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政府希望推廣咖啡種植合作社模式提高咖啡產量

咖啡金融網(www.coffinance.com)消息,1月30日,印度尼西亞合作社和中小型企業部長Teten Masduki表示將在該國組建咖啡種植合作社模式來提供生產力。部長認為印尼咖啡種植的問題在於單個農民所擁有的土地面積有限,這使得他們難以提高產量,而通過合作社的方式可以來發揮規模效應。

印度尼西亞政府希望推廣咖啡種植合作社模式提高咖啡產量

印尼政府預計,位於17個省的每個合作社將兼併咖農個人的土地,以形成至少100公頃的受管理土地。政府將與非政府組織印度尼西亞可持續咖啡平臺(SCOPI)合作,於今年開始試點咖啡種植合作社項目。

目前,政府與印度尼西亞可持續咖啡平臺就該國咖啡種植合作社的有關方案仍在商討之中,希望最終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計劃並找到啟動試點計劃的最佳地點。

印尼統計局(BPS)的數據顯示,印度尼西亞共有120萬公頃的咖啡種植園中,約有90%由小農戶擁有。羅布斯塔咖啡種植園約佔70%,其餘30%為阿拉比卡咖啡種植園。由於農民缺乏對良好農業規範的認識,印尼平均每公頃只能生產700公斤豆。

Teten Masduki表示,在咖啡種植合作社的模式下,農民只需要專注於種植。合作社將提供種子並控制播種過程,以便農民提高生產力,以及對咖啡豆進行初加工,和增加農民獲得融資的渠道。

根據合作社和中小企業部的部委數據,2019年印度尼西亞咖啡產量達到72.9萬噸,相比2018年的72.2萬噸小幅增長。該一產量也使該國成為僅次於巴西,越南和哥倫比亞的世界第四大咖啡生產國。並希望到2024年將該國的咖啡產量提高到100萬噸。


分享到:


相關文章: