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喜歡把國產車的小毛病無限放大,而無視進口和合資車的大毛病?

我愛沙漠紅


這些人繼承了清末的奴性思想,盲目崇洋!當然也不排除是水軍行為。


裝機帝


看到了你的問題,我說說我和我的好朋友吧,他買的是大眾朗逸,我買的是國產吉利遠景,x6,我們兩個的車,現在剛一年都是新車,跑了都沒多少公里,他平常愛惜的很,洗車都到那種專業洗車的地方去洗,我的車都是加油站,免費洗車,他的車簡直比他老婆還要珍貴,我的就在大街上風吹日曬,而就在年前,他的車窗壞了,自動升降玻璃不會升了,我的車比不過他的車的地方,就是油耗比他高,因為我的是SUV,他的是轎車,那天他給我說他的車窗壞了的時候,我真是有點意外,我說你不是買的大眾嗎?怎麼會壞呢?他說不知道我的車平常都是擱在車庫裡。至於你說的那種放大自主品牌,缺點的人,是因為他在買車的時候,心裡對自主品牌就沒有信心,當車輛出現了一些小的故障的時候,他這種念頭就更強了,我說說我對自主品牌的看法吧!我對自主品牌一直都是那種包容的心的看法,我的第一輛車就是長安的麵包車,我開了八年,小毛病是很多,但是大毛病也沒有,我這輛第二輛是吉利的遠景x6,當時買車的時候也有人向我推薦合資車,但我從心裡我就怎麼說呢?我就不喜歡合資車不知道為什麼,可能是我的民族感情比較重吧!包括我日常的用品,我都是儘量去買中國品牌的,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不喜勿噴。


富錦河山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腦海裡出現了一個視頻片段,可以說是很有代表性。大家可以搜一搜 大眾燒機油 記者採訪。


說的是一輛大眾車主把車停在路邊加機油。由於發動機艙內溫度較高,加機油差點把車燒了,最後用水降的溫才避免燒車。搞笑的是,記者問這車怎麼了,車主坦然地說這車燒油,得在車上備著機油。最後更搞笑,車主竟然說了句這車高級……

說實話,我看到這個視頻採訪的時候,真是哭笑不得。燒機油本就是問題,可消費者卻相信車高級,所以燒機油也可以接受。這是什麼邏輯。但是這樣的車主還有很多。




可是,同樣的問題如果發生在國產車,那就是另一幅面孔了,恨不得把國產車噴死,踩在地上摩擦,並且廣而告之,說國產就是垃圾。很多人就這心裡,國產有問題就是不行,合資有問題正常,因為高級。

說白了,就是歷史原因造成的心裡極度自卑。我們國家汽車工業起步晚,照比國外差很多。奇瑞當年擔起自主國產大旗的時候,國產汽車那時只能仿製,抄襲。質量也沒有保證。好在以性價比贏得了部分消費者。讓人們知道,原來汽車中國人也可以做。但是不管怎麼樣,當時出現了相當多的質量問題,所以讓很多人覺得國產不可靠。但是這是汽車工業發展的必經之路。國外車企剛開始的時候也不會有現在的質量高度,只是人家發展的早,完成了資本積累。再加上價格低,所以一直就有沒錢的買國產。比如那種修車排隊的段子流傳很廣,這就造成了中國消費者的普遍認知是:國產低端,質量不可靠,沒面子。



再加上我國近代那屈辱史,自信心受到極度打擊,普遍認為外國的就是好,還有面子,心裡極度自卑。這種心理短時間改變不了。

近幾年的民族汽車工業有了長足的發展,中國的汽車產業鏈,在合資的培育下,已經起來了。這也為國產提供了很好的契機。畢竟很多合資車也是用國內供應商的零部件,國產車也會用到世界大牌供應商的零部件。採購全球化,讓汽車生產製造差異沒那麼大了。現在看的就是製造工藝和質量控制。在這兩方面,國產車也是今非昔比了,畢竟性價比只能支撐一時,不能支撐一世,車企都在這方面捨得本錢去搞了。



所以,在現在這種情況下,還帶著有色眼鏡去高看一眼合資,我覺得實在是不應該。等哪天國產車也像家電一樣,估計大家也不會再說這車高級一類的話了,會一視同仁,說一句公道話,這什麼破車,燒機油的垃圾車。


轟唐者


跪久了,爬起來需要時間,有區別我們也要正視,畢竟起步晚些,努力追趕才是正道。但一味黑國產的人確實是慕洋犬,試問噴子周圍哪輛國產車是被開壞了?三大件還有多大差異?就拿長城魏系列,一直噴油耗,但是噴子從來不睜開狗眼看看車重和安全性,日系車也許省點油,但關鍵時刻命也省了。再者按家用車一年一萬公里,假設國產多用1-2個油,這一年下來才多少錢?更何況國產多了多少配置?安全性提高了多少?麼有國產,合資車桑塔納都敢賣到20萬信不?以前不是沒有過!國產強大了合資才會降價。這也是國產的巨大貢獻。多點包容多點理解,少點黑噴,自己都是國產的噴啥?人民幣也是國產的你不一樣喜歡?開個合資車提高不了多少身價,成熟的人不會裝這個逼,開什麼車自己符合自己要求就行了,十萬二十萬的車也裝不了什麼B,國產也沒聽說有純開壞的。都是中國人裝什麼大頭蒜。


漫步雲端1903


無視進口車合資車大毛病?

去年進口途銳315第一彈,發動機艙進水。

本田思域機油增多,召回、道歉、終生質保。

沃爾沃車展遭消費者拉橫幅,免費給換車。

奔馳315前夕也在緊張召回,因為設計缺陷。

.……


不論是合資車還是進口車,只要有問題,消費者是不會善罷甘休。所謂的無視合資車進口車大毛病從何而來呢?只要危及消費者權益,立馬有人站出來,無視是不可能的。誰的錢也不是白白撿來的,哪有那麼多的無視呢?

自主品牌汽車被吐槽,不是沒有原因的。抄襲路虎的陸豐被告,然後停售值得同情嗎?最基本的外觀都懶得設計,您還奢求有好的三大件?只為騙 補的部分新能源汽車,您覺得還有必要去維護嗎?浪費國家資源,損害消費者利息。


並不是黑自主品牌汽車,只是一些自主品牌汽車做的太過分了。

不可否認我們自主品牌汽車也有做的非常不錯的,肯定也會得到維護和支持,例如吉利、長安、長城等品牌還是比較被認可的,銷量大好就是支持。部分車企不要怪消費者不認可您的產品,多去反省自己的品質。你若盛開,蝴蝶自來。

並沒有人無限放大自主品牌汽車的小毛病,自主品牌汽車什麼狀況大家也都清楚。大家選擇自主品牌一方面是對自主品牌汽車的支持,一方面是自主品牌汽車性價比很高。自主品牌汽車與合資車存在的差距大家也是心知肚明,出現一些小問題大家也是會理解和包容的,畢畢竟工業基礎相對薄弱一些。實際上國人對自主品牌汽車的包容度還是比較高的。


合資車或者是進口車,總體品控會比自主品牌汽車好一些,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不能保證不會出一點的問題,合資車或者是進口車出現問題,消費者也不會絕後不提,畢竟影響到自己的切身利息了,合資車頻頻召回就是消費者正視問題給予了車企壓力。

並不是滅自己威風長他人志氣,而是需要明白我們的處境,比想象中的要困難,尤其是合資車發力新能源汽車,將會給自主品牌汽車巨大的衝擊,並且隨著補 貼的逐步取消,會有多少車企原形畢露,我們早晚會看到。對於優秀的自主品牌汽車,我們當然會給予鼓勵和支持,但是心懷鬼胎的車企越早退市越好。


無限放大自主品牌汽車的小毛病,對合資車或者是進口車的大問題無視,這都是不成立的。原問題,本身就是偽命題,還有帶節奏的嫌疑。


小強說說車


目前在網上確實有這樣一個很極端的現象,就是合資車的出現質量問題了大家都選擇性的無視了,而國產車只要有一點小問題就會被無限放大,不知道是不是大家對國產車的要求太高了,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這句話在汽車界被一些人玩得爐火純青。

縱觀一下這幾年的汽車市場,合資車出現質量問題的情況不在少數,而且都是關乎到安全的重大質量問題,隨便舉幾個例子吧:本田思域和CRV的機油乳化增多、思域碰撞測試中B柱斷裂,日產奇駿的CVT變速箱異響故障、奔馳E級的斷軸問題、大眾寶來的燒屁股問題、現代途勝的機油增多、奧迪的車內異味嚴重、凱美瑞的8AT變速箱故障等等。

上面說的這些典型的合資車故障都是非常嚴重的質量缺陷,但是卻不斷的被一些有心人在洗白,然後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就逐漸再沒有人提起,消費者還是一如既往的去購買合資車,在這裡我真想說一句,你瀟灑買合資車的時候雖然很美,但是你排隊維權的樣子真的很狼狽。

反觀目前自主品牌的國產車,雖然在質量品控方面做的確實不如合資車好,大多數都不是什麼重要的問題,一般也就是內飾異響、車身生鏽、減震器太硬之類的問題,像什麼黑心棉、簡配之類的問題,在國產車上真的很難找到。

自主品牌汽車的成長離不開國人自己的支持,如果我們都一味的去貶低國產車,追求合資車,那麼國產車永遠也成長不了,國內汽車市場永遠都是合資車的天下。最後我還想對那些黑子、噴子們說一聲:你們可以不買國產車、可以看不上國產車,但是請別去為了黑而黑。


車圈小師哥


提問者這類人心理自卑罷了。不說合資,單說品牌,你當買好車的都是傻子?領克03➕牛逼吧,60過直角彎,那麼好的胎響胎,只能說設計還是不行。哈佛h9網吹不少吧,我給單位買回來一柴油版,開起來確實不錯,沒出磨合期油耗不到11,但中控太差,一直出問題,地盤異響,車內異響,後視鏡自動打開成功率不到50%,去4兒子店,說通病,解決不了,下坡檔位還是鎖不住,上坡由於是渦輪,起步絕對溜車,現在前線要車都要途達。國產車現在只是能開,但離真正的成品還差太多。你也不能揪住一幫傻子買車不放,大眾都這麼不要臉了,還是有傻子買。合資車現在問題不少,沒人忽視,提問者就別在這帶節奏了,真的是非蠢即壞


shermansong515


什麼時候國內車企能在市場中廝殺的就剩四五家了,什麼時候國產車才算真正的成熟了,現在除了比亞迪專心玩電動以外,有幾家國產車是專心造車而不是去玩資本的?靠營銷和炒作賣情懷來賣車,產品力怎麼樣?長城所謂的高端車,實際達到人家高端車的核心沒?高端車是由內而外的,你做個四出排氣找巴博斯做外觀,動力呢?底盤調校呢?變速箱匹配呢?

哈佛H6是好車,結果現在長城在幹嘛?出了哪款能達到當年H6的高度的車??不是我罵國產車,實在是這幫國產車不能誇,一誇就飄,一飄就光想著撈錢。

吉利當年造車多認真,看現在,買遍全球,自己的核心技術在哪?

別說跪久了站不起來,我朋友都知道我推薦他們買車從來都是要省心買日系那幾款,要空間配置還要便宜就買國產,要面子往八十萬以上找。德系?除非給我送個油紙包裡面裝個工程師,否則別考慮,德系車先天設計召回多少次了,反正我在德國看大眾奔馳寶馬保時捷N多次召回從來沒有中國什麼事。更何況柴油機排放造假居然就被腦殘德粉視而不見,爆出來的這是造假,沒爆出來的還有什麼誰知道?

德國人拿中國人當傻子,現在國產車企也跟著學拿國人當傻子,果然東西好不如公關好


曉夜圓舞曲810


如果國產車做到手機中的華為品質,我相信就算有人噴,消費者也會自動做出選擇,整天道德綁架就沒意思了,我最近也經常聽說國產的奇瑞不錯,說明口碑已經上來了。多把經歷花在造車上,少花錢在廣告上,不然再過幾年,你且看之。消費者不上傻子,畢竟車是一個高消費品。


中庸阿文


太簡單的道理了,第一那些有慕洋情結的渣渣打心眼裡都是嫌棄國貨的,但是又不得不承認國貨的進步,自己的花的高價合資車要啥沒啥的,面子上掛不住啊!第二還是面子,洋爸爸的東西就是好,怎麼會有問題呢?有問題也是打碎了牙齒往肚裡嚥了,怎麼好意思說他選錯了呢?大家一看這樣式的人最好區別,他們一般上來就是三大件啊,經久耐用啊,省油啊啥的作為他們的炫耀和找個心裡平衡的資本!其實國產車裡除了幾個確實垃圾品牌以外,真正的成體系的品牌在軟件和硬件上面早就補齊了短板了,在某些方面可以說甩合資車幾條街了!國產車在這年裡同過收購,整合外國先進車企和造車經驗,在技術上已經不是什麼問題了,要說差距那就是品牌溢價的區別了!要治療那些慕洋犬最好的辦法就是,他說他的優越感,我開我優秀國產車,而且是越來越強越來越好,氣死他,精神折磨那些貨!國貨要加油認真做好品控,民族復興需要民族企業!國貨當自強,國人當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