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時期,蘇聯研製了哪些激光武器?

華山雲海圖


激光武器是利用定向發射的激光束來直接毀傷目標或使之失效的定向能武器。它的優點是速度快、射束直、射擊精度高、抗電磁干擾能力強。

早在60年代中期,蘇聯多個研究所開始研究高能激光器。最初,這些高能激光器主要用於測控。1975年的一次測試過程中,蘇聯研製的激光器已經可以在100公里的距離上確定目標的位置,並開始了對彈道導彈彈頭和衛星的定位工作。1978年至1980年 ,蘇聯研製的LE-1激光器進行了高精度的彈道測量以及導彈彈頭和空間物體的跟蹤。1984年10月10日,5N26/LE-1“激光定位儀”測量了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的目標的參數。而美方則表示,“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當天遭蘇聯Terra-3激光器照射,致使航天飛機系統故障並導致成員遇險,美國對此提出抗議。

隨著高功率激光器的成熟,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蘇聯在探索和研製多型的高能激光武器。西方媒體認為,這些武器設計來擊毀在5000公里高度內運行的美國衛星。這一點尚無法證實,但是它能使探測彈道導彈發射的預警衛星上的傳感器失效。此後,蘇聯還計劃研製基於伊爾-76的空基反衛星激光器和由“能源”號重型運載火箭發射的天基激光器。

1982年,蘇聯第一輛自行激光武器系統1K11激光坦克正式面世,其代號為"短劍"。一個巨大的可旋轉激光發射器安裝在炮兵通用自行履帶平臺上,輔助武器為一挺12.7毫米機槍,並具有紅外夜視能力。

蘇聯人還在ZSU-23-4自行高炮底盤上開發了一種防空用的激光武器,主要對敵機進行照射。更新的一種激光坦克1K17被安裝在了T-72主戰坦克底盤上,一個巨大的激光發射器安裝在車體上,與1K11的單獨激光透鏡不同,1K17具有12箇中等尺寸的激光透鏡,可以形成非常密集的激光束,對目標進行照射,破壞地方設施,對敵人人員形成致盲效果,以掩護部隊進行突破。不過這種激光坦克仍然不屬於高能激光武器,並不能對敵方堅固目標進行直接殺傷。

極地一號"太空武器形狀為圓柱形,長37米,直徑4.1米。其重量達到80噸,由於太重,只能用近地軌道運力達105噸的能源號巨型運載火箭來發射。主要武器是反衛星核雷,裝有衛星致盲激光武器,還有近程防護火炮。但在火箭發射升空後不久,因太空拖航飛機點火失敗,慣導系統發生故障,“極地-1號”最終掉進了太平洋。

不過,隨著蘇聯的解體,這些計劃都沒能實施。


時光隧道2019


蘇聯的激光武器技術種類齊全,從單兵攜、車載、坦克、太空一應俱全!俄羅斯的激光武器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蘇聯的技術;

首先,太空激光手槍是蘇聯最、高、大上的成果:太空激光槍能夠射出二十米的光束能持續五到十毫秒,它可以把二十米內的人致盲——蘇聯聲稱是配給宇航員使用的防身武器——打外星人?

20世紀60年代,蘇聯軍方提出了戰略反導彈激光武器:比美國整整提前了20年!它能夠發出高達一百萬焦耳的能量;1982年9月22日,蘇聯首次用它摧毀了遙控靶;所有激光武器測試在哈薩克斯坦Sary-Shagan軍事基地進行;

蘇聯還為陸軍研製了輪式/履帶車載重型戰術激光武器:1K11/17、‘’短劍‘’,它們於20世紀80年代研製/裝備了蘇聯軍隊;

這還不算,蘇聯覺得空中反戰略導彈也是可行的:A—60項目誕生了!它可以在空中擊落敵人爬升段的彈道導彈——美國的波音747激光戰機就是蘇聯人玩剩下的概念,普京大帝非常熱衷於它的復甦。

當然如果蘇聯人僅僅滿足於此就不是紅色帝國了:模塊化激光武器平臺!這是在蘇聯時期預研、測試、製造,俄羅斯發揚光大的三管激光武器,它的基座可以搭載在卡車、特種車輛、艦艇。


熊style



70年代初,蘇聯領導人對激光武器的發展非常感興趣。激光設備計劃安裝在太空平臺、空間站和飛機上。

所有建造的單位都是基於固定能源,不符合軍事空間的要求——完全自主。這也不允許設計師進行嚴格的測試。蘇聯政府命令海軍測試並制定自治方案。激光槍在所有文獻中都被認為是MSU(強大的推進裝置)被決定安裝在一艘船上。


1976年,海軍主席謝爾蓋·戈爾什科夫(Sergey Gorshkov)批准將登陸艦770 SDK-20改造成名為“Foros”項目10030的試驗船。計劃在這裡測試“阿克維隆”——一個激光復合體,目標是光電裝置和對手的船員。

重建過程持續了8年。由於“阿克維隆”巨大的體積和重量,船體需要改進。終於在1984年9月,OS-90“Foros”號加入了蘇聯黑海艦隊。

事實上,船的船體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用杆和弓形部分代替了陷阱,形成了1.5米寬的板凸起,附加層作為一個模塊與所有設備和房間一起建造,安裝了100噸承載能力的起重機。為了降低噪音,所有的客廳和服務室都有吸音隔離。圍堰(分隔相鄰房間的狹窄水平或垂直部分)也是為了這個目的出現的。

“阿克隆”建築群安裝得非常小心。軸承的設計受到了極大的關注。

1984年10月,在費奧多西亞進行了首次成功的“森林”試驗。這是蘇聯海軍歷史上第一次用激光束迅速發現並摧毀低空飛行的導彈。

但也有一些不利因素——激光持續了幾秒鐘,準備工作花了24個多小時。效率產出非常低——大約5%。毫無疑問,科學家們在戰鬥中獲得了使用激光的經驗。但是蘇聯的解體和隨後的經濟危機停止了實驗。

“福羅斯”號並不是唯一一艘測試激光裝置的蘇聯海軍艦艇。

幾乎與此同時,在1978年,開始在塞瓦斯托波爾對乾貨船“迪克森”進行現代化改造,並在卡盧加建造激光裝置。所有制造新激光槍的工作都是保密的。它一定是蘇聯最強大的戰鬥激光部隊。這個項目被稱為“艾達”。

“迪克森”的現代化需要大量的資金和資源。此外,在工作期間,設計師經常面臨科學和技術問題。例如,為了給這艘船配備400個空氣瓶,設計師們不得不從兩邊完全去掉金屬外殼。後來發現,氫氣可能會在有限的空間內積聚,並因事故而爆炸。所以他們不得不安裝重型通風系統。特別是對於激光單元,頂層設計為兩部分打開。結果,建造者不得不加固失去韌性的船體。為了加強推進系統,該船配備了3臺Tu-154噴氣發動機。

1979年底,“迪克森”被轉移到黑海,克里米亞,費多西亞。奧爾忠尼啟則造船廠配備了激光槍和控制系統。船員們把船也安置在這裡。

“迪克森”的第一次測試發生在1980年夏天。這艘船隻有一炮齊射,足以擊中位於海灘上4公里處的目標。雖然沒有明顯的光束和損傷跡象,但目標上安裝的熱傳感器記錄了這次撞擊。效率產出也佔了5%。海水的排出吸收了光束的能量。




然而,測試被認為是成功的。設計師創造了用於太空的激光,我們知道那裡有完美的真空。

除了低效率輸出和戰鬥特點外,該裝置體積龐大,維修困難。

測試一直持續到1985年。結果,研究人員獲得了信息——可以用什麼方式建造戰鬥激光裝置,安裝在什麼類型的船上,他們甚至可以提高激光的功率。到1985年,所有計劃的測試都已成功完成。


然而,設計師和軍事當局明白,在未來20-30年內,不可能將這樣一個“怪物”送入軌道。這些爭論被公佈給了高級官員,他們除了關心這些問題之外,還關心數百萬美元的開支和建造激光器的時間限制。

那時,蘇聯的越洋對手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太空武器競賽一開始就停止了。其結果是關於“國防和空間”的談判,影響了軍事空間方案的雙重削減。蘇聯停止了幾個太空項目的所有工作。“艾達”項目也完成了,獨一無二的“迪克森”號被遺忘了。

兩艘船都包括在311艘實驗船中。20世紀90年代,激光裝置被拆除,技術文件被銷燬。激光建築“Foros”和“Dikson”的先驅被送去銷燬。

什麼與陸軍有關?

汽車激光設備。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全球“民主”社區在“星球大戰”的影響下實現了夢想。與此同時,保守秘密的蘇聯正在慢慢實現好萊塢的夢想。蘇聯宇航員在太空飛行,裝備了雷射槍,設計了戰鬥站和太空戰鬥機,激光坦克在陸地上行駛。

在惡劣的氣候條件下為光電觀測系統和武器控制系統提供反應是激光綜合裝置的主要任務。斯維爾德洛夫斯克(今天的葉卡捷琳堡)設計部門“烏拉爾transmash”的領先開發商幾乎所有的蘇聯自行火炮設計底盤的綜合體。

“Astrofizika”是開發激光復合物的組織之一。其領導人在政府中任職。因此,該組織在投資和資源方面沒有問題。到1982年(創作後4年),他們已經設計了SLK 1K11“高跟鞋”。

今天正式採用了這個綜合體。然而,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人們對實驗機器一無所知。完成測試後,就不需要它們了。蘇聯解體後,他們分散在全國各地,變成了廢金屬。在21世紀初的90年代末,其中一臺機器在聖彼得堡附近的一個利用中心被發現。

另一臺與“阿斯特羅菲茲卡”和“烏拉爾transmash”一起設計的獨特機器有著更好的命運。那是SLK 1K 17“Sjatie”——一個帶有自動搜索和定位系統的新時代綜合體。


新的綜合體需要更大的能量。由附加自主推進裝置驅動的大功率發電機被用於此目的。

這個重型綜合體基於最新的自行火炮底盤2S 19“Msta-S”。它被廣泛用於放置推進和光電設備。

自動推進裝置放在後面。用包括15個透鏡的光學部分代替槍筒。在移動時,鏡頭用裝甲蓋封閉。這部分可以瞄準垂直位置。工作場所位於小屋的中央。防空炮和12.8毫米機槍安裝在屋頂用於自衛。

這個框架是由“烏拉爾傳神”在1990年12月建造的。1991年,名為1K17的綜合體在1992年進行了測試和採用。政府高度讚賞建造" Sjatie "建築群的工作。一群“阿童木”員工獲得了國家獎。俄羅斯人是全世界第一個建造激光的人。

但是蘇聯的解體摧毀了一切。就經濟危機而言,許多防禦計劃被重新考慮。

“Sjatie”也不例外——儘管有突破性的技術和良好的效果,極高的價格還是讓軍方懷疑其效率。無人認領的超級秘密激光槍。


唯一複雜的例子是隱藏在高柵欄後面,直到2010年在莫斯科附近伊萬諾夫斯科村的“軍事技術博物館”展覽中被意外發現。我們應該向那些帶來這個展覽的人致敬,讓它成為蘇聯科學和工程的一個公開的好例子。

第二臺機器是在哈爾科夫的坦克修理廠發現的。


兩臺機器的激光系統都被拆除了。彼得堡的機器只有框架,哈爾科夫一號狀況更好。今天,愛好者試圖保存它,以便將來把它放入博物館。不幸的是,彼得堡的建築群很有可能被利用了。“在失去之前,我們不知道什麼是好……”


SLK1K 17“Sjatie”於1992年採用,比“Stilet”好得多。可以看到的第一個區別是多通道激光器的使用。12個光學通道(透鏡的上排和下排)中的每一個都有自己的瞄準系統。它允許使激光單元多量程。中間一排的鏡頭是瞄準系統。右邊大大小小的鏡頭是搜索激光和自動瞄準系統的接收通道。左邊同樣的一對鏡片是光學瞄準器,一個是白天用的小鏡片,另一個是晚上用的大鏡片。夜視儀配備了兩個高亮測距儀激光器。在移動時,鏡頭用裝甲蓋封閉。

任何激光器的主要問題是輸出效率極低。即使在現代氣體激光器中,它也不會超過5%。它需要很多能量。用於此目的的大功率發電機和額外的自主推進裝置佔據了“Sjatie”的很大空間,它是以自行火炮“Msta-S”為基礎的。

發電機需要一些時間充電。也許射是“Sjatie”激光復合體的主要缺點。

激光武器的主要優勢是直接射擊。沒有彈道修正的風和瞄準系統的獨立性意味著常規火炮無法精確射擊。

根據“Astrofizika”小冊子“Sjatie”,火力距離是現代坦克的兩倍。因此,如果一個可能的坦克接近1K17,它將在開火前被摧毀。聽起來不錯!


然而,直射是激光武器的主要優點和缺點。它需要直接可見才能工作。

事實上,這種策略並不十分有效。此外,處於戰爭狀態下的大部分領土都有某種緩解。


當同一個可能的坦克在離激光復合體的射擊距離內時,它將立即獲得射速的優勢。“Sjatie”可以摧毀一輛坦克,但在給電池充電時,它會被另一輛擊中。

此外,遠程武器比火炮多。例如,從25公里外發射的帶有無線電定位瞄準系統的小牛導彈。所以藏在山裡的“Sjatie”將是它的完美目標。

就塵埃、霧、大氣降水和煙幕而言,它不會停止激光,而是使其發射距離最小化。因此,激光復合系統的戰術應用範圍極其有限。

為什麼“Sjatie”及其前身出現了?有許多意見。也許這些機器被認為是未來軍用和航天技術的測試設備。也許政府準備投資發展技術,並通過實驗找到未來的武器。

有一種說法認為“Sjatie”是一種心理武器。這種裝置的存在可能會嚇得對手失去視力。與流行概念“Sjatie”相反,它不屬於聯合國禁止使用炫目武器的協議,因為它針對的是光電系統,而不是機組人員。不禁止使用會引起人眼花繚亂的副作用的武器。

這可能解釋了一個事實,即關於蘇聯製造包括“Sjatie”和“Stilet”在內的絕密武器的消息迅速出現在美國的自由報刊上,尤其是在《航空週刊》和《空間技術》雜誌上。


軍機處留級生


前蘇聯時代,激光被戰鬥民族稱為“死光”。蘇聯政府為此研發了一系列堪稱科幻大作的激光武器。其中按作戰用途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高能激光武器,可用於擊落敵方飛機,攔截敵方類似彈道導彈之類的戰略武器等;另一種是低能激光武器,主要用於干擾或致盲各種敵方作戰系統,例如:偵查、制導、火控、導航、指揮、控制、雷達、望遠鏡等,同時還能致盲敵方作戰人員。據美國的情報分析,蘇聯早在1986年以前就已經進入了具有高端技術要求的激光武器研製階段。全蘇聯大約有近萬名科學家和6個試驗場專門為研發激光武器而服務。蘇聯龐大的激光武器計劃涵蓋了海陸空多兵種多領域,其中,可以通過大功率激光大面積致盲敵方裝甲集群的1K11、1K17激光坦克更是讓世人不得不為之驚歎。


金老師物理


陸地上的遠行上的武品最先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