。不要說一般的運輸機裝不下96A這樣的大傢伙,即使運20也勉為其難,美軍銀河可以裝M1坦克和一門榴彈炮,外加128名傘兵,這是最大的運力了。運20裝96A,可能只能上50名傘兵,伊爾76的運力多說裝T80一輛外加70名傘兵,也夠擁擠的。撇開這些不說,傘兵有專用的空降坦克,如蟬式,戰鬥全重不超過8噸。再重些的至多十二三噸,最大不超過十八噸,也許是重型運輸機的運載極限了。退一萬步說,即使在敵佔地大縱深後方空投一輛96A,若是沒有油料,彈藥補給,96A這樣的重型武器等於給敵人送個大禮,而且傘兵部隊也不太需要這樣笨重的武器裝備,傘兵屬於快速機動部隊,一觸地面就要分散隱蔽的奇襲部隊,根本沒有待在原地等候援兵到來的機會。所以在敵後方空降一輛96A,還不如多空降些40火,120迫更加實用些。不過說句實在話,無論你在敵國空投什麼重武器,面對數以萬計的敵人,皆是杯水車薪,於事無補的。傘兵是奇兵,重在神兵天降,出奇制勝,如果同敵方正規部隊交火,只有坐以待斃,被全殲的後果,無論你是82空降師還是其它什麼王牌空降旅,通通一個下場。一個國家的傘兵部隊是戰役中的尖刀部隊,往往用在最關鍵的地方,而且永遠是少而精的精銳部隊,用於控制要塞,首都,機場這樣的要害部門,因為是空中打擊,又兵貴神速,所以奇襲效果非常好,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戰果,前蘇聯在傘兵使用上可謂經典中的經典之作。68年布拉格之春事件中,前蘇聯用很少的傘兵控制住了機場,即而讓地面部隊活捉捷克總統,在阿富汗戰場,蘇聯345兩棲空降團一千多人就控制住了局面,兩場閃電奇襲都動用了傘兵,達到了預期的戰果,而且幾乎兵不血刃就控制住了戰局,進而贏得了整場戰役。傘兵部隊對軍迷而言,是既熟悉又神秘的兵種,有時我們只是在畫面裡見過那些凌空綻放的傘花,卻不知他們的職責的危險與否。傘兵部隊永遠是我們最該敬佩的軍人,正是:神兵天降插翅虎,利劍穿心壯軍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