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和苗阜,誰的相聲更好?

魔力俠曹操


論專業素養我覺得他的搭檔王聲都比他高,和郭德綱比的資格都沒有。藉著相聲之名向上爬的小人,相聲界的又一姜昆。


塵埃漂浮不落定


不是,這有討論的必要麼?

這個問題,有什麼討論的餘地麼?苗阜的相聲沒有一個明確的表演風格,帥賣怪壞,他一個都不沾邊。就說四門功課,苗阜有哪一樣拿得出手?聽苗阜的相聲,速度快一點,就能聽出吃字的問題。這個,地包天是先天缺陷。


在“學”上,苗阜有一段唱《送情郎》小曲的視頻,他試圖模仿岳雲鵬,但是從面部表情到肢體語言,他都差了很多。重要的,苗阜的嗓子,實在難聽。

苗阜有可能成為姜昆的繼任者(主流相聲其他人太不爭氣了),曲協主席,但是,文藝終究是為人民群眾服務的;藝人,終究是要娛樂大眾的。無論官方認可不認可,百姓喜歡的藝人,就是好藝人。在這點上,苗阜的微博粉絲,不足百萬。郭德綱的粉絲,七千多萬,全國排名前十。

郭德綱,是當下中國最受歡迎的藝人,最受市場認可的相聲藝人,微博上粉絲最多的華人明星之一。從藝人個人的角度考慮,老郭的嗓子,絕對是老天爺賞飯,絕對的頂級的天賦。說學逗唱,四門基本功,無論哪一門,都是相聲史上的頂級。


“說”,貫口這些基本功就不說了。老郭涉獵極廣,單口、典故、歷史信手拈來,說他是娛樂圈最有文化的人之一都不為過。PS:姜昆,可以說這麼多單口相聲和傳統相聲麼?

“學”,老郭唱過幾年戲,在喜劇窩子天津長大,成長過程中受多位老先生點撥,各種曲藝形式,無論是大鼓、梆子、方言。還有形體刻畫,老郭在早期的表演中,無論是《我這一輩子》,《喝麵茶》等等,通過一個表情,一個眼神,都能讓觀眾鬨堂大笑。


“逗”、“唱”,就更不需要贅言,老郭每一場演出逗證明了自己行業內頂級水準。老郭,無論是跟死去的相聲藝術家比,還是跟目前活著的同行相比,都是一個王者。

郭德綱功德無量。


雙柳生


現在的相聲界沒有任何一個人能超過郭德綱,苗阜就更不用說了,不值一提。

苗阜只為沽名釣譽,而郭德綱是真心喜歡相聲

苗阜學歷不高,畢業於寶雞鐵路運輸高級技工學校,是中專學歷。儘管他後面自稱漢語言文學博士,但現在這一文憑並沒有經過考證,十有八九是他自己吹出來的,不足以信。

中專畢業後,苗阜被分配到陝西省富平縣梅家鎮車站,當了一名電力工。

那時候當電力工,生活枯燥無聊又賺不到錢,而苗阜還很年輕,便按耐不住了,想改變命運,就跑到西安鐵路藝術團學習表演,最終被調到藝術團。

苗阜之所以說相聲,是因為他其他方面不行,唱歌、跳舞之類的,難度太大了,他只能選擇耍嘴皮子的行當。他並不是發自內心喜歡相聲,更不是從小學藝,這一點就比郭德綱差遠了。

苗阜憑藉偶然的機會走紅以後,依然不讀書,很少創作,卻能在主流相聲界獲得一席之位,完全是把相聲當成跳板了,想平步青雲。

郭德綱就不一樣了,6歲學藝,從小就喜歡傳統曲藝,並且輾轉梨園多年。在說相聲賺不到錢的時候,他也沒有想過轉行,而是苦苦堅持,終於看到了希望。

到現在德雲社大紅大紫,但郭德綱一有空還是學習。儘管他的學歷不高,卻很有文化,而且他願意為中國的傳統相聲做貢獻,有遠大理想的。

所以,郭德綱的境界要比苗阜高多了。

苗阜的基本功遠不如郭德綱

說學逗唱是相聲的4門功課,郭德綱經過那麼多年的磨練,基本功很紮實。在他的專場中就能看出來,京劇、評劇、小曲等等都是信手拈來,相聲說的更好。

苗阜就不行了,只會說不會唱。關鍵他說的還不行,口齒不清晰,別人根本聽不清楚他在說什麼,這就是天生的短板。

郭德綱說相聲的時候字正腔圓,節奏把握的很好,口齒清晰,就像跟朋友聊天一樣,很接地氣,也很吸引人。

有很多老段子,郭德綱在不同的場合都有不同的風格,百聽不厭,而苗阜根本做不到。

郭德綱有很強的創造力,他忙得不可開交,閒暇之餘還要讀書,與時俱進。創作的段子是深受年輕人歡迎的,有耳目一新的感覺,經典作品很多。

苗阜的唯一代表作就是《滿腹經綸》,還是從網上把那些簡單的笑話東拼西湊起來的,雜亂無章,完全為了搞笑而搞笑,一點都沒有內涵。

而聽郭德綱的段子,除了開心之外還能學到不少知識。

從相聲方面講,郭德綱是大師級別的,而苗阜就是小學生。

苗阜總蹭熱度,郭德綱則能帶來頂級流量

相聲演員的人品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這個人對觀眾印象不好,他說的再好也沒有人喜歡聽。

苗阜不好好說相聲,卻時不時發文暗諷德雲社,還公開感謝公式相聲李宏燁對中國相聲作出的貢獻,與姜、侯耀華等人走得很近,早就引起網友的反感了。

郭德綱謙遜低調,不擺架子,真正的尊重觀眾,淡泊名利,以後只會越來越受歡迎。

苗阜與郭德綱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小丑與大師的區別。


R娛記


郭德綱的相聲排第幾?我們村郭德綱的相聲排第五。第一是老宋和Di調。第二是D調和老宋。孩子們打跑了第三和第四。老五是誰孩子們不知道。你要說誰的相聲最低俗,孩子們會異口同聲的說三俗郭,郭三俗。


Dj調加一針見血


各有千秋!郭俗一點,苗雅一點!郭的相聲看一遍就行!苗的相聲百看不厭!郭趣味性!苗知識性!郭注重表!苗在意裡!



煌佳文化


首先說一下,本人和青曲社(苗阜)的部分員工有過往來,對苗阜的真實為人處事是比較清楚的。既然各位說各有千秋,那其實沒什麼辦法去評價作品好壞,蘿蔔青菜。

但是從他們本身的相聲格局以及做事態度上,我個人認為差距還是蠻大的。苗阜和搭檔王聲兩人平時幾乎沒有交集,王聲是正兒八經上過大學的,苗阜什麼都不懂,倆人談不到一塊兒去。王聲沒演出之類的,基本就是和他朋友喝喝茶喝喝酒聊聊天,生活不是太豐富。

苗阜呢,只要能拋頭露面的,給他個響亮的稱謂,他都做。本質上是虛榮的,因為沒文化,對這些特別在乎。別人叫他聲老師,他就高興。至於相聲水平,基本功基本沒有,說學逗唱,你聽過苗阜唱什麼了?

他平時也不看書,做的事情和相聲沒什麼關係,演出前看看本,反正有人買他的賬,他厚著臉往那站著就行了。王聲挺反感他這樣的,但是也沒什麼辦法。

另一方面,青曲社的部分青年相聲演員,水平功底都是蠻不錯,但是苗阜不會去捧任何人。盧鑫玉浩兩人原來不是搭檔,兩人以前都是逗哏,為了謀求發展才湊一起的,因為長期在青曲社下去,最終的結果就是默默無聞被壓制。

別的也不多說了,就這樣吧。


山河看見


他們兩個人根本就不能放到一起說。郭德綱雖然還不是相聲界的領軍人物,但就當前還在舞臺上的相聲演員來說,無人在其左。他不但繼承了很多傳統的段子,而至發揚創作了大量高質量的新作品。在表演技能方面,“說學逗唱”無一不精,

“京評梆曲”無一不通。他領導

的德雲社如日中天,中外票房

場場爆滿。再說這位苗阜,無什麼自創作品,口齒不靈,吐字不清,說學逗唱全部不精,不知靠什麼功夫,混跡於曲藝界。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我是這麼看。











石羊石虎鄒德剛


相聲的好壞拿什麼做標準?這個問題我想做為曲協也沒個具體答案吧。

現如今是市場經濟,以經濟論,掙到錢為好。以營銷論,火熱為好。以發展論,影響力大為好。以品牌論,知名度高為好。以上這幾點是衡量一個產品好壞的最基礎的東西,當然,或許還有其它標準。但這最基礎的東西都做不到,或者說只侷限於某個小圈子裡,大環境好了,免強撐下去,大環境敗了,便只剩苟延殘喘了,還得指望自封為主流這頂桂冠才能活下去,還拿什麼比?得到大眾的喜歡,把相聲搞得轟轟烈烈,發揚光大並延伸的國外,普天之下誰做到了?這還用比嗎?

有人說,某某相聲俗,俗與雅的標準又是什麼?人民大眾喜歡聽,那就是人民大眾都俗了?如果是這樣,那這樣的相聲不但不俗,而且是俗的可愛,俗的恰到好處!最後再說幾句,別再比來比去了,誰好誰壞觀眾心裡最清楚,能把中國傳統曲藝發揚光大,得到廣大人民的喜歡和認可,那就是最好的!


老茂805


我認為郭德綱和苗阜各有千秋,郭德綱傳統相聲底蘊深厚,但郭德綱的相聲江湖習氣太重,倫理梗太多,低俗、庸俗、黃色、淺黃色的段子太明顯,往往以他人親屬、別人生理缺陷為梗,聽多了就會反感。按郭德綱的相聲路線發展下去只能害了相聲。儘管他相聲功底深厚也不會為有社會責任感的業界所認同。而苗阜儘管傳統相聲功底不如郭德綱,但他的相聲形式多樣,沒有“三俗”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聽後對人有所啟迪,我覺得只要他們能深入生活,創作出更好的作品,比老郭更有前途。


hsrdr


苗阜是青曲社主席,陝西人,代表作是《滿腹經綸》《學富五車》等等。

我認識他的時候央視正舉行全國相聲大賽,

他和王聲參賽的作品是《滿腹經綸》,他扮演一個半文盲,還裝有學問。他裝萌賣傻吹牛皮那樣還真挺可愛,帶點陝西味(普通話欠點火)反而與眾不同,逗得大家捧腹大笑,一下子得了金獎。

他的《學富五車》是《滿腹經綸》的姊妹篇,表演的也是很好。

苗阜的《滿腹經綸》還上了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從此他聲名大噪。

苗阜王聲的相聲怎麼聽都是相聲,完整,不跑味。郭德綱在侯耀文在的時候還可以,守規矩但也沒拿過央視金獎,拿過一次北京衛視第三名。等侯耀文走了後,他就渾踢亂捲了,把侯寶林、馬三立費好大勁改革成的相聲又變成三俗相聲了,抖包袱都是葷活,戲耍捧哏,圈裡互殘,屎尿屁氾濫,女人橫行,幾乎沒有健康的段子。

綜上,就所取得的成果,藝術風格和作品內容上看,我喜歡苗阜,苗阜的相聲比郭德綱好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