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華箏公主,為成吉思汗監國,若嫁郭靖,兩國曆史都將改變

郭靖選擇的是黃蓉,而不是青梅竹馬的華箏公主。如果這不是小說,而是真實歷史的話,也許華箏公主才是郭靖的最佳伴侶。成吉思汗的小女兒不僅是一位公主,更是精通治國的女政治家。成吉思汗遠征時,被任命為監國的正是這位公主阿剌海別吉。

阿剌海別吉出生在1186年,母親是鐵木真的大老婆孛兒帖。孛兒帖是位美麗的草原女性,想來她的女兒應該繼承了她的美麗基因,英姿颯爽,彷彿一朵草原上的金蓮花。

真實的華箏公主,為成吉思汗監國,若嫁郭靖,兩國曆史都將改變

作為鐵木真的女兒,擔負起聯姻結盟的重任,是阿剌海別吉義不容辭的使命。她前後三次嫁人,全部都是汪古部落的首領。汪古部是蒙古的一個重要部落,鐵木真與汪古部結為安答,並把小女兒嫁給汪古部首領的兒子不顏昔班。

乃蠻部是鐵木真在草原上的最後一個強敵,企圖聯絡汪古部一起進攻鐵木真,汪古部非但沒有幫助,反而把這個消息及時通知鐵木真,使鐵木真能夠免於失敗,並與汪古部結盟,共同對付乃蠻部。

真實的華箏公主,為成吉思汗監國,若嫁郭靖,兩國曆史都將改變

可是,不顏昔班在隨後的戰鬥中被殺。阿剌海別吉又被嫁給新任的汪古部首領,不顏昔班的堂弟鎮國為妻。舉行完盛大的婚禮後,成吉思汗發動了西征,並下令由阿剌海別吉擔任監國。因此,歷史上把她稱為“監國公主”。

蒙古軍隊主力西征,留下對付金國的大將是木華黎,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但木華黎並不是留下來的蒙古軍隊的最高領導,每遇重大事情,他都要向監國公主彙報,取得同意後,才能實行。

留下自己的至親作為監國,這是古代最常見的作法。成吉思汗的幾個兒子都想參加西征,多立戰功。而金國雖然兵多將廣,但已經被蒙古打怕了,根本不敢進攻。所以,成吉思汗認為留個公主監國就足夠了。

真實的華箏公主,為成吉思汗監國,若嫁郭靖,兩國曆史都將改變

而且阿剌海別吉對中原文化很感興趣,請了漢人當老師,因此,她對處理金國事務更加得心應手。木華黎在金國招降了很多漢族豪強,精通漢文的監國公主,能夠安撫這些豪強為蒙古效力,併為後來忽必烈建立元朝打下了基礎。

在監國期間,阿剌海別吉經常巡視各地,犒勞軍隊,使軍隊的士氣一直保持高漲。在她和木華黎的努力下,留守軍隊儘管只有幾萬人,仍然牢牢壓制著幾十萬金軍,使成吉思汗沒有後顧之憂。

真實的華箏公主,為成吉思汗監國,若嫁郭靖,兩國曆史都將改變

看到這裡,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如果監國公主有個郭靖這樣的漢人丈夫,蒙古和南宋的關係恐怕會親近得多。即使日後的戰爭無法避免,也會使戰爭的殘酷程度大大下降,老百姓受的苦難更少一些。

等到成吉思汗西征回來,監國公主第一任丈夫的弟弟孛耀合長大成人。這時,公主的第二任丈夫鎮國也已去世,成吉思汗便把公主嫁給了孛耀合,這是公主的最後一次婚姻。她雖然沒有生過孩子,但是她把孛耀合的三個兒子當成自己的孩子,關係非常融洽。

真實的華箏公主,為成吉思汗監國,若嫁郭靖,兩國曆史都將改變

阿剌海別吉的能力得到成吉思汗的認可,第二次西征時,同樣由她監國,負責掌握後方的軍政大權。成吉思汗在征服西夏的戰爭中去世,在重新選出新的大汗前,阿剌海別吉一直保持著監國身份,維持後方的平安,多次派軍隊打擊盜賊團伙。

成吉思汗有三個女兒,阿剌海別吉的年紀最小,卻是唯一被賦予重任的公主。如果蒙古人更多地讓女性參與國事,那阿剌海別吉一定會取得比監國更大的功績。可惜的是,史書對監國公主留墨極少,我們無法瞭解到關於她的更多情況,實在是遺憾。

真實的華箏公主,為成吉思汗監國,若嫁郭靖,兩國曆史都將改變

以小說人物來看,阿剌海別吉更像是華箏公主和趙敏的合體,既有著高貴的身份,又有很強的政治能力和謀略。能夠娶到這樣的公主,對國家的利益顯然是很大的。

也許有人會嘆息真愛的失落,可是古往今來,帝王家的婚姻從來都是政治為先的。至於郭靖,若是為了個人的榮華富貴,當然不能選公主。但若是為了億萬黎民百姓的生存,又有什麼是不可以犧牲的呢。

參考文獻:《元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