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說六年後移民火星一百萬人,你們覺得可能嗎?

用戶5872164559



現在是2019年,6年之後是2025年,美國夢想家馬斯克的繞月之旅項目最早將在2023年啟動,屆時早已買下船票的日本富豪前沢友作就能前往月球旅行了。

然而熟悉馬斯克和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人從來不會忘記馬斯克的終極目標是移民火星這件事,換句話說他現在做的一切都是在為將來登陸火星做準備,其他項目不過是為火星計劃輸血而已。


那麼馬斯克什麼時候去火星呢?答案是2024年,而在此之前會有先行的無人貨運飛船降落至火星為後期到來的人類預先提供物資,按照馬斯克的計劃2024年時火星上將出現一個由6艘飛船和若干名宇航員組成的火星基地。

但也僅此而已了,雖然馬斯克掌握了助推火箭回收技術,但他公司研製的前往火星的BFR超重型火箭現在還沒有首飛,依舊在緊張的製造過程中,最重要的是這些火箭仍然是化學動力火箭,需要大半年時間才能到達火星,指望它6年後運載一百萬人到達火星就像指望螞蟻給你搬家一樣。


不論從製造進度還是技術條件上來看,6年後運載100萬人到達火星都是不可能的,坦白說到時候能送60個人就很了不起了。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其實我一直想說,馬斯克這個人很有“民科”氣質。他多年來總是說某些誇大其詞和不靠譜的話,以此來實現他的野心。此君之胡說八道,已經不是一年兩年了。往往幾個世紀之後才能實現的事情,到了他的嘴裡,就是那樣的輕而易舉,似乎眼前就可以完成。這到底是馬斯克本人過於自信的狂妄自大呢?還是為了儘可能的q錢來圓他的夢想呢?我更趨向於後者。



我推薦大家看一本書,書名叫做《我們為什麼要去火星?》。作者是美國科學家斯蒂芬.彼得拉內克。這本書描述了人類登陸和改造、定居火星的諸多困難。移民火星,最關鍵的問題之一,就是成本問題。在遙遠的火星上建立人類的永久基地或者城市,不但要面臨著諸如空氣缺乏,輻射嚴重,水源不可靠的一系列自然環境的難題,更關鍵的難題在於移民火星的高昂成本。從地球發射一枚載人火箭,預計僅僅是燃料一項的費用就超過了10億美金,而且火箭不能循環使用。所以成本會非常昂貴。美國航天局的專家認為,必須尋找一種方案,讓火箭等運載工具可以往復使用,這樣才能大幅度降低成本。

有專家提出,如果想要改造火星,就得從現在開始,每年投入國內生產總值的一部分,把資金用於火星開發。鑑於不可能一下子投入太多的資源,他指出,完全可以每年投入國內生產總值的1%~1.5%。持之以恆的投入100年以上,火星才可能真正建立起永久移民城市。



但是,即使每年投入國內生產總值的1%~1.5%,依然是一筆巨量的天文數字。為什麼地球政府要捨得如此長期的投資呢?如果沒有實現實實在在的經濟回報,這一大筆錢,就不可能到位。

據調查,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的小行星帶之中,分佈著很多的小行星。專家指出,如果人類對這些小行星進行開發挖掘,會得到大量的珍貴礦藏。如果把這些礦藏平均分配給地球上的每一個居民,每一個人將獲得數千億美金的財富。所以,如果想要在火星上大規模移民,就得首先要有一批熱衷於挖礦的技術工人。他們獲得了巨大的利益,自然會有更多的人加入隊伍。

看起來前景美妙,錢途無量,但是要到火星軌道附近去開發小行星,以目前的技術進展看,至少得一兩個世紀之後才能實現。所以,所謂的“三十年”就大規模移民火星,只是異想天開。



問題還在於運輸成本,要知道,即使將火星上或者火星軌道附近小行星上發現的礦藏運回地球,其成本也昂貴的可怕。地球投資開發火星,在很漫長的一段時期內,必然是賠大本的買賣。這可能阻礙地球有繼續向火星投資的意願。

解決了成本問題,才有可能談新人類適應火星自然環境的技術問題。技術問題的解決方案是有的,比如,利用生物基因技術改造人類身體,讓他們的後代在幾十年之內就可以適用火星的環境。


懷疑探索者


我就問你,一百萬人去火星,他們的水,食物,氧氣,怎麼解決?火星上需要建立基地,他們開始建了嗎?人在火星上最基本的生存條件都不能滿足,談什麼移民火星?火星不是地球,沒有水食物,和氧氣,人不可能在室外活動,除非你一人配一套太空服,這麼多人,要如何長期的供應他們的水食物氧氣?在一個你們基地都沒有建,怎麼去?就算你們牛逼建了基地,你們怎麼解決水食物氧氣的問題?別和我說從地球運……去查一下火星與地球的距離在來說。痴人說夢。水食物氧氣是需要長期源源不斷的供應,而不是幾天,也不是用幾個氧氣袋就能解決的,何況這麼多人,先把這個技術問題解決了再去考慮吧。


隨心隨意書


一看就是無中生有的問題,相信權威人士也不會說出這樣無聊的問題,肯定又是一些人故弄玄虛,來騙取大眾眼球!

說白了,不要說六年後,六十年後也不可能,還說一百萬人?那就更不可能了!

看看目前人類科技到達什麼水平了,即使科技最發達的美國也未曾實現載人登陸火星,而且多次計劃都一再延遲,最新的計劃是在2040年前後。這說明了什麼?說明載人等於火星需要極其完善的準備工作,難度非常大!

月球距離地球38萬公里,而火星最近時距離地球達到5500萬公里,是地月距離的十幾倍,地球火星一個來回需要近2年時間!

最重要的是,即使能夠送宇航員去火星,去了幹什麼?就像我們去旅遊時一樣拍個照證明我們去過了?那還不如不去!

而且,能夠登陸火星與移民火星還相差十萬八千里遠,火星惡劣的環境註定是要改造之後才能移民的,而改造一個星球的環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畢竟要與大自然相抗衡,美國出具過一份火星千年改造計劃,就說明了這點!

所以說,如今任何的所謂火星移民計劃都是噱頭,還有什麼預售去往火星的票,更是一點不靠譜!還是老老實實在地球上待著吧,地球上最惡劣的環境也比火星好幾百倍,起碼幾百年之內人類很難定居火星!


宇宙探索


在我這100萬人移居火星,就是個零頭,前提是深度睡眠情況下才能發生。就一騙子,在騙土豪們的預付款呢!


落地繡才


馬斯克確實厲害,甚至在我腦海裡可以與比爾蓋茨相比。

火箭🚀已經重複三次發射了,一箭六十星,並且都是二百公斤以上的,歷史上也是之最,甚至他說在幾年內發射一萬多顆上天,打造6G系統,彎道超車,越過5G。實力在那擺著,雖然將信將疑,但也不敢斷然下結論!

但是現在又喊出一百萬人移居火星,哈哈,有點過了,怎麼感覺有點像被特朗普收買了,幫特朗普喊口號壯膽配合在聲勢上實力上吸引更多的弟兄國家和力量來一起打壓華為或者說中國。

具體不講,要說發射過去,直接上西天極樂世界不回來,那我感覺可能,否則就是被特朗普給帶節奏了,也學會信口開河了,哈哈!


陳庚子


馬斯克是個火星移民狂人,他2015年就說要在2030年移民火星,並且會飛往太陽系任何空間。現在他又說6年後實現移民火星100萬人,每人只要50萬元票費。看他在接受採訪的視頻時,是躊躇滿志的。

由於人類對地球環境破壞日益加劇,地球日漸不適宜人類生存,科學家更是預估地球資源約在500年後就會消耗殆盡,人類才會早早籌劃移民地外星球,目前最適宜人類移民的非火星莫屬。

可以說,美國的特斯拉執行人馬斯克是最熱衷移民火星的人,他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可能是說漏嘴了,說他6年後有70%的可能會移民火星,而且是永久的。

6年後就是2025年,馬斯克計劃將100萬人搭載Speace X飛向火星深入研究,如果能建立基地就建幾座,票價只要50萬元每人。



但美宇航局NASA的研究卻為馬斯克狂熱的火星移民夢潑了一盆冷水。NASA表示,即使在火星上釋放足夠的CO₂改善火星上寒冷的環境,它大氣壓強只會提升0.6%~7%。長久適應地球舒適氣候的人類到了火星,幾小時內會由於窒息、紫外線輻射、風暴、低溫…而死亡,即使是宇航員最多隻能生存50多天。

看來馬斯克火星移民計劃無疑是兇險重重,但以人類現在的科技發展速度,6年的時間或許真的能實現火星移民計劃呢?科學上也有很多看似無法實現的夢想,在經過些年月後,不可能也成為了現實。就像飛機✈、火箭🚀竟然能飛上九重雲霄,甚至實現了載人登月。只要有夢想,又有什麼不可以呢?

用網絡流行的一句話來說:或許火星移民的時間會有所推遲,但不會缺席!


弄潮科學


說到移民外星球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回看一下我們人類的文明,各自為政,接近兩百個分政獨立的團體,屆時是不是在火星上又要爭奪地盤和資源點,只會給人類文明進程帶來更多的困擾乃至戰爭。人類現在最迫切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和平統一整個人類,用可行的,全世界人民都能接受的方式進行,最大程度上每人一票的方式,將權力歸於每一個人的手上。

移民外星球只是時間問題而已,而前提是我們人類必須不要在自己的戰爭中相互毀滅了。只有穩定的人類文明和絕對安全的監督制度才能更好的發展人類的未來乃至外太空的殖民計劃。

那麼我們再回到移民外星球的問題上來,我相信直接將現在的地球人移民到外星球是吃力不討好的活,而且極容易造成災難性的後果。首先你要改造其他星球極像地球的環境,如果只是局部性改造就會失去移民的樂趣和意願。以下我列舉幾個未來人類移民外太空的方法。

1,未來攻破大腦記憶和個人獨特的思維方式從軟體到硬件的相互無損傳輸,這個技術的突破就等於人類進入永生階段。有了這個技術移民就會有多種選擇。

其一,完全機械模式,根據新星球的能源配備可持續性的能源轉換器。

其二,根據新星球的客觀環境,在人類胚胎基礎上改造基因能適應新星球裸奔的新機體,植入人類記憶軟件,或者直接在新機體上輸入人類現有已掌握的知識,成為人類分支。

其三,培育有別於碳基而能適應新星球的新物種植入人類大腦軟件。等等諸多選項。

二,在太陽附近架起多個光照控制器,如金星就架在和太陽之間,減弱太陽光照達到地球水平,再改變一些冰系小行星軌跡讓它飛向金星從而達到需要的溼潤水平。火星就反射更多的陽光過去達到需要的水平,諸如此類。把其他星球改造成接近地球能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從而直接移民外星球。

今天先寫到這裡,方法總比困難多。








馱媽房車俱樂部CEO


60秒懂車回答你的火星移民問題這個問題我覺得嗯,肯定是不能實現的。

少量人到達火星,我相信技術是可以實現的。

但是讓100萬人移民,第一是技術難度比較高,我們現在到達火星的時間太長,而且呢補給都是問題,火箭推進器這些技術以及到了火星之後的這個生存問題都是問題。

而且這些問題6年之內不可能得到有效的突破性的進展。。

第2個問題就是人們為什麼要移民火星,地球怎麼也要比火星更適合人類居住,到那兒去生死未卜誰會去,所以這兩個問題都是致命的問題,所以在6年之內,不可能是絕對不可能。

馬斯克是個企業家,他要不斷的講故事才能融到資,這是很正常的,所以他要去融資,就要不斷的給投資人和民眾講故事,這故事講得好就能拿到錢,僅此而已。



60秒懂車


個人認為不太可能。

移民火星難在哪裡?

最近這些年SpaceX確實火了一把,這讓很多人以為馬斯克真的要變身鋼鐵俠了,雖然現在就有很多人就這麼稱呼他。但實際上,我們要想搞懂技術,才能知道火星計劃到底靠不靠譜?

  • 超級遠

上世紀60,70年代,美國開啟登月計劃,舉國一起發力,整個登月項目,前前後後共計200多萬年參與了項目,並且還擁有火箭專家馮布勞恩(錢學森的老師),這才實現了登月(當然,有很多人都不相信這是真的,願不願意相信是每個人的自由,這裡不過多爭論。)

而登月計劃的距離是多少呢?我們知道地月之間的平均距離是38.4萬公里。實際上,月球的軌道是橢圓的,近的時候只有36萬公里多點,遠的時候達到了42萬公里。

而火星距離地球的距離,最近的時候也有5500萬公里,最遠時達到4億公里。即使是最近也一下就大了兩個數量級。因此,有些科學家認為登陸火星至少得去月球中轉一下,但是即使中轉,月球距離火星的距離也是目前我們還沒有能力征服的距離。

因此,距離本身就是一個特別難以克服的問題。

  • 火箭的運載力

但是,就是登月,當年的蘇聯也無能為力。其實這是因為火箭運載力的問題,美國之所以能等月,很大的一個原因就在於他們擁有土星五號火箭,這枚火箭就是馮布勞恩設計的,這枚火箭這麼多年過去了,目前還是人類迄今為止運載力最強的火箭。

而馬斯克的“獵鷹9”火箭的運載力還和土星五號的運載力相距甚遠。這樣也就算了,問題是它的載重還特別不實在。只敢送一輛特斯拉上空,而不是把載重坐實了再實驗,這從某種角度也能表現出馬斯克有點心虛了。

因此,載重根本不足以支撐“獵鷹9”火箭送人到月球,而火星的距離大出月球距離兩個數量級,就這運載力如何送人去火星了?

基於這兩點,我覺得馬斯克SpaceX不可能在6年內實現這個目標。

我甚至認為如果要實現把人送到火星,一個國家60年內都很難做得到,可能需要集結全世界各國的力量才有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